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

趨勢還是很明顯的,英國有自己的英聯邦,法國有自己的法蘭西共同體,兩國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組織,井水不犯河水。同時又是歐共體的領導國家,領導這個爲本國套上保護殼的組織。

“其實德國需要的不就是一個自由市場麼,這也是德國人打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目的。要能源要原材料,我們兩國也不是不能給,都是自由市場經濟了。當然考慮到戰敗國的身份,有些敏感領域德國是不能涉足的,但這不是我們的問題,美國人也不讓德國涉足。”

戴高樂的靈柩剛出城,艾倫威爾遜就在首相面前比比叨,表示一切都可以談,但是也明確了幾個底線。

他不相信德國人不明白這一點,擠兌黃金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就從安娜那裡得知了,德國內部對美元和黃金的討論,在認識上一點都不比法國人差,只不過不同於法國人敢想敢幹,德國畢竟是一個戰敗國,本土還有美國駐軍,不能和法國一樣明目張膽的擠兌黃金。

其實從心裡面,如果英法德共同做一件事,艾倫威爾遜認爲英國反而是這個帝國主義陣營當中的薄弱一環。

不過好在工黨也就是發發福利,這種事還是拎得清的,不會像是癮君子一樣一直吸一直爽。

是贊同大歐洲理念還是別的,德國的選擇很重要,畢竟在德國駐軍的國家不僅僅一個美國,英法兩國也都駐軍了。

“其實比起德國的事情,新芬黨的訴求才是重中之重,愛爾蘭有一些令人擔憂的趨勢。”哈羅德威爾遜有些擔憂,對任何國家來說,內政問題都要要大於外交問題。

“不是一直在談麼,北愛爾蘭是英國戰略轟炸機和運輸機的工廠所在地。當地的就業形勢不錯。我也一直在關注當地。”艾倫威爾遜笑着安慰,其實進入一九七二年愛爾蘭共和軍確實鬧得很厲害,不過在惠的這方面他這個無上權威不是針對誰。

英國畢竟比歷史上那個深陷泥潭的英國強多了,惠起來也相當有底氣。北愛爾蘭人口不過一百萬多一點,調整一些產業就可以做到維穩工作。

“我們之前的討論是,以愛爾蘭放棄邊境爭端爲條件,才能考慮加入歐共體,這個條件不變。”艾倫威爾遜壓低聲音道,“白廳絕對不會強力鎮壓一些小規模的抗議活動,一直對談判敞開大門。我覺得問題不大。”

“這就好!最好不要出現流血事件。不然被蘇聯人抓住機會,能把我們弄的很難受。”哈羅德威爾遜嘆了一口氣,他雖然一直實踐美蘇均等外交,但每次一想到龐大的東方鄰居,還是難以平靜。

艾倫威爾遜比較懂,對於歐洲國家的人口和麪積來說,蘇聯有些太太太大了,就算是美國和加拿大合併也無法與之相比。

望而生畏這個成語,是最能夠形容老毛子的詞,唱衰這個國家不是近代發生的事情,很早就開始了,但嘴上唱衰,行動上是從來不手軟的。

“找個機會,一定要搞清楚愛爾蘭共和國到底和蘇聯有關係沒有。”艾倫威爾遜心裡面嘀咕,是不是能從阿列克謝耶夫那得到什麼,但這也不容易,兩人的關係比較複雜,利益交換是可能的,白嫖不太可能。就像是阿列克謝耶夫自己說的,“你也沒關照我什麼。”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愛爾蘭共和軍和蘇聯聯繫過,但這些心腹之患確實是打着馬列的旗號和英國作對的。

不過這不是英國自己的問題,聯邦德國的紅軍旅、意大利紅軍旅、西班牙的埃塔、美國的黑豹黨都差不多,別管蘇聯是否支持了他們,但他們大部分確實都是打着蘇聯的旗號擴大影響力的。

“愛爾蘭共和軍鬧的沒有那幾個組織大,法國怎麼沒有類似組織,你沒問問法國人怎麼處理的?”帕梅拉蒙巴頓得知丈夫愁眉苦臉的原因問道。

“法國的都在明面上呢,再者法國人總是抗議,這麼頻繁早就把革命熱情消耗的差不多了。事情有利有弊吧。”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道,“還是要在北約的框架內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聯合幾個國家對美國施壓,就說這些組織都是美軍打越南戰爭之後的溢出效應。”

想來想去,也只有世界霸主的雄健體魄適合背這個黑鍋,如果美國不打越南戰爭,紅色浪潮不會再歐洲擴散的這麼嚴重。

“政府不是討論英鎊區的問題麼,這一次來巴黎也是因爲這件事,經濟原因是這種組織氾濫的根本原因,以此讓政府堅決捍衛英鎊區的穩固。”帕梅拉蒙巴頓說到這微笑道,“看來還是澳大利亞的生活平靜,沒有這些頭疼的問題。”

