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

賈權說完自己初步調查結果,黃瓊卻沒有立即回答他。而是夾了幾口菜,放在嘴裡面一邊慢慢的咀嚼,一邊腦海中不斷的考慮着一些東西。等到口中的菜嚥下去後才道:“那你覺得這其中有什麼文章?最關鍵的是,瑞王派人找這個宋公良的事情,會不會是真的?”

黃瓊的反問,賈權卻是看着手中的酒杯好大一會才道:“王爺,我相信這件事情是真的。不過這個人究竟是瑞王派去的,還是別人冒名頂替的,權就不得而知了。這件事情上,看起來是瑞王做的,但實質上絕對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

“這件事情,恐怕還是與諸位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有關係。宋公良的倒黴,是因爲有人要用他做文章。肅州羣牧監雖說不是什麼肥缺,更不是什麼富裕之地。但那裡所產的馬匹,卻是大齊軍馬的主要來源。按照朝廷定製,那裡的馬匹除了供應軍用,不得有任何的買賣。”

“私下去那裡買馬,按照大齊律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一律等同於謀反,這一點瑞王不是不清楚。既然懂得這個道理,那麼他還冒着身敗名裂的危險,千里迢迢跑去肅州買馬,這實在有些說不通。唯一說得通的就是,是有人打着他的旗號去的。”

“肅州羣牧監雖說沒有什麼油水,可是那裡事關重要。大齊騎兵每年補充的戰馬,有近一半來自於那裡。要知道,大齊這些年與更善於騎射的北遼、回鶻、吐蕃作戰,幾乎是未嘗敗績,正是靠的大齊一等一的騎兵。”

“肅州羣牧監一旦出事,可以說幾乎等於斬掉了大齊的半個臂膀。王爺您說,這麼至關重要的地方,南北鎮撫司能不派人監控嗎?無論是外藩還是內地宗室諸王,誰派人去與肅州羣牧監私下聯絡,恐怕很難逃過南北鎮撫司的眼睛。”

“而南北鎮撫司知道了,也就等於皇上也知道了。正是知道這一點,去肅州的人絕對不會是瑞王的人,應該是有人試圖想要整治瑞王,而派人去假冒的。只是這個幕後之人,究竟是誰權卻一時猜不出來。”

“從太子對宋公良一家人的處罰來看,那個人應該不是太子派出去的。太子對其家屬的處置,甚至連已經自盡的宋公良都沒有打算放過,要對其戮屍傳首的處置來看,太子恐怕也參與在其中。”

“但太子捲入其中,更多的可能是他知道這件事情,想要借題發揮罷了。至於其他的,恐怕是他也被人家,當做棋盤上的一枚棋子而已。有人想要拿下瑞王,卻自己又不想出手,便搞了這麼一個局,想要藉着太子的手搞掉瑞王。”

“也不知道太子是看透了這其中的問題,想要借力打力,藉着這個機會想要搬倒瑞王。還是太子壓根就沒有看出來,反倒是被人利用,這就不是權能掌握的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宋公良被押解進京,背後絕對有太子的影子。”

“不過讓宋公良最終還是選擇了自盡,恐怕是那個幕後主使者,當初在策劃這一切的時候,也壓根就沒有想過讓他進京與瑞王對質。反正已經留下了一個知曉一些內情,但又不完全清楚的一個宋之喚。”

“又何必做出讓宋公良活着進京,自己並沒有太多把握,將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控制在手中的這種事情?所以權可斷定,宋公良的自盡,絕對不是瑞王出的手。因爲宋公良這個時候死,對瑞王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儘管在得知這種事情之後,瑞王不見得不出手。但這個時候出手,只能變相的做實了自己罪名。瑞王就算在自大,但也是皇上一手**出來的,絕對沒有這麼蠢。而且以一介藩王,能與當朝太子鬥這麼長時間而不落下風,又那裡會是一個愚蠢的人能做出來的?”

“不過權以爲,讓太子連死人都不放過的原因。恐怕更多的是因爲宋公良沒有進京,反倒是在中途自盡,失去了一次整倒瑞王的機會,找機會泄恨而已。只是可惜這位太子,並未看懂皇上的心思。”

“以皇上的精明,估計早就看出宋公良一案應該是別有內情,只是皇上沒有明說而已。皇上並不想在中宮重病時候大動干戈,這纔有了最早並未禍及家人,以及人死賬消的想法。這種可以說完全是和稀泥的做法,在皇上親政這些年裡面,可是極其罕見的。”

“只是太子並未領會到皇上的心思,反而爲了泄自己心中的私憤,一門心思的窮追猛打。皇上的最終讓步,不是爲了成全太子的體面,只是不想在眼下激化幾個兒子之間的矛盾而已。太子這個做法,如果權沒有猜錯的話,已經引起皇上的不滿。”

“而從這一點上來看,那個幕後主使者,雖說沒有達成最終的目的。將太子與瑞王之間的暗鬥,挑撥爲直接的明爭。但引起了皇上對太子的部分不滿,也算是部分成功了。只是太子自己入翁之中,卻還不自知而已。”

