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

已經進入深山老林的艾倫威爾遜,知道帕梅拉蒙巴頓到了澳大利亞,所以對達成目的絲毫不擔心,還是那句話血濃於水。

未來拿騷協議簽訂之後,如果假設核大戰爆發,英國已經遭受滅頂之災。

英國核潛艇的絕密備案當中有兩條分別涉及到了兩個國家,第一條,如果美國還存在,直接接受美國指揮發起反擊,另外一條就是前往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脫離於主流歐美國家之外,直面亞洲國家的人口優勢,一直都有強烈的警惕心理,但是一直截止到一九四二年,澳大利亞都明顯以大英帝國的利益爲導向。

一九四二年美國加入世界大戰之後,澳大利亞本土政界幾乎一瞬間對美國充滿了好感,美國的印象變得極爲正面,主要因爲日本步步逼近,澳大利亞無法憑藉自己的能力抵抗。

шшш ¤тt kΛn ¤¢O

但到了目前爲止,英美在澳大利亞人眼中仍然是平級的優先選項。這種認識還會持續到六十年代,美國會徹底建立對英國在澳大利亞影響力的優勢。

誰讓皇家海軍到了六十年代已經差不多完蛋了呢,在緊密的文化感情,也必須面對事實。

艾倫威爾遜的猜測確實差不多,這幾乎就是帕梅拉蒙巴頓到達澳大利亞的翻版,英國人在澳大利亞人面前一直都是有心裡優勢的。

只是她來的時候,艾倫威爾遜曾經特別提醒過,不要表現出來這種傲慢。其實澳大利亞人的生活成本比英國人小的多。只要人口沒有達到澳大利亞土地的上限,這會一直存在。

截止到現在,英國還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國,澳大利亞進口的百分之四十五,出口的百分之三十,都和英國有關。

帕梅拉蒙巴頓帶着一羣貴族小姐,和澳大利亞政府談的勘探計劃十分順利,順利的就好像蒙巴頓將軍做澳大利亞總理一樣。

帕梅拉蒙巴頓在艾倫威爾遜還在英屬馬來亞的時候,就被教育了一番,到了澳大利亞之後要做到兩點,第一不要提英軍在新加坡戰役時候的丟人表現,如果躲不過去,就罵丘吉爾。

說英國貴族軍官十分想要爲澳大利亞而戰,是丘吉爾不懂軍事瞎指揮,導致了英國在新加坡戰役當中的戰敗。

另外一條關於歐共體的問題,如果有人問,就說是美國人逼的,英國並不想要領導歐洲。

歷史上在丘吉爾的三環外交破產,蘇伊士戰爭結束之後,英國被美國逼着加入歐共體,除了被戴高樂羞辱之外,剩下就是澳大利亞和英國的關係涼了。

相比二戰時的新加坡基地淪陷,英國申請入歐的舉動,對英澳兩國關係構成了更加根本的衝擊。澳大利亞甚至譴責英國這一行爲不道德、不誠信。

在堪培拉,帕梅拉蒙巴頓舉辦了一次花費頗大的酒會,對應邀而來的澳大利亞本地精英,表達感謝,隨後說出了一番很拉好感的話,“如果再有一次戰爭,我也要參軍保衛澳大利亞。”

在酒會上,帕梅拉蒙巴頓就把新加坡戰役英軍的丟人表現,歸結於丘吉爾的微操。同時表明了歐洲再好,也比不上澳大利亞血濃於水。

至於拉好感,則提及了王室和貴族階層是欣賞澳大利亞的,因爲澳大利亞是犯罪者的移民地,以貴族身份這樣說,會讓澳大利亞人有受重視的感覺。

貴族階層對丘吉爾的惡感是真的,只不過和澳大利亞無關,完全是因爲貴族階層在世界大戰當中受到了慘重的損失。

那都不僅僅是一個遺產稅的問題,戰前很多英國公司的持有者是貴族。

但因爲在世界大戰中,丘吉爾要戰鬥到底,在羅斯福的強勢下,租借法案對英國極其不利,導致大批貴族所擁有的公司,在丘吉爾的壓力下賣給了美國。

美國特意爲英國“量身定製”了一個附加條款:“英國在獲得美國的援助之前,必須出售所有在美國有價值的企業。”此規定意味着英國不得不向美國賤賣大量的在美優質產業。當英國政府對此提出抗議時,得到了美方冷冰冰的回答:“美國政府卻認爲這種犧牲是必需的。

