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

“正如王爺所說,眼下朝中雖說表面上看尚屬平靜,但下面已經是暗潮涌動。一旦皇后薨了,不僅僅是太子,恐怕再無顧忌的景王與端王,會行事更加的無所顧忌。還有宋王,以及他背後站着的,眼下權掌六宮事情的德妃。”

“更何況還有那個隱藏在一邊,一直虎視眈眈,便是您也看不透的蜀王。現在雖說矛頭都指向太子,但城門失火未必不會殃及池魚。這場奪嫡之戰,您只要在京城就很難不被捲進去。就像是這次刺殺,未必沒有別人一石二鳥,或是借刀殺人之計。”

“王爺,多一個人商量,思路便開闊一些。您身邊多一份護衛的力量,您的安全就更有把握一些。若是這幾個人真的勘用,王爺還是儘早讓他們發揮作用爲好。咱們英王府現在的實力太弱了,哪怕在多一分的實力也好。”面對黃瓊的猶豫,賈權有些焦急的道。

面對着賈權的勸諫,黃瓊沉思了一下之後,卻還是堅定的道:“還是等夫人之事處理完了再說其他的,現在本王實在沒有那個心情和精力。至於先生所說的這番道理,本王還是懂得的。先生放心,只要是人才本王都會爭取的。但有些事情,本王還是要多考慮一些的。”

“不過,在本王決定見他們之前,先生可以與他們多接觸一些,一定要好好的摸一摸他們的人品。估計京城恐怕還要亂上一陣子,先生與他們說這陣子就不要出去了。缺什麼,只要不是太過分,先生安排人幫着置辦就是了。”

“府中這些事情,先生做主便是,用不到事事請示。只要先生認爲對的,直接去辦便是了。還是那句話,若是先生都信不過,本王還能信得過誰?此外,隴右與陝西的旱情,先生也要多關注一下。”

“本王前段日子裡,雖說從那些宗室嘴裡面,敲出了一些錢糧以就燃眉之急。可本王總感覺那些人,不會老實將承諾的錢糧交出來。眼下立秋將至,本王這心中總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陝西路倒也罷了,可隴右那裡番漢雜處,一旦出事便是大亂。”

黃瓊的這番吩咐,賈權也只能苦笑道:“王爺,這天下做官的心思您也知道。他們上報給朝廷的東西,能有一半是真的,便已經是對得起朝廷發給的俸祿了。恐怕現在除了有密摺的皇上那裡,非到真正秋收的時候,朝廷很難得到真實的消息。”

“不過,此事權倒也有些瞭解。據權一個在戶部的好友提起,陝西路漢中地區還好一些,旱情主要集中的陝北以及八百里秦川。隴右的寧夏府、隴東地帶,現在可謂是赤地千里,不用等到秋後,絕收已經成了定局。而現在的關鍵是,關中平原遭災也很嚴重。”

“以往陝西、隴右二路無論出現再大的天災,只要西北主要糧食產地的關中平原不受災,就成不了真正的大災。關中一地調出的糧食,便可以滿足大部分的賑災所需。外地需要調糧,也用不到調多少。”

“可今年這八百里秦川遭受的災情,不僅無法外調糧食,甚至本身還需要朝廷大量的救濟。如果冬天也無雪的話,恐怕明年的收成也要危險。再加上陝北,隴右的隴東、寧夏府七成的土地絕收已經是定局,朝廷這次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單以漢中,恐怕很難支撐。”

“二路又素來爲民風彪悍之地,若是朝廷賑災不及時,權也擔心西北會出亂子。尤其隴右和陝北,北面是北遼西北統軍司諸部。延安府受災,長城以外山水相連的北遼,那裡情況也不會樂觀。”

“那些遊牧部落,又有一向有自己受災,便南下劫掠以自救的傳統。往年無災無難的時候,北遼多少騎兵南下咱們自然不怕。可今年不同於往年,若是我大齊西北陷入內亂,恐怕朝廷也很難在集中精力應對南下的北遼鐵騎。”

“況且王爺,別忘了西北還有朝廷的一支世仇呢。權曾與宋之喚談過,他曾經與權提起過,眼下党項雖說被朝廷分割雜處,但幾十年的繁衍生息,現在已經元氣略復。現在寧夏府党項部落之中,又出現一位堪稱雄才的領袖。”

“此人胸懷大志,念念不忘恢復當年党項人縱橫西北的榮耀。一直通過聯姻的方式,整頓寧夏府境內的党項諸部。經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在寧夏府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勢力。寧夏府的党項諸部,眼下幾乎都以此人馬首是瞻。

“儘管眼下元氣,還遠不如當年的定難軍,可與太宗、高宗年間一盤散沙,任由朝廷宰割相比,也是大有不同。雖說眼下與朝廷相比實力還很弱小,但一旦假以時日必會成朝廷心腹大患。若是真的西北陷入動亂,此人趁亂造反的可能性很大。”

賈權的話音落下,黃瓊的臉色不由得一黯。自己雖說敲出了這麼多的錢糧,可問題是一顆老鼠屎搞不好,就會壞了一鍋的湯。更何況,這個時候不是一隻老鼠,而是一羣老鼠在那裡虎視眈眈呢。

