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党項人的七大恨

當初在發現段錦出現在黃瓊身邊,甚至還成了自己的兒媳婦之一。以往對段錦有一些誤會的母親,曾經以爲段錦留在黃瓊身邊,是有對自己兒子不利的心思。尚且對段錦這個一國長公主,都動了殺機。當年行走江湖的時候,死在她手中的大奸大惡之人,更不知道凡幾。

更何況,慎妃這種在她眼中,連她的對手都不配去做。更是對她兒子有還存在着,別樣污穢不堪心機的小人物?若不是慎妃一句話,打動了這位靜妃冰冷的心思,恐怕現在的慎妃已經成了一具屍體。而且是任憑天下最高明仵作,也驗不出死因的屍體。

此時就在溫德殿的黃瓊,並不知道自己走後,母親與慎妃這番交談。也不知道,自己那點事情,已經被母親知曉。自己也曾差一點,被以爲他這麼做,是有意識在倚強凌弱的母親,廢掉一身武功。更不知道,母親曾經對慎妃動了殺機,就差最後關頭那麼一點點。

被老爺子急匆匆找回溫德殿的黃瓊,見到老爺子的時候,卻發現老爺子臉色低沉的很。還沒有等黃瓊開口說話,老爺子甚至都沒有問他,這會跑到那裡去瀟灑了。見了面一句話沒說,幾道摺子劈頭蓋臉的便砸了過來。黃瓊打開這幾道摺子一看,卻不由得一下子愣住了。

就在二十天前,黃瓊一直擔心的那位靈州知蕃副使拓跋繼遷,突然帶着自己幾十名心腹,控制住了自己族兄,也是靈州党項平夏部族長,現任靈州團練副使。隨即與其弟弟拓跋繼衝。集中平夏部三千餘精壯。趁着城內守軍不備,連夜突襲攻佔了靈州城,擒殺靈州知州與同知。

靈州城向來爲隴右重鎮,又是整個寧夏府邊軍糧草與軍械的囤積地。拓跋繼遷攻佔靈州之後,實力大爲擴充。在攻佔靈州之後,利用在靈州所得軍械與糧草。再加上相繼來附的党項其餘諸部,其於七日之前,擊潰了前來圍剿的寧夏府千餘衛軍,並乘虛攻佔寧夏府治。

寧夏府知府城破之前自盡,同知、通判其餘諸官員被擒之後遇害,兵馬使力戰而死。就藩寧夏府的固原郡王合族被滅,宗室死於非命者達百餘人之多。郡王府囤積的大批糧食、錢物,都盡歸叛軍之手。拓跋繼遷在攻佔寧夏府後,自稱定難軍節度使,並大肆擴充軍馬。

不僅靈州党項各部,現在或是與其合作,或是已經歸順。就連寧夏府的漢人,也因爲旱災的影響,也大肆投入叛軍。現在叛軍已經擴充至十餘萬人,聲勢極爲浩大。短短十幾日之內,已經攻佔大半個寧夏府,並正分兵攻略隴右路治所在慶陽府,以及原州、秦州、會州等地。

不能不說這個傢伙,脣舌相當的厲害。在其起兵之初,其通過大肆聯姻方式,雖說結通靈州,甚至整個寧夏府的党項諸部。但畢竟起兵造反一事,不是任何人都敢做的。諸部族長,大多刻處在觀望的姿態。但這個傢伙一番鼓動脣色,卻首先讓靈州境內的党項諸部歸附。

在其攻佔寧夏府之後,進而整個寧夏府境內党項諸部,男女丁口十餘萬幾乎盡數歸附。其實朝廷這些年,雖說對党項人不斷的分化瓦解。党項各部族長除了一個世襲的虛職之外,即便是對自己部族的民衆也沒有了治理權。但朝廷卻是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歷史遺留問題。

党項人以往,歷來都是以部族的形勢,大小事情由各部族長管轄。千百年傳下來的傳統,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朝廷雖說剝奪了這些党項族長的實權,讓他們成了一個個的牌位和擺設。可卻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剝奪他們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在原有部族民衆之間聲望。

實際上,各部族民衆遇到事情的時候,更願意找本部族族長去解決。甚至打官司,也不願意到官府,而是情願找原來的族長私下解決。開國之初,朝廷對這種事情是嚴厲制止的。發現一起,便要處理一批。當年很多黨項族長,因爲這種事情被流放,甚至是殺頭。

而隨着開國日久,法治日益鬆弛,再加上各地的吏治敗壞。各地官府對於這種做法,開始睜一隻眼閉一眼。只要這些党項人,將稅賦交納齊全,大多都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幾十年積累下來,這些党項族長雖說依舊沒有實權,但威望卻是逐步恢復了起來。

同時開國之初,對於党項諸部的嚴厲管束。特別是那些族長,原本在自己部族土皇帝一樣的實權被剝奪之後。在党項各部的那些大豪,極爲嚴重的不滿的。即便在普通党項民衆之中,對朝廷不滿也日益加深。百餘年的積累下來,那個拓跋繼遷此舉幾乎是一呼百應。

先是普通党項民衆歸附如潮,在其攻下寧夏府治後,原本還在觀望的各部族長,也都不在猶豫。在這次族長的策動之下,整個寧夏府大部分的党項部族,幾乎盡數歸附此人。此人短時間之內,聲勢能如此之盛,其首先說服党項各部族長,可謂是功不可沒。

