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

其二,就是希望英王一定要約束賀元鋒,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切記不要分兵。從拓跋繼遷與隴右衛軍幾戰之中可以看出,此人極爲擅長利用地形設置伏兵。先有意識的引誘衛軍分兵,削弱來進剿官軍實力。再將衛軍引誘到設伏地域之後,利用伏兵兩翼包抄。

同時派遣輕騎斷其後路,再逐一擊破的戰術。隴右的衛軍,雖說戰鬥力在那位李節度上任之後,下滑的相當厲害。但早年之間,也曾參與青海吐蕃諸部作戰,更曾經不止一次與回紇人作戰過。戰鬥力,還遠不似內地衛軍糜爛的那麼徹底,多少還是有一戰實力的。

拓跋繼遷的部下,雖說看起來人多勢衆,可大多數也不過是連軍器都沒有的烏合之衆。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不過以平夏部爲核心的兩三萬而已。其他部衆,別說被裹挾進去,並不真心實意與他一同造反的漢人。便是其餘党項諸部,不經一定時日的理順,也難當大任。

部族軍最大的弱點,就是隻聽自己族長的。匆忙捏合起來的,各部族集結起來的軍隊,除非形成部族聯盟,否則很難形成統一的指揮。眼下寧夏府党項各部,雖說表面上已經歸順此人,但只是匆忙整合起來軍隊,根本就無法一條心。尤其是此人實力,並未超出其他各部。

但此人能以這羣烏合之衆,連續擊敗進剿的衛軍。除了那位李節度瞎指揮,以及近年來隴右地方衛軍,戰鬥力下滑明顯,甚至是軍心不穩。一旦中伏,短時間之內便崩潰,這兩個原因之外。也與其連續成功使用這個戰術,打的衛軍防不勝防,有很大的關係。

雖說開國以來,朝廷對党項人飼養馬匹限制很厲害。但畢竟党項人是遊牧民族出身,雖說眼下漢化的厲害。可祖先的一些習慣,也沒有完全丟掉,只要有可能家家戶戶,都還是要養上一匹馬到兩匹馬的。寧夏府党項諸部,多的有千餘匹馬,就算少的也有四五百餘匹。

儘管拓跋繼遷沒有能夠將自己叛軍,全部武裝成騎兵。但卻依靠從党項諸部籌集的馬匹,以及從漢人手中強徵的馬匹,其十餘萬叛軍之中,倒是也有三萬多的騎兵。當然大部分的馬匹,都還需要訓練的。可也大大的增強了叛軍的機動性,使其可以利用地形機動設伏。

可以看得出,這道摺子歐陽傑耗費了許多的心血。從拓跋繼遷在作戰時使用的戰術,到所部的兵力大致構成,甚至包括其內部的分歧,寫的都很清楚。甚至比朝廷瞭解的,還要清晰的多。這道摺子,可以說基本上給此次平叛,至少在戰術上,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

至於戰略上,這位歐陽伯爵的想法與黃瓊並無兩樣。那就是外部步步緊逼,內部分化瓦解。先孤立叛軍之中的党項人,在孤立党項人中的平夏部。這位歐陽爵爺還直接提出,眼下朝廷對党項人的有些東西,已經到了該改改的時候了。党項人的那七大恨,雖說有些打朝廷的臉。

但在某些事情,說的並沒有錯。他是武官,又是勳貴世家,按照定製不能插手朝中政務的。即便因爲你鎮守西北日久,而明知道有些東西,隨着時日的變遷,已經是相當的不適合,卻依舊無法提出來。一旦提出來,很容易被京城那些文官大老爺,扣上以武干涉朝政的帽子。

在他看來,英王是此次權知二路制置大使,又是秉政親王,這些東西是有權改變的。如果朝廷能夠實施一地的變通,改變其中的一些專門針對党項人很不公平的定製,對瓦解叛軍則更加的有利。而在這一段話上,歐陽傑爲了讓黃瓊重視,還特別重點用紅筆圈了出來。

合上摺子,將摺子遞給一旁的範劍與張遷後,黃瓊感嘆道:“這才叫做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纔是真正老成謀國之言。若是早得到老爵爺之言,寧夏府又何曾到了如此不堪收拾的地步?只可惜,這位老爵爺病情如此之重,否則本王就衝這個摺子,必定會與其秉燭夜談。”

黃瓊的話音落下,範劍與張遷在看完這本摺子後,卻是由範劍道:“王爺,歐陽老伯爵說的沒有錯。自從叛軍開始急切進攻慶陽府之後,我便有些覺得叛軍這步棋,走的有些出乎意料。去年雖說經過朝廷緊急調撥,再加上原有囤積數量,整個寧夏府存糧數量不過兩萬石。”

“這些糧食,若是對一個縣城自然是數量極大。可對於寧夏府十餘萬叛軍,再加上數量更多叛軍家眷來說,這些糧食可就是杯水車薪。而且據範家逃出來的屬下彙報,那位寧夏知府雖說昏聵了一些,可性子卻也是一個剛烈的人。在城破之前硬氣了一把,還在糧倉放了把火。”

“無論燒掉多少糧食,都只會讓叛軍糧食更加的匱乏。哪怕其在攻掠寧夏其他州縣時,也得到一部分的糧食。但以隴右去年加上今年上半年災情來看,恐怕也是杯水車薪。所以,劍一向認爲,叛軍更應該攻打的是多少還有些存糧的陝西,而不是並沒有多少糧食的慶陽府。”

