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

只不過這個傢伙是家中的一個異類,即不喜歡習武,更不喜歡經商。爲了躲避父母的逼迫習武,乾脆來了一個離家出走。結果半路遇到劫匪,隨身盤纏被洗劫一空。當初若不是陳瑤相救,估計這個富家子搞不好,就會被活活餓死在路邊。

這個傢伙與賈權相比,雖說陽謀以及朝中之事略差。可玩起陰謀來,卻決定一頂一的高手。而且因爲出身大戶人家的關係,這個眼光比賈權要高出一籌。雖說爲人有些散漫了一些,可相對於有時候會患得患失的賈權來說,黃瓊對這個傢伙,反倒是更加欣賞一些。

儘管無意之中,又得了一個人才,讓黃瓊心中很是高興。但想起現在已經與自己天人永隔的陳瑤,黃瓊不由得又是一陣黯然神傷。心中的欣喜,轉瞬之間便消失餘燼。取而代之的,是說不出的惆悵。只是佳人已去、香魂縹緲,現在只能空餘惆悵。

在套出驍騎營諸將的底細之後,黃瓊又派人回京從兵部,專門調來了那位於指揮使的檔案。在看到這個傢伙的檔案之後,黃瓊不由的暗暗喝了一聲彩。原本以爲這個傢伙現在任的是武官,可能是地道的武將世家出身。

卻沒有想到,此人不僅是正兒八經的文官出身,居然還是兩榜進士,曾經在川西路幹過兩任的知縣。之所以調任武職,是在此人升任州同知的第二天,身上新官服還沒有穿熱的他,正趕上川西路吐齊邊境,大雪山以西吐蕃三部聯合犯邊。

此時前唐時強大的吐蕃王朝,早已經在開國初年桂林郡王屢次打擊,以及內部多次奴隸起義打擊之下,早已經分崩瓦解。眼下吐蕃境內諸部各自爲政,在川西路大雪山以西的吐蕃諸部,幾乎是年年越過大雪山寇邊。

尤其是遇到高原災年,寇邊次數更加頻繁。這些寇邊的吐蕃部落清一色的騎兵,又不怕大雪山高山。翻越高山如平地,可以說來去如風、防不勝防。殺人劫掠無所不作,川西路沿邊諸州縣可謂是深受其害。

他剛調任的第二天,便遇到了吐蕃三部聯合寇邊。在守將草率出擊中伏全軍覆滅,負有守土之責的知州又帶頭棄城逃跑,通判也在第一時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整個州城羣龍無首,而且人心惶惶的情況之下。

攔住從前線逃出,並且準備繼續東逃,軍心以散的五百多殘兵敗將。在動員的千餘青壯協助下,死守城池三十餘天不失,直到迎到解圍援軍。最危急時刻,曾經那一戰過後,在慧眼識英的時任川西路節度使,力保之下改任武官。

先在川西路任萬州團練使,陝西路鳳翔府兵馬使,陝西節度判官。後被調至邊軍系統,先後任玉門關都統,肅州防禦使,川西路防禦大使。在肅州防禦使任上,曾經大破寇邊的甘州回鶻兩萬鐵騎。

在川西路防禦大使任上,成爲大齊朝開國以來,第一個率軍翻越川西路西部大雪山,深入大雪山以西吐蕃諸部之武官。苦戰三個半月,相繼大破大雪山以西吐蕃十餘部,俘殺吐蕃宗王、王子以下五萬餘人,擒殺頭人百餘人。 шшш ¤тTk án ¤¢O

奪回數年來被掠爲奴的邊民數千人,牛馬羊三十餘萬頭。那一戰後,川西路吐蕃諸部至今未敢再犯邊。川西路地形複雜,又是高寒氣候。從川西路進擊吐蕃需要翻越西部終年積雪的大雪山。

大齊自開國以來,雖與吐蕃征戰多次,也曾多次攻入吐蕃腹地。但一般都是沿着當年桂林郡王開闢的,從青海湖走翻越唐古拉山埡口的道路。川西路與吐蕃接壤地區,大部分都是連綿不絕的雪山。

吐蕃人自幼生長在高原地帶,已經適應高原氣候和地形。翻越那些高大的雪山,對於他們來說幾乎與平地無異。但翻越這些看似幾乎無盡頭的雪山,對於大齊將士來說卻是一個難關。當年桂林郡王深入吐蕃,帶的是大齊開國征戰多年,百戰餘生的精銳之師。

走的又是地形相對平坦的青海一線,但出征的數萬大軍,凱旋的也不過所餘過半而已。其餘的人大部不是戰死在沙場上,而是倒在了征途之中。所以即便當年桂林郡王,雖然攻破了吐蕃國都並俘殺之贊普與王子,但依舊無法對其滅國。

桂林郡王那一戰,儘管造成了吐蕃王朝的徹底分崩離析,使得吐蕃在無力發動前唐時期的那種,舉全國之力進攻的攻勢。但各自爲政的吐蕃諸部,分別以所在地區結成聯盟,對大齊騷擾反倒是越加的頻繁。

吐蕃所在的高原地區苦寒,白災、狼災頻繁。災荒年月無以爲繼的吐蕃諸部,尤其是青海、川西諸部,都將富饒的大齊當成瞭解困的肥肉。而大齊雖說在戰場上屢屢得勝,但卻在無力攻入吐蕃腹地。

吐蕃諸部又是遊牧民族,打了敗仗往腹地一縮,大齊也是無力追擊的。在西北地區,大齊最遠的追擊線,也只能到青海湖一線。在往其腹地追,付出的代價對於大齊來說實在太大。而在地形更爲複雜的川西路,更是隻能止步於大雪山一線。

