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

只是面對黃瓊有些低沉的臉色,於明遠想要詢問卻最終嚥了回去。不過,就在他琢磨那些人適合調動,位置又怎麼調整的時候。黃瓊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是徹底的將他弄愣了:“於大人,若是江南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戰事。調你去江南主持,你這個籤判樞密使有沒有信心?”

聽到黃瓊的這句話,於明遠心中不由得一沉,在聯想到之前這位爺,要調整江南諸路衛軍武官的舉動。再想起這位爺雖說年輕,但一向不是無的放矢之人。擡起頭看着黃瓊,有些遲疑的道:“殿下的意思是?難道那邊有什麼動作不成?殿下與他,如今已經是翁婿至親啊。”

見到於明遠臉上的震驚,黃瓊淡淡一笑道:“有些事情,寡人現在還不能與你透露太多,因爲那樣會害了你。但無論他要做的那些,是不是真的有如你想象的那般,寡人勢必都要提前做一些準備。在巨大利益面前,有些人什麼情都是假的。更何況,那些利益不是一般的大。”

黃瓊的話音落下,於明遠陷入了沉默道:“如果他,真的有如殿下預料的那般,臣自然服從殿下調遣。但江南到處都是河道,更需要是步軍。臣也沒有在江南任職過,對江南地形不瞭解。還有,臣更擅長的是率領騎兵長途突襲,在江南那種地形之下,作戰恐非臣所擅長的。”

“臣倒是不怕死,更不怕打了敗仗,會影響到臣的名聲。殿下以國士待臣子,臣定然會結草銜環以報殿下的知遇之恩。但臣最爲擔心的是,若是臣去了江南一旦打了敗仗,會影響到殿下和朝廷的大局。不過,臣雖說對江南戰事不擅長,但是臣倒是可以給殿下推薦一個人。”

“殿下,現任銳健營都指揮使曹銳,曾經在江南多次參與剿滅佔山爲王的匪徒。而且此人在雲州邊軍防禦使任上,也多次挫敗過北遼的入寇。與燕山府防禦大使高懷德,並稱本朝在北地邊軍的兩大柱石。去年您在隴右平叛期間,皇上讓其與時任銳健營都指揮使對調回京。”

“此人不僅實戰經驗豐富,而且在江南任職多年,對那裡的地形、民情都極爲熟悉。只是爲人有些耿直,在衛軍任上一直受到排擠。所以年以五十,才升到三品防禦大使。其實以他的才幹,調任樞密副使,或是在殿前司任職馬步軍,任何一個都指揮使,都絕對沒有問題的。”

說到這裡,於明遠頓了一下之後道:“不過,臣說句殿下不愛聽的話。在江南那種溫柔鄉里面,待的時日長了。江南諸路衛軍,恐怕糜爛的比江北諸路衛軍更厲害。與兩川的衛軍,還時不時的要應對吐蕃入寇,剿滅佔山爲王的那些山大王不同。江南衛軍可謂是真承平日久。”

“諸路衛軍,也就兩浙西路與福建路的衛軍,還能有一些戰力。湖廣南路的衛軍之中備軍,倒也還能拿出手來。以臣的意見,可以調曹銳接任江南西路安撫使。江南西路南接廣南東西路,東接兩浙,西接湖廣南路,北與淮南路隔江相望,境內又有大湖,地位可謂是極其重要。”

“一旦廣南東西二路生變,只要守住南昌府,他們就無法北進。其實殿下,朝廷在江南只要能守住江寧府、南昌府,以及衡陽府這三座城,就算江南怎麼亂,都撼動不了朝廷在江南地位。臣以爲只調曹銳,去江南西路應變不行。臣以爲,江寧府與長沙府那裡也需得力人手。”

“只要派出的人手得力坐鎮長沙府,甚至有可能在將其堵在廣南西路。而且湖廣南路因爲諸夷衆多,其節度使所屬的三千備軍,戰力還是很強,尤其擅長山地作戰。如果殿下想要大規模的調整江南諸路武官,臣以爲最好連同三地衛軍,也一併做一些調整,至少增加其戰力。”

於明遠的話,黃瓊卻是一時沒有回答他。而是沉吟良久,纔開口道:“寡人看工部那個張員外,倒是可以接替你主持部分鑄炮事宜。這樣,這件事你交給他主要負責,你主持大局便可。至少這段時日內,你將精力放在這上面。調任人選,調換駐軍,給寡人拿出一個摺子來。”

說到這裡,黃瓊搓了搓因爲一夜未睡,而有些疲乏的臉道:“於大人,有些事情要學會發掘人才,大膽的放手使用人才。若是凡事都需要你這個籤判樞密院事,都事必親躬。你就是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這天下人才不少,可對於寡人和朝廷來說,於明遠可就你一個。”

“此事,先不要着急。你好好的琢磨一下,然後調動的時候,儘可能的要不着痕跡,更不要讓某些人察覺到,朝廷此舉是在針對他。調換的時候,要注意分批調動,不要一蹴而就。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對了,寡人還要問你一件事,你覺得何家產統御大局能力如何?”

