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

要知道,歷代皇帝只要有實權,自己陵寢都是其最爲重視。很多皇帝雖說不求陵寢多奢華,可至少也不能太差,而且越結實越好。畢竟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墓,都怕被盜墓賊光顧,更何況那些陪葬品更加奢華的帝王陵墓了。所以歷代帝王有一個算一個,陵墓造價都極爲 高昂。

按照工部尚書的這個辦法,錢固然是省下了,可老爺子那裡根本就無法接受。合着你這個兒子掌權後,到你爹這裡是什麼都省,來一個一切從簡?眼下朝廷的歲入的確有些艱難,可還沒有難到這個境地,連帝陵都要一省再省吧。這大齊朝,還遠沒有到亡國滅種地步吧。

中國人都講一個孝字,真孝假孝雖說誰也不知道。可這個孝字當頭,沒有幾個人敢不孝的。對待自己的父母,不僅要將就厚養,更要講厚葬。尤其帝王陵寢,是否壯觀、結實,不僅涉及到天家的威嚴,更涉及到天家的顏面。你一個帝陵修建的過於寒酸,豈不是被人笑掉大牙?

本朝雖說沒有前漢那樣天下賦稅,三分之一養百官,三分之一供天家,三分之一修陵寢。也不像是前唐那樣靡費巨大耗資以山爲陵,可畢竟作爲一代帝王,這陵寢總歸不能太簡陋不是?老爺子雖說他自己也沒有想過太過於奢華,可你總該也得差不離,該建總歸還是要建的。

想了良久,黃瓊還是在摺子上批道:“陵寢諸般事宜一切照舊。地宮既然已經動工,今年便先將地宮、寶頂、方城、明樓興建完成,以便先將大行皇后安葬爲宜。其餘諸般事項,着工部拿出一個規劃逐年增添。想了想,黃瓊又在摺子添加了,先由戶部撥付七十萬貫給工部。

批完了這道摺子,放下手中的筆後,黃瓊有些疲憊的捏了捏鼻樑。實際上,這筆錢他撥的實在有些不情願。在他看來,老爺子身體還康健,陵寢一事至少在眼下也不是最爲重要的。原本這些錢糧,他還有更爲重要用處。歐陽老爵爺的那道遺折,黃瓊心中一直都沒有忘記。

在與於明遠信件之中,於明遠也證實了這個事情。甚至於明遠還道,四大營出現這種情況,還要早於西京大營。當初他與前任兵部尚書是同年,靠着那張老臉才扣住部分想要外放的武官,才勉強維持了驍騎營的鬥力。如今但凡有些能力的武官,寧願去邊軍也不願意來四大營。

四大營與西京大營的武官,俸祿雖說高於衛軍近一倍。但衛軍,尤其是沿海靠邊諸路的衛軍,誰靠朝廷的俸祿生活?便是內地的衛軍,協助地方官府查私鹽一項,便撈的腦滿腸肥。於明遠現在所在的河南路,就算是一個州的團練使,背地裡麪灰色收入,比他一年俸祿都多。

人心都是不知足的,一方面自己只能靠着俸祿,哪怕是本朝武官俸祿已經很豐厚了。一個六品武官,俸祿都要超過四品的知府。即便不貪不撈,足可過上一個富家翁的生活,還是沒有問題的。可見到外面那些衛軍武官,一個個各種手段撈得肥得很,又是置地又是置房。

四大營與西京大營,這些只能靠俸祿生活的武官,又那裡安得下心來?有點門路的,都想方設法的外放。寧願去做一個五品的州防禦使、團練使,也不願意留在京軍做個四品武官。黃瓊知道,地方衛軍糜爛腐化,各級武官大發橫財的這種情況,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改變的。

所以,他原本打算今年秋稅進京後,想辦法調劑一些,給四大營與西京大營各級武官,貼補一些,發一些戰勤津貼。在把這些拖欠官員,尤其是那些下級京官的俸祿給補齊。可如今老爺子的心思昭然若揭,自己也只能順勢而爲。將這筆錢糧,先挪去給老爺子修建陵寢。

其實黃瓊也知道,給俸祿已經比文官高的武官發補助,並不是一個長久之計。這樣不僅無法真正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反倒還要增加朝廷的負擔。中國曆朝歷代都有一個毛病,某一項事情哪怕在不合理,但若是一旦開始實施,尤其是涉及錢財方面的,在想取消就很難了。

可問題是,現在先把四大營與西京大營,武官的事情解決了。千里求官只爲財,不分文武官員其實都是如此。這個年代的人,你與他講主義、家國情懷,大多數的人都是講不通的。尤其是那種三十多歲的武官,建功立業的心思也早就沒有了。升官發財,纔是他們最終目標。

黃瓊的打算是,至少先通過增加一部分津貼,留住部分有真才實幹的武將。至於那些濫竽充數的武官,就算自己不走,黃瓊也打算將他們調離。可現在,老爺子的陵寢爲重,這件事也只能暫時先往後放一放。不過之前拖欠文官的俸祿,黃瓊還是打算籌措償還一部分的。

看着自己批完的摺子,黃瓊也只能苦笑搖頭,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想了想,黃瓊又拿起戶部的幾個摺子看了一遍之後,要求戶部一增加江北諸地糧倉的存糧,並派出官員督察覈實存糧的數量。其二,籌措一筆錢糧,暫時將兩京四品以下京官以往拖欠的俸祿,先償還三成。

