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

其實這羣齷蹉官又那裡知道,黃瓊讓鄭道遠負責此事的真正用意?黃瓊之所以點名讓鄭道遠負責此事,主要還是因爲鄭道遠處事公平,本人還算是清廉,而且爲人頗具才幹。那些吐蕃人,又經歷了李節度父子兩個多年的盤剝。嘴上雖說不敢說什麼,但心中還是多有怨恨。

若是這個時候選一名貪官負責此事,搞不好真將吐蕃人逼得造反。眼下西京諸官員,實在有些不敢用的黃瓊,手中唯一可用的人也就是鄭道遠了。再加上鄭道遠如今署理西京兵部尚書,管着西北二路的軍務,以及各地兵備道,選擇鄭道遠也可以變相,對那些吐蕃人施壓。

最爲關鍵的是,黃瓊早在到西京不長日子,就接到老爺子密旨。老爺子讓他在寧夏府平叛結束後,將鄭道遠留在隴右或是陝西任職,不許他再調回京城。知道老爺子,這還是打算徹底斬斷鄭道遠,與大姐金城公主之間,自鄭道遠調回京城後,現在又舊情復燃的私情。

黃瓊又能說什麼?鄭道遠是人才,而且是一個難得的人才。雖說有些傲氣,但無論是清廉,還是才幹都是一頂一的,這可謂是人才難得。將他留在西京,黃瓊多少還是有些不情願的。他其實更想借着此次隴右平叛的機會,讓其回京後再升上一級,然後將其放在戶部或是吏部。

可現在老爺子這個態度,讓黃瓊多少有些頭疼。眼下正好推進盟旗制度,需要一個得力人手。鄭道遠又是人才難得,所以黃瓊乾脆讓鄭道遠主持此事。推進盟旗制度,是一件極其繁瑣又複雜的事情。沒有一兩年,根本就搞不定。待那些吐蕃頭人回去後,還要坐鎮西寧州。

正好這段時日,也可以讓老爺子冷靜一下,多考慮怎麼處理這對野鴛鴦。畢竟高懷遠,也已經長大了。而那位名義上的駙馬,現在雖然還沒有駕鶴,可從傳來的邸報上看,也就是最後一口氣了。事情不能總這麼吊着下去,有了問題總得去解決,就這麼拖着也不是一個辦法。

事情定下來後,幾個官員也離開了。原本想要留鄭道遠單獨談談,但猶豫了一下,最終黃瓊還是決定,讓鄭道遠先與那些青塘吐蕃人多接觸、接觸,先深入瞭解一下情況再說。想到這裡,黃瓊也就決定還是先放一放。有些疲憊的黃瓊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想要養一會神。

只是就在他剛閉上眼睛,門外一個小太監,小心翼翼的走了進來。聽到腳步聲,黃瓊有些不悅的睜開眼睛。那個小太監見到黃瓊神色有些不高興,急忙跪倒一邊磕頭,一邊戰戰兢兢的道:“爺,李管事讓小的回話,收了那個大和尚錢幾個太監,已經按照您的鈞旨行刑完畢。”

“他們收的那些金子與銀票,也收繳了上來。刑局的李管事,讓小的請太子爺示下,那幾個太監是直接打發出宮,還是罰去做苦役。因爲都是您的貼身太監,所以此事他不敢擅自做主,所以還請太子爺發落。刑局的人,現在帶着那幾個傢伙,就等在萬春殿的外面候着那。”

這個小太監戰戰兢兢的說完,黃瓊卻沒有回答他,而站起身來走到萬春殿外,看着受了二十板子後不敢趴着,強撐着跪在萬春殿外面,不斷拼命磕頭的那幾個,收了波南覺的錢就把自己這個大齊朝,現任儲君給賣了的太監。還有刑局的十幾個太監,以及太極宮都總管太監。

這些太監,都是那位都總管太監的屬下。屬下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那個都總管太監也是一樣戰戰兢兢。哪怕現在是數九寒冬,可他一樣是汗流浹背。雖說西京是留都,在這裡做總管太監,與西京那些留衙門的官員,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也基本上是等於來養老的。

皇帝一年只有祭祖的時候,纔來西京一個月,還經常的一年都不來。來的時候,也不一定都住在太極宮。長安城內有兩座宮殿,城外前唐到本朝太祖修建的離宮,也是有好幾座。有的皇帝住在大明宮,有的皇帝,比如理宗與世宗皇帝,則乾脆就住在驪山,因爲那裡有溫泉。

而有的皇帝,比如高宗與宣宗,則喜歡住在城北的御園。也就是前隋立朝,興建新的大興城,就是現在所在的長安城,以及這座太極宮之前,原北周以及建都長安歷代王朝的皇宮。那位興建於前漢,經歷了前後二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長達數百年。

自前隋以前,建都在長安歷代王朝,都進行修繕後作爲皇宮,整整傳承了幾百年的未央宮。這座皇宮自前隋開始,雖說不在作爲皇宮使用。但從隋朝開始,一直到前唐亡國,再到本朝一直都是作爲御園使用。其中還是各種殿堂館舍,亭臺樓閣、層層疊疊,依舊是輝煌壯麗。

雖說在本朝開國之戰中,因爲自晚唐以來飽受戰亂,又地處長安城外,大多數時間無人看護保養,部分宮殿已經在亂軍之中灰飛煙滅。但畢竟沒有遭受到大規模的,有意爲之的毀壞。再加上唐武宗曾經大規模的修繕一次,所以到了本朝開國時,卻是依舊尚存一部分。

