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

黃瓊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很堅決,雖說做決定時語氣很是平淡,讓人聽不出什麼情緒來。可語氣之中的堅決,羣臣卻是都聽了出來。羣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要勸諫這位太子爺,事情不要做的太絕。就算不看在那位老先生的面,也要看在後宮的德妃,還有宋王的面子。

只是一想起,這位爺前幾日將德妃,從溫德殿內趕出去,還杖斃了德妃安插在尚宮局的幾個心腹,包括那位老先生的門生故吏在內,幾乎全部人立馬便都熄了繼續勸諫的想法。開什麼玩笑,這位主就連德妃都敢攆出去,而皇帝別說追究他責任,甚至連聲都沒有吭一下。

德妃是什麼人?那可不單單是那位老先生的女兒,如今還是權掌六宮事,可謂是如的後宮第一人。就這樣被從溫德殿趕出去,卻也只能將滿肚子氣壓下去。自己又何必,去趟這位爺與德妃母子之間渾水。別看只是一個諡號的事情,可又有誰知道,這背後藏着多少東西呢。

看着這位太子爺,平靜的看不出任何心思的神色。有些官員甚至隱隱感覺,此事只是一個開始,更是對某些人一個敲打。只是這些心思各異的官員卻不知道,坐在上面的黃瓊,其實這個時候倒是有些希望,滿朝的文武官員之中,能有一個站出來與自己,就此事據理力爭的。

只可惜,讓他失望的是,今兒在這座大殿裡面的上百官員不分文武,除了武官一副不管我事的表情之外,居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包括那位老先生的門生故吏,在自己下了決心之後,一個個的都縮着脖子不吭聲。眼前的一幕,讓黃瓊微微皺了皺眉,這就是當今大齊朝的官員。

自己雖說沒有指望他們能夠文死諫,卻也希望他們能夠站出來,指出自己不對的地方。可現實卻是很打臉,這些堂堂的大齊朝官員,什麼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什麼尚書左右丞,什麼六部九卿、御史臺左都御史,不約而同的保持了沉默。這麼點小事,都不敢來爭一爭。

若是真的遇到什麼大事,朝廷又能指望他們什麼?黃瓊多少有些失望。而接下來,也許是被今兒的事情給搞得鎮靜,或是說不知所措。在整個早朝期間,羣臣幾乎都在失神的狀態之下渡過。今兒這個早朝,可以說除了定下那位老先生的諡號之外,什麼有用的決定都沒有做。

下了早朝,回到溫德殿後,對朝中官員極度失望的黃瓊,已經沒有了心思再去見任何官員。打發昨兒剛剛被他晉升爲溫德殿總管太監的李海,去將自從自己回京,便一直都沒有抽出機會見面的賈權,宣進宮來之後。黃瓊有些心神俱疲的坐在椅子上,看着外面多少有些失神。

只是就在黃瓊一邊批摺子,一邊等待賈權到來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跑進了溫德殿。甚至因爲過於急切,在邁入溫德殿的時候,沒有注意到殿門處的門檻,直接被絆一個大跟頭。見到這個太監,慌慌張張的樣子,黃瓊有些惱火道:“慌什麼?平日怎麼教你們的?”

面對黃瓊的呵斥,那個太監卻是顧不得請罪。跪倒在地道:“殿下,實在是事情緊急,奴才才忘了您的教誨。等奴才說完,您在罵奴才不遲。德妃娘娘現在跪在聽雪軒門外,正大哭着要見皇上。莊妃等幾個地位高的嬪妃去勸說,都被她給罵了回去。您還是趕快去看看吧。”

聽到太監的稟奏,黃瓊擡手示意他起來後,卻是淡淡的道:“寡人當做什麼事情?就這麼丁點大的事情,也值得你們如此的急切?她願意跪在那裡,就讓她跪着好了。你去告訴德妃,如果她不要顏面的話,願意跪在那裡多久,就跪在那裡。告訴其他主位,該幹嘛就幹嘛去。”

“如果願意看熱鬧,就在那裡看,但誰也不許再勸。有那個空閒,還是回去多教育一下自己的皇子、皇女。今後若是寡人在發現,那個皇子在入學讀書時,身邊還跟着一羣太監,那她們宮中今後就一個太監都不要留了。寡人才外出不到一年,誰給她們的權利改掉規矩的?”

聽到黃瓊的吩咐,別說那個報信的太監,就是溫德殿內,其他服侍的太監都愣住了。如今跪在聽雪軒外哭訴的不是別人,那可是如今權掌六宮事的德妃娘娘。就算你再不把她放在眼裡,可她總歸還是您這位太子爺的庶母。就讓她跪在您母妃門外,這麼一直哭下去真的好嗎?

