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

歸根究底,和北羅德西亞的斯拉夫人建立起來的關係,在於雙方都拿着對方的把柄。作爲一羣在非洲腹地的白人族羣,人口還不多。

北羅德西亞的斯拉夫人,一旦到了殖民時代過去,必然會陷入黑人的重重包圍當中。

雖然米哈伊洛維奇等人,以從前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的軍事組織做好了準備。從現在就已經開始佈雷進行防備。

但如果這件事一旦暴露的話,必然會被整個非洲的黑人國家圍攻。這種未來的威脅下,北羅德西亞只能抱緊倫敦的大腿。

艾倫威爾遜想要複製這種穩定的關係,而現在英屬馬來亞就存在大量的戰俘。而英屬馬來亞的主要族羣,是和日本仇深似海的華人。

這個想法其實說出來一點不復雜,簡單來說就是借用這些可以算是日本精銳人口的人頭,提振一下馬來亞的士氣。同時斬斷日本和英屬馬來亞本就沒有聯繫。這樣推行反日教育也就容易多了。

反日教育當然是要推行的,因爲從時間上來說,英屬馬來亞的競爭對手必然是日本。

處在思考當中的艾倫威爾遜,其實並不方便見客,只是問了幾個問題,留下兩人喝了幾杯便讓他的兩個華人朋友回去,好空出來時間仔細推敲。

這個想法也是纔剛剛出現,雖然一切順利的話,可能收穫是巨大的。但一旦要是不順利,可能會把他本人都搭進去。所以一定要好好的策劃一下!

如果能夠保證成功的話,未來的好處可是非常多的。甚至可以提前擊碎日本發展起來之後的雁型陣列產業佈局。

“你是去參加核試驗了?怎麼回來之後悶悶不樂的?”英格麗·褒曼摸着男人的臉,不明白怎麼艾倫威爾遜,這幾天整個人像是變了一樣,雖然還是很有衝勁,但好像不怎麼愛說話了。

當然是想怎麼把腦袋一拍的想法變成現實,不過他不能說,只是嘆了一口氣,故作沉重道,“只不過是一個殺人利器又多了起來,有什麼好高興的。人類總是謀劃着互相殘殺。”

謀劃着互相殘殺的就是他自己,但在英格麗·褒曼面前,什麼炮擊雅加達的事情是不能說的,那都是口誤,是誤會。他只不過是一個和平愛好者,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憂心忡忡。

但英格麗·褒曼不知道,被迷惑的她還湊了過來,安慰着男人,“這不是你的錯。”

“如果華盛頓和莫斯科,能夠爲了全人類的福祉銷燬這種武器就好了。”艾倫威爾遜演上癮了,滿臉的憂國憂民。

但哪怕就是美色當前,夾雜話術已經成了本能的艾倫威爾遜,說話也是留有餘地的。

美國可是人類的希望,蘇聯也是平等的象徵。兩個世界的榜樣銷燬核武器是可以的,英國一個普普通通的殖民國家,沒有那麼崇高的理想,還是保留核武器比較好。

這一番夜話也不是沒有作用,兩人自然而然的開始纏綿起來,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

在英格麗·褒曼離開吉隆坡之前,他希望在九個多月後能夠聽見一個好消息。這就不枉他幫助英格麗·褒曼涉及路易威登的經營。

現在英格麗·褒曼已經常住法國了,作爲一個法國發展事業的電影人,有一部分法國最知名的奢侈品公司股份,這不是很正常的麼?

所謂專員的悠閒生活,就是開着瑞典豪車,體驗硬件上的優越感。

可是快樂的日子總是這麼短暫,艾倫威爾遜還是開着銀魂把英格麗·褒曼送到了機場。

“親愛的,回去之後別忘了報平安。”衝着英格麗·褒曼的臉蛋唑了兩口,艾倫威爾遜才戀戀不捨的目送對方登上飛機。

之後他就返回了大印度尼西亞主義的總部,吉隆坡馬來亞高級專員行政公署,順便從私人秘書那裡拿到了,關於蘇加諾猛烈抨擊英國核試驗,讓英國和荷蘭、葡萄牙把分割的印尼國土拿回來的報紙。

報紙的背面是老調重彈的大印度尼西亞理想,馬來亞高級專員行政公署,當然是大印度尼西亞主義的巢穴,甚至進門到了二樓左拐,就是印尼事務辦公區,還有艾倫威爾遜的心腹之人進行操辦。

印尼事務辦事處的主要目的,就是散播大印度尼西亞主義,指導印尼境內的印尼人,到底怎麼談、怎麼愛國。

煽動民粹,鼓動印尼表達對歐洲殖民者對抗的民意,這個歐洲殖民者也包括澳大利亞。

長長的赤道將地球劃分成南北兩半。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大部分南半球的國家經濟相對落後。但澳大利亞卻是南半球的例外。由於英國遺留下的制度和人才,加上國內豐富的資源,澳大利亞成爲南半球少有的富裕國家。

