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聖旨到

更讓這位執掌宗正寺的郡王忌諱的是,當年在黃瓊父皇重新掌權之後,再三上摺子要將其挫骨揚灰,並將其誅滅九族。皇宮內那個所謂皇后,連同其所生之皇子皆應賜死,以謝罪天下的一批宗室的下場,他可是還記憶猶新呢。

當年皇帝對那道奏摺,雖說只是留中不發進行了冷處理。但事後卻找藉口,將那帶頭的兩個郡王、三個郡公削爵圈禁。要知道那兩位郡王,還是黃瓊他老子在重新奪回權利之後,爲了恢復和安撫宗室,從被殺諸王所留子弟之中加封的。

即便這樣,也一共才恢復了八位郡王,十一位郡公的爵位。這一下子就廢除了兩個郡王的爵位不說,還牽連爵位直接被廢除。即便有其他的兄弟還在也不得襲爵,子孫更是直接被降級爲奉國中尉。

皇帝這個不是態度的態度,讓這位益陽郡王儘管還摸不清楚,皇帝在這件事情上真實的態度。究竟是投鼠忌器,還是有其他的原因。雖說不太情願,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對於掌管宗室事物的他來說,凡是涉及聽雪軒那位的時候,越謹慎自然越好。

接到宗正寺的奏摺,黃瓊的那位自從奪回大權之後,對自己那個被廢掉並被圈禁的前妻,以及其所生之子一直忌諱莫深的皇帝老子,這一次批覆卻是相當的痛快。於是便有了黃瓊第一次與自己這一世的親生父親,也是眼下天下第一人的當朝皇帝第一次見面。

黃瓊面聖是他那位皇帝老子,由世宗修建的那座永昌宮,返回舊宮半個月的時候。自世宗修建完成永昌宮之後,這座規制宏大的紫薇城,實際上依舊作爲正宮使用。除了世宗皇帝之外,黃瓊的父皇更多時間還是駐蹕在這座舊宮。

這座自隋煬帝時期,爲了彰顯所謂的天朝上國風範,營造萬國來朝的景象,便開始修建時期便奢華壯麗無比的宮殿。雖前隋末年幾經戰火,在隋唐變革之時,又被前唐太宗毀掉了應天門和正殿乾陽殿,一度也曾經被廢棄。

但自唐高宗開始,又歷經武周、唐中宗,直至唐玄宗安史之亂前,前唐幾代帝王的多次大規模維修和改建。雖期間經歷了安史之亂、齊代唐之戰,多次被亂兵掠奪,但大致建築還保存的相當完好。

在齊代唐後,太宗因爲日益困窘的關中平原,已經越來越無力供養一國之都。將京師東遷至漕運便利的洛陽起,直至世宗朝修建永福宮之前,歷代皇帝又在前唐舊宮基礎上,也進行了一定維修和改建。

這座皇宮雖到眼下已經歷經二百餘年滄桑,期間更是幾經戰亂,但相對更加細緻、精巧、奢華的永福宮來說,這座更名爲永昌宮則更顯得規模宏大。尤其是太宗東遷之後,將永昌宮與西面的上陽宮連爲一體,規制更顯得壯麗。

再加上這座永昌宮在修建的時候,引入衆多水系構成了大量的湖泊。使得這座宮殿在炎炎夏日,也不是那麼的悶熱。黃瓊的那位父皇,明顯更喜歡這座歷經滄桑的永昌宮,反倒是不喜歡那座差一點斷送了大齊朝江山的永福宮。每年大部分時間,都駐蹕在這座永昌宮。

皇帝眼下就住在永昌宮,黃瓊與自己皇帝老子第一次見面,倒也不用麻煩在轉去永昌宮。開春後的一天,就在黃瓊與母親剛剛由外面練功回來,一位選旨的太監不期而至。聽着這位太監操着極爲難聽,不男不女公鴨嗓子宣讀的那封,寫的可謂是妙筆生花的那封聖旨。

並沒有按照慣例跪接聖旨的黃瓊,有種說不出來難受。冷宮裡面雖說也有兩個太監,但卻是又聾又啞,就連字也不會寫。雖說一直生活在宮裡面,但這還是黃瓊第一次聽到真正太監說話。

黃瓊是站着接的聖旨,而他的母親更是在椅子上坐的穩如泰山。表情上看不出一絲恭敬不說,甚至給人的感覺這道聖旨,根本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偶爾看過來冷淡的眼神,掃視一眼這個太監和他手中的聖旨。

儘管對眼前這二位,根本就沒有其他嬪妃或是皇子,在接到聖旨時畢恭畢敬,或是說誠惶誠恐的做派有些不滿。但這個前來宣旨之前,似乎得到了一定叮囑的太監,也只是皺了皺眉頭,沒有多說什麼。甚至對黃瓊母親,還張嘴閉嘴一口一個娘娘的稱呼着。

等到宣佈完聖旨上的內容,這位太監一躬身對着黃瓊道:“請小皇子更衣,隨同奴婢去面聖。讓皇上等久了,這有失君臣之禮。您與皇上雖說是父子,但也是君臣。做臣子的,還是要有做臣子樣子的。”

聽完這個太監的這番話,黃瓊卻是連動都沒有動一下,只是用淡淡的語氣道:“我就這身衣服,有什麼衣可更的?”