對於黃瓊的詢問,突然想起什麼的於明遠,倒是很痛快的答道:“何老將軍,年紀雖說已經年逾古稀,可這性子卻是老而彌堅。雖說不善於進攻,但卻是極爲善守。而且對局勢的把握,至少在中上水平。殿下問起他來,是不是擔心北遼,會在那個時候趁火打劫,南下寇邊?”

到底是文武雙全的人,黃瓊一提起如今在山西路任節度使的何家產,於明遠立即想到了一個可能。而對於於明遠的疑惑,黃瓊沉吟一下後,微微點了點頭:“不是可能,而是極有可能。先不說如今內亂已平的北遼這些年來,一直在秣兵厲馬,始終沒有放棄牧馬中原企圖。”

“一旦大齊出現內亂,以其如今執掌大權的蕭綽雄才大略,絕對不會坐視。更何況,寡人如今最爲擔心的是,那個人爲了牽制朝廷最精銳的四大營,以及西京大營,而選擇與北遼之間相互勾結引狼入室。以便與北遼南北策應,使得朝廷精銳疲於奔命,而無法全力對付他。”

“四大營與西京大營,向來爲朝廷依爲柱石。西北南有吐蕃,西有回紇,北有北遼之西北統軍司。內部又有党項、吐蕃六穀部在,可謂是內外都得有不安穩的因素。而西京大營是朝廷應對西北變數,唯一的定海神針,輕易是無法東調的。朝廷用來應對變數的只有四大營。”

“四大營精銳程度,可謂是天下聞名。他依靠多年暗中佈置,也許在江南可以逞兄一時,但一旦過了大江,對於四大營恐怕就未必有那個信心了。尤其是我朝一向以騎兵擅長,他更不會願意與騎兵交手。爲了對付四大營,引北遼寇邊以牽制四大營,就成了他最好的辦法。”

“雖說寡人的判斷未必準,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他真的與北遼相互勾結,朝廷便勢必要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這樣,北面便需要一個得力的人,來掌握全局。只是這個人選,寡人最初想到的是你。只是如果那些事情真的發生,寡人身邊同樣需要一個人來協助寡人。”

黃瓊話說到這裡,於明遠是徹底明白了他的意圖。只是沉吟好大一會,於明遠才略顯有些猶豫道:“殿下,其實臣以爲北遼倒是不足爲懼。就算哪個人真反了,但只要我們內部不出現大亂,北地的邊軍與四大營不出現變亂,守住燕山府與雲州二地,北遼便對我們無可奈何。”

“何老將軍雖說能力不錯,但性格保守、善守不善攻,而且沒有負責全局的經驗。作爲山西路一個方向的統帥是合格的,但如果負責山西、河北二路,卻是多少還有些力不從心。臣以爲,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相對於北面,臣更擔心的是南面。殿下,內部亂纔是最致命的。”

“至於北遼那邊,只要長城一線在在我們的手中,北遼就入不了中原。北遼的騎兵,在強悍也沒有用。更何況,臣以爲就算那個人花了巨大的代價,來收買北遼入寇爲其牽制四大營。但北遼的君臣也不傻,爲其火中取栗倒是不太可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恐怕才差不多。”

“待朝廷與那個人打的,都精疲力竭時出兵,對於北遼來說才最爲適合。至於初期,臣以爲北遼出動部分兵力,對長城一線進行騷擾,以牽制朝廷在北地兵力就不錯了。所以臣以爲,重心還是放在南面爲好。攘外必先安內,只有在最短時日內敉平內亂,北遼才無可乘之機。”

於明遠的話,黃瓊微微點頭:“於大人的話再理。這樣,你先就江南諸路的武官對調,以及衛軍哪怕部分換防,先拿出一個思路來,咱們再行商議。在人選和職位上,不要總小心翼翼。寡人支持你,在此事上舉賢不避親。你的那些老部下,有能力的該啓用的要大膽啓用。”

黃瓊的話音落下,於明遠慎重的點了點頭。待於明遠離去之後,黃瓊幾經猶豫,最終還是沒有去聽雪軒。站起身來,走到溫德殿門外,看着殿前戰戰兢兢服侍自己的太監。猶豫了一下,也沒有帶別人,只是帶着青紫二蘿作爲護衛,去了林含煙那裡,與範刀夫妻再談一談。

原本黃瓊的打算,是晾着他們兩個人一段時日。但時局卻收是不等人,現在他急切的需要桂林郡王府,包括那個大理國在內的一切消息。只是等到黃瓊見到範夫人之後,才知道範刀作昨夜便已經趕回襄陽了。而自己安排保護林含煙的那些侍衛,居然沒有一個人發現上報。

黃瓊有些想要發火,可一想起範刀的身手,黃瓊也唯有苦笑而已。在範刀這種大高手面前,自己安排的那些侍衛,恐怕就連一個擺設都算不上。知道範刀連夜趕回家中的,究竟是爲了什麼的黃瓊。有些疲憊的捏了捏自己鼻樑骨,卻是苦笑道:“範兄,又何必如此的急切?”

對於黃瓊的話,範夫人卻是很不雅翻一個白眼道:“他爲什麼如此急切,你這位太子爺還不知道?傻子都知道,如果等到你插手範家,那範家還是範家嗎?範家雖說從沒有想過,在此事上真能夠置身事外,但也不想在今後,徹底成爲你們這些大人物,相互之間博弈的棋子。”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決心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五十二章 善後(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