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

大英帝國好歹一個老牌帝國主義,如果真想要辦法的話,紐芬蘭是完全可以留住的。

艾倫威爾遜開心的站起來,能不能止住大英帝國自由落地的趨勢,就看紐芬蘭公投這一場了,如果連同文同種,對倫敦沒有沒有惡感的紐芬蘭都保不住,艾倫威爾遜還是早點手手睡吧,基礎這麼好的自治領都沒法保住,其他殖民地的難度更大。

而且從帕梅拉蒙巴頓透漏的這個消息當中,艾倫威爾遜覺得倫敦似乎看待紐芬蘭的立場出現了一絲變化,雖然仍然沒有多主動,但和歷史上幾乎硬把紐芬蘭推到加拿大的懷抱中相比,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

“我一直以爲,倫敦全部都是蠢貨,看來還是有做人事的嘛?”艾倫威爾遜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道,“怎麼態度會出現變化?”

“難道是有些人相信了紐芬蘭附近海域有石油?”帕梅拉蒙巴頓吶吶自語,其實也沒有一個頭緒,“這個消息是被放出去了,但我們都知道紐芬蘭的海域沒有石油。”

“歸根究底問題還在於紐芬蘭居民的身上,倫敦的想法還是次要的。”艾倫威爾遜雙手別在胸前,思考道,“我們暫且把倫敦在態度上的不大轉變當成好事,但主要還是看紐芬蘭居民怎麼想,親愛的,我已經達成了這一次美國之行的目的,我們是不是該回去了?”

之所以覺得倫敦有立場變化,在於公投選擇的時間點。以及王儲夫婦來到紐芬蘭的時間,這可以理解爲伊麗莎白王儲先拉一波好感,然後順勢讓紐芬蘭公投。

這樣看來,紐芬蘭公投的時間和美國大選的選舉在一個月,那個時候美國最大的事情就是大選,沒有任何閒心關心外界的事情,共和黨和民主黨以彼此爲最大敵人,別說紐芬蘭了,常公面臨三大戰役的兩個,都是在美國選舉前後打的。

等美國的選舉結果出來,常公已經一敗塗地了,然後被獲勝的杜魯門一腳揣進了垃圾堆。

每次總統競選,候選人都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財力,巡迴演說聚攏人氣,還要拉票籌款,然而,在落敗的那一刻,所有努力頃刻間化爲烏有,落選人不僅要承擔個人的失敗,還會辜負數百萬支持者的期望,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說實話,艾倫威爾遜根本不相信落敗者能當做不是一回事,要知道下議院的丘吉爾議員,可是一直想要重整旗鼓,從工黨手中把首相奪回來呢。

只不過目前丘吉爾面對的難度在加大,艾倫威爾遜連三環外交都抄襲過來,直接送給艾德禮了,如果紐芬蘭的結果令人歡喜,丘吉爾捲土重來的機會會更小。

這個世界上對政治人物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站錯隊,不理解沒關係,只需要耐心的登上幾個月,常公就會以自己作爲例子,來教育全世界的政客們。

艾倫威爾遜甚至已經準備好了筆名,準備在各大英屬殖民地,以中英雙字幕的形式,好好幫助常公揚名立萬一番,這種事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沒有他如此盡心盡力的工作,印度在世界上能夠有現在這麼大的名氣麼?

相信有他這個外國友人的幫助,常公將會在這一次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行動中,將自己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更上一個臺階。

他沒有馬上返回紐芬蘭,而是在波士頓和倫敦保持聯繫,以處在第一線的角度,和倫敦方面解釋,這一次的選舉沒有表面上的這麼簡單。

經過三次電報的溝通之後,倫敦方面認可了他這個波士頓領事的解釋,到了這個時候艾倫威爾遜纔算是可以安心,返回紐芬蘭繼續做自己的行政長官了。

作爲一個勤勞的行政長官,艾倫威爾遜必須馬上回到自己的崗位上,踏出改變改變歷史的重要一步,爲此他心懷激盪。

“今天你太厲害了!”帕梅拉蒙巴頓對頗具上進心的未婚夫,此時此刻的狀態非常滿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誇獎。

“最讓我不捨的是你要回去了,不過紐芬蘭也確實過於無聊了一些。”艾倫威爾遜長吁短嘆,對帕梅拉蒙巴頓想要回倫敦的想法表示理解。

“到時候我會和王儲夫婦一起過來,分別是短暫的,親愛的。”感受到了艾倫威爾遜的不捨,帕梅拉蒙巴頓主動獻上香吻道,“我回去看看彗星客機到什麼階段了,說不定以後我來看你就做噴氣式客機來呢。”

“不經過嚴密的實驗,你不要坐。”艾倫威爾遜面色鄭重的搖頭道,“還是向我之前說的,飛機不同於火車輪船,歸根究底是信心的產物。一定要保證安全性,爲此做再多的先期準備都是值得的,不但要在先期準備做到位,而且要準備好大規模的投產,目前英屬殖民地還很多,我們可以把這些客機推銷出去,甚至剛開始可以不顧利潤,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只要先把市場佔下來,我們賣出去一架,就相當於競爭對手少了一架的市場。等到競爭對手死了,利潤還不是我們的麼?”