見到黃瓊一點不給自己面子,甚至也不給皇帝面子,這個太監卻是不敢發火。面前的這位是皇子,雖說一直在冷宮裡面待着,可畢竟也是皇子,是自己的主子,那裡是自己一個小黃門得罪的起的?

這個太監面對態度強硬的黃瓊,也只能陪着笑道:“小皇子,你可別拿奴婢開心了。您是皇子,雖說還沒有封爵,可皇子的禮服還是應該有的。還請您趕快更衣,要是讓皇上等急了,這奴婢回去就不好交差了。”

聽到這個太監再一次催促自己更衣,黃瓊不由的冷冷一笑道:“你小子是第一天才進宮,還是拿我取笑?我從出生就在冷宮,連這個冷宮大門都沒有出去過,更沒有見過我那位皇帝老子,我哪裡來的什麼面聖衣服。要見就這身衣服,要不見就拉倒。”

只是黃瓊話音剛落下,還沒有等被他噎的滿口無言的太監說什麼,身後卻傳來母親的聲音:“瓊兒,你這麼多年的書都白讀了?涵養到那裡去了?難道你這麼多年書讀下來,就這麼一點城府?”

母親的話,讓黃瓊不由的一愣,隨即也感覺到自己今天的確有點過了。居然拿一個太監撒起氣來,自己今天怎麼會這麼沉不住氣?難道正像是母親說的那樣,自己這麼多年的書都白讀了,涵養到那裡去了?

想到這裡,黃瓊微微的躬了下一身道:“有勞公公了,我自幼在冷宮生活,從來都沒有人給我預什麼禮服。所以是真的沒有禮服,只有日常所穿的衣物。我從未出過冷宮一步,公公還是我見的這座冷宮外第一人,剛剛如有得罪之處,還請公公海涵。”

見到黃瓊的態度大變,這個太監連忙道:“小皇子這番話,豈不是要折殺奴才了?奴婢進宮時間不長,就被分到西都大明宮中任職。去年皇上去西都祭祖,纔跟隨皇上回東都。所以對這邊宮中事物還不算熟悉,真的不知道您沒有皇子禮服。”

這個太監也算是相當的機敏,在黃瓊改變了態度之後,倒也順坡就驢馬上就認錯。略微的解釋一下,這位太監又道:“既然這樣,還請小皇子隨着奴婢去面聖。皇上現在還在溫德殿候着那。”說罷,對門外一躬身,擺出了一個請的姿勢。

黃瓊並沒有立即按照這個太監的要求離開,而是回頭看了看並沒有說話,只是一頷首示意他可以跟着去的母親。這纔跟着那個傳旨的太監身後,在自幼一直照顧自己的瑤姨擔憂的目光之下離開。

一路走,黃瓊一路琢磨自己這個皇帝老子,既然已經遺忘自己十八年,怎麼今天突然想起來見自己了?他究竟想要做什麼?是要殺了自己?可從自己離開時,母親的表情又不像。難道是嫌自己在冷宮中,也礙着他的眼要讓自己出宮?

想想也是,別的皇子十三歲就出宮就府別居了,自己現在已經十八歲了。冷宮雖說是冷宮,可終歸還是在皇宮裡面。估計自己那個皇帝老子,是擔心自己繼續留在宮中,搞出什麼事情來吧。畢竟皇宮裡面除了皇帝之外,是不允許有其他任何男人長住的。

那個什麼溫德殿是個什麼所在,黃瓊倒是偶爾聽母親提起過。知道那是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在不上早朝時候接見大臣和批閱奏摺的地方。一般皇子除了非奉旨聽政之外,是不允許進去的。在那裡見自己,自己的這位老爺子到底安的是什麼心思?

在去往溫德殿的路上,黃瓊一邊三心二意套着那個太監的話,想要套出皇帝在溫德殿召見自己的原因。一邊則實在耐不住好奇,打量着這座氣勢恢宏的宮殿建築。這還是他第一次正大光明的在白天,參觀這座皇宮。

雖說已經是歷經二百多年的滄桑,再加上多次改建和擴建,這座永昌宮與當初隋煬帝修建的時候,早已經是今非昔比朱顏改了,但恢宏的氣勢卻沒有變。層層疊疊,一眼看不到邊的宮殿,讓人彷彿身在隋唐盛世一般。

就算是黃瓊無緣得見這座宮殿的全貌,但以他多年非法考古積累下來的經驗來看,眼下自己所在的這座宮殿,足有後世北京紫禁城幾倍大。雖然只是在途中偶爾掃了一眼,但他卻清楚的看到前面正殿規模,遠大於後世故宮的三大殿。

只是帶他去見皇帝的那個太監,嘴卻是相當的嚴實。沿途的各個宮殿名稱、用途,即便是黃瓊詢問,也向來是閉口不言。這個太監不說,黃瓊倒很知趣的也沒有深問。想想也是,在皇帝身邊工作的人哪有嘴不嚴的?

不過出乎黃瓊預料的是,皇帝召見他的溫德殿,距離母親與自己所在作爲冷宮的聽雪軒,就這座幾乎佔據了半個洛陽城,面積廣大的皇宮來說並不遠。按照後世時間來計算,走也就十多分鐘的時間,那個太監便在一座看起來小巧,但顯得很別緻的宮殿外停住了腳。

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五百章 夾帶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五百章 夾帶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
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來者不善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七百四十三章 觸動很大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二百零六章 考驗纔開始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宮薨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五百章 夾帶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五百章 夾帶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株連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