作爲南半球的主要國家,澳大利亞又因爲土地貧瘠,無法真正成爲一個自立的強國,所以爭取其他白人國家支持,對周圍國家採取進攻性防禦就非常正常。

手伸的非常遠,甚至將觸手伸向了十萬八千里之外的中國,經常對中國指手畫腳。雖然明面上澳大利亞經常針對中國,看似中國成了澳大利亞的重要對手,但實際上那不過是聽從美國的命令意味更多一些。

這不是說澳大利亞反感美國的指導,作爲對美國支持的交換,澳大利亞可能並不反感。至於這麼做是否合算,澳大利亞人認爲是合算的,英國早已經衰落,澳大利亞只能聽從美國的指導。

實際上幾十年後,英國這麼喜歡反覆橫跳的國家,也因爲殖民體系被拆了,失去了一直以來的左右逢源,不得不更加倚重美國,澳大利亞的迴旋餘地更小,美國說什麼澳大利亞都要照辦。

深知做美國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盟友是致命的艾倫威爾遜,知道一旦殖民地丟乾淨,英國就是任由美國指手畫腳的應聲蟲,所以一直努力避免這種未來,更遑論澳大利亞。

真正令澳大利亞最爲害怕,對澳大利亞構成直接威脅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澳大利亞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獨立強國,因爲澳大利亞就是一個資源國的盤子。而且這個盤子在澳大利亞人口如此稀少的情況下,可以讓澳大利亞人過上非常輕鬆的日子,甚至比英美兩國都愜意。

知道澳大利亞從二戰之後,就一直對東印度羣島繃緊神經的艾倫威爾遜,早在前任馬來亞高級專員傑拉德·愛德華還在的時候,就告訴對方,如何激起澳大利亞反感,那就是散佈大印度尼西亞主義。

因爲荷蘭人離開之前,對印尼進行了系統性的破壞,加上分割了兩個最大的島嶼。甚至還支持亞齊的反印尼叛亂,這種人走了仍然伸出黑手搗亂的行爲,搞得新獨立的印尼十分惱火。

大印度尼西亞的思潮比歷史上更加猛烈,爲了團結全國人民,從蘇加諾開始印尼就積極奉行對外拓展的戰略,試圖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到外部的方式加強國內的統一。但這一戰略引起了澳大利亞的強烈不滿,

現在艾倫威爾遜面對的情況,就是澳大利亞更加主動的拓展和維持歐洲國家的關係。

澳大利亞雖然知道美國現在比英國強大,但是印尼周邊的馬來亞、新幾內亞、帝汶島分別屬於英國、荷蘭和葡萄牙,這些老牌殖民者存在感更強。

印尼還同時對三個殖民國家保留的領地有野心,澳大利亞就成了支持三國留下來的堅定盟友,所以前幾天的颶風行動,澳大利亞軍方的代表出現,就一點不意外了。

對於英國核試驗成功的消息,澳大利亞表達了不亞於英國的興奮之情,在澳大利亞看來,這是澳大利亞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看完印尼的情報,再看澳大利亞的反應,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面對印尼的問題上,澳大利亞和英國、荷蘭、葡萄牙是站在一起的,這就有助於平衡美國的影響力。

當然這種設想全都是建立在英國本身仍然能保持一定實力的前提上,一旦英國最終下跪了,說什麼都沒用。

“一定要在馬來亞站穩腳跟!”艾倫威爾遜把報紙收起來,凝神片刻拿起來電話道,“拿一部分日本的材料過來,馬上。”

腦海中艾倫威爾遜有關於日本的資料,但缺少的是現在這個時間段的情報,兩相對照才能想出來給競爭對手埋雷的辦法。

比如日本推崇的雁行模式,艾倫威爾遜知道是知道,他日本連紡織業都沒有開始發展,日本雁行模式都沒個影子,這就屬於暫時無用的記憶。

但也不是完全無用,他可以提前破壞,雁行模式最先是日本提出來的,指的是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像大雁飛行一樣,排出有序,層次分明的陣型。而在這一模式下,日本處於領頭雁的位置,韓國,新港臺即所謂的四小龍緊隨其後,處於第二梯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尼等東盟國家處於第三梯隊;而處於雁行陣列最後面的,是中國。

這個排列通俗一點解釋,就是日本帶領要麼是分裂分子、要麼是反華國家的第二隊列,帶着一羣前殖民地,把有仇的中國踩在腳下,永世不得翻身。

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
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