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

所以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便暗中收買了亂民的首領,做出了衝擊郡公府,並殺害了郡公滿門的事情。那位已經六十多歲的郡公爺連同幾個兒子,在供奉了一輩子的佛像面前,當着郡公府所有家眷面,被亂民用木棒活活打死。郡公府的女眷也被糟蹋後,活活折磨至死。

這種人不殺,難道還留着過年嗎?這纔是傅遠山在澤州府大開殺戒的主要原因。不僅是被收買的那些亂民首領,就連被查出來的暗中收買的人,傅遠山也一併送那些人上了斷頭臺。只可惜當初那些亂民首領中的三人,裹挾數千精壯逃入了沁水山中,結寨自保以圖對抗官軍。

當然,何家鏟在接任山西節度使之後,在山西路衛軍之中採取的鐵血手段整肅,也是傅遠山此次平亂進展如此快的原因之一。剿撫、剿撫,不管撫佔了多少,但畢竟剿還是排在第一位。真的大軍壓境,甚至必要時候殺幾隻雞,才更好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猴子。

眼下何家鏟正親自坐鎮澤州府,督促各地衛軍對那些不肯投誠,負隅頑抗的亂民進行清剿。雖說傅遠山在處置亂民上,整體上還是採取了區別對待的辦法。並非是不分青紅皁白的亂殺一氣,但總有些人不死心。或是據嘯山林,或是成爲流寇走州竄縣,拼命的想要頑抗。

不過,何家鏟是用兵老手。面對着這種局面,大局還是把握很準的。他調動騎兵,採取分進合擊的辦法,先行清剿成爲流寇的亂民。對那些據嘯山林的,則先行採取圍困的辦法。幾股到處流竄,並試圖裹挾當地百姓的亂民武裝,最先被剿滅,剩下的兩股也在追剿之中。

在先行剿滅大部分流竄的亂民武裝後,何家鏟一方面加緊對殘存兩股,全力進行追剿。一方面開始調動大軍,對據嘯山林者開始逐步清剿。只是這些據嘯山林者,爲了躲避官軍清剿,幾乎都逼入了深山老林,進剿進展相對較慢。不過何家鏟已經保證,一年之內可以全部完成。

方銘也沒有辜負黃瓊的期望,算盤珠子打的噼裡啪啦直響。與簡雍相互配合,在確保北路邊軍糧草供應的情況之下,沒用朝廷額外在多調一石糧食、一個制錢,緊靠山西本地的藩庫,不僅將災民的生計維持了下來,還滿足了因爲此次民亂,產生的新災民賑濟所需。

此時,黃瓊爲何才明白,原來反對方銘出任山西制置使的老爺子,爲何會在自己將制置使與安撫使人選掉個之後,便痛快的答應了。原來老爺子擔心不僅僅是山西的官員,還有就藩山西的那幾個宗室。這些飛揚跋扈慣了的宗室,若非傅遠山那種強項令,還未必真能壓制住。

那位在民亂之中損失慘重的臨汾郡王,在平陽府民亂平息之後,帶着家眷返回他郡王府之後。惦記着堤內損失、堤外補的打算,不僅派出家,丁大肆搜捕參加過民亂的災民,讓這些已經窮的兒女都賣光了的災民,補償他的在這次民亂之中的損失。

還幾次在方銘籌集,賑濟災民的錢糧中做手腳,試圖最大限度的,將自己的損失彌補回來。對於這位老兄如此不識趣的舉動,親自趕到吉州的傅遠山先是勸說。只是這位臨汾郡王不僅油鹽不進,甚至還揚言自己遭受如此大損失,都是山西路官吏的錯。

自己的損失,不僅那些災民要補償,山西路調往平陽府各州縣的所有錢糧,也都應該送給他作爲彌補。見到這位眼中只有錢的老兄,實在是有些油鹽不進,甚至當着他的面抓捕災民。傅遠山也沒有客氣,直接派人將這位老兄全家強行押送進京。

傅遠山的意思很清楚,既然我跟你談不攏,那你就去找你親戚談吧。而一同被送到京城的,還有這位老兄魚肉鄉里與災民的罪證。而讓傅遠山如此雷厲風行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寧鄉郡王被滅門事件背後,還隱隱有這位臨汾郡王的影子。所以,傅遠山纔將其押解京師。

老爺子看到那些罪證,可謂是大發雷霆,直接將這個臨汾郡王奪爵,全家都圈禁在了宗正寺。至於讓老爺子如此憤怒的原因,是傅遠山送進京城罪證之中的一條。去年老爺子豁下臉來,找他們幾個宗室打秋風。臨汾郡王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之下,雖說也放了一部分的血。

可他捐出來的糧食,卻是賣給了平涼郡公。平涼郡公所謂捐出來平價出售的糧食,則賣給了大興郡公。扶風、慶城那兩位郡王,也是一樣如此操作。而這些糧食,則一粒都沒有按照官價出售。這些糧食轉了一圈,實際上都到了大興郡公手中。那位大興郡公,則做了總經銷。

那位大興郡公一轉手,就是以十幾倍的價格出售給了當地災民。那些大災之年,出售糧食帶來的暴利之中,除了大興郡公抽取其中兩成好處之外,那些宗室還賺的是腦滿腸肥,還將捐出去的錢也都賺了回來。搞了半天,累了半死的皇帝,居然被幾個宗室玩的團團轉。

