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

當今這位皇帝,是那種一旦下了決心之後,便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他若是想要做什麼,或是認定什麼,根本就不會給臣子反駁的機會,除非你將官帽子交出來。可這個官帽子,都是自己打拼幾十年,踩下無數同僚才換來的。就這麼輕易的交出去,誰又會真那麼做?

一邊是英王極其無理的要求,一邊是皇帝二十餘年爲君養成的習慣。英王如今的確大權在握,也受皇帝的寵信。可不管怎麼說,他如今還不是皇帝嗎?哪怕英王示意再明顯,可自己也只能站在皇帝那一邊。而且除了皇帝還是一國之君之外,還有一點對這二位很重要。

那就是自己儘可能調換,能做到什麼程度是什麼程度,反正也不是自己帶着那羣紈絝上戰場。自己的子弟都是學文的,御林八軍之中除了兵部尚書,有一個遠房侄子之外,也沒有自己子弟。俗話說死道友、不死貧道,你英王帶着這羣傢伙上戰場,打成什麼樣是你自己事。

要調這羣紈絝上戰場的,是你的親爹當朝的皇帝。這羣紈絝到了戰場上再不爭氣,甚至拖累了平叛的後腿,始作俑者是你的親爹,與自己這兩個做臣子的無關。雖說無論是皇帝的要求,還是英王的要求都很過分。可兩權相害取其輕,眼下皇帝還是得罪不起的。

站到皇帝那邊,英王最多日後給自己苦頭吃。可若是站在英王這邊,拒絕了皇帝調御林八軍的要求,那真的是要丟官帽子的。至於英王這裡,儘可能的辦差吧。雖說實在難了一些,可也只能辦到什麼地步,就算是什麼地步吧。所以,這三個人最終選擇,還是讓黃瓊失望了。

在三人走後,皇帝放下手中一直用來裝模作樣的書,站起身來走到書房門外。沒有看向一臉委屈的黃瓊,而是將目光轉向了正忙碌着佈置後日大婚的太監、宮女、僕人。沉默良久後才道:“常言道這世上無無用之兵,只有無爲之將。兵能不能練出來,看的是將而不是兵。”

“當年桂林郡王,能將一羣兵無鬥志的潰軍,打造成百戰精銳,橫掃陳州十餘萬前唐精銳。朕給你的這些御林軍,怎麼說也比當年那些潰軍強吧。朕決定,從御林軍抽調出來這五千軍馬,今後就是你的親軍。至於朕給你的這些親軍,究竟能不能練出來,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很明顯,黃瓊那幾個要求的用意,不僅三個重臣聽出來了,皇帝也一樣聽出來了。而且在看到一邊捂着嘴偷笑的永王后,黃瓊明白自己話中的這點意思,搞了半天好像除了臉色滿臉嫉色之外,其餘一臉茫然的宋王之外,在場的其餘諸人都聽出來。

連永王都能聽出來自己話中的意思,以老爺子的帝王心術,又如何聽不出來?老爺子雖說沒有直接挑明,但話裡有話的這番話,讓黃瓊臉上多少有些尷尬。只是老爺子後面的話,讓無論是黃瓊,還是在一邊的永王、宋王,臉色都微微有些一變。

黃瓊臉色微變,是他沒有搞明白老爺子如此做的真正意思。這三千騎兵練出來,就撥給自己做親軍。這可是御林八軍的人馬,老爺子難道這是要提前傳位?以老爺子對權利的控制慾,這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可老爺子這個做法的真實意圖是什麼,黃瓊一時摸不到頭腦?

要知道,太子的侍衛加上親軍,也不過才三百人。即便有外出增加護衛的話,也需要請旨,由殿前司從御林八軍選派。而即便是守備皇宮的御林軍,人數也不過一千五百人。老爺子要給自己撥三千騎兵做親軍,還是自己帶過的軍馬,老爺子就不怕自己起點什麼心思嗎?

一時沒有搞清楚老爺子,此舉真實意圖是什麼的黃瓊在心裡,胡亂猜測老爺子此舉的真實意圖。而永王則是想起了什麼,對着黃瓊微微的搖頭,示意他不要再說什麼。至於宋王,則是一臉的嫉妒外加不甘。三千親軍,自大齊朝開國以來,又有那位親王,包括太子在內有的。

便是當年太宗皇帝,在身爲太子在外督師的太宗皇帝,身邊連侍衛加上前軍,也只有一千軍馬。三千親軍,恐怕自己這位九哥,從隴右凱旋那一日,老爺子搞不好就會提前傳位。這又如何讓一心想要爭奪儲君之位的宋王,在心中快要嫉妒得幾乎快要發瘋?