“澳大利亞的平穩,是建立在馬來亞的牽制作用上。有些問題澳大利亞政府看的都比歐洲這邊明白,至少不會天真。”艾倫威爾遜碎碎念道。

“親愛的,每次看到你這麼辛苦,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帕梅拉蒙巴頓拉着丈夫的手臂表達愛意。

真想把火箭塞進你的嘴裡!艾倫威爾遜開啓了心靈傳輸,帕梅拉蒙巴頓毫不畏懼的看着丈夫,我還想讓你無法呼吸呢。

藉着戴高樂的葬禮,哈羅德威爾遜在巴黎呆了三天,這三天中隨着談話的開誠佈公,首相的心情也越來越輕鬆。

德國也感覺到了發展出現了瓶頸,不然也不會開啓東方戰略,和東歐國家改善關係,承認德國邊界的一系列問題。

“勃蘭特真是一個偉大的總理,他的執政是德國的幸運。”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後,在首相面前爲德國總理唱讚歌,但唱讚歌的內容可能一部分德國人不愛聽,“從現實考慮,兩個德國已經是既成事實,糾結過去的統一沒有意義,英國應該聯合法國,提議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共同進入聯合國大家庭。這也是對蘇聯主張的緩和政策進行正面迴應。”

“說的不錯。”哈羅德威爾遜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兩個德國對整個歐洲都是好事,“這也是和解的重要一步不是麼?”

“那當然了,首相,除了德國人自己,各國都樂見於這個結果。”艾倫威爾遜興高采烈的道,“我們頂着蘇聯的壓力分裂德國,不就是爲了這個結果麼?就等着德國人接受現實呢。”

這是外交層面的事情,可以回國之後在推進,每一次出手解決一個問題就可以了,這一次談經濟方面的合作,那就只談經濟。

哈羅德威爾遜也接受了這個建議,“不過說實話,經濟方面你妻子是很擅長的,畢竟他是英國最富有的人。”

“可能是。”艾倫威爾遜含含糊糊的回答,雖然這是一個沒有疑問的問題,但他不知道這位工黨首相是什麼意思?想在遺產稅上做文章,那是別想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無上權威的摯愛在活五十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因爲是葬禮,英法德三國首腦沒有發表什麼言不對題的共識,只是取得了個人層面的共識,剩下的具體問題還需要三國外交部來推進。

緊接着,在葬禮結束之後,歐洲各國的領導人,除了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之外,就都紛紛回國了。

法國人特立獨行嘛,戴高樂剛走,走出自己大國路線的遺產還在,自然會和蘇聯人表達一下法國的大國身份。

剛剛回到倫敦,艾倫威爾遜還想着妻子剛剛回來,是不是磨磨洋工的時候,軍情六處話事人約翰·倫尼便登門拜訪,“以色列接受了美國一批F4戰鬥機,秘書長,你一直說中東情報在任何時間都不能耽擱,直接告訴你。”

“呃?多少架次?”艾倫威爾遜拿着約翰·倫尼遞過來的情報,然後吃了一驚,“四個戰鬥機中隊?八十四架戰鬥機?軍援?”

約翰·倫尼點頭,“確實是這樣的,以色列空軍在戰後就是一直是以色列軍隊發展的核心,堪比美國對空軍的重視。這一批軍援數量特別大,所以我看可能秘書長需要。”

“不會吧,距離上一次戰爭都過去二十多年了,我以爲以色列和阿拉伯都接受了彼此的存在。”艾倫威爾遜放下情報,微微搖頭道,“何必呢?其實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是打不起消耗戰的,而且……哎!”

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力量肯定是比原本的歷史要強,而且強很多,因爲中東現在的親蘇國家只有敘利亞和也門。

英國爲了防止自己的勢力範圍縮小,和蘇聯比着武裝自己的中東盟友,只是側重點並不完全一樣。

英國在武裝空軍的目標國上選擇是伊拉克王國,因爲伊拉克王國遠一些,不可能第一時間被以色列空襲到。

至於另外兩個有好國家埃及和約旦就沒這個待遇了,埃及集中在海軍和陸軍,知道埃及空軍的主力戰鬥機是什麼麼?幻影3戰鬥機。法國空軍的現役裝備,不只是英國惠埃及,法國也在惠,約旦和埃及的地面防線都是以堡壘羣防線作爲核心佈置。

這不代表兩國的坦克就少,只是和蘇聯武裝的敘利亞和也門相比,埃及和約旦的地面裝甲力量確實沒有這麼誇張。

這種情況下以色列要做什麼?或者說,以色列不是自己想要動手,而是配合美國?艾倫威爾遜不得已往陰謀論上想,不過還是終止了胡思亂想,

“威克,和以色列大使溝通一下。”艾倫威爾遜拿起來電話開啓這一次的微操,他本人沒有時間,還要和好大兒談談這件事。

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1565章 停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
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1565章 停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東方的國際巨星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