相對青海湖周邊屢屢被打擊,騷擾次數已經降到很,甚至很多已經稱臣求封的吐蕃諸部。大雪山以西的吐蕃諸部,因爲始終未受到過重創。不僅災荒年月寇邊頻繁,即便平時也是隔三差五的翻越雪山燒殺一番。

大齊川西諸軍雖說戰力不低,可因爲地形限制始終未能給予其決定性的打擊。直接從川西路翻越大雪山,攻入吐蕃東部高原地帶,此人實屬開國以來第一人。老爺子也算是慧眼識人,那一戰過後不久,便將其從川西路防禦大使任上,平調至驍騎營任都指揮使至今。

此人雖爲文官出身,但不僅戰功赫赫,而且治軍相當的嚴謹。黃瓊在到驍騎營駐紮第二天,正趕上一場秋雨。眼下天氣本就已經相當的寒冷,這場突然而至的秋雨,則讓天氣更加的寒冷。按照常規來說,爲了避免軍中出現大量病倒的情況,這種天氣是不出操的。

但就在這場秋雨的清晨,黃瓊卻是被驍騎營出操的號角聲驚醒的。當穿戴好的黃瓊,走出自己的住處時,才發現驍騎營數萬大軍,已經冒着連綿的秋雨,以及寒冷的氣候整齊劃一的排好隊列,開始進行出操。

除了幾位文官同知未到之外,從都指揮使到各級武官無一缺席。而這位正三品的於都指揮使,也與普通的將士一樣,身上只穿一套普通的盔甲。沒有戴任何的雨具,就站在高臺上迎着風雨指揮出操。當時黃瓊便感覺這位於都指揮使,絕對非一個簡單的人物。

這位於都指揮使,也許在軍中待的時日多了的原因。身上的書生氣,早已經消失殆盡。在訓練場上不僅嚴厲的嚇人,動不動張嘴就是扒了你的皮。對於訓練不認真的軍士,手中的馬鞭也絕不輕饒。

但在訓練結束之後,卻親自帶着火頭軍,將大碗的薑湯親自分發給將士。捱了他馬鞭的人,不管身份高低,哪怕就是一個普通士兵,也會親自爲其上藥。以身作則、愛兵如子,做到他這個份上,眼下已經實在相當少見了。

而這位於都指揮使,如此這般是不是作秀,黃瓊自信自己這點眼光還是有的。看着這羣士兵在訓練時的認真程度,接過薑湯和藥時的表現。數萬人要是都能作秀做到這個程度,那這數萬人都該得影帝了。

正是這一天的親眼所見,讓黃瓊對這位於都指揮使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便是範劍在見到這一幕後都直言,這位於都指揮使恐怕遠非一般武官能夠相比的。而在調來此人的履歷之後,更發現此人在衛軍期間,雖說因爲內地承平日久而表現平平。但在邊軍時期,卻是戰功赫赫。

在與驍騎營軍士套話的時候,更是發現這位於都指揮使,在驍騎營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雖然不能說愛兵如子,但對待這些軍士絕對不一般。訓練時候雖說嚴格異常,張嘴邊罵,甚至揮起馬鞭直接抽也不在少數。

可下了訓練場,對待這些軍士就和自己家人一樣。捱打的軍士,不管職務高低都親自給上藥。雨雪天氣,薑湯是早就準備好的。哪怕是普通的大頭兵,家裡遇到困難了,絕對不熟視無睹。

到驍騎營之後,更是從來沒有剋扣過士兵的糧餉。各級武官的調任、保舉,也都是公平對待,從不因爲家世原因而厚此薄彼。出事公斷,再加上愛護士兵,這位於都指揮使在整個驍騎營,威望可謂不是一般的高。

能在不過兩年的時日,便將身爲大齊一等一精銳的驍騎營,這羣驕兵悍將收拾的如此服帖,足可見這位於都指揮使的手腕與能力。在經過兩天深思熟慮之後,黃瓊給皇帝上了自到驍騎營之後第一道秘折。

在秘折上,黃瓊保舉這位於都指揮使擔任自己的副使,全面負責與可能的叛軍作戰事宜。

考慮到開國以來,四大營向來是出兵不出將的慣例。黃瓊爲了說服皇帝,除了在奏摺上將自己這兩天的感受寫上之外。

在奏摺後,還特地寫上了此人在驍騎營威望甚高,如此次立下戰功,可酌情將其調往兵部或是樞密院任職。有功必賞,此方爲掌軍之道。雖說有些東西沒有完全寫明,但黃瓊知道以皇帝的精明。自己這句話中的意思,皇帝會明白的。

而當接到黃瓊的秘折,面對黃瓊這個有些意外的要求,皇帝微微的一愣,甚至多少有些惱火。四大營與邊軍將不專兵,這是開國以來的定製,自己重掌大權之後,更是嚴厲執行的。可這小子非得在這個時候,給自己上這個眼藥,非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明知道不可爲,還偏偏推薦此人出任副使,這個混小子究竟什麼意思?想到這裡,皇帝又拿起黃瓊的奏摺,仔細看了一遍。當看到黃瓊在奏摺最後標的,此人在驍騎營威望甚高。此戰如立下戰功,可調到兵部或是樞密院任職時,皇帝卻是才明白了黃瓊的用意。

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
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四百五十八章 林含煙的轉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探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一百六十八章 看透而不說透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