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

只是還沒有等這幾位官員,從黃瓊這個真正意圖,帶來的震撼之中清醒過來。又聽到黃瓊道:“此次不僅要對吐蕃諸頭人、族長封爵,還要鼓勵他們的子弟出來做官,參加科舉考試。吐蕃諸子弟,在科舉之中取得進士三甲,其父爵位進一級。若是有幸進入二甲,爵位進兩級。”

說到這裡,黃瓊看着幾個,當自己說出鼓勵吐蕃子弟,進京考科舉想法之後,而異常震驚到滿臉不信的官員,拋出了最讓人震撼的話:“若是有得中一甲者,無論是狀元、榜眼、探花,其父爵位爲將軍者,則進爵爲國公。其父親爵位爲國公者,則直接進爵爲郡王。”

“不僅晉爵,而且這個爵位還要世襲罔替下去。諸吐蕃王公貴族的子弟,尤其是那些庶出的子弟,要多鼓勵他們出來讀書。但有一點要明確,如果那個王公將軍的爵位無嫡子繼承,只能由庶子繼承。那麼這個庶子,必須要通過朝廷的舉人考試,否則爵位只能降兩級繼承。”

黃瓊此話說罷,在座的官員不由得目瞪口呆。而看着這些官員,臉上各異的表情,黃瓊卻是笑了笑道:“還是多讀書一些書好,書讀得多了,才能明禮儀、知廉恥,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纔對。不僅要鼓勵他們讀書,兩京的國子監,也要留出一部分名額給吐蕃子弟。”

“且各部將軍以上爵位,朝廷要給蓋府邸,賜妻妾誥命。不過吐蕃人的爵位,一定要劃分的詳細一些。比如國公,除了寡人之前說的,同樣的鎮國公、輔國公要有區別,前面加上奉恩二字的,爵位與俸祿要高於不加奉恩二字的。這些國公要分爲三等,也要有一些區別。”

“將軍也是如此,將軍可以分爲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也要分爲加奉恩與不加奉恩之間的區別。同一盟之內,同姓中封爲國公者不得超過兩人,一等奉恩輔國公只能封一人,另外一位最高不得超過三等鎮國公。其餘一概封爲三等奉國將軍,不得加奉恩二字。”

“在本旗無任何職務的,只要是貴族或是頭人一概爲閒散爵。同樣可以封爵,也可以封國公爵,但不得與噶倫同姓。如原吐蕃贊普王族出身者,可由受封者單立一旗。朝廷賜給紅腰帶,一律冊封爲奉恩三等輔國公。至於吐蕃那些頭人,封不封中尉,你們自己商議一下。”

“朝廷也要拿出一個,對吐蕃出家人優待來。若是家中子弟有一人出家爲僧者,且遵守佛門清規戒律不成親的,朝廷豁免其家一半錢糧。若是有二子以上出家爲僧的,且遵守佛門清規戒律不成親,朝廷終身豁免其全家錢糧。但前提是,必須要遵守佛家戒律,不得娶妻成親。”

“不能一方面出家爲僧,享受着信徒的供養,一方面朝廷還要豁免他們家該繳納的賦稅,那還算是出家人?告訴那兩個大和尚,朝廷優待只給那些真正佛門弟子的。想要兼顧,魚與熊掌都兼得,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要麼放棄娶妻生子的權利,要麼就不要享受朝廷的優待。”

“還有,傳話給那兩個大和尚,告訴他們出家人就要有出家人的樣子。和尚娶妻,聽說居然還有納妾的。這六根都不清淨,那還叫做真正出家人嗎?誰若是規定門下弟子,徹底遵守佛門清規戒律,朝廷便承認誰纔是真正的佛門弟子。難道佛門規矩,都是給漢人和尚制定的?”

“此外,這些優待只限於青塘吐蕃,以及吐蕃、党項部族,漢人便是出家做了喇嘛,也不享受這個優待。漢人之中出家爲僧道的人已經夠多了,若是再多一些,將來去那裡徵兵,又有誰來納糧?西寧州撫藩同知要下榜文,嚴禁青塘諸寺廟接納漢人爲僧人,違者要從重懲處。”

此時,面對的都是自己人,黃瓊也就沒有什麼忌諱。對那二位稱呼直接從大師、活佛,一下子降爲大和尚。相對於這位一肚子彎彎腸子的波南覺大師,黃瓊反倒是並沒有紅教索波切大師印象好。索波切進獻那些東西,雖說讓人有些毛骨悚然,可不管怎麼說那是人家的習慣。

可這位倒是好,那裡還有一點出家人的樣子?搞出某些事情來,簡直比朝廷那些官員,還要熟練。不過這種人在用上,卻是要比索波切那種死板一些的人,要知道變通的多。使用上雖說肯定會首鼠兩端,但卻要比索波切更好利用。而且在推廣盟旗制度上,作用也更大一些。

想到這裡,黃瓊站起身來,走到諸官員面前,沉吟了一會後道:“寡人也知道,西京諸行在,無論是設置還是官員數量,都相當的不足。但此事關係到朝廷西北穩定大計,絕對不容半點閃失。所以,大家這段日子要多辛苦一些,儘快拿出一個盟旗設置方案,以及封爵方案。”

