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

這些官軍使用的弓箭也十分精良,與這些官軍手中使用的弓箭相比,他麾下党項男人從寧夏府衛軍手中,繳獲的弓箭成了廢物。哪怕是騎兵使用的馬弓,射程也要超過他麾下党項男兒,手中那些所謂的硬弓。人家在你的射程之外,遊刃有餘將發起衝鋒的騎兵,一個個射倒。

自己手中的弓箭,卻是根本就夠不到人家。即便拼了死命靠上十幾丈,可那些弓箭依舊穿不透這些官軍,身上所披鎧甲。即便官軍身上所着的那些鎧甲,一樣都是輕騎兵使用的輕甲,根本就不是重騎兵使用的重甲。除非党項男人真正的貼上去,手中的彎刀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可敵人根本就不給自己的這個機會。自己也知道馬槊好用,可那玩意太貴了。寧夏府的衛軍,根本就沒有裝備。自己手中最精銳的武器,便是從衛軍手中繳獲的長槍與馬刀。以及自己利用俘獲的漢人鐵匠,收羅鐵器打造的党項彎刀。長槍的長度,根本就無法與那些馬槊比。

就算是冒着箭雨,衝到地方面前,也無法給官軍帶來任何的危險。反倒是自己,稍微不留神,或是控制不住戰馬的衝擊力,便連人帶馬被官軍馬槊給穿透。那種比長槍長得多的馬槊,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自己手中那些從衛軍手中,收繳的長槍就好像小孩的玩具一樣。

其實拓跋繼遷雖說在寧夏府,一直與地方衛軍打交道。但他根本就不知道,朝廷對邊軍、四大營與西京大營組成的禁軍,以及各地節度使、布政使所屬衛軍,在配發軍械時區別的定製。因爲強弓硬弩製成極爲耗費錢財,也爲了對朝中精銳,必要時對地方衛軍有彈壓的優勢。

四大營與西京大營、邊軍,一律配發硬弓與強弩,即便是馬弓也一律是八斗弓。地方衛軍,只有節度使直屬的部分,才配發少量的這樣弓弩,但也要次一級的六鬥。其餘的,一律配發的都是五斗弓。五斗弓與八斗弓,無論是在穿透力上,還是射程上自然遠不如。

面對官軍依山據守擺出的,這個刺蝟一樣的鐵桶陣。幾次猛攻未能得手的拓跋繼遷,頗爲有種束手無策的感覺。而他更不知道的,歐陽善今兒對付他的這個圓形陣,正是幾百年前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以四千騎兵與十餘萬匈奴騎兵作戰時,曾經以弱勝強用來破敵的鐵桶陣。

當年李廣僅憑四千騎兵,用此陣阻擋更爲兇悍的匈奴鐵騎長達數日,並殺傷了大量的對手。歐陽善運用這個陣型,對付他五千精騎更是不在話下。他手下的党項精騎,雖說也悍勇不畏死。可畢竟是深入對方境內偷襲的輕騎兵,面對這種鐵桶陣,能用的破敵手段真的不多。

哪怕他已經看到了,此時站在山上督戰的那個人,正是他在年初大朝會時見過的英王。不想自己手中,這五千精騎折損太多的他,多少心中有些想要放棄。只是他身邊的對黃瓊恨之入骨的宋公良,一想起當初在英王府內受到的所謂恥辱,卻又那裡甘心讓到手的鴨子飛了?

看着拓跋繼遷神色之中,顯露出一絲退意,急忙道:“大人,這是我們最好的機會,只要能擒殺了英王,官軍勢必會軍心混亂。朝廷此次進剿,我們定然可以不戰而勝。如果不能趁着這個難得的會,將此次朝廷主帥擒殺。我們在想擊敗官軍,恐怕要付出更多黨項男兒性命。”

“大人,您不正是爲了党項人,不在受這個昏聵朝廷的欺壓,才毅然決然的決定起兵造反嗎?您要想想,如果您此次失敗之後,朝廷又該如何對待党項人?這個英王當初在鄭州,敢無聖旨便誅殺一百多官員、舉人、讀書人。若是党項人落到他手中,恐怕亡族滅種都有可能。”

說到這裡,宋公良指了指山上的官軍道:“大人,你不僅要看到眼下,更要以党項人的未來爲念。而且以在下看來,官軍眼下死守不出,正是爲了歇息戰馬的馬力,以便下一步對我們展開反擊。所以大人,在這個時候我們絕對不能放鬆,更不能給官軍以喘息之機。”

“大人,只要能將那個英王擒殺,我們就算付出一半的代價,應該都是划算的。在下也知道,這五千精騎都是平夏部的勇士,更是大人起家的本錢。可大人,如果不能利用今兒這個機會,將這個英王一舉擒殺,以官軍今兒所見的精銳程度,將來平夏部只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宋公良的這一席話,徹底打消了拓跋繼遷的退意。因爲他知道,這個傢伙說的沒有錯。如果不能趁着此次機會,將英王這個朝廷進剿寧夏府的主帥擒殺。就西京大營今兒所表現出來的戰力,在不遠的將來,他麾下的党項男兒只能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有可能是亡族滅種。

想到這裡,拓跋繼遷拔出自己祖傳的党項彎刀,對着身邊的部曲高喊道:“平夏部的忠勇兒郎們,前面山上就是朝廷的那個狗皇帝,派來進剿我黨項人的制置大使英王。只要我平夏部勇士,今兒能將其擒殺。就會避免更多的党項兒郎,不會在白白的付出寶貴的鮮血和生命。”