而在開國之後,太祖與太宗皇帝也曾經部分修繕過。拆除了已經毀壞的前中後三大殿,將材料修建了不少的閣樓,將其建成了一座相對幽靜的皇家園林。本朝歷代帝王來西京巡幸時,住在那裡也不在少數。尤其是高宗皇帝每次來西京,一般都住在那裡,直接作爲行宮使用。

當年自幼便在西京長大,在遷都京兆之後又被太宗皇帝留下鎮守長安,以及西北將近十年。對八水環繞長安的感情,遠比他眼中四戰之地的京兆深厚的多。高宗皇帝,甚至一度將京兆降爲行在。將京兆的大批勳貴,都遷回了長安。打的就是將都城,重新遷回長安的打算。

所以,高宗在位年間,大不多數時間都是駐蹕長安的。而京兆只留下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宣宗坐鎮。如果不是高宗年間關中平原的一場大旱,長安城內鬥米三百文。原來富裕的關中平原,便是挖地三尺也供應不了,一個龐大的,彙集了文武百官的京城所需。

而江南漕糧,又因爲黃河之險阻隔,無法直接駛入長安。重新開鑿運河,即不可能也負擔不起。讓高宗真正認識到他爹,當年之所以遷都真正原因,不是因爲他爺爺,而是因爲就糧。對關中與長安糧荒,同樣無可奈何的高宗,最終還是選擇返回了京兆,將長安重新降爲陪都。

而高宗皇帝,也在順路祭奠完畢太宗陵墓後,駕崩在了抵達京兆的最後一個夜間。在西京十年之中,高宗皇帝不知道什麼原因,只是在大明宮住了一年。待城外的御苑修建完成之後,便一直住在那裡處理政務。一直到返回京兆,再也沒有踏入長安二宮一步。

如今高宗皇帝駕崩已久,但那座御苑卻重新修繕後保存了下來。只是,後來歷代皇帝再沒有人去住了。畢竟御苑在長安城外,即往來不便也不安全。所以,更多的還都是住在大明宮。大齊朝的歷代皇帝,也只有黃瓊這位奇葩的皇帝老子,來西京才住在太極宮。

今上第一次來西京之前,太極宮因爲常年無人認真管理,都已經破爛不堪了。甚至正殿太極殿,都已經坍塌了。若不是今上,恐怕這太極宮如今都已經不在了。去年皇帝沒有來,便讓這宮中的一衆,等着被皇帝召見宮女太監很失望。好在,今年皇帝沒來,太子還是來了。

尤其是這位太子,與前面那個空頭太子不一樣。這個太子,可是手中大權在握。在朝中就一直監國秉政,如今更是執掌隴右、陝西二路,節制黃河以北諸路,以及兩川、湖廣諸路。每天送過來的摺子,都是堆積如山。與之前那位太子爺,連摺子都碰不到,可謂是天壤之別。

之前更是連殺了幾任二品大員,一個兵部尚書說撤了就撤了,這在之前那位太子,想都不敢想的。自己好不容易,逮到這麼一個機會。自己還在想着怎麼巴結這位太子爺,想着有機會調回京兆內侍省。卻沒有想到,自己這邊還在挖空心思呢,卻這幾個蠢貨全部都給毀了。

搞不好,自己還得受這幾個蠢貨的牽連,被這位太子爺處罰。這個總管位置,雖說不是什麼重要的位置。可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一個從五品太監。至少在本朝太監最高品級,不得超過從三品,內侍省幾個局總管,也不過三品的情況之下,做到總管也大小算是熬了出來。

更何況,每年皇帝來西京,自己也能有機會面聖。每年西京兩宮維修,也或多或少的還能撈上一筆。卻沒有想到這幾個混球,居然搞出這麼一件事情來。爲了二十兩黃金,居然將太子爺給賣了。難道他們就真的沒有聽說過,這位太子爺眼睛裡面是不揉沙子的主?

別說殺了他們幾個小太監,就是殺了自己這個總管,都跟碾死一隻臭蟲一樣輕而易舉。他們可以拿其他親王不當回事,可這位太子爺是什麼人,他們就敢如此膽大?那幾個混蛋爲了一點錢,便膽大包天的將這位,殺一個二品節度使,眼睛都不眨的主給賣了。

二十兩黃金,不過不到二百貫制錢。他們就做出這種,連腦袋都不要的事情。就連自己這個都總管,都至少要落下一個馭下不嚴的罪名,重一點縱容屬下收受錢財的罪名,也一樣是逃不掉。這位總管太監也被嚇了一個半死,心裡面恨死那幾個惹是生非的傢伙了。

尤其是那個送了自己兩千貫銀票,才得以被自己推薦到這位太子爺身邊,做一個七品管事太監的那個傢伙,在心中更是被他罵了一個狗血噴頭。若是收了他錢事情暴露,自己就算不想被牽連不到都不行了。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己又何嘗不是,爲了兩千貫將這位太子爺賣了?

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一章 星辰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第十八章 你也是能忍的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二百九十七章 拜託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五百七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三十四章 宋王的怨念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七百七十五章 並不簡單的慶陽長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根本之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六十七章 話中有話的金城公主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八百零八章 並非單純吃醋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四百六十九章 開始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一章 星辰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看蒼天繞過誰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永王的過往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五百三十章 亂象初始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上老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八百六十四章 老爺子的提點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