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

“是啊,我也很期待,我是說,很擔憂,對,擔憂。”驚覺失言的艾倫威爾遜趕緊補充,臉上挑撥離間的賤樣,轉變成了悲天憫人之色,既有對戰爭擴大的擔憂,又有對和平的寄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虧現在海蒂·拉瑪穿着黑色長袍,除了一雙魅惑的眼睛,臉上的鄙夷都在黑紗之下,這才避免了兩人的尷尬。

要想俏一身孝,一襲黑紗的效果其實和婚紗都具有差不多的效果。但顯然,海蒂·拉瑪這一身沒有這個效果,純粹的後世阿拉伯保守派纔有的穿着。

就算是如此,只要能看到這一雙眼睛,任何一個人也有這個女人一定很漂亮的感覺。

“我換一身衣服。”海蒂·拉瑪直接撂下一句話,直接就進了衛生間。

艾倫威爾遜則坐在靠窗戶的沙發上,對本輪法國大動干戈展開合理猜想。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但應該都比歷史同期要慘烈的多。他甚至想到了類似土耳其政府的口號,“沒有阿爾及利亞人,只有戈壁法蘭西人。”

海蒂·拉瑪很快出來,邁着黑色大長腿,打開臥室的行李箱,旁若無人的拿出來了內衣更換,直接把沉浸在鍵政大業中的帝國專員,拉回了現實。

“這也太刺激了。”艾倫威爾遜發出壓抑的怪叫,滿臉受不鳥的表情。

只剩下腿上黑絲沒有更換的海蒂·拉瑪,擡頭瞟了艾倫威爾遜一眼,不住的抱怨,“別以爲我多有時間,只是別人不願意過來罷了。葛麗泰連門都不願意出,英格麗還忙着處理公司的事,最後只有我看你孤單。”

“海蒂,我很感激。”艾倫威爾遜不知道動物的發情是什麼樣,但他此時此刻的狀態詮釋了人發情的模樣,一雙眼睛將整個過程全部記下,不落下每一幀。

這樣的恭維,並沒有在海蒂·拉瑪這裡引起波瀾,類似的甜言蜜語,在她人生不同的階段中,已經聽過無數遍,沒一會,海蒂·拉瑪披上了一件襯衫,解開了綁住的髮辮,長髮披肩坐了過來。

“我這樣會不會顯得不太莊重?”海蒂·拉瑪一條黑絲搭在另外一條上面,襯衫下若隱若現,卻帶着嚴肅之色詢問。

“還好吧?”艾倫威爾遜言不由衷的故作正色,艱難的移開視線,想要體現帝國專員的專業性,從客觀中立的角度進行評價,可餘光總是想要往那撇,這就很尷尬。

“你在看什麼?”海蒂·拉瑪嘴角微翹,打趣道,“又不是沒看過,哪裡沒讓你仔細的摸索過,這個時候又紳士起來了。”

“海蒂,你知道的,我這一次出差。”艾倫威爾遜組織着語言,但最終想了半天,把話術的基本素養忘得一乾二淨,愧對了大英帝國的多年培養。

海蒂·拉瑪聽了後點頭道,“對的,你怎麼這一次來非洲了,在巴黎這麼着急,通知一下就離開了,這次來做什麼?”

這也不能怪他,事關帝國未來,十萬火急的大事,艾倫威爾遜當然不能在浪漫之都停留太久,他倒是想,可時間確實是不允許。

張了張嘴,艾倫威爾遜回答道,“其實和現在的法國要做的差不多,但手段不同?”

海蒂·拉瑪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英國也在面臨殖民地獨立的浪潮,帶着探尋之色問道,“是什麼地方?”

“英屬蘇丹。”艾倫威爾遜回答之後又補充道,“不比阿爾及利亞小,一塊很大的殖民地。”這都是謙虛了,英屬蘇丹的面積,比阿爾及利亞還大。

海蒂·拉瑪不知道蘇丹的情況,但阿爾及利亞還是知道一些的,法國國內之前對阿爾及利亞發現石油的報道欣喜若狂,熱潮持續了很長時間,法國政治混亂帶來的副作用是各派對政治的熱度都很高,換句話說法國的鍵政環境,可比英國有熱度多了。

自然而然,阿爾及利亞的一些基本信息,也不得不隨着這波熱度,讓海蒂·拉瑪這樣不太關心政治的人都知道了。

“你們也要鎮壓麼?”海蒂·拉瑪想了之後詢問,眼中閃過一抹擔憂,如果鎮壓的話,蘇丹說不定會引起衝突,她不得不有些擔憂,面對戰爭這種可怕的危險,女人應對起來還是有些驚慌的。

“不會,法國採用的辦法,英國絕對不採用。”艾倫威爾遜矢口否認,補充道,“一般我們會採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