“我們的牛羊,纔再不會被朝廷掠奪而去。我們的女人和孩子,才能在長生天的庇護之下,生活的更有尊嚴。平夏部的勇士,我黨項人未來能不能擺脫朝廷奴役,就看今日一戰。是党項男兒的,就衝上去活捉那個狗王。長生天會保佑我們党項男兒的。吹牛角號,全軍出擊。”

拓跋繼遷不愧是梟雄一個,三言兩語便將他身邊的平夏部勇士,撩撥的熱血沸騰。當党項人特有的牛角號,號音響徹了戰場每一個角落的之後,這五千党項精騎手舉着馬刀,縱馬再一次向着官軍固守的土山,在身後弓箭手的掩護之下,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決死突擊。

只是在他們對面,以圓形陣固守的歐陽善,面對這五千党項精騎,發起的輪番決死衝鋒,卻是不慌不忙的調動陣型。依託有利地形居高臨下,不斷的頑強固守着。而直到此時,他手中還攥着二百精銳,還有黃瓊帶來的一百親軍,在後面休養生息,一直都沒有使用。

這三百鐵騎,他要留在最關鍵時刻使用。而眼下戰局,即便是前面被悍不畏死黨項精騎,冒着箭雨拼死幾次突破,他也沒有調動這三百騎兵投入使用。而面對眼前危局,黃瓊卻是看着前面戰局,臉上淡笑都沒有少半分。只是誰也注意到,他眼神卻是一直在看着他的對手。

眼力絕佳的黃瓊,在拓跋繼遷與宋公良兩個人,一出現在戰場之上就看到他們了。兩個人之前的交頭接耳,也一點不差的落入了黃瓊的眼中。與年初大朝會上,臉上略帶的一絲謙卑,卻掩飾不住此人天性之中桀驁不馴的拓跋繼遷相比。此時的拓跋繼遷,卻是一臉霸氣。

而就在他身邊的宋公良,則一臉卑躬屈膝的騎在馬上,一邊注意着眼前的戰局,一邊不時的還說着什麼。其實哪怕之前心中隱隱有些猜測,但黃瓊沒有想到拓跋繼遷身邊,那個很得其信任的謀士,還真的是這個傢伙。現在想也是,這個傢伙跟着他父親在隴右多年爲官。

對隴右的形勢,可謂是異常的瞭解。而且此人在自己府中,表現的也算是有一點智謀,只是城府有些不太深罷了。他能夠投靠拓跋繼遷,爲拓跋繼遷出謀劃策,甘心作了漢奸。看來,這傢伙非但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哪兒錯了,還對自己削去他的功名,怨念不是一般的深。

看着這個人,黃瓊卻是想起了在宮中,一邊與母親學武,一邊幫着母親照顧壽陽與自己女兒的京娘,心中不由得輕輕嘆息了一聲。這麼一個好姑娘,怎麼攤上了這麼一個不負責任,爲了那一點點的功名利祿,便甚至不惜賣國求榮、爲虎作倀,跪在異族面前搖尾乞憐的兄長?

這個人長期跟隨其父,在肅州羣牧監,對隴右可謂是瞭如指掌。爲了隴右的安危,尤其是存着幾十萬匹戰馬的各個羣牧監安全,這個宋公良絕對不能留。爲今之計,也只能對不起京娘了。想到這裡,黃瓊突然擡手,從自己親兵背後的弓囊之中,抽出他的弓與兩支利箭。

隨即利用身前幾個侍衛掩護,將兩支利箭同時穩穩的搭在弓弦之上。明白擒賊先擒王,打狼先打頭道理的黃瓊,第一箭自然是衝着拓跋繼遷的這個叛軍之首。就宋公良的地位,哪怕在叛軍之中再重要,也還輪不上他第一箭。黃瓊一併搭在弓弦上第二支箭,纔是爲他準備的。

當初在虎牢關,在趙無妨射殺了叛將之後。黃瓊曾經專門與趙無妨,談了箭術的事情。在鄭州的時候,偶爾也射幾箭以放鬆自己的腦子。以黃瓊自幼習武的眼力以及臂力,拉開這張自他出京就由親兵一直背在身上,他專門在兵部武庫之中挑選的三石弓,自然沒有問題。

這張弓自從製成之後,就因爲軍中極少有人能夠拉動,所以便一直都閒置着。黃瓊派人去武庫司選弓的時候,兵部的人以爲這位年輕王爺,選擇這張基本上沒有人,能夠拉得開的弓,就是爲了顯擺和鼓舞軍中士氣罷了。所以倒也沒有說什麼,直接就給了他派去的人。

兵部那些官員,從上至兵部尚書、兵部侍郎,下到武庫司主事、武庫司的員外郎,壓根就沒有一個人,相信這位文質彬彬,總是一身書生裝的王爺,其實身上內力拉起這張三石弓來,簡直不要太過於輕鬆。當然,原本黃瓊帶着這張弓,其實並不是爲了親自上陣殺敵。

手下兩萬多大軍,他這個統帥親自上陣殺敵,豈不成了一個笑話?但他帶着這張弓,也遠非只是爲了簡單裝飾。除了身先士卒作爲表率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要通過這張弓,在需要的時候向全軍表現,他這個制置大使,永遠與他們同在。

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
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八十八章 首鼠兩端?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七十八章 這就是你們的命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二百九十六章 鬱悶的於大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人之美的鼓勵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思紛亂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五百八十七章 矬子裡面拔大個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