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

大不列顛是一個人傑地靈之地,不然爲什麼會有法國的電影人,德國的企業家來到這裡?艾倫威爾遜一個外交官,接待一下是並不過分的。

歲月催人老,和顏值巔峰時期相比,一些貴客可能不在這麼風華絕代。但這並不是嫌棄的理由,相處時間長了,總是有些感情存在的,不談風月談談育兒也是可以的。

接待了一圈外國友人,艾倫威爾遜拖着疲憊的身影找到了馬金斯,他總要留給自己一些時間,馬金斯見到老友一身疲態,也不由得咧嘴道,“我有時候都懷疑,你的工資是不是比別人高?”

“何以見得?”擰開保溫杯喝了一口枸杞,艾倫威爾遜舔了舔嘴脣反問。

“不然你沒有理由這麼拼命的。”馬金斯滿臉不解,“你一年時間有一半在國外吧?似乎隨時都很忙碌,這已經不是勤奮可以解釋的了。”

“人總要爲選擇付出代價。”艾倫威爾遜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馬金斯點頭,他認爲艾倫威爾遜說的是外交工作。

其實根本不是,艾倫威爾遜說的是當年年輕力壯的時候,不自量力看到豪車就想試駕。

時至今日也談不上後悔,身體是疲勞了一點,但好在精神上的愉悅可以沖淡身體疲憊。再怎麼說,這都是經典車型,他也不虧。

艾倫威爾遜可以把疲態推卸到去非洲水土不服,糊弄過了這個話題,詢問馬金斯現在的工作有什麼有意思的事。

內政部也是傳統上位高權重的三大部之一,比起財政部和外交部,內政部處理的事情就多種多樣。

“國內造船業似乎遇到了一些瓶頸。”馬金斯想了一下聳聳肩道,“造船業的日子不如以前好過了,現在訂單不如前幾年多,利潤也沒法比了。”

“這樣?”艾倫威爾遜挎着臉點了點頭,沒想到這麼快,世界第一造船強國都碰到了麻煩?沒錯,如果算上民用造船的話,英國造船業是比美國要強大的存在。

從戰後英國有一半的年份,造船總噸位是超過美國的,而另外一半的年份在美國後面。

英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水利條件使得船舶在人們生產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進而帶動了造船業的興起。英國造船業的興起與英國的政治環境有關,一方面表現在政府對軍艦建造的大力支持,帶動了造船業技術和規模的發展。

表現在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刺激了作爲載體的船舶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突出,從而促進了造船業的發展。

此外,英國造船業的發展有着自身的產業優勢,其在船舶規模、船舶動力、建造專門化、組織形式和主顧關係上處於領先地位。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主導地位受到來自其他國家的挑戰,儘管出現某一方面被別國超越的現象,但總體而言仍能維持住世界第一大造船國的地位。

事實上戰後英國首先恢復的就是造船業,把美國的自由輪踩在腳下,在下水噸位上常年超過美國,按照歷史應該是蘇伊士運河戰爭,造成了英國造船業的第一次困難。

但根本原因還是英國對皇家海軍不再投入,導致造船業不再有軍事訂單維持。相反美國雖然也開始出現民用造船衰敗,但一直用軍事訂單一直未美國造船業續命。

美國的辦法也不是沒有後遺症,那就是後世美國的軍艦單價已經是一個天價。

艾倫威爾遜本以爲英國皇家海軍現在正常更新換代,對造船業是一個利好,但現在看來也就是多把繁榮維持了幾年,英國造船業還是碰到了天花板。

“你不會在想着產業轉移吧?”馬金斯看到老友一副沉思的模樣,直接道,“我帶你去一個地方轉轉。”

“沒有,什麼地方?”艾倫威爾遜被打斷了思路,說出了前言不搭後語的話。

“到了你就知道了。”馬金斯笑了笑,直接拽着艾倫威爾遜上車,兩人的目的地是英國本土最後一家紡織工廠,同時也是一家染料工廠,後者比較重要,不然單純的紡織廠,估計現在也已經被關閉了。

路程不遠不近,但已經出了倫敦的範圍,還沒進去,就能聽見離心機近乎呻吟的脫水聲響遍了整個大廳,象針刺一樣鑽進了監視着工作進程、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機器上的工人們的筋骨裡,猛烈地碰撞着接近器上象旗幟一般飄蕩着的彩色布料。

