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

看着聽完自己的意思之後,面帶難色的兩個人。黃瓊也知道,現在兩個人的壓力都很大。有些人不敢來找自己,都跑到知府衙門去了。黃瓊更知道的是,現在想要插手鄭州的,未必只有宗室。劉虎前兒上街,見到了尚書左丞家的二總管,進了知府衙門。

黃瓊沒有料到,自己大開殺戒,只是讓某些品級低一些的官員收住了手。那些有心插一腳的宗室,也不敢太過於肆無忌憚。可朝中那些重臣,根本就沒有當做一回事。兩個人都在朝爲官,那些朝中重臣又豈敢輕易的得罪?

儘管迂腐、古板的蘇進,總算出現了一些變化,讓黃瓊替他高興。但這個時候,出現這種變化卻不是黃瓊喜歡和需要的。想了想,黃瓊開口道:“這只是本王的一家之言,你們有什麼想法大可也直說出來。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呢。”

“有什麼困難需要本王解決的,你們也大可以漫天要價嗎。別說本王不給你們這個機會,今兒有什麼事情可以敞開了說。過了今兒這個村,可就沒有明兒的店了。章程定下來,若是還執行上出現偏差,本王可找你們兩個人算賬。”

黃瓊的話音落下,蘇進與簡雍二人對視一眼之後,咬了咬牙道:“王爺,現在鄭州府庫之中,窮的能餓死老鼠。眼看着秋收過後,又到了整治河工的時候。可眼下鄭州府,別說拿不出河工銀子,便是屬下所屬吏員下個月的糧餉,都還沒有着落。”

“皇上現在又免除了鄭州的稅,別說秋稅無着,便是明年的稅都沒有着落。可這衙門一開張,便是處處需要錢。河工、府衙擔負的衛軍錢糧,府中吏員的糧餉。還不包括遣散叛軍,所需的錢糧。您看看,是不是將那些可以證明原主不在的田地,今年就發賣?”

“對買地的人,戶籍也不要做出限制?畢竟眼下鄭州民生凋敝,能夠買得起地的人不算多。眼下鄭州府庫空空如也,已經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王爺,臣與簡同知商議的是,如果已經發賣的土地,原主返回的話。由府庫撥給部分錢物,進行一定的補償。”

“雖說這麼做有些不地道,可問題是他們若是遲遲不返回,這些地也不能就這麼撂荒?最關鍵的是,那部分土地有官賣,至少可以解決部分燃眉之急。王爺,臣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眼下鄭州有兩大要緊之事,一個是今年的秋收,一個便是黃河的河工。”

“秋收問題倒是不大,可這河工耽誤不得。雖說這河工上所需的錢糧,慣例是由朝廷負擔六成。可這朝廷的六成什麼時候,能夠撥付得到誰也不敢保證。尤其今年隴右、陝西大旱,朝廷進項更爲艱難。更何況,若是???”

看着說到這裡,便沉吟不語的蘇進,黃瓊微微點了點頭:“知道考慮問題要全面了,比在英王府時有長進了,這很不錯。本王也知道你們眼下難的很,不僅鄭州府庫空空如也,便是你們府上現在門都推不開。不僅僅是周邊的宗室,便是朝中大員遞條子、寫信的也爲數不少。”

“不過,這個口子不能開。一是哪怕至少在表面上做樣子,現在也要擺出一副公正的處置態度來。否則,有心人一挑唆又是民心沸騰。二也給你們以後少找一些麻煩,畢竟一年的時日與你們一任相比並不算長。不能現在圖省事,明年在被人找後賬。”

“你們一個英王府長史出身,一個是本王保下來的,在別人的眼中,你們眼下都是本王的人。這朝中、宮中盯着你們找茬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就算爲了你們着想,這個把柄也絕對不能給別人留下。本王倒不怕被你們牽連,但本王不想白白損失掉兩個幫手。”

“其三,你們以爲滿足某些人的貪慾便可?難道你們忘了,人的貪慾從來都是沒有盡頭的。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個口子一旦開了,以後想要在收上去就難了。記住一句話,老百姓吃不飽飯是要造反的。到時候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面,搞不好再一次糜爛。”

“眼下鄭州的態勢,若是在亂起來,可就不是眼下這種情況了。這次是天家內亂,而且景王這些年在鄭州橫徵暴斂,已經是民心盡失。除了少數極具野心之人,百姓之中根本便無人響應。但若是民心不穩,覺得朝廷處事不公。有人登高一呼,你們該怎麼辦?”

