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在精不在多

感受到黃瓊語氣中的心意,雖說異常的感動。但還冷靜的賈權,卻是在微微沉吟了一下後,搖了搖頭道:“殿下的心意,真的讓臣心裡感動。外派做州縣官員,雖說也算是權朝思暮想的事情。但殿下如今身邊本就缺少可靠之人,範兄如今又外派做了知縣,殿下的身邊沒有人。”

“權雖說不擅陽謀,對政務也不算熟悉。可留在殿下身邊,至少也可以爲殿下出出主意。另外,臣對京中的形勢比較瞭解,可以作爲殿下在京中的眼線。如今殿下已經不方便出宮,臣正可以留在外面,替殿下張羅事情。殿下,臣這個時候離京,對權固然是滿足了心願。”

“可對殿下來說,卻是等於折斷了一根手指。所以,臣以爲臣如今還不到離京的時候。再說,臣如今孝期還未滿。家父的墳墓在京城,臣留在京城也就等於爲父親就地守喪了。所以,殿下就不要考慮臣外放的事情了。等到殿下真正牢牢把握朝局的時候,臣在謀外放也不遲。”

賈權的回答,讓黃瓊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賈權說的沒錯,自己如今更需要的是他,留在京中,作爲如今已經並不是太方便出宮的自己,放在宮外的眼睛。以及替自己處理一些不方便交給別人的事情。自己對下一步,究竟該怎麼用賈權,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路和想法。

自己說的外放,只是想要變相的補償一下,自己不在京中這段時日裡,賈權所受的委屈罷了。黃瓊知道,賈權是一個有野心,並不想在京城老老實實,做一個小京官的人。如今範劍放了外放,賈權心思不可能不出現異動的。自己想着將他外放,也是滿足他一直以來的願望。

但實則黃瓊心中,還是希望賈權留在京中幫着自己的。面對老朽不堪的滿朝官員,他已經決定從六部、翰林院選拔一批年輕官員,作爲自己的秘書班子,替自己處理那些摺子。其中賈權,就是他第一個人選。賈權爲人雖說陰了一些,可在處理一些事情上,還真需要他的陰。

只是黃瓊對賈權說完自己思路後,賈權卻是一時沒有回話。良久,賈權才自嘲的笑了笑道:“殿下的厚愛,臣無不感激涕零。但協助殿下處理朝政的,權並不是合適人選。協助殿下處理朝政,需要的是陽謀。權的性子有些陰狠,內心也不算光明,到時候很容易出現偏激。”

“說句不怕得罪殿下的話,其實殿下也是有些偏激之人。有些方面,也多少有些過於急於求成。權在這方面,與殿下有些類似。兩個都性子有些偏激的人,湊到一起未必是什麼好事,反倒容易壞事。殿下若是選擇協助處理政務之人,不僅要心思縝密,性情需要平和一些。”

“更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勸住殿下的人。臣無論是心態和性格,還是爲官經驗都無法勝任。而且殿下如今身爲國之儲君,更應該放眼天下,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臣曾經是殿下的身邊人,若是進入這個所謂的軍機處,無私便也有私了,這對殿下的將來,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以權所見,殿下若是選拔這種人,最好從翰林院與六部中,進士及第的官員之中選拔。在人選之中,儘可能的要多方面選拔。既要選擇一些年輕精幹的人,也要選一批做過地方官的了。權記得,去年山西平叛,殿下曾經爲傅遠山,選擇了一批新科進士跟着去山西曆練。”

“殿下,可以考慮從那批進士之中選拔一批,在從翰林院和六部選出一批人來。人數也不用太多,十幾個便足以。殿下,這些人在精不在多。至於臣,無論是三省六部都不合適。殿下若是想要將臣留在京中,有兩個有司最適合臣。一個是通政司,另外一個則是大理寺。”

“臣非進士及第出身,最多也就算是舉人選官。進入各級官員,幾乎清一色都是進士出身的翰林院與六部,恐怕都要遭受到排擠。以臣的性子,恐怕也受不得那個氣。到時候,殿下若是處置他們,因爲臣一個人如此大動干戈。即不值得,同時對殿下的名聲也有很大影響。

“可不處置,臣在他們排擠之下,就算勉強站住腳。估計也是坐冷板凳,無法爲殿下效力。同樣,進入地位更高的中書省和門下省,結果只能更差不會更好。最爲關鍵的是開國已經百餘年,雖說朝廷並沒有規定什麼定製,三省六部的官員必須要進士及第出身的官員擔任。”

“但百餘年下來,卻是已經成爲不成文的規定。朝廷如今從上到下,都已經理所當然認爲三省六部的官員,必須要由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殿下如今剛剛坐上儲君之位,甚至可以說在朝堂之上,遠還未到大局奠定。若是貿然打破這個慣例,恐怕會引起這天下官員羣起反對。”

“所以,無論是翰林院,還是三省六部乃至御史臺,這樣的進士及第官員密集的有司。臣去都不合適,甚至只能對殿下起到反作用。至於剩下的九寺,大部分本身就是沒有什麼具體事務,甚至有些壓根就是冷衙門。臣倒不是怕坐冷板凳,就是擔心去了那些衙門幫不上殿下。”

