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

自己會不會在他回京之前,也被那些婦人一樣,給一些錢帛打發出去,或是隨便找一個販夫走卒,把自己給嫁了?想到這裡,李氏更是一陣陣的憂愁。好在黃瓊在得知二女都有了身孕之後,馬上對二女都進行了安撫。雖說秦氏的態度,還有些猶豫不定,可李氏總算安心了。

現在的黃瓊,雖說每日都要處理陝西、隴右二路的摺子,還要兼顧京城那邊的事情。但其實每日下來,要比在京城秉政的時候清閒不少。在寧夏府叛亂被平息之後,黃瓊對党項人的 雷霆手段,讓隴右、陝西周邊諸部族,無論是吐蕃還是回紇,或是其他部族都老實了許多。

而在十二月初,黃瓊關於對吐蕃和党項諸部族的處理,老爺子那邊總算點頭了。並命黃瓊,在長安就地接待吐蕃諸部頭人,以及吐蕃高僧。至於賜予高僧的法號,老爺子讓黃瓊自己去掂對。另外老爺子對黃瓊,不肯搬進太極宮的做法很是不滿,在聖旨上訓斥怕什麼?

末了,讓他痛快的滾進太極宮去,少蹲在那個節度使府給他丟人現眼。你現在是堂堂國之儲君,放着西京兩座正宮,無數的皇家亭臺閣院不去住。非要留在節度使府,讓暫時署理陝西節度使的賀元鋒,整日裡面只能擠在節度使衙門內。這讓老爺子作爲一國之君,顏面何在?

其實黃瓊即便按照聖旨搬進太極宮居住,可按照定製也只能住在太極宮的東宮。這裡纔在隋唐時,一直都是太子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從前隋的前太子楊勇,後太子楊廣。再到前唐的李建成、李世民、李治、李顯,爲太子的時候都住在東宮,而不是直接搬進太極宮居住。

便是前太子,就是自己的那位大哥,每次在隨駕來西京祭陵的時候,也大多數都是居住以興慶宮廢墟爲基礎,修建的那一處規制並不大園子內,而不是居住太極宮與大明宮。期間,也只有最初的兩三年,曾住在太極宮的東宮。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便搬了出去。

而在那處開國初年,興慶宮被毀後改成的一處小型園林的園子,完成大修之後,便是東宮也不在居住。老爺子將東宮改爲了在西京期間,日常聽政的場所。當然黃瓊也猜測,前太子不住在東宮,這其中也有喜好男風的前太子,爲了掩人耳目,提防被老爺子發現有意搬出來。

可輪到自己這裡,先是什麼招呼都沒有打,便給了自己一個突然襲擊。居然在祭陵大典上,冊立自己爲新儲君。隨後更是不與自己提前打招呼,便讓自己打破慣例,直接搬進太極宮,還指定太極宮中的甘露殿,爲他在太極宮居住期間的寢殿,兩儀殿作爲他處理政務所在。

接到老爺子聖旨的黃瓊,琢磨良久也沒有能琢磨明白老爺子的意思。但有一點,他現在倒是可以肯定,讓自己搬進太極宮,絕對不是老爺子在試探自己。難道是爲了壯自己的聲勢,可也不太像。只是雖說一直沒有琢磨明白老爺子的意思,可這次黃瓊卻是不敢不尊聖旨了。

在接到聖旨的第三天,乖乖的帶着身邊諸女搬進了太極宮。而直到搬進太極宮後,他才知道甘露殿一直是老爺子來西京時,居住在太極宮時的寢殿。在得知這個消息,黃瓊才明白老爺子,爲何非要自己直接越過東宮,搬進他來長安時候,慣用作爲正宮的太極宮良苦用心。

雖說老爺子已經變相昭告天下,冊立自己爲新的儲君。可內心之中,對於自己的出身,究竟會引起宗室任何反應,還是有些不太放心。他這是在試探,天下宗室對冊立自己爲儲君的反應。至於一向講究乾綱獨斷的老爺子,爲何在這個時候在意起來宗室反應,黃瓊倒還知道。

老爺子一向認爲,這宗室纔是天下根本。儘管不是太在乎宗室的反應,可老爺子多少還是有些顧忌的。在京中,老爺子有些事情不好做,可到了留都長安,老爺子便可以完全放開手腳。西京雖說也是京城,可不管怎麼說現在只是留都。西京的宮殿,如今也不是大齊朝正宮。

西京無論是地位,還是西京中宮殿的地位,影響都遠不如京兆。更何況,老爺子以往來西京,都住在太極宮而不是大明宮。但本朝其他歷代先帝來西京的時候,一般都是住在大明宮。而大明宮自前唐高宗年間修建完成後,直到唐僖宗被趕到成都府,一直都是前唐的正宮。

太祖皇帝自建都長安後,也一直以大明宮爲正宮。雖說後期掌握朝政的太宗皇帝,一直到遷都京兆,都是以太極宮爲正宮。但不管怎麼說,太極宮與大明宮相比,地位更低一些。一直到老爺子大權在握,開始巡幸西京之前。幾百年的風雨,太極宮實際上已經有些荒廢了。

直到老爺子開始巡幸西京,不願意住在歷代先帝,居住的大明宮,而選擇太極宮作爲自己在西京的正宮,太極宮才重新修繕一新。可在本朝的地位,遠不如北面太祖皇帝居住過的大明宮。利用西京,以及地位更低下的太極宮試探,宗室就算還是反對,程度肯定會小的多。

即便出了一些亂子,也可以從容應對。想明白這一點後,黃瓊才發現自己這位老爺子,當真像母親說的那樣,治國上循序守舊,可這帝王心術卻是相當的了得。難怪能讓母親那樣一個心高氣傲,才學、武功、能力皆一頂一的人,對他死心塌地,從來都沒有變心過。

就這麼一件事,偏要搞出這麼多的花樣和道道來,也真難爲他了。不過這件事,倒是再一次讓黃瓊看到了,老爺子一個很突出的弱點,那就是遇事的時不果斷,甚至多少還有些軟。老爺子總想將事情處理的過於周全一些,可這天下又哪有那麼多的兩全其美的事情?

