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

提起那位除了中宮所出諸子之外,恐爲諸皇子之中母親位分最高的宋王,賈權一臉不屑:“這位宋王在他那位連中宮與太子,都不怎麼放在眼裡的母親教育之下,養的性格飛揚跋扈之極,生性刻薄、貪婪爲諸王之首。”

“權曾與這位宋王有過一面之緣,其真實能力別說與王爺相比,就是與中宮所出諸子相比都相差太遠。不過這位宋王卻自視甚高,自認爲今上諸子之中能力最強的一個。他之所以輸給太子,不是因爲能力不如,而是因爲自己生的太晚。”

“在加上其母的挑唆,表面上雖然侍太子甚躬,但其一心想要搬倒太子。權的那位老友,對此人志大才疏的評價,雖說稍嫌刻薄一些,權認爲倒也恰如其實。甚至在某些方面,權認爲那位老友還真的高擡了這位宋王。”

“其他諸王也沒有好到那裡去,不是性子貪婪就是懦弱。而永王,雖說傳言急公好義,堪稱俠王,但在權看來不過是言過其實而已。權當初自賣自身,永王親眼所見卻也不過一笑而過。俠王,也不過如此。”

“況且永王選擇以自污而保身,雖說可以換得一生平安,可讓他也徹底的失去了入繼大統的可能性。王爺,權說這些不是想表示什麼。只是想要告訴您,您的這些兄弟也許在爭權奪利的時候,會是一把好手。但如果說治理天下、守牧羣臣,沒有一個是那塊料。”

“而眼下天下大勢,就像是權說的那樣,猶如架在乾柴之上,只要一顆小小的火星,便會引起沖天大火。歷朝歷代土地兼併不是沒有,但有如本朝這般嚴重的唯有後漢可以相比。一旦遇到天災人禍,若是張角、李密之流登高一呼,立馬就會烽煙遍地。”

賈權這番話清楚的告訴黃瓊,自己在京城之中掌握的人脈實力之後,又一次點出眼下天下大勢並不是黃瓊想象的那般好。不過讓賈權有些失望的是,黃瓊聽到他的這番長篇大論之後,卻只是平靜道:“你這些天守靈恐怕也是累了,先下去休息。”

“今後日子長着呢,也不在今天一時。既然你暫時不用守孝,眼下王府正缺一個賬房。這段時間就委屈先生,先管一管王府的賬目,至於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如果先生有什麼需要的,銀錢方面可以先用,事後報備一下就可以了。”

說罷,黃瓊也沒有理會聽完自己回答後,賈權有什麼想法。只是將李海叫進了自己書房,讓他先安排賈權休息。見到黃瓊不想在將話題繼續下去,還想要說什麼的賈權,也只能嚥下了後面的話,跟着李海先去休息了。

有些意猶未盡的賈權其實不知道,在他離開的時候,他的身後黃瓊的目光一直跟隨着他出了書房所在的內院。而黃瓊手中的那串寒玉念珠,更是被他轉的飛快。賈權對諸王的那番評價,黃瓊倒是並未太放在心上。

其實對於黃瓊來說,賈權對於自己那些兄弟的評論是否正確,還需要時間去驗證。但對於賈權說的如今天下大勢,黃瓊卻是認爲雖說有些偏激,但並不算太過分。之前黃瓊與母親出宮練功的時候,對這一方面已經有所瞭解,只是那麼的深而已。

而與賈權相遇後,去外城他那間寄居的小客棧途中所見,讓黃瓊有種觸目驚醒的感覺。相對於整潔、繁華的內城,外城靠近城牆的地方,到處都是外來流民搭建的簡易窩棚。那些用樹枝甚至是茅草搭建的小小窩棚,就是這些流民一家人居住的地方。

外城與內城只是隔了一道城牆,卻給人的感覺完全是兩重天。與內城到處都是深宅大院相比,外城那些流民聚居的地方,遍地垃圾、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到處都是衣不遮體的人,或是在乞討,或是成羣結隊的站在一處牆根之下,等待着不多的僱主光臨。

幾乎隔着不到一千步,便有一處簡易的人市。流民中年輕的男女,被人牙子像是畜生一樣挑挑揀揀。當時聽賈權說,這還是隻京城內外那些失去土地,以爲來到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的京城,便能爲家人找到一條活路的爲數衆多流民中的一部分而已。

更多試圖來到京城求生存的流民,則因爲官府的限制不能進入京城,只能在城外搭建簡易窩棚存身。整個京城內外這兩年涌入的流民,不下五六萬人。城北化人場焚燒那些病死,或是餓死流民的煙火,這兩年從來就沒有斷過。

舊的沒有去,新的又來到。官府儘管一再給糧給錢送其返鄉,並限制每天進入內城做工流民的數量,但依舊無法控制流民涌向京城。對於這些失去土地的流民來說,離開京城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回去繼續承受高昂的,自己根本無力承擔的地租,要麼去其他地方繼續做流民。這兩種選擇,對於那些流民來說卻都不是什麼好的選擇。賈權說的並沒有錯,一旦有陳勝、吳廣之流登高一呼,恐怕這天下立馬就要烽煙遍地。