此人在攻佔寧夏府後,發佈七大恨詔書,歷數朝廷對待党項人不公。其一所恨,朝廷多年正調党項青壯戍邊,使得大量党項青壯戰死疆場,有意對党項人滅族。其二所恨,朝廷對党項人在生活方式上嚴加控制,眼下已經成爲半遊牧部族的党項人,每家只能保留三匹。

多餘的馬匹,要無償上繳給朝廷,朝廷極少給予相應的補償。其三所恨,仕途不公,朝廷對党項人在科舉上的打壓,党項人不得科舉,不得讀書,不得參加舉人選官。党項人世襲官職,一直都被朝廷在刻意壓低,而且從來不許升官,與漢人官員完全是兩種待遇。

其五所恨,經濟上的不公。党項商人,只能在隴右境內經商,不得成爲行商,不得異地經商,不得經營鐵器、不得經營糧食。党項商戶每年要承擔與繳納的賦稅,是漢人商戶的幾倍之多,哪怕是經營的同類產品。党項商人因難以承擔高額賦稅,破產的比比皆是。

其六所恨,刑罰不公。隴右各地官府對党項人的肆意侮辱,動輒懲以杖刑、枷號。漢人與黨項人打官司,不問誰是誰非,一律都判定党項人輸。即便是党項人之間打官司,也是不問對錯,原告與被告一律都要嚴懲。即便打贏了官司,也要受到重罰的。

其七所恨,朝廷對此次隴右旱災視而不見。他趁着大朝會去京師求助,希望朝廷能對党項災民給予賑濟,卻在京師幾個衙門,被踢了數個來回,也未能求得一粒米。爲了渡過今年春旱,他去求寧夏知府放糧,卻被那位知府大人以誇大災情,鼓動災民與官府對抗爲由。

整整打了二十打板,還被枷號了三日。他身爲正七品靈州都知蕃副使,尚且被如此對待。那些普通的災民,以及党項百姓可想而知。隴右去歲開始便大旱,嗷嗷待哺的無數災民,非但沒有得到朝廷一粒米的賑濟,還要忍受朝廷與宗室的一再徵收與侮辱。

如今他爲自己、也爲党項人,以及隴右數十萬災民求一條活路。哪怕是再不想,也只能被逼無奈造反。天道既然不公,朝廷既然不公,那他就來替天行道。只是這個傢伙這所謂七大恨,雖說寫的是言辭並茂,將他之所以造反的罪過都歸咎給了朝廷。

但這個所謂的七大恨之中,一句爲了恢復党項人百餘年前榮光這句話,卻是露出了他造反的真正原因。看罷這幾份八百里加急的密摺,黃瓊卻是心中暗自震驚。自己已經做了相對萬全的準備,卻沒有想到此人動作如此之快。自己這邊還沒有動手,他便已經公開的造反。

張遷雖說在自己的催促之下,一路不敢有任何耽擱的急行。但從永州趕到京兆,至少也需要半個月的時日。如今張遷剛剛進過湖廣北路,距離京城最快也還需要三到五日。原本自己以爲,這個傢伙就算要造反,也會等到秋高草肥,以便有利於騎兵行動的秋天。

卻沒有想到,此人現在便已經動手,而且動作還如此之快。這才一個月不到。居然大半個寧夏府,都已經落入其掌握之中。還有能力出寧夏府,攻略慶陽府與隴右其餘重鎮。與北遼西北統軍司所轄諸部,隔着大漠對峙的定遠州的兩千邊軍,更是被切斷了與隴右所有聯繫。

原本囤積在靈州的,所有的糧草、軍械,也都落入了此人手中。定遠州的那兩千邊軍,一旦糧草耗盡,恐怕將不戰自亂。想到這裡,黃瓊合上奏摺,沉思了好大一會之後道:“父皇,寧夏府此次叛亂,絕非奏摺上所寫爲其臨時發起,而是蓄謀已久的叛亂。”

“否則,就算寧夏府那兩千衛軍都是一羣垃圾,戰鬥力在爛到底。但面對着一羣烏合之衆,也不會將重鎮靈州以及府城,丟的如此之快。更不會半個月不到的時日之內,就幾乎丟掉了整個寧夏府。寧夏府可是下轄兩州三縣的大府。丟的如此之快,沒有精心策劃絕不可能。”

對於黃瓊的判斷,老爺子冷哼了一聲,卻是道:“朕不是問你,此次叛亂是不是謀劃已久。朕要問你的是,接下來該怎麼做。眼下山西路正在用兵,長城一線邊軍也上奏,北遼現在也是頻頻而動,在長城之外不斷的調動軍馬,大有隨時南下叩關的可能。”

“朝廷如今的進項你也清楚,而這戰火一開打的可就是錢糧,多面用兵朝廷現在根本就支撐不起。但隴右又是地處我朝咽喉部位,一旦隴右有失,不僅我朝將失去西北屏障。而且若是隴右幾個羣牧監幾十萬匹馬,落到叛軍手中。朝廷今後,可不單單會徹底失去戰馬的來源。”

“讓那些党項叛軍成爲以騎兵爲主流寇,那我朝西北將再永無寧日。現在朕,一時也沒有了主意。不知道,這場平叛之戰究竟該怎麼打。朝中有人勸朕,與其多方用兵,還不如干脆將寧夏府封給此人,在給一個封號,以便在最短時日之內將此事壓下來。”

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
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二百零四章 溫德殿上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三百三十章 簡雍的心思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四百二十九章 她究竟是誰?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