好在朝廷以往拖欠文官俸祿,主要是折錢的俸這一塊,祿米倒是不拖欠。雖說已經積欠了不少,可總數相加也不算太多。如果只償還四品以下京官,數量相加也就是幾十萬貫。如今朝廷緊一緊還是掏得出的。劉昌家庭的情況,讓黃瓊見到了那些品級低,無實權京官的清苦。

這些京官品級雖低,但卻都是進士及第,今後的國之幹才。生活如此清苦,也辜負了朝廷開科取士的初衷了。長期能支撐下來的,都是家世雄厚的人。那些家世不好的人,除了尋找機會外放之外,恐怕就是苦熬了。六部好不容易培養出一些人才,用不了兩年就全跑光了。

尤其戶部、工部、刑部,這樣專業性更強的有司,官員都是需要一定相應才能的。不是抓一個人,就能幹得了的。你一個七品知縣調到戶部,官威可能是足夠了。可真的懂得戶部那些賬本一類的東西嗎?留不住真正專門人才,也難怪戶部賬目一團糟,幾乎年年都入不敷出。

現在給京官長俸祿,暫時還有些不現實。所以黃瓊這段日子就在琢磨,是不是先將那些四品以下的京官,之前拖欠的俸錢償還一部分。這樣,對那些窮苦的小京官,也是一種變相的穩定人心作用。這段日子裡面,黃瓊是一貫錢一貫錢的算,覺得去年的秋稅還能支撐得起。

在暫時還無力全部償還的情況之下,最終拿出了這麼一個妥協方案。同時讓戶部清點國庫內,歷年來各國的貢品數量以及種類。同時,讓戶部就朝廷歷年拖欠的文官俸祿,拿出一個償還的計劃,每年要償還多少。那些人已經不在的了,但朝廷卻還欠錢的官員也算在內。

以往拖欠的什麼烤火錢,冰錢先不算,先以拖欠的俸爲主。償還以往拖欠的俸祿,先從四品以下的京官開始。至於四品以上暫不償還,待致仕後由朝廷一併全部補發。若是不幸在任上去世,則連同恩典錢糧一同撥付給家眷。至於外任,看政績考覈以及所任府道州縣。

先將窮州縣開始補發,兩浙、江南等富裕地區的外任官,一律暫時不做償還。四品以下官員,比照京官例子。同時黃瓊行文吏部,要求吏部對官員退休後的俸祿標準,做一個大幅度的調整。將原有退休官員,不分文武品級只要到了七十歲致仕,俸祿一律全額發放慣例。

改爲在任期間,京查連續五年甲等,且無貪腐事宜的,或是六十歲前主動申請致仕的,除了祿米打對摺之外,其他待遇比照在任期間全額照發。連續三年乙等,六十歲申請主動致仕的,祿米打對摺,俸錢則發七成。如果到七十歲才按照朝廷慣例退休的,則一律全部打對摺。

文官有軍功者,致仕後俸祿各增加一倍,同樣可以受封爵位。文官五十歲之前致仕的,則按照現行標準,在七十歲之前不發給俸祿。任期內因罪被罷官爲名的,取消一切的退休待遇,到七十歲也不在發給任何的俸祿。同時根據官員品級不同,制定一個退休年齡段的梯次。

一個七品的官員,你不能讓他都七十多歲了,還逼他在崗位上堅持。這種官到了衙門,除了打瞌睡還能辦什麼差事?若是外放,搞不好目的地都沒有到,就有可能死在半路上。不能不分品級,一律都無差別對待純屬扯淡。要拿出一個根據品級不同,而逐步退休的方案。

黃瓊在秉政的初期便發現,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員年紀偏大。尤其是二品以上官員,幾乎找不到六十歲以下的。朝廷規定除了因罪罷免,或是自己主動致仕的之外,官員七十歲纔可以退休。在七十歲之前退休,如果自己主動致仕的,哪怕年已經過六十九也是不給發俸祿的。

使得朝中不少的官員,年紀都已經六十多了,還在那裡老驥伏櫪。而到了老爺子這裡爲了保證朝局的穩定,甚至是侍郎的官員,幾乎沒有一個六十歲以下的。有的一二品官員,上朝走路都一步三顫,需要人攙扶着才能走路,礙於祖宗制度還依舊佔着位置不鬆手。

如果這些官員,都有才幹倒也罷了。可大部分卻是老邁昏聵,除了點頭什麼都不會的人,有的就連話都已經說不利索。這些人佔着官位,而朝中的官位卻是有限的。他們不退下去,新鮮血液就補充不進來。祖宗的制度再好,可到了該調整的時候,還是應該做出調整。

不過考慮到老爺子對吏部的敏感,黃瓊還是讓吏部閱後,將這道行文轉呈送給老爺子。而在行文上,黃瓊也要求吏部尚書,在此事最終定下來之後,要做到嚴格保密。放下手中的筆,多少有些疲憊的黃瓊,端起茶碗想要喝一口的時候,卻發現手中的茶碗已經空空如也。

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一章 星辰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六百四十二章 野利乞己之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一章 星辰變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五百一十五章 隱含的危險第四百一十五章 他怎麼做得出來?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六百八十一章 計劃失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五百四十四章 後遺症與熟人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四十四章 論勢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看嚇一跳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二百八十章 潛規則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