說到這裡,賈權將杯中的酒一口乾掉之後,道:“王爺,我並不贊同您插手這件事情,那個宋之喚也留不得。這件事情不僅涉及到太子、瑞王,更還有那個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人的幕後黑手。”

“那個人能悄無聲息的操縱了這件事情,逼死了一名四品官員,將髒水潑到一位親王身上,還逼得也算是心思縝密的太子,居然難得的在皇上面前失策。甚至讓皇上,都不得不退讓,足以說明他手中的這張網不是一般大。”

“你現在參與進去,哪怕只是收留了宋之喚的家人,恐怕不得罪了那個幕後黑手,更得罪了太子。首先,那個幕後黑手逼死了他父親,卻留下了他本人,估計就是想要留下一個活口,用來在必要的時候威脅瑞王。”

“而且我最擔心的是,宋之喚的弟妹是落到那個人的手中,逼着他出面告御狀,以便將這盆髒水徹底的潑到瑞王身上。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宋之喚又是從咱們府中離開的,那麼無疑便是得罪了瑞王。”

“如果宋之喚沒有聽從他的部署,那麼背後的人無疑會認爲我們壓住了他。這一點,恐怕不僅幕後的人會把你看做死敵。雖說太子對宋公良的家人下了狠手,但恐怕內心中依舊在惦記着唯一知道點內情的宋之喚,想要讓宋之喚去告御狀。”

“如果宋之喚沒有如他之意去告狀,對於您這橫插一槓子。心裡也在同樣打着算盤的太子,恐怕這心裡面也不會舒服,至少太子會認爲是您把這件事情壓下來的。以太子瑕疵必報的性格,肯定會找藉口報復您。”

“王爺,不管是太子和瑞王,您都遠遠不是對手。而從幕後主使者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來的一些手段來看,無論從心機還是手段,以及表現出來的暗中勢力來看,您更遠不是對手。王爺,這件事情您插手,真的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您又何苦爲了一個皇上,都只能暫時壓制下來的案子,去豎三個本就心懷叵測的強敵?王爺,我勸您無論宋之喚的家人能不能找到,這件事情最好還是壓制下來。這個人處理不好,恐怕會成爲一個燙手山芋。”

賈權這番話的意思,黃瓊聽懂了。但對於賈權讓他放手的想法,黃瓊卻是搖了搖頭:“這個人自進咱們府,就已經成了燙手山芋。從他進府那天,咱們儘管只是一個無心之舉,但實際上已經意味着參合進去。”

“宋公良死之後,這個人便是唯一知道瑞王派人去找過他父親的人。那個人能逼死宋公良,卻留下了宋之喚,本就是想要造成一個含糊的,甚至是不是證人的證人。原本想着三司會審的時候,給瑞王來一個措手不及。”

“卻沒有想到,皇上根本就沒有接他這個茬。自認爲機會送上門的太子,又從中橫插了一槓子,結果雖說沒有讓蝕把米,但也讓他最終偷雞不成。而他操盤了這麼大的一個局,我可以確定的是,讓太子在皇上面上留下某些印象,絕對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目的。”

“先生別忘了,現在是什麼時候。中宮已經纏綿病榻,自今年年初就已經多次病危。這個人選擇這個時候搞出這件事情來,他只是借用太子的手而已,真正的目標實打實的就是瑞王。不過我感覺在這件事情中,他不一定要把瑞王怎麼樣,而是要通過瑞王打擊某些人。”

“想想,中宮已經一再傳出病危,如果在聽到自己一個兒子居然有謀反之心的話,這種急怒又豈是她一個病重的病人能承受得了的?搞不好,大行就在眼前。這一點看出來的,我現在看出來了,恐怕皇上也看出來了。”

“否則,他也不會明知道這裡面別有文章,卻依舊把這件事情壓了下來。明知道宋公良是冤枉的,但卻依舊寧肯讓一個四品官員含冤而死,也不肯去徹查這件事情。就是怕這件事情一旦查清楚了,這後果就不是他可以控制得了。不過皇上怎麼想的,這跟咱們沒有關係。”

“現在咱們需要擔心的,是那隻幕後的黑手。他操縱了這麼大一個局,原本是想要奔着天鵝蛋去的,結果卻只弄到一個雞蛋,你說他會甘心嗎?而眼下宋之喚這個唯一不是證人的證人,又機緣巧合的來到我們府中,你說他會就此放棄嗎?”

“雖說可能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眼下這個局面他會更加的樂見其成吧。此人心思極其縝密,既然能連太子的後續反應都能算計到,又豈會不留後手。在這件事情上,恐怕捲入的皇子越多,對於他來說越是好事,才更能方便他在其中渾水摸魚。”

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
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一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過往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三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一)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苦的還是百姓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九十七章 蜀王消息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五百八十三章 放心有我在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八百七十九章 千年老狐狸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的試探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八百九十六章 你着急什麼?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眼神出賣了你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