這還如何不讓老爺子憤怒?而這位臨汾郡王,正好在這個時候湊到了槍口之下,老爺子不找他撒氣又找誰撒氣?在第一時間便派出了清查使,趕往隴右、陝西清查糧食去向之外。接下來這位貪心不改的臨汾郡王,就成了老爺子出氣筒,全家一同被奪爵圈禁。

接到傅遠山,尤其何家鏟的摺子,想着自己前兩天,還與何家鏟的夫人抵死纏綿,黃瓊的臉上多少有些羞愧的表情。不過想起那位何夫人,在真的動了情之後,在牀笫之上火一樣的激情,以及讓自己無法忘記的豐盈,黃瓊一時之間卻又感覺到分外的不捨。

看着何家鏟奏摺上,自信滿滿的話語,黃瓊也只能將那份欠意壓制在心中。只是雖說山西路平亂,進展比較順利。但黃瓊,卻總有一種那裡不對感覺。只是究竟是那裡有些不對,除了感覺到此次山西路平亂,進展有些過於順利之外,他想了良久都一直沒有琢磨出來。

其實從這次山西路發生民亂一開始,黃瓊就隱隱感覺到這次民亂,發生的原因不簡單。因爲此次民亂,固然山西路各地官府爲了減輕自己負擔,一味的強硬驅趕的確有很大責任,也算是引發此次民亂的主要原因。但多地幾乎在同一時間,集中爆發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在這個通訊全靠寫信,除了天家擁有諸如八百里加急一類的,人力快速接替通信方式之外,其餘全靠驛站慢悠悠的傳遞,哪怕都位於一路之內,也不可能爆發的如此集中。此次山西路民亂,就好像是別有用心的人,在利用涌入山西路災民壓制已久的怨念,集中策劃一般。

如果此次自己不是反應迅速,沒有完全指望山西路官府,以及山西路衛軍。而是在第一時間,與老爺子商議派出得力人手出任制置使,撤換了山西安撫使、節度使。並從四大營選調精兵八千,作爲山西路此次平息民變主要力量,山西路局面根本就沒有如此之快穩定下來。

搞不好,這次山西路民變會蔓延到整個山西,甚至臨近的河北路、河南路。到時候整個大齊朝的北方,都有陷入混亂的危險。而山西路、河北路是什麼地方,一個表裡河山,一個地處大平原地帶,是齊遼對峙的主要前沿地帶,也是歷次北遼南下的主要突破口。

此次山西路如此大規模的民變,黃瓊很難不與之前北遼派出的,那個莫名其妙使者樑王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只是北遼有這麼大的能力,在山西路能派出如此多細作嗎?若是此事非北遼爲主搞出來的,那麼此次山西路民變如此動盪的主要原因,真的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些?

這種感覺,在他心中一直都存在。甚至隨着山西路平亂進展,而越來越強烈。放下手中的奏摺,黃瓊想了想還是提起筆來,給傅遠山三人寫了一封信。在信中,除了警告他們不要過於求成,一定要以穩爲主。一定要防止已經清剿過的地方死灰復燃之外。

還要求他們,對裹挾災民進山落草爲寇的那些人,一定要秉承着除惡務盡態度。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有半分的鬆懈。最後,黃瓊將心中那種不對感,在信中也全盤告訴了傅遠山。黃瓊認爲,此次山西路民變,不會是表面上看到這麼簡單。讓傅遠山一定要想法子查清楚真像。

尤其是可能存在的幕後策劃人,無論如何也要想法子查出來。否則此次山西路的民變,過了不久就會有重新爆發的那一天。在信中,黃瓊也告訴傅遠山,自己會吩咐南鎮撫司全力配合他們清查。如果清查有了結果,要在第一時間上報給自己。

至於這些宗室做出的那些事情,黃瓊早就料到了,現在倒也見怪不怪了。他早就提醒過老爺子,只是老爺子過於相信那些宗室的操守,對於自己的提醒沒有聽進去罷了。走到今天,老爺子姑息養奸纔是主因。可這個時代,輕易又有誰沒事去找皇帝的毛病?

老爺子自己都不提,黃瓊又那裡會沒事找事,去找老爺子的毛病?不過,那幾日老爺子的確火氣很大,逮到誰一點小毛病都是劈頭蓋臉一頓訓斥。嚇的永王,都輕易不敢進宮了。只是火氣該發要發,可事情該辦也是要辦的,尤其是黃瓊的婚期是越來越近。

雖說老爺子將黃瓊的婚禮,從納彩、向名、納吉,納徵等一系列事情都給包辦了。可有些事情,還是要黃瓊親力親爲。像是納彩、納徵,都需要黃瓊親自出面。他是當朝親王,又是襄理國政的皇子,雖說眼下還沒有太子之名,可所有禮節與物品,都是按照太子大婚置辦的。

這麼一弄所需的禮節,就更加繁瑣。等一系列繁瑣禮節下來,黃瓊被折騰的疲憊不堪。而被宗室在此次西北大旱之中,極其傑出表現折騰得疲憊不堪,更是將這段時日需要處理的朝政,都丟給了黃瓊。搞得黃瓊這段時日裡面,住在宮中的時間,幾乎與回府的時間都差不多。

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九十章 結盟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九十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
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九十章 結盟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九十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