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

“查理先生,我理解英國方面的請求,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不願意再次糾正。”海爾塞拉西一世帶着居高臨下的姿態道,“朕是白人。”

“當然,尊敬的陛下,你是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繼承人。”

Wωω★ тt kдn★ C〇

查理微微一笑道,“我想以幾個角度來闡述,關於本次英國請求皇帝陛下對蘇丹局勢的關切。首先大英帝國和埃塞俄比亞一樣,都是君主制國家。當今的世界,因爲美國和蘇聯的原因,很多君主制國家,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倫敦方面很希望,皇帝陛下能夠照顧非洲的穩定。”

“至於另外一點,則是處於宗教角度,埃塞俄比亞和很多歐洲國家一樣,同爲基督世界的一份子,你本人還是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後代。但是你的國家周邊,是衆多的和平教國家,不論是出於守護基督世界,還是當前阿拉伯世界對以色列的敵視,你都不能袖手旁觀。”

“更何況蘇丹的面積太大了,埃及和蘇丹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旦蘇丹獨立成功,出現了很多人都不希望出現的後果,比如埃及和蘇丹合併,這對埃塞俄比亞在非洲的超然地位,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挑戰。”

查理提出了衆多的理由,不管是從宗教、地緣還是海爾塞拉西一世本人的角度,都有這一次協助英國把事情控制的理由。

他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光是海爾塞拉西一世的證實稱號,就有“猶太族的雄獅“、“上帝的特使“,前者註定和以色列結緣,後者以埃塞俄比亞的位置來看,和周圍的和平教國家格格不入。

以色列政府現在確實也對埃塞俄比亞示好,畢竟周圍一圈阿拉伯國家把以色列包圍。

一個不小心就能被如海一般的阿拉伯人趕下海,爲了打開孤立局面,以色列對處在埃及背後的埃塞俄比亞十分青睞,這種青睞是否真心先不說,但確實以色列是表達了親近。

海爾塞拉西一世沒有說話,顯然也處在考慮當中,是否就蘇丹的局勢發表看法。

因爲和意大利戰爭當中的表現,除卻美國的非洲小號利比里亞,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唯一在殖民浪潮當中倖存的國家。

確實有很多非洲的政治人物,一直呼籲海爾塞拉西一世對非洲獨立運動表態。隱約之間把海爾塞拉西一世當成了非洲的救世主。

事實上海爾塞拉西一世也確實在過去的幾年當中,見了不少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哪的人都有,但很少就獨立運動表態。

這一次英國上門,海爾塞拉西一世心裡很懷疑英國人的真實舉動,畢竟在過去,海爾塞拉西一世本人也不是沒在英國人身上吃虧過。

但查理要海爾塞拉西一世配合英國分治蘇丹的舉動,讓他打消了心中的懷疑。

作爲一國君主,他對埃塞俄比亞的處境還是清楚的,這個英國人說的都對。

當前的一系列問題,確實如對方所說,是他和他的國家所必須面對的。

非洲其實是兩個世界,北部非洲是和平教的世界,這個世界是阿拉伯帝國虎吞萬里的結果。而撒哈拉沙漠南邊的非洲,則是基督教的世界。

基督世界來源於歐洲發起殖民浪潮的結果,將黑人世界拉入基督世界成爲其一部分。

而埃塞俄比亞正好處在中間的交界處,埃塞俄比亞的大部分人是基督徒,包括海爾塞拉西一世本人,對和平教徒的人口優勢存在,但是不明顯。

“查理先生,埃塞俄比亞願意就蘇丹南部的黑人權益。表達公正的態度。”海爾塞拉西一世的考慮最終有了結果,“相信,這是有回報的,不是麼?”

“當然,英國願意就皇帝陛下的改革給予政治上和物資上的支持。”查理開心的笑道,“倫敦樂於見到皇帝陛下領導的國家,成爲非洲穩定的中堅力量。”

蘇丹首府喀土穆,艾倫威爾遜接到了同事查理的電報,馬上在回電中表達了感謝。

埃塞俄比亞的表態,對當前的蘇丹局勢是重要的。雖然海爾塞拉西一世自稱是白人,但這不妨礙,黑人把他當成救世主,其實只要不是瞎子,就無法違心盯着對方黝黑的面龐,說海爾塞拉西一世是白人。

今年正好是海爾塞拉西一世登基二十五週年,埃塞俄比亞確實正在進行改革。

除了規定衆議院進行選舉之下,主要改革有如下幾個條款,比如再次確認皇帝的世襲制度;規定將全國最大的金礦變爲皇帝的私人財產等等。

“那個白人皇帝願意幫忙嗎?”沒一會約翰就走了過來,詢問海爾塞拉西一世的態度,他是蘇丹專員,當然對蘇丹周邊的情況很瞭解,自然也包括自稱爲白人的埃塞俄比亞皇帝。

“問題不大。”艾倫威爾遜把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電報,遞給了約翰開口道,“其實我們表達一些真實存在的信息就可以,有沒有道理可以讓他自己判斷。”

