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

那彙集了江南行勝,文風半天下的江寧府,還是人文薈萃之地?江寧府是六朝古都,哪怕南朝已經亡國三代,前後將近四百餘年。可張公明也知道,在江南很多人心中,江寧府纔是真正都城。至於如今天下首憲京兆府,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遙遠,不值得一提的鄉下罷了。

當初桂林郡王在選定鄭通爲主將的時候,因爲此人在平息夷人叛亂,以及幾次統軍對抗安南騷擾的時候,不止一次的縱兵劫掠民財的經歷,張公明就提出過反對意見。但無奈,如今桂林郡王麾下,擅長統兵的大將真的不多。就那麼一兩個還算是比較有能力的,他還不放心。

選來選去,最終選定了這個性子最爲貪婪,可卻實戰經驗還算是豐富。或多或少,還算是領兵出戰過幾次。最爲關鍵的是,此人是在桂林郡王府軍備司都統任上,任職過多年。被桂林郡王花了天價銀子,硬買到這個節度副使位置上。對於桂林郡王可謂是忠心耿耿鄭通身上。

而這個時候,張公明才發現,京城那位主在去年,將廣南東西路、福建路,所有統軍作戰過的經驗。只要是在廣南西路任職過的沒有超過五年,正四品以上一個個的全部調離,取而代之的,就地從廣南西路提升。而任職超過五年以上,尤其是桂林郡王府軍備司做過官員的。

則是一個都沒有調離,原地一律沒有動,甚至有些還越級提拔。去年這些官員開始調動的時候,桂林郡王雖說因爲那些被自己收買官員,被調走而心疼不已。可自己苦心安插的那些官員,一個個都藉機提拔起來,甚至做到了節度副使這樣的重要位置,心中還是有些高興的。

現在看,這一手可謂是釜底抽薪。那些帶兵打過仗的,幾乎全部被調走。留下來的武官,不是品級過低,就是根本就沒有打過仗。如今桂林郡王雖說靠着這些年,撒出去的大筆錢財鋪墊,幾乎是兵不血刃拿下了廣南東西路、福建路,但真正有能力獨掌一面的卻是寥寥無幾。

鄭通此人,雖說能力也還有一些。但爲人驕狂自滿不說,居然還如此的不聽勸。在寧國府,做出縱兵劫掠民間,甚至是綁架的事情來。這所謂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他這種做法,就算下一步能順利的拿下江南東路,這王爺又要多付出多少的代價,來安撫這江南的士紳?

到時候,就算殺了他又能如何?他鄭通的人頭再值錢,又豈能買得回這江南的民心?如今的張公明敢打賭,原本那些有心歸順桂林郡王的州府。在他做出在寧國府這些事情之後,除非王爺親臨。否則,那些人恐怕再不會升起歸降的心思。便是有,那些鄉紳也不會答應的。

這個鄭通這一搶不要緊,王爺在江南,甚至是整個桂林郡王府,在江南百餘年苦心佈局,徹底的毀於一旦。這官紳的心一傷,非短時日能夠弭平的。王爺今後平定江南,不知道又要付出多少代價。這個混蛋真的以爲,這兩江的那些士紳,就是一羣什麼都不是的土地主?

自從西晉末年先有八王之亂,後有五胡十六國。晉室衣冠南渡開始,便有多少文士南下避亂,就定居在這江南他也不想想不算其他諸州府,單單就一個寧國府,自從本朝開國以來便出了多少進士?鄭通如此做,毀的不單單是一個寧國府,而是徹底失去的是整個江南的民心。

在鄭通縱兵大掠寧國府的時候,張公明曾經幾度,都生出現在便要除掉他的想法。但問題是,現在殺了他簡單。可這集中了桂林郡王麾下,最爲精銳的兩萬軍馬,至少現在沒有人能夠統帶得了。就算桂林郡王從其他戰線抽掉將領,先不說能力與否,便是現在也來不及了。

儘管此時,心中充滿了殺機。可對於鄭通的所作所爲,哪怕在厭惡到了極點,但張公明也只能忍着。而相對於強忍着滿腔憤怒的張公明,這羣兵大爺總算是走了,這些日子被這些兵給坑苦了。便是自己小妾也搶走,面對着滿屋子責罵的士紳,寧國知府與同知腸子都悔青了。

原本當初投降叛軍,二人也是無奈之舉。寧國府除了三百老軍之外,原本沒有駐軍的。徽寧一向都是一體駐防。徽州府的駐軍,一戰被打的全軍覆滅。二人手中,除了三百平時就連抓捕盜賊,都有些力不從心的老軍,根本就無力應戰。又擔心潰軍進城到處洗劫,爲禍鄉里。

所以二人才對潰軍閉門不納。後來見到叛軍勢大,在滿城官紳之下才被迫開城門投降。如今寧國府遭受如此大劫,雖說不能都怪他們身上,可他們也算始作俑者之一。更何況,大羣凶神是走了,還留下一千軍馬打着搜鋪逃兵的旗號,繼續不斷的在禍害鄉里,索要錢帛。

其實鄭通沒有時日尋找,那兩千人的下落。可這二位,對那兩千人中的至少一半下落,心中還是清楚的。叛軍有三股軍馬,在洗劫寧國府時搶順手了,進入廣德直隸州境內。明顯打算連廣德州一併洗劫一遍。可廣德州那位新任知州,卻不是什麼善茬,更不似他們這般軟弱。