“這個口子若是一旦開了,下面的人誰又能保證辦事不走樣?你們也都是爲官十餘年的人了,有些東西本王不說你們也明白。這個口子只要開了少許,那些齷蹉官便敢撕開一個更大的。本王用百餘顆人頭,勉強才把鄭州沸騰的民怨給壓了下來。”

“若是執行期間,一個歪嘴和尚念歪了經,搞不好這鄭州便又是一片乾柴烈火。錢糧的事情,本王給你們想辦法。不過數量不會太多,暫時只能給你們應急。不過父皇雖說免了鄭州的三年錢糧,但也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嗎。”

“本王觀鄭州府治這裡,其他商鋪都是生意寥寥,唯有青樓瓦舍,卻是生意興隆。去那種地方玩的,都是有錢的土豪。你們可以從那裡着手,想想辦法收上一些錢來嗎?尤其是那些大妓院,每年的進項都是大把的,有些稅該收還是要收的。

“別擔心什麼**頭上撈錢的非議,只要一心爲公沒人敢說你們什麼。開源節流纔是常態,否則就算皇上未免除鄭州的錢糧,按照眼下鄭州這麼一個的情況,除非弄出一個官逼民反來,否則你們也沒有地方去收去。”

“還有,鄭州向來是河南路的水旱路要衝,每年途經這裡,運送貨物到京兆、西北的商戶數不勝數。一個小小的虎牢關同知,都能想法子從來往商旅身上刮油,你們身爲一地父母官,難道就不能想想辦法?當然,這也只不過是權宜之計。”

“一旦鄭州府恢復元氣,這些事情就不能再做。但眼下,還是可以從這些方面着手的。不要有什麼顧慮,只要你們收上來的錢沒有揣到自己腰包,一切有本王給你們擔着。本王對你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三年之內,還鄭州一個夜不閉戶路。”

黃瓊的話音落下,蘇進與簡雍二人也知道,自己原來的設想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兩個人對視一眼之後,也只能點頭答應。待二人離開之後,看着二人的背影,黃瓊卻是輕輕的嘆息了一聲,二人還是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一些。

蘇進與簡雍的難處,黃瓊又豈能不知?作爲地方官,上峰還是需要打點的,否則好事也能變成壞事。別的不說,一個黃河河工所需錢糧,戶部和工部拖上你個半年太容易了。今年又正值西北大旱,就連藉口都是現成的。

戶部和工部可以找藉口拖你的錢糧,但這河工又是誰也不敢耽擱。否則來年春汛一旦下來,到時候就不單單是摘帽子的事情了。若是損失過大,民怨過於沸騰。想必朝中的某些人,不介意用他們兩個人的腦袋,去搪塞民意。

尤其他們現在,不管願意或是不願意,身上都有一個英字。自己在鄭州大開殺戒,一口氣殺了一百多官員,朝中得罪的人多了去。有些人做事不行,找茬、背後整人卻是有一套。整不了自己,未必不敢對他們二人下手。這個時候,絕對不能給別人留下把柄。

至於所需錢糧的事情,這好辦。查抄了那麼多的官員家,僅僅鄭州知府和鄭州兵馬使兩個人的家,便足夠今年鄭州河工所需錢糧了。不過自己現在能做的,也只能是將河工錢糧撥足。再多,對這二位就未必是好事了。再說,不逼逼他們,那知道錢來的不容易?

想到這裡,黃瓊微微搖了搖頭。他知道,之前的那個主意,肯定是簡雍出的。也只有在地方上任職多年,才能想出那麼一個兩面都不得罪的主意。至於蘇進最多就是被說動了,跟着走罷了。在翰林院待了近二十年,從未外放過的蘇進,可沒有這個能耐。

自己當初選他任這個鄭州知府,究竟是成全他,還是害了他?也只能拭目以待了。至於今後,恐怕那個滿口不做忠臣,只想着做名臣簡雍會比他走的更遠。不過,總算是開通了一些。知道做地方官,究竟該怎麼做了。在這一點上,變總比不變要好得多。

送走蘇進、簡雍二人,黃瓊沒有返回書房。只帶了劉虎,在景王府內逛了起來。將景王府設置爲行轅,已經有了一段時日了。整個景王府,他還從來都沒有看過。今兒既然章程定了下來,多少鬆了一口氣的黃瓊,索性便逛逛這景王府。

只是一番看下來,饒是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黃瓊也不禁爲這座富麗堂皇、規制宏大,內外透露着的不僅是富貴之氣,甚至是奢華的景王府暗暗咋舌。跟這座景王府相比,自己的那個繼承了滕王的英王府,都他媽的成了大雜院了。

看着黃瓊的臉色,整個景王府唯一保留下來的管事,也就是景王府的總管太監,連忙道:“英王殿下,這座景王府在修建時,景王在就藩之前曾經來看過。後來景王私下在工部建築的基礎上,有自行增加了三成面積,同時又重新起了三座殿。”

“所有的正殿,都是用的黃花梨木,地面上鋪的都是花斑石。因爲景王極爲喜歡杏花,所以整個王府修建時,穿插移栽了大批的杏樹。每年一到春天,王府內到處都是鶯歌燕舞、鳥語花香。”

“這王府花園,是照着西都大明宮御花園,一比一修建的。您看這王府花園之中的假山石,都是從江南運回來的太湖石。這裡面的亭臺樓閣,使用的都是銅藻木和鐵藻木。這座湖當時挖掘的時,人工就使用了萬餘人。”

“裡面還放養了梅花鹿、仙鶴、孔雀各八十隻,湖中放養的也都是名貴錦鯉。這座湖水與城外的河流是連着的,到了夏天整個園子內是清爽之極。每年到了夏季,景王與諸位王妃,都是在這園子內的寢殿休息的。”

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
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八百七十六章 來自範家的消息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瑤的安全感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六百六十八章 話裡有話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