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

每一個方陣前,黃瓊都會高呼齊軍威武,將士們辛苦。而回答黃瓊的,則是每一個方陣的萬歲聲。這些東西,雖說沒有經過事先的演練,但黃瓊卻做的如此熟練。就好像,他本身就是蔑視天下的帝王。當黃瓊走完最後一個方陣時,原本有些陰霾的天空,卻是忽然烏雲散開。

一縷照射下來陽光,正灑在黃瓊身上。一時之間,黃瓊好像被金光包裹住一樣,渾身上下散發着帝王的氣息。在場的無論是普通的將士,還是那邊的高官們,都被眼前一幕驚呆了。隨即在場數萬將士,再一次高呼萬歲。而那邊的文武高官,則不由自主的翻身下馬跪倒在地。

而被震驚的不單單是場內的數萬將士,便是連周邊被押來,或是自己前來圍觀的党項和漢人百姓,也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一些年紀大的人,甚至雙手合十磕起來頭。對於這些人心中想着什麼,此時被突然照射過來的陽光,晃得有些睜不開眼的黃瓊,根本就不知道。

這股陽光一直照射着黃瓊,將黃瓊一人一馬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一直到滿天的烏雲全部徹底散開,原來陰霾的天下,一下子變得異常晴朗起來,陽光才逐漸的散落開來,轉爲普照整個大地。只是陽光雖說已經散開,可之前那一幕卻是永遠留在了,在場所有人的腦海之中。

此時才睜開眼睛的黃瓊,卻是看到了跪了一地的文武官員。急忙來到文武官員之處,翻身下馬,將面前跪倒在地的一衆文武官員,都親手攙扶起來州。又再一次高高舉起的左手,制止了將士們繼續高呼下去後。擡起頭看了一眼大概的時辰,對着身邊的杜涉點了點頭。

隨着杜涉高呼一聲帶上來,靈州南門再一次被打開。一衆党項族長、頭人被押了過來。最前面的倆個,便是拓跋繼遷的弟弟拓跋繼衝,還有拓跋繼遷僅剩的兒子拓跋德昭。再後面,是拓跋繼衝與拓跋繼璦的兒子,以及拓跋部族的頭人、蕃官,還有平夏部所有百戶以上軍官。

然後是野利部,那位野利族長五個兒子之中,眼下僅剩下來一個。還有野利部的族長、蕃官。再後面是其他党項部族的族長與頭人。可以說,除了陣亡的之外,寧夏党項各部頭人族長都在這裡,可謂是無一漏網。這其中,還包括這些頭人、族長年滿十四歲的兒子。

這些人被繩索牢牢捆着,面色蒼白的被押到了英靈碑之前。在身邊的刀斧手威逼之下,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儘管拓跋繼衝與拓跋德昭,還有些羈傲不遜。不但不下跪,反倒是還要試圖掙扎。但在身邊刀斧手強行壓制之下,他們的最後掙扎,也只能是徒勞無功罷了。

隨着三聲號炮響起,一時之間英靈碑之前人頭滾滾而落。這些人的人頭,被堆積成了一座比環州更大的京觀,矗立在那座寧夏平叛陣亡將士英靈碑之前。這些人跟隨拓跋繼遷造反,非但未能成功,得到他們想要東西。自己人頭落地不說,還要牽連他們的家眷被賞賜給將士。

不過今兒黃瓊開刀問斬的,不單單是党項諸部族長、頭人。還有十餘個寧夏府本地,跟隨拓跋繼遷造反的漢人豪強,以及從那位李節度那裡買官之後,又大勢盤剝吐蕃諸部,甚至靠着喝兵血,撈取大筆不義之財官員。尤其是那位西寧州備蕃兵馬使,也在這個時候人頭落地。

該殺的殺了,該賞的也要開始賞賜。隨着賀元鋒宣讀了黃瓊的手諭。那些此次平叛不僅第一次在出戰後,得到了相當於他們兩個月俸祿完整賞賜,沒有想到還撈到一個媳婦的將士,再一次高呼萬歲起來。西京大營軍紀嚴格,雖說到了戰場上,但這些將士燒殺劫掠是不敢的。

平日裡面,逛青樓不僅軍紀同樣不允許,腰包裡面的積蓄也不允許。可對於他們來說,想要娶妻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他們的軍餉雖說按時發放,可面對西京奇昂的物件,他們的那些俸祿多少還是有些吃力的。平常人家,也不太喜歡將女兒嫁給他們這些大頭兵。

那些邊軍將士,則平時都駐守在苦寒之地的邊地。大部分駐守地區,都是人煙稀少。平日裡面別說年紀相當女人,就是老太太都未必能見到幾個。而隴右地方衛軍,原本軍餉不如邊軍與西京大營。這幾年又遇到了那位只顧着喝兵血李節度,衣食都無着落,更別說娶媳婦了。

卻沒有想到,這次平叛不僅足額領到了賞賜,居然朝廷還給他們發了媳婦。這種天大的好事,對於這些將士們來說,無異於是天上掉餡餅。帶着孩子?那怕什麼?自己平白得了兒子和閨女這不好嗎?再說,那些党項女人,一看就都是好生養的主,別西京城的大小姐壯多了。

到時候在生不就行了嘛。年紀大了一些?三十多歲了?沒事,年紀大一點的更疼人。自己在不娶妻,那天就跟着那些陣亡的兄弟一樣,連個女人味都沒有聞到就戰死了,那才叫做委屈呢。更何況,自己活了幾十年,連香火都沒有傳下來,也對不起爹孃不是嗎?