而廣德州地處江南東路與浙西交界之地,素來爲江南東路民風最爲彪悍之地。當年開國初年,齊軍經略江南的時候,也曾經在廣德州吃過大虧。當年百戰餘生的精銳都吃過虧,這些叛軍又豈是對手。一聲號令,調集青壯在三百團練,外加收攏的徽州一百餘潰軍的配合之下。

趁着這羣傢伙,分散開來賣力打劫時。一頓鋤頭扁擔外加鋼刀獵叉下去,跑到廣德州的那一千叛軍,沒有幾個活下來。他留在寧國府的那一千軍馬,又半步不肯出寧國府治。整日只是坐在城裡面,又去哪裡去尋人?而且他在寧國府的所作所爲,這一千軍馬好日子也到頭了。

至於鄭通,對於如今已經一片狼藉的寧國府,士紳與百姓怎麼想的根本就不在意。正帶着人馬,想着秣陵關疾進的他,卻不知道正是他縱兵四處劫掠的這七天,給了曹銳時日。讓曹銳可以完成佈防。以及又從周邊州府,調集了三千衛軍與團練,趕到秣陵關增援。

而這七天的停頓,讓已經趕到六合的兩大營軍馬。尤其是曹銳的老部下,在曹銳的催促之下,從容的完成了渡江。不過,如今受命節制兩大營軍馬。在兩大營五萬軍馬抵達之後,底氣已經不是一般足的曹銳,並未讓這兩大營立即趕到秣陵關增援,甚至連江寧城都沒讓進。

如今的他,打算一鼓作氣,將這兩萬叛軍全殲在秣陵關,而絕對不是擊潰。因爲他知道,這兩萬叛軍若是潰散,會給地方帶來多大的危害。潰兵不如寇,流兵即爲賊。這些潰軍一旦散開,今後不知道有多少地方要遭殃。更不知道,這些兵一旦潰散,又要花多大代價弭平。

所以,在兩大營渡江之後,曹銳命其繞過江寧府城。夜行曉宿,全部秘密分別隱藏在方山,以及溧水境內的東廬山之中。在未得到他的將命之前,就算秣陵關這邊打的血流成河,也不得出擊作戰。曹銳在四大營做過都指揮使,受命增援兩大營將士之中,不少人是他的老部下。

他的將令一出,倒也無人不敢不服從。而鄭通在寧國府縱兵劫掠的事,讓原本心中還偏內桂林郡王的地方官員以及士紳,如今都已經寒心無比。他們是想着做新朝的從龍之臣,可這個從龍若是要搭上自己,以及自己家人的身家性命,還有苦心積累的財產,那就還是算了吧。、

鄭通在寧國府的做法,讓那些官紳生怕將這股子丘八引導自己轄區,下一個倒黴的便是自己。所以便是有人發現了官軍的異動,也沒有人敢給鄭通通風報信。富裕的江南,果真不是貧瘠的廣南西路可以相比的。在寧國府很是發了一筆的鄭通,對曹銳的部署卻是一無所知。

當他率軍抵達秣陵關的時候,卻是遇到了曹銳的頑強抵抗。原本他想着,會一觸即潰的秣陵關守軍,出乎他意料的是,居然守得如此的堅決。他更沒有想到的是,秣陵關守軍之中,居然有如此多的大炮。他連續發起的多波攻擊,就連城頭都沒有看到,就被阻止在土壘之前。

在他在寧國府大發橫財期間,知道單守秣陵關恐怕難以阻擋叛軍。因爲上百年的承平,到他上任的時候整個江南東路,武備已經不是一般的頹廢。秣陵關雖說是江寧府外,一個及其重要的防護要地,可也坍塌和荒廢的異常厲害。再加上江南多雨水,整個秣陵關只剩下一半。

其餘的城牆,已經是大半的坍塌。這座本朝初年,平定江南時爲了護衛江寧府修建的軍事重鎮,如今變成了收稅的關口。原有的防禦功能,早就已經喪失殆盡。他上任之後,雖說請了一筆錢糧,想着重新整修這座關口。可等到錢糧撥付下來的時候,卻是已經根本來不及了。

依靠這樣的關隘,想要阻擋住兩萬叛軍,幾乎無任何的可能。在帶兵抵達秣陵關之後,曹銳乾脆利落的,放棄了依靠秣陵關防禦的想法。他以秣陵關爲依託,修建了大量的土壘以及壕溝。並砍伐了周邊的所有樹木,修建了堅固的壁壘。鄭通耽誤的七天,給了他足夠的時日。

當鄭通帶兵抵達秣陵關的時候,他所有的防禦工事,已經全部完成。而對於江南東路衛軍戰力,此時已經徹底不放在眼裡的鄭通,對於曹銳苦心構築的工事,卻是毫不在意。上來,就集中了五千軍馬,發起輪番的衝擊。因爲他知道,只要拿下這裡,江寧府就在自己眼前了。

若是對手真正依靠江寧府城,作爲固守的依託。這一路因爲疾進,並未攜帶什麼攻城器械的他,還多少有些擔心。可對手只修建了壕溝與土壘,對於鄭通來說倒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所以,在其前鋒進抵秣陵關之後,連最基本的休整都沒有做,便集結兵力發起猛攻。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五百章 夾帶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四百零六章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隴右異動(一)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五百七十六章 練出來就給你做親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利與弊第二百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等待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一百九十一章 命裡無時莫強求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五百七十一章 蠢人不會認爲自己蠢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次不推脫了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六百一十五章 做的如此之絕第五百二十一章 療傷之法第九十六章 恩是恩、情是情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六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豈曰無衣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個要求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七百二十三章 毛骨悚然的貢品第五百章 夾帶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