“封爵,按照朝廷宗室來,不要比照臣爵來。考慮到他們的頭人、族長、貴族,數量比較多一些,所以在宗室的爵位上,要酌情增加等級。宗室原本封爵,郡王直接降爲郡公。他們既然無封親王、郡王爵位,就不要給郡公了。還是給個國公恰當一些,定下輔國公與鎮國公。”

“就按照寡人說的,爵位的檔次要拉開。至於怎麼分,之前寡人也已經說了。詳細的,你們自己討論之後,給寡人拿出一個條陳來。晉爵也不要僅僅靠他們的子弟讀書來,有了軍功該給的也要給。但其爵位繼承的時候,要上報禮部、兵部共同審議、覈准,並報中書省。”

“未得朝廷批准的,概不得襲爵。要在西寧州建立圈禁所,犯罪的該圈禁要圈禁。一切管理制度,都比照宗室來。方方面面,都要考慮的詳細一些。但有一點,絕對不能像是宗室那般,養成驕縱的毛病。西京禮部這邊人手少,難以應付,這一點寡人會詳細考慮的。”

對於黃瓊的要求,在座諸官員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只是黃瓊在略微琢磨一下後,擡起頭對着鄭道遠道:“你現在是署理西京留兵部尚書,是西京四部之首,還在隴右任過多年的知縣,對隴右也比較熟悉。禮部與戶部,還是有些不便。寡人決定此事,就由你作爲全權負責。”

“隴右路的錢參政,配合你做這個事情。寡人會下一個手諭,在朝廷推進盟旗制度期間,西寧州的幾千備蕃軍,還有隴右節度司直屬標營,都歸你調動。若是有事,你可以先斬後奏。一會,皇上賜於寡人的那柄尚方寶劍,寡人會交給你。隴右各級官員,見劍如寡人親臨。”

說罷,看着自己這位實際上的姐夫,面上帶着一絲猶豫的樣子。知道這位姐夫在猶豫什麼,更知道那些官場潛規則的黃瓊,心中苦笑了一下後,對着鄭道遠道:“放心,寡人給你做這個後臺。若是有人不聽招呼,你只管大膽的奏上來便是,由寡人給你做這個主你怕什麼?”

對於黃瓊的這番話,鄭道遠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三品官服,又看了看身邊的戶、禮二兵部尚書,也只能苦笑着點了點頭。這位太子爺的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自己還能怎麼辦?又那裡有自己拒絕的權利?雖說內心之中,還是擔心一些人不配合,但最終還是點頭應承了下來。

而看着鄭道遠接下了這個差事,其餘的官員即因爲這個差事,沒有落到自己頭上都鬆了一口氣,但又對鄭道遠多少有些羨慕嫉妒。這個差事雖說看似肥缺,可卻也是一個坐火坑的差事。之所以說是肥差,是因爲那些頭人與族長,想必爲了爭一個國公,應該不會吝嗇花錢的。

這可是不僅有俸祿或是待遇上的差別,更關係的名譽和臉面。若是別的財富與地位,都與自己差不多的貴族,都封了鎮國公或是輔國公,自己卻只弄了一個奉國將軍或是輔國將軍,那就實在太過於丟人了。更別提,國公前面加不加奉恩二字,待遇上都是有很大的差別。

更何況,這個爵位還是世襲罔替,將來還是可以傳給子孫的。可比原來什麼團練副使,州同知一類,即不拿錢也無實權的虛銜,值錢的多了。雖說要受到西京禮部和兵部管,可有事情也有地方去解決。不在用像原來一樣,大家只能操刀子上,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那種解決。

最關鍵的是,有了爵位,誰又敢輕易的動手?大家都是有爵位的人,你動我就等於殺官造反。這無疑,又給自己增加了一層保護傘。這樣的好處,對於那些弱小一些的部族,可謂天大的好事。更何況,一個國公與一個將軍,待遇差的也太多了。傻子都知道,爵位越高越好。

想必便是爲了能獲得國公這個爵位,那些族長與頭人都不會太吝嗇花錢的。別說那些大部族的貴族了,就算是那些小部族頭人,同樣也會爲了面子,至少也會給自己爭取一個輔國將軍,而不會去想着弄一個太丟人的下等爵位。所以這個差事肯定是肥差,這一點毋庸置疑的。

但若說是火坑,卻也一樣不足爲過。這種事情茲事體大,事關整個西北全局的穩定。一旦稍有差池,甚至搞不好那些吐蕃人雖說未必會直接造反,但肯定也會惹出大大小小的麻煩。其中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想辦法顧及到。那些吐蕃頭人與族長,又有那個是白給的?

而面前這位主,又是那種眼睛裡面不揉沙子的主。若是做不好惹怒了他,他能殺一個二品節度使,就殺不了一個二品尚書?若是背後主持此事的,不是這位太子爺,這個肥差自己肯定要去爭一爭的。可這位殺神坐鎮,自己別錢沒有撈到,腦袋卻是搬了家,這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黃瓊點將沒有點到他們的頭上後,在內心之中都不約而同鬆了一口氣。尤其是那位這些日子,一直都在接待這些吐蕃人,見到了這些吐蕃人粗魯,甚至有些蠻橫無理的表現,更不想自己都一把年紀了,還參合到這種事情之中的禮部尚書,更是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

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五百章 夾帶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
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五百章 夾帶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五百四十八章 無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二百二十七章 給他機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三百五十一章 小手段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三百章 酒醉後的意外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一百零四章 這個差事不能接第二百九十三章 做名臣不做忠臣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