事實是英國沒有多餘的兵力進行鎮壓,英國在和法國從殖民時代爭奪到一戰之前,勝負還是相當明顯的,英國佔據了土地更好,文明程度更高的地區。

後果就是,英國面對的反抗力量,普遍比法國面對的更加難對付。

如果選擇和法國同樣的鎮壓,法屬非洲在法國的作戰範圍之內,英國的作戰距離比法國都遠,鎮壓成本也要來的更大。

就拿戰前的殖民地對比,阿爾及利亞就算是法國殖民地當中的佼佼者了。但相信任何正常人,也不會覺得阿爾及利亞或者越南,能夠和英屬印度相提並論。

民族意志可能會高一些,但這彌補不了方方面面的差距,獨立後的印度能錘死越南。越南要是和印度開戰,剛開始能佔一些便宜,一旦出現一點失誤,就是全線崩盤的下場。

“所謂成熟的政治手段是?”海蒂·拉瑪可不覺得艾倫威爾遜說的話就是字面意思他也是在新德里認識這個男人的,那個時候他就一肚子壞水,如同萬能鑰匙一般,開了衆多的好萊塢鎖。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嘿嘿。”艾倫威爾遜輕輕一笑,他還真不好意思說要分治。畢竟這招已經用過一次了,雖然這是兩大宗教自己導致的結果,英國剛開始不願意這麼幹。

英屬蘇丹面積爲二百五十萬平方公里,是埃及的兩倍多,光是看面積的話,應該蘇丹是埃及的老大哥纔對,可實際上對一般國家而言,人口多寡就決定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戰爭畢竟需要人口的支持。

蘇丹人口約爲七百萬,其中阿拉伯人和黑人比例約爲四比一。阿拉伯人五百多萬,南蘇丹的黑人有一百多萬人。

埃及人口是蘇丹的三倍多,沒有出現人口爆炸的時候,埃及的國力遠比蘇丹強大。

當然在後世很多人眼中,蘇丹分裂又是英國殖民的一個有力罪證,認爲其分裂的結果是英國埋下的地雷,艾倫威爾遜看來,這特麼比印巴分治還無厘頭。

阿拉伯人和黑人,哪個好對付?就好像沒有英國,人家就和睦的相親相愛一家人一樣。一個個都站着說話不腰疼。

從人口和麪積的比例來看,艾倫威爾遜還是相當有信心的,人口上不過是一個海得拉巴的水平,甚至還不如,蘇丹對英國來說是一個沒有反抗能力的存在。

在英國駐埃及的開羅大使館,艾倫威爾遜當着外交部的同事們和蘇丹專員約翰,大言不慚的叫囂着,“整個蘇丹的未來都在我的手中,只要我的鉛筆在地圖上隨便一劃,就是一個新國家的誕生。”

大使館的英國人鬨堂大笑,紛紛舉杯表達贊同,他們知道,這句話是巴黎和會上,勞合·喬治首相,和法國總理商談時候的自誇,表示戰後的世界就在兩個人的鉛筆下。

艾倫威爾遜在這個時候,說着巴黎和會的名言,表達着不可一世的決心,“一個七百萬人口的殖民地,我們想怎麼做,如何做?不需要任何人的教導,只要做到對英國有利,不用管其他國家怎麼看。”

“沒錯!乾杯!”英國大使館的同事們高聲贊同,對這種帝國主義之詞甚爲贊同。

“艾倫,這一次你的具體想法是什麼?”約翰端着酒杯,詢問有思路沒有。

“屁大點的體量,還用專門想辦法麼?哼……”艾倫威爾遜把杯中的液體一飲而盡,滿不在乎的道,“敢惹我,我可能會拿出來一個其中一方十分吃虧的方案。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喀土穆是當前蘇丹首府,喀土穆是兩條尼羅河的交匯處,青尼羅河在與白尼羅河匯合前的河牀中央有一小島叫“土堤”,將青尼羅河一分爲二,南邊一股水在小島南側同白尼羅河相遇,向前流去,又在小島北端同其另一股水匯合,青白尼羅河由此合二爲一,稱爲尼羅河,然後一直向北流往埃及。

雖然蘇丹總人口只有七百萬,但喀土穆是一個實打實的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整個城市看起來非常的阿拉伯。

在埃及呆了幾天之後,艾倫威爾遜和約翰兩人,帶着助手們乘坐飛機,降落在了英國修建的機場當中,算是正式抵達了這座鬧獨立的城市。

與此同時,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的宮殿當中,一名穿着西裝的白人面孔,正在和皇帝陛下進行溝通,“我和很多朋友都認爲,以皇帝陛下在非洲的影響力,應該對蘇丹局勢發表看法。”

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
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七百五十章 帝國主義兄弟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七百三十章 利益均沾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