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

戈達瓦里河對南印度來講,不亞於恆河對北印度的意義,兩岸總是呈現出一派迷人的景觀。一片片樹種繁多的森林在兩岸綿延不斷,是一方青翠的鳥的樂園。

到處可見一叢叢特有的樹種,其木材是淡紅色帶大理石紋的,其亮藍色的葉子和淡黃色的碩大花朵造成了一種奇特的效果。

有一種樹,樹皮是黑色的,還有一種樹,葉子是暗色的、四季常青的。有幾片叢林一直伸展到河兩岸幾英里的遠處,與那裡覆蓋成蔭的垂柳樹聯結起來。時而有一片片廣闊的田地突然呈現出來。

世事艱難,艾倫威爾遜現在看一封電報,都的躲在船上看,切特尼克和烏斯塔沙的首領,如何才遙遠的非洲大陸,如何重操舊業。

這一次的反印浪潮,可以說讓北羅德西亞的印度裔社區遭到了滅頂之災。光是印度裔的死亡人數就超過了一萬人。

印度裔社區雖然遭到了攻擊,但是在關鍵時刻,正義的切特尼克和烏斯塔沙從天而降,就他們於水火之中,轉而開始用強硬的手段擺平了圍攻的非洲土著。

最後米哈伊洛維奇表示,切特尼克和烏斯塔沙抓捕的兇手,被印度裔所關押。

“被印度裔所關押?”艾倫威爾遜張着嘴,捫心自問,如果你本人的社區剛剛被這些人摧毀,整個族羣差一點就消失了,現在讓你關押兇手你會做什麼?

印度裔社區不過四萬人左右,死了就超過一萬,在抵抗過程中出現的死亡數字,肯定是一個族羣的中堅力量,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了。

如此的深仇大恨之下,米哈伊洛維奇把抓到的俘虜給印度裔關押?這不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麼?給印度裔的倖存者一個報仇的機會。

看到電報的最後,一看抓了十萬俘虜的數字,艾倫威爾遜倒吸一股涼氣。這些俘虜基本上應該是,要和這個世界說再見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北羅德西亞境內,大批的黑人在逃亡,至於沒來得及逃離被抓獲的人,正在被印度裔懷着復仇心理,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光是落入印度裔的手中的俘虜就有十萬人,北羅德西亞境內所有人口都算上也就將將過了百萬,拋去種族因素之外,七十萬的本地土著,如果被抓的也是族羣的中堅力量,剩下的是老弱病殘,加上逃亡的因素?

“巴爾幹的人心真狠啊。”別看艾倫威爾遜鍵政時候重拳出擊,他是真的沒有這個膽量敢去實踐的,北羅德西亞的南斯拉夫人,一舉佔據多數地位都是有可能的。

畢竟一九四七年的非洲殖民地,人口普遍也不多,就算是到了八十年代,整個非洲也就七億人,中印的人口都比非洲多出按億計算的人口。

一九五九年,南北羅德西亞人口加在一起也不到三百萬,現在可倒好,北羅德西亞直接被清空了。以蘇聯和德國的例子來算,二戰六千六百萬的德國,損失八百萬人口。一點七億人的蘇聯,陣亡了兩千七百萬。

德國是八比一的損失,蘇聯是六比一的損失,這兩個國家都出現了結構上的人口失衡。一直到六十年代才初步緩解。那麼七十多萬人口的北羅德西亞土著,一下子沒了十萬中間力量,是什麼下場?這還沒算逃離北羅德西亞的數量呢。

而且對於北羅德西亞土著來說,七十萬的基數怎麼和蘇德相提並論?人口只有漲到一定的規模纔會出現爆發,非洲的人口增幅到八十年代才進入快車道。結果北羅德西亞的土著,在一九四七年就被打斷了脊樑骨。

困擾後來南非和津巴布韋白人政府的人口劣勢,直接就被巴爾幹專家給解決了。

事情還是要問清楚,艾倫威爾遜必須把北羅德西亞的事情搞明白,不然不敢嚇唬國大黨。

現在艾倫威爾遜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因爲北羅德西亞是一個很大的地方,南羅德西亞是後來的津巴布韋,一個三十九萬平方公里的內陸國。北羅德西亞是後世的贊比亞,贊比亞的面積是津巴布韋的兩倍,有七十五萬平方公里。

這是什麼概念呢,經過了多年的血戰,鐵托終於把巴爾幹的各民族統一在了一個國家。出現了二十六萬平方公里的南斯拉夫,作爲喪家之犬的米哈伊洛維奇,在歐洲的時候被鐵托這個天降猛男吊打,到了非洲直接就把相當於南斯拉夫三倍面積的土地攥在手裡了。

