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

御膳房與宮中所有的衙門類似,都秉承着只要不出錯,便是最大的好事理念。只要皇帝不反對,一個菜譜甚至可以做一輩子。甚至在有些朝代,皇帝的菜譜一個月都不會換一次。那些菜色,上頓吃、下頓吃,第二天還吃,甚至連吃一個月,這種做法誰受得了?

便是再好吃的東西,也吃的厭惡了。因爲御膳房的這些慣性,逼得某些皇帝爲了解決吃飯問題,自己到處想辦法。雖說是天下第一人,可在大多數的時候,皇帝還偏偏就拿這些,通常在社會最低層的廚子沒有辦法。

不爲別的,皇帝還怕這些人給你在菜中下毒呢。本朝雖說還沒有出現一本菜譜吃一個月的事情,可問題是御膳房那羣人,手藝並不見得真低,但混日子的還是佔據了大多數。尤其是這位帝王,還真不是那位貪圖口腹之慾的皇帝。

而且御膳更講究的是菜色和花樣,至於口味來說也就普通吧。大多數的時候,那些御膳口味翻來覆去,都是那個味道。每道菜油鹽醬醋放多少,花椒大料放多少,都不會有任何變化的。這種口味偶爾吃一頓還可以,可要是常年累月吃,一句話還是算了吧。

猛然間見到黃瓊搞出的這些新花樣,還是自己從來都沒有吃過的新花樣。饒是貴爲一國之君,皇帝也不由得愣住了。皇帝在黃瓊遇刺的時候,從李海口中便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有些瞧不上他自己府裡面廚子做的菜,偶爾會下廚做點古怪的東西。

可他沒有想到,黃瓊真的會做菜。而且至少看起來,這些菜色的味道還很不錯的樣子。儘管皇帝對黃瓊身爲堂堂皇子,居然還親自下廚做飯。將聖人說的君子遠庖廚之言,拋到了腦袋後邊,很是有些不滿意。

畢竟這個年頭,講究的是君子遠庖廚嗎。更何況天子之軀坐不垂堂,那裡是做這種低賤事物的人?可當一向不怎麼愛吃飯的壽陽,對着黃瓊做的鍋包肉,還有炸茄盒吃的眉開眼笑,飯量比平日裡面多了不少。

小肚子都撐得溜圓的時候,皇帝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畢竟這個小女兒,他也一樣的心疼。壽陽自斷奶後胃口總是不好,一直都不是很愛吃飯。每天吃的那點東西,幾乎和貓食一樣。御醫也診斷過,只是說脾弱,等大一些變好了。

可看着女兒每次吃飯,就跟喝藥一樣,皇帝心裡面也不好過。好不容易有了她愛吃的東西,皇帝就算在不滿意,可看着女兒很是喜歡的樣子,又那裡會干涉?更何況,原本很少吃葷腥的黃瓊母親,也很是吃了幾塊鍋包肉,他就更不好說什麼了。

吃過飯,母親帶着吃得有些多的壽陽,去院子裡面散步消食去了。只留下皇帝與黃瓊,兩個人在聽雪軒內對視。只是黃瓊知道,自己這位皇帝老子今天來聽雪軒,恐怕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自己來聽雪軒,肯定瞞不過自己這位父皇。

他這隨後趕來,肯定是找自己有事。果然,待一衆宮女與太監,將殘席撤了下去之後。皇帝沉默了一下之後,才道:“眼下有些東西以你的聰慧,應該已經心中多少有了些感覺。朕說如果你的兄弟之中,有人居心不軌想要造反,你該怎麼辦?”

聽到皇帝如此問,黃瓊心中不由得一驚,難道景王與端王那裡,真的搞出了誰也不願意見到的事情?儘管從二王中宮大行,也沒有按照聖旨要求回京守孝,黃瓊就已經猜出來自己這兩個兄長,恐怕真的鐵了心要造反了。

可問題是,黃瓊有些搞不明白,老爺子問自己這番話是什麼意思?難道他認爲二王的反叛,與自己有關不成?只是想歸想,但黃瓊臉上卻很平靜的道:“父皇,如果兄弟之中真有人居心不軌,以父皇的能力來說,壓制下去輕而易舉。”

“更何況,這京城內外十餘萬大軍都在父皇一手掌控之中。即便是偶有風波,也掀不起來大的風浪來。兒子相信以父皇的能力,這京城四大營不是那個兄弟能夠控制住的。無論那位兄弟想要造反,只要拉不動這四大營的精兵。”

“即便是能拉起一支隊伍,也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而已。況且以子反父,本身便已經喪失人倫,可謂是民心盡失。再加上四大營精銳之名天下皆知,只要朝廷大軍一出其勢必會心生懼意。”

“到時候父皇再下一道赦書,只追首逆不問脅從,便可盡瓦解其軍心、士氣。即便剩下一些亡命之徒,也是成不了大事的。所以,父皇不必過於擔憂。兒子做不做什麼,也沒有什麼必要。”

“況且,朝廷內能征慣戰的宿將甚多,對出兵也是有定製的。此事,也輪不到兒子做主不是嗎?父皇,您的想法兒子明白。可兒子大不由娘不是嗎?他們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已經有能力對自己所作所爲負責了。”

“您這個做父親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剩下的只能看他們自己不是嗎?如果他們一意孤行,真的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來,您這個當爹的也沒有辦法不是嗎?您今兒來詢問兒子,就說明您的心中已經有一定計較了不是嗎?”