沒有不適的世界會停滯不前;某些方面過於公平的世界,也會在其他方面上不公平得可怕。烏托邦中沒有問題可煩惱,但烏托邦也因此沒有機遇存在。

關於這一次搶奪客機市場的企圖方面,艾倫威爾遜心裡深刻的明白,想要藉此一下子打死波音是不現實的,能夠主導歐洲的航空市場,加上一些英屬殖民地的訂單,就算是大獲全勝了。

波音公司就算是隻藉助美國本身的市場,還會活的不錯,更不要提美國對整個美洲都具有壓倒性的影響力?能夠達到後世空客公司的地位,對目前的彗星客機而言,就已經算是艾倫威爾遜最大的企圖,弄死波音公司根本就不現實。

這個先發優勢能不能利用好,就看帕梅拉蒙巴頓能夠把貴族力量運用多大了。

相比較於幾十年後的空客,彗星客機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彗星客機應該會比波音客機出現的早,波音民航機的歷史早於空客,因此空客成規模之前清一色的波音某種程度上幫助制定了民航的規範。

一些波音飛機的設計習慣和操縱習慣就自然而然的深入了飛行員的心,廣大飛行員自然認爲波音這樣的才能飛,纔是美!波音這樣的飛機纔是飛機!而空客的殺入帶來了電傳理念而顛覆了之前波音的格局。

這不是早晚的問題,波音早,空客晚。歐美又比較注重知識產權。

波音用過的東西絕對禁止空客用。比如波音駕駛艙撥動開關多,空客按鍵多。倒不一定是什麼人體工程學的發展,更多的是專利問題。

外部燈光的開關空客也採取了撥動開關的形式,但位置是和波音相反的。波音向前是開,向後是關,空客相反。

只要彗星客機出現在波音客機的前面,就能夠擺脫幾十年後波音客機對空客客機的專利鉗制,光是這一點就已經有很大的優勢了,達到空客在民航市場的地位對彗星客機來說,應該是不會太過於困難。

“如果德·哈維蘭先生,認爲投入的成本過大,你就出高於市場的價格把公司的股份買下來作爲補償。”在聖約翰斯碼頭,艾倫威爾遜送未婚妻上船小心翼翼的叮囑道。

他也知道德·哈維蘭有這麼一點點蜜汁自信,可能是想要快一些把彗星客機推向市場,也可能是別的原因,反正對目前各種試驗進度和投入有些不滿。

但艾倫威爾遜已經從歷史得知,德·哈維蘭這種想法會彗星客機有災難性的影響。

如果一個客機被擊落了,那反而不是大事,畢竟這是外力因素。但要是出現了設計問題,那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可是毀滅性的打擊。

“放心吧,親愛的,有我在一切試驗都不會落下。”帕梅拉蒙巴頓感受着艾倫威爾遜的情真意切道,“我以蒙巴頓的姓氏保證,都按照你的要求來。”

“不是我的要求,你的事業讓你必須這麼做。我一個公務員,又不是一個人做飛機,能有什麼要求。”艾倫威爾遜糾正了帕梅拉蒙巴頓的說法,什麼時候變成他的要求了,明明是用帕梅拉的錢,辦帕梅拉的事情。

再說了,要是德·哈維蘭急躁,要求帕梅拉蒙巴頓承擔風險做補償那更好。

還可以趁機擴大蒙巴頓家族在公司的股份。就目前來說,因爲大量的實驗導致投入變高,帕梅拉蒙巴頓已經佔據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股份了。

站在碼頭的艾倫威爾遜,衝着遠去的遊輪揮手,等着王儲駕臨紐芬蘭。

相關的準備現在就可以開始了,重複之前的工作,通過廣播灌輸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的言論,同時繼續效仿常公決勝於千里之外,和波斯灣專員巴倫、馬來亞專員傑拉德以及其他英屬殖民地的專員聯絡。

在等待王儲夫婦的紐芬蘭之行同時,人類希望美利堅的選情也越來越熱烈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鏖戰還在繼續,巴勒斯坦的情況也越發的緊張了。

鍵政者的日子就是這麼繁忙,紐芬蘭的事情反而是艾倫威爾遜佔據最少時間的工作。

在這種對全世界表達博愛的時候,時間也在一點一點的過去,和氣溫同步升高的是,美國熱烈的選戰,在費城民主黨大會之後,杜魯門十分艱難的成爲了民主黨的候選人。

面對輿論上對杜威一邊倒的看好,固執的杜魯門心裡沒有認輸,而是投入到了巡迴演講當中,他要證明奇蹟是可以出現的。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肯尼迪的老朋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五十五章 這是蘇聯的問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親臨前線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