只是這些情況,自己那位皇帝老子是真的不知道嗎?母親曾經說過,大齊自開國以來便設置有南北二鎮撫司。北鎮撫司專司刺探北遼、回鶻、吐蕃、大理等周邊諸國,以及西域諸羌。至於南鎮撫司是專門對內,用於秘密監督朝臣,刺探民間之情,追殺前唐餘孽。

相對於對外爲主的北鎮撫司,南鎮撫司規模更加的龐大,行動也更加的秘密。一個禮部不起眼的書吏,某位朝中重臣的管家,一個知州身邊的師爺,甚至軍中的一個小小夥長,都有可能是南鎮撫司的人。

這個南鎮撫司,雖說在各地有監視地方,協助各地官府偵緝、斷案的半公開衙門,在京師也有空開的指揮使。可誰都知道,那隻不過是表面文章而已。真正的機密,外人根本就無法窺知。

當年自己的那位差一點就篡位成功的外祖父,在廢帝之前也是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出南鎮撫司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密探。就這還是因爲南鎮撫司安插在淮陽郡王府,那位密探自身失誤才僥倖被發現,並抓住了把柄。

雖說當年這個秘密衙門,被自己那位外公多次清洗,讓其元氣大傷。但即便這樣,也沒有能夠最終收爲己用。甚至還在自己那位皇帝老子重新奪回權利時,起到了一般官員難以起到的作用。

自己那位外公最嫡系,在外公去世後試圖想要取而代之的一個心腹部將,就是被南鎮撫司安插在身邊的人,給秘密除掉的。手中有這麼一個堪稱幾百年後,明代那個錦衣衛的秘密情治衙門在手,這天下大勢就真的能瞞過老爺子?

恐怕這話說出去,也只有那些缺心眼的人才會相信吧。只是自己這位父皇,最終還是沒有什麼作爲?難道是因爲造成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他的那些兄弟子侄,或是他一中的那些所謂治國能臣,在調整上過於投鼠忌器?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黃瓊現在還不得爲知。

但有一點黃瓊卻知道,如果這種情況在不得到一定的遏制,恐怕天下大亂不久矣。雖說這種事情,上有皇帝、太子,下有文武百官,還輪不到自己做主,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歷朝歷代那個朝代亡國後,宗室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遠的,現在就只有自己瞭解的明代,亡國之後那些大大小小的親王、郡王,起義軍抓到基本就是一個死。後來的異族統治者,更是追殺了上百年,三百年繁衍生息下來,枝繁葉茂的十幾萬宗室差一點被殺絕。

即便是已經入主中原幾十年,統治已經穩固之後,也沒有絲毫的手軟。不管你是連走路都要依靠柺杖的白髮老翁,還是牙牙學語的嬰孩,只要查出來就是一個滿門抄斬,甚至到了株連九族的地步。

而在眼下自己所知道的這個朝代,遠的不說,近的前唐那些宗室亡國後的下場,又有幾個能活下來的?桂林郡王攻佔成都後,俘獲的前唐皇室幾十個親王郡王,甚至是出了五服的宗室,老少二三百口人不是一起在北歸途中,被集體坑殺在了出川之前的閬州。

不僅那些公主、郡主也未能倖免一死,就連他們的駙馬、郡馬也未能逃過一劫,甚至幾個月大的嬰兒沒有放過,當真是斬草除根的很徹底。如果天下真的到了那個地步,兩世爲人都熟讀史書的黃瓊,真的難以想象自己會獨善其身。前世不忘、後世之師,那些教訓可不是一般血淋淋的。

只是儘管有些憂心忡忡,但黃瓊卻知道這件事情上,自己別說壓根就沒有辦法去解決,就是連發表一些看法的機會都沒有。本朝定製,皇子、諸王非奉旨不得干政,有違例談論朝政者,輕者罰俸、奪永業田,重者被廢除爵位圈禁的也不是沒有。

想到此處,看着窗外拱手而立,隨時等候傳喚的太監和宮女,黃瓊微微的嘆息了一聲。自己身邊除了老爺子的人,就是太子的人。別說治國平天下了,現在就連修身、齊家都做不到。天下大勢,還輪不到自己一個小小的郡王去操心。

現在自己需要面對的,是那位自己現在還看不出來,對待自己這個他很陌生,是他親生兒子,可更是他恐怕最大對手所出的兒子,究竟是一個什麼態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絕對不是表面上這樣風輕雲淡的皇帝。

還有那位對自己雖說隱藏的很好,但已經顯露出不是一般敵意的太子。在自己身邊編織的這張密密麻麻,監視着自己一舉一動的大網,究竟怎麼去打破?打不破這張網,自己恐怕連這座王府大門都很難出的去。

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一章 星辰變第九十章 結盟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
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一章 星辰變第九十章 結盟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混蛋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