只是看着這位太子爺,有些低沉的臉色。想起前兩日因爲沒有阻攔,擅闖溫德殿的德妃,被活活打死在這殿門外幾個太監,傳話太監不敢在猶豫,轉身跑回德妃那裡傳話去了。而看着那個太監的背影,黃瓊卻是淡淡的笑了笑。老爺子將印璽交給自己後,就與母親出宮了。

至於去那裡了,老爺子是誰也沒有告訴。而母親就連除了夜晚休息之外,從不離身的京娘也一樣沒有帶。眼下聽雪軒內,只有京娘帶着自己那個,除了母親誰也不理的三丫頭,外加壽陽在習字。花朵這兩日回去探望林含煙了。而吳芝玉的那個丫頭,也回到了西苑陪伴母親。

以京孃的性子,無論聽雪軒外面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不涉及到母親,不涉及到幾個孩子。就算是天崩地裂,她也不會理睬一下的。德妃跑到那裡去跪着,恐怕就是嗓子鬥毆哭啞了,也沒有人會去理會一下。至於自己那對父母出宮究竟做什麼去了,黃瓊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因爲此事就是他自己也是下朝之後,聽到專門等候自己高無庸的奏報。才知道自己那位老爺子,吩咐高無庸將印璽轉交給自己之後,便與母親換上便裝出宮了。至於兩個人出宮做什麼,出去是去那裡,高無庸也是不知道。他在回聽雪軒復旨的時候,倆個人已經離開了宮中。

而黃瓊聽到這件事後,其實也是蠻吃驚的。倒不是因爲老爺子出宮他吃驚,而是因爲母親居然也跟着老爺子胡鬧,倒是讓他很是有些吃驚。因爲在他的記憶之中,以往母親除了當年帶自己出宮練功之外,根本從來不出聽雪軒一步。便是自己出宮後,也就去自己哪裡一兩次。

再多,就是自己在無量觀,遇到母親的那次。怎麼這次,不僅出宮了不說,還與老爺子一同出去的。甚至兩個人,就連一個侍衛都沒有帶。便是高無庸這個老爺子,幾乎從不離身的太監,還有京娘都被扔在了宮中。有母親在,老爺子的安全黃瓊倒是不擔心。可母親那裡?

面對自己從西京回來後,越來越有些不靠譜的老爺子,黃瓊皺了皺眉,總覺得自己這個爹,把自己母親也帶壞了。不過眼下既然老爺子已經溜出宮,那就讓那位頂着一個德字,所作所爲卻的半分德也沒有的德妃,跪在那裡哭訴去吧。自己倒要看看,她能哭出什麼花樣來。

正在黃瓊琢磨老爺子,這次偷跑出宮究竟意欲何爲的時候,被他派人找來的賈權卻是已經到了。等待身穿一身七品官服的賈權,被帶進溫德殿的時候,黃瓊心中多少還是有些歉意的。如今範劍已經外派任知縣,雖說只是一個三等縣的七品知縣,但卻是實打實的一地正印官。

可跟着自己時間最長的賈權,如今還只是一個英王府的七品閒職。自己回來,又一直都沒有顧得上他,這對賈權多少有些不公平。賈權的性子,雖說有些陰霾,可也幫着自己處理不少事情。自己出宮之初,可謂是受他幫助良多。眼下自己身邊諸人,他卻是最不如意的一個。

見到賈權要下跪,黃瓊急忙走到他面前,一把將他攙扶住,語氣有些歉意的道:“賈兄,不必如此。寡人還是當初那個寡人,並未因爲地位的改變,而有什麼變化。說起來,還是寡人對不起賈兄。這回京也多少有幾日了,卻一直在忙着處理其他一些事情,而忽視了賈兄。”

聽着黃瓊這番暖心窩子的話,饒是一向性子有些清冷,賈權也不由得眼睛一紅。而黃瓊話中自稱的變化,也讓他知道,過去真的是已經過去了。原本的英王,現在變成了太子,如今又受命代君處置朝政。自己不能再與過去一般了,否則就算太子不計較,但卻是人言可畏。

君臣之交,那是已經過去式了。想到這裡,賈權急忙一躬身道:“殿下萬萬不可再稱權爲兄,權雖說是殿下潛邸舊臣,可如今卻是君臣有別。殿下雖說不忘舊情,不以權爲外人。可權自己,卻不能不擺正位置。殿下,君是君,臣是臣,君臣不能混爲一體,這有違禮制的。”

見一向放蕩不羈的賈權,如今也變得如此刻板。黃瓊心中輕嘆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只是給賈權賜座,並揮退殿內太監後,黃瓊看着有些消瘦的賈權,知道自己不在京的那段日子裡面,孤身在京的他日子不會太好過。就算自己委託永王照顧,但永王不可能整日都看着他。

在自己晉封太子後,有些人暗中就連自己都敢動,又豈會在乎一個小小七品官員?恐怕那些日子,曾經身爲自己的親信,當時孤身一人留在京城。又沒有遞牌子進宮權限的賈權,想必成了某些心有不甘人出氣筒。好在自己現在回京了,有些人再心有不甘,也得老實的待着。

拍了拍賈權的肩膀,黃瓊輕聲的道:“寡人在西京這段日子裡,你恐怕受了不少委屈。原本寡人也曾經想過,調你去西京協助寡人。可京中,沒有一個可靠人,替寡人看着不行。永王畢竟是永王,有些事情不好都交給他。現在寡人回來了,今後再也沒有人敢在做什麼手腳。”

“寡人今兒找你來,不單單是想着要與你敘舊,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着與你聊一聊,今後對你的安排。範劍現在被寡人安排去了寧夏府做知縣,寡人現在想要問問你,有沒有什麼想法。若是也想要外派去做一個州縣正印官,寡人雖說捨不得,但也絕度不會攔着的。”

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
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五十三章 轉變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七百七十三章 遷怒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八百二十四章 就讓她跪着好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範刀的感受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七百五十六章 這孩子不是你的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十六章 往事並不如煙(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七百八十八章 連人都算不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