自始至終他就認爲,讓海爾塞拉西一世做出對分治有利的表態並不難。

雖然這可能招致獨立後的蘇丹,尤其是北蘇丹的敵意,但比起虛無的敵意,把鄰國分割成兩塊,這個利益可是實打實的。

你問問中國人印度分成南北印度,只需要中國表個態支持就能做到,中國人會不會同意?同樣的道理,埃塞俄比亞肯定希望自己的鄰國越弱越好。

所謂無往不利的英國外交,不過是根據當前局勢因勢利導,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英國實力足夠,後世英國的表現就大失水準,並不一定就是二十一世紀的英國外交就差了,而是實力已經不夠,沒了因勢利導的能力。

“現在蘇丹有兩大政黨,都是在北方以阿拉伯人爲基礎。南方的黑人還是落後了一些,當然南方還是有以黑人爲主的軍隊,名爲赤道軍團。”約翰介紹着當前的蘇丹政局。

兩個政黨都成立於二戰期間,民族主義政黨相繼出現,比較著名的有一九四三年成立的、以伊斯梅爾·阿扎裡爲首的兄弟黨,一九四五年成立的以阿卜德·拉赫曼·馬赫迪爲首的國家人民黨,前者以哈特米亞教派爲支柱,主張與埃及聯合,實行“尼羅河流域統一”;後者以馬赫迪派爲依託,提出“蘇丹是蘇丹人的”,目標是擺脫英埃統治,實現獨立。

“和埃及聯合的這個政黨真令人討厭。局勢可控麼?駐軍能夠維持當前的平穩局勢。”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後哼了一聲,對和主張同埃及聯合的伊斯梅爾·阿扎裡沒有好感。

“蘇丹軍隊有兩萬人,包括黑人的赤道軍團。”約翰想都不想的回答道,“問題不大。”

當然問題不大了,三千英軍足以對付這種規模的軍隊,艾倫威爾遜嘿嘿直笑道,“那我就放心了,這簡直就是讓我們一展才華的理想場地。”

當前的兩個黨派,其中一個疑似和埃及過從甚密,這就很不令人喜歡。艾倫威爾遜知道原本的歷史,埃及和蘇丹最終沒有合併,但還是要防着一手。

原本是納賽爾領導埃及,以埃及同意蘇丹獨立,讓英國不得不也同意獨立。可現在埃及的統治者是法魯克一世,不是人都不知道去哪了的納賽爾。

歷史都已經有了改變,誰說就一定不會出現對英國不利的影響?

事實上,蘇丹的兩大政黨,已經知道了蘇丹專員返回了喀土穆,並且帶回了一個人共同商量獨立的議程,兩個政黨都在進行準備,向英國爭取獨立的條件。

其中蘇丹兄弟黨的主張是,在共同的埃及國王統治下,蘇丹和埃及實行聯合的體制內,將以下列各項爲其主要目標:保證爲蘇丹人民謀福利,保證他們的利益的發展,他們爲自治而進行的積極準備,以及隨之而來的行使權力選擇蘇丹未來的地位。在締約雙方同蘇丹入協商之後能完全一致地實現最後一項目標以前,一八九九年的協定仍繼續有效。

艾倫威爾遜要是答應就有鬼了,他寧可把達爾富爾也切出蘇丹,也不會同意這個想法。

在和兩黨進行見面之前,艾倫威爾遜首先去了喀土穆的英軍營地,這種時候還是駐軍最值得信任,而第二天則開始統計英國在蘇丹的僑民人數,制定撤離的計劃。

這都是在印度的時候,他曾經做過類似的事情,所以對他一點難度都沒有。

但是經過了調查之後,艾倫威爾遜心裡又有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在蘇丹的混血人口怎麼辦?他並不願意這些人回到英國,要知道蘇丹只是第一個,這個口子一開,以後獨立一個殖民地,回到英國一批人,那整個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有多少這樣的混血族羣,都返回英國?

“約翰,這可是大事,黑人勉強可以當做沒看見,可再加上信仰問題,以後一個個殖民地獨立的話,英國會出大事的。”艾倫威爾遜對着同事表達了擔憂,“我不想說的太明白,但這件事要解決。”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161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鑽石同志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勢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廳和國防部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1611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鑽石同志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鎊的結算份額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1595章 一場車禍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六百四十一章 精力充沛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