任何事情,既然做了,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又想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又不想去承擔任何的風險,這天下哪有那麼好事情?也許是老爺子在這件事上過於心計,彎彎腸子太多的原因。老爺子處理此事的方式,讓黃瓊總有一種太拖沓,一股子小家子氣,很不大氣的感覺。

當然,黃瓊心中是這麼想,可嘴上卻絕對不會說出來的。忙着安撫跟着自己搬進太極宮之後,一直都有些惴惴不安,緊張到連話都少了許多。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格外小心,平時連話都不肯說一句的董千紅諸女,還來不及的黃瓊,又哪有心思上趕着給自己找那個麻煩?

шшш✿ Tтká n✿ CO

不過皇帝若是知道了,自己的苦心居然得到這個兒子評價,會不會罵他一句白眼狼就不知道了。而直到此時,已經到長安一段時日的黃瓊,纔有機會打量這座自隋文帝修建,歷經前唐、本朝幾百年風雨,中間經歷了唐代隋,齊代唐兩次王朝更替,曾經讓他聞名已久的宮殿。

這座規制宏大的皇宮,雖說已經不在是大齊朝的正宮。儘管在前唐完成大明宮修建後,也不在座位正宮使用,眼下也顯得有些陳舊。但卻依舊保持了前唐規制,鑑證了無數歲月變遷,經歷了改朝換代,其中發生了無數重大歷史事件的這座宮殿,規模依然極其龐大。

站在宮門正門承天門的城頭上向下俯視,殿堂亭臺閣樓可謂是層層疊疊,一眼都望不到邊。尤其是作爲正殿的太極殿,更是恢宏壯觀。整個宮殿,按照黃瓊的估算,幾乎被他前世見過的北京故宮,幾乎大了整整三倍。作爲正殿的太極殿,規制也遠遠大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

想到這座宮殿,自隋文帝篡位開始修建,至今已經經歷了隋、唐、本朝數百年。經歷隋滅唐興,唐滅齊興,也鑑證了隋煬帝弒父、玄武門事變等諸多,皇家血腥奪嫡的宮殿,黃瓊不禁暗歎:“三百年家國,二萬里地河山。風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做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變軍興起,沈腰孟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垂淚對宮娥。遙想當年,唐太宗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山河如虎。後世子孫卻是個頂個的不削。先有女帝篡國,繼有太平、安樂之流禍亂超綱。接下來唐玄宗先明後暗,奪兒媳以納後宮,引發了安史之亂,幾乎亡國。”

“再後來,除了憲宗、宣宗、武宗三帝,還算是勵精圖治之外,其餘諸帝不是昏暗透頂,便是懦弱無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前唐雖說享國二百六十餘年,但這二百六十餘年之中,亂相卻是佔了大半。尤其是到了中晚唐,藩鎮叛亂此起彼伏,皇帝廢立操縱宦官之手。”

“縱觀一部赫赫二百餘年唐史,足以堪稱歷代帝王反面的教科書。玄武門之變,兄弟自相殘殺。女帝臨朝,開三皇五帝以來數千年之先河。邊關大將犯上作亂,一路從燕山打到長安。再後來,便是剛剛說那些。皇帝受制於家奴,老婆,甚至於女兒,可謂是歷代帝王之所罕見。”

“雖說沒有出現,西晉末年晉惠帝羊皇后滅國之後,被掠爲胡君產子之恥辱。但皇帝廢立受制於家奴,多次被臣子所逼,只能狼狽逃出京城,四處就食而無安身之地。甚至被逼得兩度巡幸西川,在寡人看來更是奇恥大辱。寡人以爲後世帝王,每一個都當以晉唐二史爲鑑。”

黃瓊的話音落下,今兒因爲是黃瓊第一次在太極宮見人,所以談完事後,被他拽着一同來到承天門。此時就陪在他身邊的一羣官員,大眼瞪小眼的誰也不敢說話。這位新出爐的太子爺,在這裡評價前唐皇帝。還說什麼以晉唐二史爲鑑,這是他們這些普通臣子能接的話嗎? www_ttκд n_C 〇

若是這位新出爐的太子爺,以前唐諸相例如房玄齡、杜如晦、李德裕等做例子,他們還敢接口一些。可拿着那些皇帝去說事,他們又有那個敢接口?雖說本朝向來講的是不以言獲罪。可大家都苦苦打拼了十幾年,幾十年纔到今天,誰又願意稀裡糊塗的丟官?或是得罪這位主。

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一章 星辰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三十章 滑頭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五百章 夾帶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
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一章 星辰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把我當成什麼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七百一十六章 只能順意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三十章 滑頭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是在安撫誰?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七百六十五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二百四十一章 相信我一次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五百章 夾帶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去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八百七十五章 範家真正災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七百六十一章 奇貨可居?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三百零二章 朝臣的心思(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瑤歸來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四百二十二章 根子第八百三十二章 蔡氏的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