在賀元鋒公佈英王這個手諭之後,那些普通的將士,看向黃瓊眼光更加的熱烈。場面上,再一次響起山崩海嘯的萬歲聲。看着興奮的將士,再看看一臉麻木的平夏部與野利的部衆,黃瓊也沒有什麼。只是叮囑幾個武官,要以戰功爲基準,有戰功者有權先行挑選自己心儀的。

聽罷黃瓊的吩咐,賀元鋒與杜涉也只能相對苦笑。而更讓賀元鋒頭疼的是,這麼多的女人怎麼帶回去。眼下叛匪餘孽已經清剿完畢。西京大營這近半軍馬,不可能在寧夏府待時日太長。估計班師的詔書,這兩日便會下達。這一路上帶着這麼多女人回去,可並非簡單的事情。

黃瓊沒有理會這二人怎麼想的,翻身上馬返回了自己的行轅。在行轅的書房之中,換下那身礙事的親王大禮服,又換回書生裝的黃瓊。看着被自己招過來的隴右那位路安撫使,以及寧夏知府張遷,擡起頭道:“本王,決定在寧夏府的幾個党項聚居區,捐建幾座佛寺。”

“張知府,這事你具體去操辦。路安撫使,你想法子在隴右的寺廟之內,找幾位大德高僧,來這寧夏府宣揚佛法。人嗎,還是有點信仰爲好。有了信仰,就不會總胡思亂想了。佛祖慈悲,願意拯救這世間的蒼生萬物。由佛祖來點化這些党項人,想必對他們的教化還是好的。”

對於黃瓊的這個想法,路安撫使與張遷對視一眼之後,瞬間明白了這位英王的意思。殺了那些在党項人之中有威望的族長、頭人,再用佛教來軟化他們,讓他們來忘記殺戮,一心投入佛祖的懷抱。用不了幾年,這些一心向佛的党項人,會將今日的一切都忘記掉。

更會認爲他們遭遇的朝廷不公,是他們應該遇到的劫難。有了這種心思,他們今後還能有心思再去動刀槍嗎。這位英王當真好手段,殺人誅心也不過如此。就在兩個人在這裡琢磨英王此舉,的確是高明的時候。黃瓊又道:“吐蕃那裡,本王聽說一個新興的白教很是昌盛。”

“你派人去詔諭吐蕃諸部,讓他們選出大德高僧,或是白教領袖送入京城,由朝廷給予加封。同時他們不是講究轉世嗎?今後其所有轉世高僧,一律由朝廷派出幹員,對轉世靈童進行金瓶測籤。對選出的靈童進行加封,並主持其坐牀儀式。未經朝廷加封者不得予以承認。”

“同時,要鼓勵吐蕃諸部建寺廟。每一個部落多建一座寺廟,朝廷便給予一定的賞賜。隴右安撫使司、布政使司,要給予財力上的一定支持。這樣,你派人告訴他們,各部每建一座寺廟,朝廷賞賜銀五錠、錢二百貫,絹、綢各百匹,犛牛十頭,以助力他們弘揚佛法。”

對於黃瓊的吩咐,這位路安撫使微微點頭。並表示返回臨洮後,馬上便着手辦理。見到這位路安撫使很是上路,黃瓊倒也沒有爲難他。只是淡淡的道:“那位李節度,在隴右橫行不法。你作爲安撫使,未能起到制約作用。但去歲隴右大旱,你竭力籌集糧食賑濟災民也有功。”

“雖說不能功過相抵,但本王也不是不講人情之人,功是功、過是過。對於你縱容李節度貪贓枉法一事,本王對你罰俸一年,降一級戴罪立功。你賑濟災民有功,本王賞你銀二百兩,制錢三千貫,綢、絹、帛各一千匹。另外,你自己從抄沒的野利頭人那裡,挑選幾個妾。”

聽到黃瓊的決定,這位路安撫使連忙跪倒謝恩道:“臣是隴右文官之首,遇到大災之年籌集糧食賑災,本就是分內之事,臣不敢貪功爲己任,英王所賞臣受之有愧。臣這些年,因爲顧及那位李節度背後的洪樞密,所以雖說也曾去信勸說,但卻未能及時制止那位李節度作惡。”

“臣作爲安撫使,對隴右官員不分文武,皆有督察之職。這位李節度做出如此貪墨之事,臣未能制止,的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英王對臣的處罰,臣是心悅誠服的,絕無任何怨言。至於英王所賞,本就是是臣分內之事,臣是斷然不敢領受的,還請英王收回這個成命。”

看着這個跪在自己面前的隴右安撫使,黃瓊淡淡一笑道:“本王說了,功是功、過是過。你雖說有罪,但也不能抹殺你的功勞。去歲隴右大旱,本就貧瘠的隴右,外出做了流民的災民,比陝西路整整少了一半,而且也沒有出現大量餓死的情況,你這個安撫使當爲首功。”

“本王不是那種賞罰不均之人。該罰的要罰,該賞的,本王也絕對不會吝嗇。若是這一點都做不到,本王還有何面目,面對這天下的官員?不過,路安撫使,本王罰了你,也賞了你,但這隴右安撫使所屬的諸司官員,本王也該整肅了。總不能這些黑鍋,都你一個人背罷。”

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
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七百一十章 秦氏眼中的驚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三百零四章 聖旨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清醒第四章 冷宮歲月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你好自爲之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六百五十九章 老狐狸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四百六十章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複雜的黃瓊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十四章 腦殘的紈絝第八百五十六章 真的那麼重口味?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七百四十九章 往事並不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