“不知道倫敦現在知道北羅德西亞的事情了麼?”鍵政一時爽,真到了關鍵時刻艾倫威爾遜纔開始後怕,清晰的歷史也變得陌生起來。

事實上,在艾倫威爾遜和米哈伊洛維奇聯絡的同時,倫敦也剛剛得知北羅德西亞的事情。

英國駐北羅德西亞的專員,已經向倫敦彙報了這件事,北羅德西亞專員叫米歇爾-佐恩,年輕、熱情、性格溫和。

他討人喜歡的好品質卻不能妨礙他成爲一位英屬殖民地專員和一位大器早成的非洲知名人士。他的成功無可爭議,而且他虛懷若谷,任何時候都能主動退讓。

不過在米哈伊洛維奇眼中,這個比艾倫威爾遜大上幾歲,但仍然算是非常年輕的專員,可比當初在歐洲港口,快把他們這些逃亡者扒皮的所謂紳士好對付多了。

實際上米歇爾-佐恩從突發事件的出現,到現在大概十天的功夫當中,一直處在一臉懵逼的狀態,被米哈伊洛維奇玩的團團轉,直到被俘虜的暴力份子,被倖存的印度裔屠殺,他才終於明白事情大條了,必須向倫敦彙報當地的情況。

艾倫威爾遜告訴米哈伊洛維奇,就說本地土著面臨印度裔的欺壓,反印不反英,造成了這一次事件,米哈伊洛維奇一字不改,把這番話告訴了米歇爾-佐恩,米歇爾-佐恩又把這套話稟告給了倫敦。

殖民地出現了這種事,傷亡數字肯定是倫敦關心的問題,米歇爾-佐恩也不敢把真正的數字報告,光是印度裔就死了上萬人。但也不能全部隱瞞,就把印度裔的死亡數字,當成了總數,彙報給了倫敦。

“米哈伊洛維奇先生,感謝你這一次的幫忙。北羅德西亞的事情多虧你們了。”米歇爾-佐恩六神無主的表達感謝,北羅德西亞的英軍數量,就和當初奧地利的英軍和紅軍的數量對比一樣,只能說聊勝於無。

在中非殖民地,大英帝國一直都更加重視南羅德西亞,那裡人口更多,而且白人是英國移民,也更加受到信任。主要的軍事力量也在那裡。

“南羅德西亞的駐軍已經趕來控制局面了。”米歇爾-佐恩還在患得患失,害怕這件事引起的惡劣後果。

“哦,不出意外。”米哈伊洛維奇笑了笑,駐軍的事情不需要米歇爾-佐恩解釋,他當初就是南斯拉夫祖國的高級將領,制定計劃的時候,怎麼會不考慮駐軍的因素呢?

米哈伊洛維奇不敢說自己就比戰後歐洲國家的將領更加專業,不過就這一次的事件來看,肯定比殖民地的駐軍更加專業。

“米歇爾專員,其實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地方安靜的生活就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米哈伊洛維奇心情沉重的開口道,“大家都已經身心疲憊,卻沒想到這裡也這麼不安靜。我們每個人都做好了做大英帝國臣民的準備,而且從來沒有想過獨立什麼的,英國人畢竟救了我們的命,現在看到這些慘劇,每個人的心裡也非常難過。”

來到北羅德西亞已經一年多,米哈伊洛維奇的英語水平大爲長進,已經可以無障礙交流了,只是英文報紙麼?要知道他是塞爾維亞人,使用的是和俄國一樣的字母。

大英帝國的心臟倫敦,白廳上下都已經知道了北羅德西亞的事情,知道了這是本地土著和印度裔的仇殺。所幸的是事態還並不嚴重。

並不嚴重,這是白廳上下討論之後做出的評估,誰讓戰後一直佔據倫敦政治家眼中的焦點,一直都是英屬印度呢?衆所周知英屬印度是一個有數億人口,屁大點事都能造成慘重傷亡的地方。

別說彙報上的傷亡數字只有萬人左右,就算是把真實的數字上報上來,和英屬印度動不動就彙報的數字相比,也屬於一般貨色。

所以在內閣秘書眼中,這當然也算是一件大事,但仔細一想也沒有多大。就連是不是派人去調查都在猶豫當中。

不過這件事還是找到了艾倫威爾遜身上,詢問的是米哈伊洛維奇那些人,因爲艾倫威爾遜畢竟是當初的直接負責人,把這些南斯拉夫人送到了北羅德西亞。

在回電中,艾倫威爾遜對倫敦的問題做出瞭解答,然後詢問是不是北羅德西亞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沒有再收到倫敦的回電。

“好像?沒事了!”艾倫威爾遜的腰桿一下子直了起來,再也不復之前的唯唯諾諾,既然天下太平,是不是就可以對國大黨重拳出擊了?

第1611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1611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
第1611章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1611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