“叛軍如此做,除了是爲了迷惑朝廷,給自己一定的整訓時日之外。恐怕還是要分散朝廷的注意力,讓西京大營的精兵主力都放在隴右,以便給自己能夠進入陝西劫掠創造機會。因爲他們很清楚,只要西京大營這五萬軍馬在,他們想要進入陝西劫掠,極有可能會損兵折將。”

“陝西與隴右不同,這裡不僅有本朝的西京。太祖皇帝的陵寢,也就在陝西這裡。相對於隴右,朝廷更在意的是陝西。他們之所以攻打慶陽府,就是爲了將西京大營的精銳調走。就算不能全部調走,哪怕只調走一部分也行。那個拓跋繼遷看起來,還未到喪失理智的地步。”

對於範劍的分析,黃瓊卻是微微搖了搖頭道:“誰告訴你慶陽府沒有糧食?慶陽府官倉裡面,不僅有本王上半年,從陝西專門調入的五萬石糧食。便是慶陽府內,還有一位大地主,去年的存糧足足在五十萬石。今年雖說未必有這麼多,可二三十萬石的存糧,肯定還是有的。”

“拓跋繼遷此時攻打慶陽府甚急,恐怕心思就在那位老兄手中,那幾十萬石糧食上。在隴右地方衛軍幾次大敗之後,慶陽府的衛軍不過兩千潰軍。拓跋繼遷攻打慶陽府,除了要剪除朝廷剿滅他的前進基地,切斷朝廷與隴右腹地之間的聯繫之外,目的就是那幾十萬石糧食。”

“只不過,他之前沒有想到,他對慶陽的進攻卻碰到了硬骨頭。從出兵攻打慶陽府,到現在已經一個月過去了,卻至今未能攻下慶陽府。本王還沒有想到,糜爛到如此地步的衛軍之中,居然會出現如此人才。能將新敗的潰軍收攏起來,依託慶陽城守了這麼長的時日。”

以範劍依靠範家情報網,對隴右形勢的瞭解,黃瓊說的這位地主,他自然立馬便猜到是誰:“您說的是慶城郡王府?這倒是極有可能。不過王爺,劍卻聽說這個傢伙,去年爲了利用去年的旱災發財,將手中的存糧賣了大半。如今他手中的存糧,恐怕未必真的有那麼多。”

對於範劍的話,黃瓊卻是搖了搖頭:“慶陽府究竟有多少存糧,這對於大局來說無關重要。但這個拓跋繼遷這一步棋,走的卻是很準。慶陽府位置極其重要,無論拓跋繼遷的目的是什麼,但他對慶陽府下手,卻是正好打在了我們的軟肋上,慶陽府是我們必須要救援的。”

“一旦慶陽府丟失,不僅是城內的存糧,還有隴右與內地聯繫的被切斷,隴右就成了孤軍。丟了慶陽府,去歲遭受到大旱,糧草全靠內地供應的隴右,根本就守不住。而隴右絕對不能丟,那裡的十幾萬匹戰馬,也絕對不能落到叛軍手中。否則,我們在圍剿他們時困難更大。”

“更何況,哪怕那位慶陽郡王手中的糧食,只剩下去年的三成。可十幾萬石糧食,對於拓跋繼遷來說,依然是一大塊很誘人的肥肉。慶陽府位於隴右與內地之間交通要道。也是河西走廊諸商隊,來往西域所必經之路,那裡出了有糧食之外,可還有堆積如山的其他物資。”

“都說千里求官只爲財,那些族長與頭人,冒着抄家滅族的風險跟着他造反。想必,都不是甘願奉獻的,不爲了發大財,這些人不愁吃穿,又何苦跟着他造反?便是他拓跋繼遷所謂的恢復先祖榮耀,也不過是爲權勢罷了。慶陽府的那些東西,在某些人眼中可比糧食好多了。”

“本王早在京城的時候,便聽說這個慶陽府因爲來往商隊極多,而形成特有的繁華,被人稱作隴右小京兆。拓跋繼遷盯上那裡,恐怕未必單純就是爲了糧食。別忘了,眼下說話便要入秋,他得囤積過冬物資。這西北冬天來的,比作爲京師的洛陽城可要早的多,也要冷的多。”

“如果在遇到去年那樣的酷寒,他不做好充足的準備,怎麼度過冬天?到時候,便是朝廷什麼都不做,只要將其圍困在寧夏府境內,便是凍也把他東垮了。所以,他現在急於整訓軍隊,不僅要面對朝廷的圍剿,更多的還要爲今後打出寧夏府,爲過冬做好準備。”

“現在想想,能讓他在朝廷最鬆懈的時候,放棄攻掠其他地方。恐怕除了隴右被去年大旱,弄的赤地千里,除了隴右各個羣牧監的馬匹之外,整個隴右已經搶無可搶。以及顧忌朝廷在西京的那五萬軍馬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內部現在看,也不是鐵板一塊。”

“也是,他平日裡通過聯姻,與黨項諸部聯繫緊密。可在這個時候,大家既然已經造反了,都湊到一起了,那就得有一個帶頭的。平日裡面大家稱兄道弟沒有問題,可大家都是一樣的頭人、族長,你在朝廷的官還沒有我大。憑啥我就得聽你的?我的族人就得聽從你的命令?”

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
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三十四章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第四百零五章 君無戲言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弊端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六百七十九章 洋洋自得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性薄涼第八百三十五章 西北亂則天下不穩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別怪我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六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的兔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五百二十五章 沒良心的爹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十七章 往事並不如煙(二)第五十章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第七百三十二章 野慣了第四百八十章 刻意爲之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三百八十三章 囂張與嘴硬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六百三十八章 齊軍威武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八百一十章 不能去問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