還在英國本土的羅羅公司,只是這一批被美國接受的大批優質公司中,僥倖的漏網之魚。大批在美國經營的優質公司,一夜之間被丘吉爾賣給美國,導致英國資本損失慘重。

自然而然,帕梅拉蒙巴頓抨擊起來丘吉爾,以及一起來到澳大利亞的貴族小姐幫腔,就十分的情真意切了,哪怕丘吉爾和蒙巴頓的關係其實非常好。

再好的關係,也不能讓帕梅拉蒙巴頓對斷人錢財的敵意,如果不是她的未婚夫在英屬紐芬蘭弄出來一個豁口,貴族階層在目前英國的環境中,真是一籌莫展。

艾倫威爾遜在紐芬蘭的行爲,會不會傷害到政府的收入,這要分怎麼說。

長遠來看一定是會的,但目前世界大戰已經打完了,短時間內沒有讓大批貴族陣亡的戰爭出現,下一批貴族繼承人被政府敲骨吸髓,至少也是十年後的事情。

所以這種傷害對政府收入來說,也並不算是很迫切,可貴族階層看待這件事是不同的,面對倫敦政府,貴族現在處在弱勢地位,尤其是現在只有女性繼承人的家族,要是在幾十年後女權盛行的時候,能把政府噴出來花來。

可現在貴族們只能默默忍受,英國打完世界大戰,本土遲遲得不到恢復,卻幾十年如一日的成爲最大投資國,絕對不是沒有原因,大批貴族肯定要轉移財富,防止最後以遺產稅的名義成了政府的收入。

艾倫威爾遜只不過是利用了紐芬蘭目前特殊的地位,引導這些出逃的資本落腳在對英國來說還算安全的地方,他不這麼做,這些逃出的資本也會跑到美國。大多數人是絕對不會坐以待斃的。

在遺產稅這方面,倫敦方面短期內是沒什麼感覺的,在也沒有一場大戰導致貴族大批陣亡讓他們收割了。

現任的澳大利亞總理是約瑟夫·班納迪克特·奇夫利,非常巧合的是,他就是澳大利亞政界期望英國快速恢復國力的代表人物。

其實以澳大利亞的經濟狀況,早就應該脫離配給制了。但是奇夫利還是頂住壓力,維持了戰時經濟管制的政策,包括高油價政策,使得社會大衆對他頗不諒解。

事實上,由於澳大利亞的貿易倚賴英國甚深,所以奇夫利幫助英國的目的就是期望英國經濟在戰後迅速恢復生機、政治趨於穩定,對澳大利亞的政治和經濟也自然有許多助益。

在這一次的酒會之後的兩天,奇夫利就召見了蒙巴頓勘探公司的代表,也就是帕梅拉蒙巴頓,奇夫利總理先是非常親密的詢問,英屬印度的情況怎麼樣。

這是因爲英屬印度的和平教徒和印度教徒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以加爾各答爲中心的區域,兩大教派發生了宗教衝突,死了上萬人。

這一場在加爾各答起源的衝突,已經傳播到了英屬印度各地,是最近世界範圍內的最大新聞。

“印度的兩大教派已經敵對了幾百年,父親對此也是一籌莫展。”帕梅拉蒙巴頓很乖巧的道,“兩年來我父親和英屬印度的公務員,一直竭盡全力的彌合矛盾,現在來看收效甚微。”

“哦,是這樣。”奇夫利總理了然的點頭道,“不知道國內已經恢復多少了。”

“倫敦的情況還好。”對於奇夫利總理所說的國內,帕梅拉蒙巴頓知道說的其實是英國,因爲帝國特惠制還在,澳大利亞人一定意義上,也算是大英帝國的臣民。

如果艾倫威爾遜在這,還知道英國最終加入歐共體,讓澳大利亞無法接受的原因,就是英國加入歐共體得到同時,開始把澳大利亞以及一些自治領,視爲外國人。嚴重傷害了澳大利亞人的感情。

果然,奇夫利總理很是開心的點頭道,“一旦倫敦完全恢復了,對和澳大利亞的經貿關係有着巨大的好處。”

“這也是我來到澳大利亞的目的,尊敬的總理。”帕梅拉蒙巴頓嚴格按照未婚夫的指導,精心準備了一系列的話術,從到了澳大利亞一直到現在,效果非常的不錯。

不論是政府層面還是精英階層,對這些從倫敦來的貴族小姐都非常的青睞,堪培拉上下都是一片讚譽。

在和奇夫利總理見面之後,澳大利亞政府公佈了,蒙巴頓勘探公司,將在澳大利亞全境進行礦產勘探的權利,所有花費將由勘探公司獨自承擔,並且表示蒙巴頓勘探公司,對澳大利亞摘掉礦產貧困國帽子的努力,得到了倫敦大批貴族的支持。

然後帕梅拉蒙巴頓就直接在堪培拉,註冊了一家礦產公司,根據和澳大利亞政府的協議,礦產公司將對發現的礦產有優先開採權,合同當中言明,礦產公司在發現資源之後,會和澳大利亞政府以及州政府,進行利潤分割。

其實對已經實行了幾十年鐵礦出口禁令的澳大利亞來說,帕梅拉蒙巴頓準備的分成協議非常的良心,甚至都算是照顧澳大利亞的感情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1571章 不似人君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九百一十九章 爲了民族團結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1571章 不似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