“不過,兒子還是那句話。此事無論真假,但雖說是家事,可也是國事。兒子即不是儲君,也不是宗正寺正卿,更不是三省六部的大員。按照大齊祖制來說,兒子可沒有權利參與此事。您和兒子商議這些,是不是有些不恰當?”

“按照定製,太子身爲儲君有輔佐政事之責。兒子建議,您還是與太子商議一下爲好。畢竟在諸兄弟之中他是長兄,論朝政來說他是儲君。作爲一國儲君,大齊朝未來的天子,太子才更有發言權纔對。”

說到這裡,黃瓊頓了一頓道:“父皇,您不覺得太子也該學習一些治國之道了嗎?畢竟您現在春秋日高,也需要有人幫着您分擔政事纔好。況且,太子身爲儲君,這個天下早晚都是他的,早日曆練一下政務,對太子的成長也有好處不是嗎?”

猜到皇帝心中所想的黃瓊,卻是實在不想參合進去。這種事情自己無論怎麼說,都不一定會對皇帝心中的想法。到時候萬一說的話適得其反,不僅有可能會搞得裡外不是人,甚至有可能倒黴的是自己。

今兒已經在溫德殿,當了一把皇帝出氣筒,黃瓊可不想在來一次。尤其是能讓自己這位一向殺伐果斷的皇帝老子,到現在也始終沒有下決心,可見他心中未必真的想要置於那二位於死地。自己的回答,就更加要小心謹慎了。

說輕了,有刻意討好他的嫌疑。以自己這位皇帝老子的脾氣來看,未必會落得一個好。說重了,搞不好在自己皇帝老子心中,反倒是留下一個剷除異己的嫌疑。到時候,自己滿身是嘴都未必能夠解釋清楚。既然怎麼說都不合適,還不如干脆的置身事外。

黃瓊的回答,讓皇帝微微一愣。黃瓊前邊的話,倒還勉強中聽一些。可後邊的話,卻是多少有些拖人下水,外加禍水東移的嫌疑。皇帝的眉頭微微一皺,有些不悅的道:“太子需不需要歷練政事,那不是你該操心的事情。”

“朕現在問的是你的想法,你少在這裡給朕東拉西扯的。還有,官面上的話少說,別總想着糊弄朕。朕還沒有到老糊塗的地步,被你三言兩語便能糊弄過去。朕現在要聽的,是你的心裡話。在朕面前耍花槍,你小子還嫩了一些。”

聽到皇帝這頂大帽子扣下來,黃瓊雖說明知道這是皇帝在逼自己表態,自己今兒不說肯定是過不了關的。也只能無可奈何的道:“父皇,兒子不知道您是想聽兒子的真話,還是想要聽假話?”

“真話如何,假話又如何?你小子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墨跡了?你若是繼續在這裡給朕推三阻四,東拉西扯的,仔細你的皮。你當朕真的罰不得你跪嗎?”不知道眼前這個傢伙又要搞什麼鬼的皇帝,不由的有些怒道。

見到皇帝真的要發火,黃瓊也只能硬着頭皮道:“父皇,您是一國之君這不假,可您也是一位父親。對任何一個兒子,舔犢情深的情義並不比這天下任何一位父親少。不管兒子的那兩位兄弟,做出如何大逆不道的事情,可他們都是您的兒子。”

“更何況,他們還都是那啥。如果想要聽假話,兒子自然會體會上意,爲二位哥哥求情。這樣即體會了聖意,也給父皇留下一個重視兄弟情誼的印象。這樣,對兒子來說自然是上上之策。至少以父皇的性情來說,就算當場挨您一頓罵,兒子都會佔了一定的便宜。”

“可要是說真話,兒子便會直截了當的告訴您。您雖然是父親,但更是一國之君。您曾經勸告兒子不能兒女情長,兒子今天也同樣把這句話送給您。眼下我大齊西北大旱,無數災民在嗷嗷待哺。朝廷歲入又捉衿見肘,眼下根本經受不起一場大亂。”

“所以,您怎麼問兒子都還是那句話,天家無私事。如果二位兄弟真的反象以顯,您該怎麼做便怎麼做,大齊天下穩定需要您怎麼做便怎麼做。如果需要加上一句話的話,兒子會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況且,您也不能給後世子孫留下一個不好的開端。掙不到儲君便要造反,只因爲老子疼愛兒子,即便造反失敗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最多削去王爵高牆圈禁而已。若是今後,那個皇子都如此之想,我大齊豈不是將會國之不國了?”

“父皇,赦免二位兄長並不難,只需要您一道赦書而已。可問題是,此風絕對不能長。販賣私鹽不過是百倍的利,都足以讓人冒着掉腦袋的危險。造反這十萬,甚至是百萬、千萬利,處罰卻是如此之輕,那豈不是讓人?”說到這裡,黃瓊卻是閉上了嘴。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三十章 滑頭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四十七章 慎妃的心思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三十章 滑頭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