“通政司位置重要,但若是帝王勤政的話,權柄卻不重,並不引人注意。但有一個好處,那就可以隨時與殿下相見。殿下有什麼需要,只要打一個招呼便可。大理寺與刑部共同掌握刑名,但與刑部相比,屬於權柄重而位不高的衙門。最爲關鍵是,這兩個衙門可以舉人選官。”

“也是京城諸有司之中,少有的可以舉人選官的衙門。 畢竟這兩個衙門,遠非是三省六部那樣權重衙門。殿下將臣安插在這兩個衙門之中,即不引人注意,也不會引起文官的猜忌。就算有人有非議,可臣是殿下潛邸之臣,殿下適當照顧一下,放在清水衙門也不是不可以的。”

賈權這番一針見血的分析與判斷,讓黃瓊微微點頭後輕聲的道:“大理寺管理刑名的,去不去沒有什麼太大意思,能幫上寡人的地方不多。就去通政司,先在經歷廳做一個七品知事。你的孝期還有一年,等過了守孝期,寡人在直接簡拔做知事。只是這樣,多少有些委屈你了。”

對於黃瓊讓自己去通政司的決定,賈權並沒有感到什麼意外。而對於黃瓊最後那句,多少有些委屈自己的話,這位爺不在京城這段日子裡面,受了很大委屈。不僅俸祿被停發了,就連自己去那個衙門辦差都不知道。若不是永王賞了一處房子,就連住處都沒有了的賈權。

之前受到那麼大的委屈,也都咬着牙硬挺過來,沒有流過一滴眼淚的賈權,此時再也控制不住,兩行清淚不由得流了下來。而看着賈權流淚,黃瓊並沒有去勸說和安慰。他知道,這個時候的賈權需要發泄出來。否則,以賈權那個有些倨傲的性子,非得憋出事情來不可。

當初,黃瓊在離開京城西征的時候,之所以走之前,沒有對賈權重新進行安置,就是打算要磨一磨他那個性子。別說走的不算匆忙,就算是匆忙了一些,調動一個人還是輕而易舉的。但黃瓊沒有動他,除了讓他留在王府,幫着並不擅長處理對外事務的司徒喚霜,掌控家務。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爲賈權的性子有些陰,爲人即持才傲物,但也有些過於偏激。很多事情,更慣於劍走偏鋒。這樣的賈權,讓黃瓊在使用之上,總是因爲有一定的顧慮,而無法放手。留他在京城磨一磨他的性子,看看能不能將他歷練出來,以便自己將來可以放手使用。

當然,黃瓊也是有些事情沒有料到。他沒有想到自己出京不久,老爺子便將自己家眷遷到了西苑,將英王府又還給了滕王。之後又沒有對因爲身子健全,而不能進入西苑的賈權,做任何的安置。既沒有調動他的職位,也沒有給他一個辦差的地方,甚至就連住處都沒有安排。

等於直接將作爲英王府屬官的賈權,給晾在了那裡。這個情況的出現,是老爺子是真的忽視了,還是有意識的如此爲之,等着自己回來在安置就不得而知了。而有些人趁機落井下石,藉機停發了賈權本就不多俸祿。這是在變相的逼迫,賈權這個黃瓊潛邸舊臣,主動離開京城。

這個情況,是黃瓊當初沒有預料到的。而無論是永王,還是賈權本人在給自己的信上,對這些事情從來都沒有提起過。自己也是回京之後,才知道賈權處境如此艱難。原本對此事火冒三丈的黃瓊,想要對吏部和戶部一些官員追責。但猶豫良久,最終還是沒有下決心處置。

那些官員不是一般狡猾,就在自己到京前三天。雖說沒有給賈權官職,但卻立即將拖欠賈權的俸祿,一口氣的全部補發。這種情況之下,自己再處理某些人,就會引起極大的非議。而沒有讓黃瓊下定決心處置某些人,是因爲這件事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父皇。

有些事情做了,恐怕會引起老爺子的不滿,所以黃瓊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今兒見到賈權難過的樣子,黃瓊心中不舒服感再一次升了起來。賈權原來的性子,的確在官場上註定不會走得太遠,需要好好的打磨一下才行。自己的確要打算磨練賈權,但並未打算這樣磨練的。

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自己不在京城,有些人真的以爲自己就可以爲所欲爲了。趁着自己不在京城收拾賈權,明顯就是做的整不了自己,就整治自己身邊的舊人,以便可以狠狠打自己臉念頭。這種陰損之極,外加有些不要臉的事情,黃瓊不用猜都知道那個王八蛋做的。

只是看着淚流滿面的賈權,黃瓊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放棄了現在便收拾那個混蛋的念頭。時日漫長,有些事情不在一朝一夕。只要自己早日掌控朝政,收拾他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
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給你如何?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六百七十二章 都是老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六百四十六章 決戰(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二百五十章 景王使者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一十六章 夜探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