對於身後三個兒子的臉色變化,其實心中明鏡一樣的老爺子,權當做不知道一樣。看着院子內忙碌的下人,又是沉默了好大一會才道:“待你大婚之後,就搬到朕給你準備的宮中去吧。既然有人一直惦記着你的這座英王府,就還給他便是了,朕耳根子也好清靜一些。”

話音落下,老爺子突然轉過身來,制止了想要說些什麼的黃瓊。眼光卻是落到了黃瓊書房之內,他出宮時自己賞賜那座柳公權的屏風上。隨即又看了一眼宋王后,說出了一番三個兒子,都有些意想不到的話:“離朕近一些,你出征在外,朕也纔好照顧你的家眷。”

“那邊朕都已經幫你安排好了,太醫女官都不缺。那個段孺人有了身子後,不是一直都反應很大嗎?宮中有太醫,也有經驗豐富女官。想必幫着你照顧一個孕婦,還是沒有任何問題。更何況搬到那裡去,離宮中就是一道牆罷了。何孺人進宮探視孩子,也方便一些。”

老爺子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雖說很平緩,但卻是一副不容商議的態度。而黃瓊面對着老爺子堅決的態度,也只能苦笑點頭。他知道,老爺子如此做,除了擔心自己出徵在外,滕王在搞出什麼動作來不好收場。將自己家眷放在他眼皮子底下,想必再沒有人敢去騷擾。

再有一個,便是老爺子對司徒喚霜,或是說司徒喚霜背後的桂林郡王不放心。母親知道了司徒喚霜的真實身世,可老爺子卻不知道。他一直都以爲,司徒喚霜是桂林郡王的親生女兒。擔心司徒喚霜與桂林郡王,私下保持聯繫,做出什麼不利於朝廷,甚至是自己的事情來。

將自己家眷遷居到原來前唐的上陽宮,即是保護但也是監視。這樣一來,自己出徵在外倒是放心多了。只是一想起,自己若是搬到宮中,林含煙又該怎麼辦?老爺子會允許她與自己,一同搬到宮中嗎?哪怕是現在老爺子已經將其單獨隔出來,可那裡依舊是皇宮範圍之內。

原來前唐所修的,與紫薇城隔着皇城相望的上陽宮,早在唐德宗年間便已經荒廢。到了唐穆宗年間,隨着前唐皇帝不在東來,更是隻剩下一片斷壁殘垣。本朝開國之初,河南路境內連番大戰,前唐所建的那座以雅緻聞名的上陽宮,更是幾乎已經片瓦皆無。

太宗皇帝在東遷,整修洛陽城內紫薇城作爲皇宮時,將原來前唐上陽宮也一併擴充了進來。在原來前唐上陽宮遺址上,修建了一組雅緻而緊湊的宮殿羣,原本作爲自己年老時修養的宮殿。不過自修好之後,太宗皇帝直到巡幸西都,祭拜太祖陵時駕崩,也一日都沒有住過。

後來歷代帝王,也因爲這座位於宮城西面的宮殿羣,緊鄰洛河使得湖泊衆多,而只是將其作爲夏日避暑場所。或是閒來無事時,釣魚休閒娛樂之地。到了黃瓊這位皇帝老子這裡,或是因爲每日忙於國事,或是因爲童年時,那些不愉快的回憶,更是幾乎從未踏足過。

因爲當初他就誕生在那一片宮殿羣。在出宮之前,更是與母親在那裡艱難度日。對於那一片宮殿,他可謂是刻骨銘心。雖說在其真正掌握大權之後,滿朝上下加上宮內宮外,都將那裡視作龍興潛邸之地,曾經多加修繕。可老爺子卻依舊,從來都未曾踏入過半步。

如今,卻是誰也沒有想到居然將那一片,他龍興潛府的宮殿羣,單獨劃了出來作爲新的英王府。只是黃瓊惦記着林含煙,以及不想到老爺子眼皮子底下去住,所有還是有些不想搬家。但面對着皇帝堅決的,甚至是不容在商議的語氣,也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

看着黃瓊雖然點頭,但卻有些遲疑的面孔。知道他心中在想着什麼的皇帝,卻只是有些神秘的微微一笑,並沒有再因爲此事而多說什麼。在看了一遍府內爲黃瓊大婚做的準備,以及見到正在忙碌的禮部與工部官員後,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又去何瑤那裡,看了看孩子之後,便帶着永王與宋王就此離去。就好像他這一趟來英王府,就是爲了專門爲了檢查黃瓊大婚現場一般。看着老爺子離去時的背影,黃瓊一頭霧水。他實在有些沒有搞清楚,老爺子這次跑到自己這裡來的真實意圖。難道就是爲了吩咐自己搬家?

一想起老爺子臨走時,有些詭異的眼神,黃瓊就一陣陣的有些頭大。對於黃瓊來說,搬到老爺子身邊去住。雖說有些不自在,可在自己出徵之後,將家眷送到老爺子眼皮子底下,倒是一樁好事,至少滕王不會在上門找麻煩。可問題是,這林含煙又該如何安置?

老爺子若是不允許,自己將林含煙母女帶過去,自己又該如何的安排她們母女?若是將林含煙與花朵,送回原來的那個安置地方,黃瓊是打死都不願意的。別人不心疼這孤苦無依的母女兩個,他還心疼自己的女人和養女呢。自己可是她們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他可不想讓自己的女人,還有自己的孩子整日裡面,去受那個尖酸刻薄王長子母親,還有蜀王那個幾個侍妾的窩囊氣。尤其是花朵,那麼可愛懂事,便是連老爺子與母親都極其喜愛的孩子,去受那種氣在把孩子給帶壞了。而蜀王妃會被安置到那裡,他倒是無所謂。

反正自己也不打算在碰蜀王妃,這個女人將來會被老爺子安置在那裡,他並不想去操心,大不了事後多給一些補償就是了。而這個女人也是一個聰明人,即便是回到原來的地方,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她還是很清楚的。更何況這件事,還涉及到她自己貞潔。

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
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八百零五章 提前傳給你如何?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重女輕男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七百七十七章 高無庸的擔心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三百五十三章 他做的孽我來還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廂情願罷了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九十二章 永王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拉郎配的永王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七百一十八章 愧疚與補償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