兩人出現在一間廠房裡。這裡有一些矮小機器,用來印染供男裝用的黑色布料。

白晝之光通過千百個窗子照了進來,給這間廠房裡的黑色汽霧和工人們身上塗上了一層淺綠色。

工人們挽着兩隻手,象石柱子那樣站着,一動也不動,注視着機器。千百米布料在這裡通過時,可以十分均勻地被染上從機器裡噴射出來的、泡沫狀的黑顏料。

牆壁在不停地抖動,工廠以其全副精力投入了工作。靠牆安裝的一臺升降機使大廳和它上面的四層樓發生直接的聯繫。

機器低沉的轟隆聲在大廳裡不斷迴響。升降機不是將一批小車、貨物和人運上另一層樓,就是把另一批人和貨在大廳裡卸下。

“有什麼感觸沒有?”馬金斯小聲詢問着艾倫威爾遜,讓其對眼前的景象做出評價。

“沒什麼感觸,落後產業本來就應該被淘汰。”

艾倫威爾遜不鹹不淡的開口,不過因爲此地環境特殊,如果不想捱揍的話,他必然要把聲量控制一下,“沒有利潤的產業強硬保留自然是毫無必要,要麼就創新提高生產效率。但紡織業可是相當古老的產業了,如果有辦法創新,也不會落到今天這一步。”

爲了防止意外發生,什麼鍊鋼、機械製造倒是有必要保留,這紡織業?保留下來做什麼,八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

英國有彗星客機,完全沒必要這麼幹,只要別出現離譜的錯誤,波音就算以後能佔據上風,沒個幾十年也也是別想太多。

“政府對失業率可是極爲看重,紡織業這麼做不是不行,但造船業要是這麼幹。你可要知道造船業在英國的地位是什麼。”馬金斯苦笑一聲道,“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單純的帶你來看看,即將從英國消失的紡織業。”

“既然來了,看看時代的灰燼也好。”艾倫威爾遜斜眼看了一眼老友,不慌不忙的道,“世界上沒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不能什麼事情都逆勢而上。”

“你不是最願意身處逆境麼?”馬金斯呵呵一笑評價着,“有你這樣的外交部常務次長,我看外交大臣都沒什麼工作了。”

“沒有我,大臣也沒工作,首相喜歡指導外交上的工作。”艾倫威爾遜也不是針對麥克米倫,這只不過是一個在明顯不過的事實。艾登和尼赫魯就差,沒親自把外交大臣的職位兼上,徹底讓麥克米倫靠邊站。

不然艾倫威爾遜怎麼提議,外交部和英聯邦事務部合併,麥克米倫怎麼這麼上心呢?

也真是外交上沒有他發揮的餘地,纔想着換一個賽道重新出發,首相喜歡外交舞臺施展才華,他這個外交大臣沒事和英聯邦國家接觸接觸總可以吧?

兩個白廳資深的官員,就在燃料車間,體會一把領導視察工作的待遇。當然這一家企業主要是給馬金斯面子,他這個外交部常務次長沒這麼大的臉面。

渾濁的日光透過被蒙上一層汽霧的十分骯髒的窗玻璃射進來,將機器和人們的相貌照得更清楚了。大廳裡,在淡綠色的晝光的照耀下,可以看到一條條長長的紅色汽霧來回飄遊,它們彷彿在汽燈的光暈上撒上了一層塵土。

人和機器都好象處於尚未清醒的狀態,好象一些被運動中產生的可怕的強力所控制的幻影,好象一束束的破爛和一堆堆的灰土被攪在一起後,扔進了不斷翻騰和咆哮着的旋渦裡。

艾倫威爾遜捂着鼻子,他覺得人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時間長肯定會影響健康,後果比他沒事帶着人坐火箭要嚴重的多,這間工廠都沒保留的必要,應該轉移出去。

唐寧街十號,首相艾登聽完麥克米倫的話,陷入了深深地思考當中,身爲首相他是不是過於干涉外交事務了,麥克米倫是否在因此不滿,才提出合併部門的建議?

不過自從鄧肯死後,保守黨確實缺少了一大勢力的領頭者,直接答應麥克米倫會不會破壞黨內的平衡?

實不相瞞!此時此刻的艾登,正在考慮的問題是麥克米倫是否可靠。有沒有窺視神器的想法。

英國是選舉是選黨派,黨魁自動成爲首相,因爲內部分裂在任首相被拉下馬,並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這和美國不同。

“哈羅德,鄧肯才走沒多久,現在就合併英聯邦事務部的話,可能會有些問題。”艾登沒有直接答應下來,“等到六方會談有了一個結果,我們在考慮這件事怎麼樣?總是要顧忌一下丘吉爾的想法,不是麼?”

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1539章 美國病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
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硬的菲律賓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1539章 美國病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