自己苦心勸諫,可自己那個倔強的皇帝老子,卻是壓根就聽不進去。若是真的出了事,又要多少代價才能平息。自己前世所熟悉的那段漢族最後一個王朝歷史,不就是因爲三分天災加上七分七禍,才最終造成神州陸沉嗎。

想到這裡,黃瓊嘆息一聲道:“本王正是擔心這一點,才希望先生能夠動用一切的關係,密切二路賑災的情況。這方面不能省,該花錢的時候一定要大方。咱們不能只讓馬兒跑,卻不給馬兒草料吃。”

“而且咱們不能總依靠永王,該有自己的消息來源了。這些人品級雖說不高,可消息靈通方面卻還是有一套的。先生在這方面,出手還是要大方一些的。有品級又德才兼備的,先生拉出一個名單來,本王想想辦法,該往上推推的,還是要推一推的。”

“其他的,咱們也只能說盡力而爲吧。眼下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該來的咱們還是躲不掉的。只是不能在這麼兩眼一抹黑,事情都到找到頭上了,咱們還什麼都不知道。被搞的措手不及,只能被動的應對。”

“至於本王遇刺一事,老爺子明面上是不會大動干戈的。老爺子爲君多年,對臉面的事情看的還是很重的。此事若是搞的天下皆知,他這個臉面又該往哪裡去放?而私下他怎麼查,就不是咱們能夠左右的了。先生,心裡面還是要有個數的。”

事實證明,黃瓊的預料雖說不能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是對他那位皇帝老子性格判斷,還是大致準確的。皇帝雖說藉此事,在朝中大動干戈。將諸王 苦心建立起來的勢力,給扯了一個七零八落。但對黃瓊遇刺一事,表面上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在命令各有司嚴查之後,便沒有了下文。擺明了不想將此事,鬧的轟轟烈烈。皇帝如此做派,下面的人自然會領悟聖意。這件驚天大案,表面上有些不了了之的意思。可私下裡面,皇帝卻是重視的緊。

自己的親軍都被滲透,這是他爲君十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正像是黃瓊所說,這次是刀子落在自己兒子身上,下次就未必是了。尤其是眼下,幾個捲入奪嫡之爭的兒子,眼睛都已經通紅的時候,皇帝更不敢真的像是沒事人一樣。

從古至今,皇子之間奪嫡殺紅了眼,皇帝想要善終都是一件奢談的先例,可是數不勝數。太子想不想做李建成是一回事,但皇帝明顯不想去做唐高祖。所以雖說表面上雖說雷聲大、雨點小,可私下皇帝查的異常嚴厲。

至少在黃瓊遇刺之後,太子直接被禁閉在宮中,直到十餘天后才被允許返回東宮。南北鎮撫司在京人馬,幾乎也盡數出動,對諸王府邸周邊進行嚴密的監視。在京諸王,包括從成都趕回伺疾的蜀王,行動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與監控,尋常不得出府門半步。

對於這些龍子鳳孫來說,這種監視與控制的滋味並不好受。更何況此次老爺子借題發揮,將他們在朝中苦心經營的局面,給扯了一個稀巴爛。自己煞費苦心建立起來的人脈,貶官的貶官,罷職的罷職,這些皇子無一不損失慘重。

眼見着之前砸下去的大筆錢財,幾乎都成了一江春水。表面上雖說不敢說什麼,可在心中無一不對那個肇事的破口大罵。儘管他們對黃瓊遇刺,幾乎送了性命一事,大部分人都暗自高興。甚至希望黃瓊就此重傷不治,直接駕鶴西行的也不在少數。

可到了自己遭受了無妄之災後,心態轉變的異常迅速。從之前的幸災樂禍,轉眼變成了破口大罵。甚至有些疑心重的人,聯想到當初溫德殿上皇帝與黃瓊聯手做的那場戲。認爲這次黃瓊遇刺,是老爺子要清理朝局一手策劃的,與那個該死的傢伙聯手做的扣。

畢竟黃瓊遇刺,大家誰都沒有見到過。傷成什麼樣子,是真的像是傳說中的幾欲重傷不治,還是屁事沒有誰都沒有看到?騎馬出去摔下馬,擦破一點皮也叫遇刺的事兒,這些皇子中的某些人也不是沒有做過。

而陳瑤的死,在他們眼中更不是什麼值得一提事情。一個普通宮女出身的侍妾而已,又不是什麼名門顯貴出身的正妃,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當做一枚棋子很正常。這宮中那年不擡出去,幾個或是十幾個枉死的宮女?

那些被擡出去的宮女之中,某個主子身邊犯了主子忌諱的曾經心腹宮女,也並不是一個兩個。所以很是有那麼一兩個人,在將心比心的情況之下,認爲這是皇帝與黃瓊這父子兩個合夥做的扣。陳瑤的死,在他們的心中只是一場戲而已。

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
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絕不能放她們走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八百八十九章 認清自己罷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