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彈劾

良久,黃瓊才苦笑搖頭:“自己最近這是究竟怎麼了,怎麼什麼女人都不放過。甚至連如此禽獸不如的事情,都能做的出來,自己今後又該如何與那位二嫂相處?還有劉虎的嫂嫂,自己又該怎麼去面對,對自己那麼信任的劉虎?”

而在他身邊的何瑤,看着懊悔不已的黃瓊。雖說昨晚被找來的時候,黃瓊已經被穿上了內衣,並不知道昨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可同樣見到牀上那朵梅花的她,有過同樣經歷的她,又豈能猜不出來? “這都是孽緣”,何瑤在心中暗自嘆息了一聲。

出了這件事情之後,黃瓊的情緒一下子低落了起來。除了與時不時到景王府請示的新任安撫使幾個人,商議善後事宜之外,平日裡面幾乎是足不出府。黃瓊還留在鄭州府,那位新任安撫使又那裡敢走?那天那一百多顆人頭,還總在他眼前晃悠呢。

雖說英王命他與鄭州府拿出善後章程來,但這個時候他又那裡敢擅專?不僅在處置章程上,很是注意聽取新任鄭州府的建議。自己也往黃瓊這裡,跑得不是一般勤快。就差沒有在黃瓊的行轅,與黃瓊的侍衛搶地鋪了。

除了硬着頭皮留下的安撫使之外,那位於大人也出乎所有意料的是,也沒有立即趕往汴州上任。一方面,除了盡數參與叛亂的鄭州衛軍,的確需要重新編制、整頓之外。他之所以留在鄭州,卻是還在惦記着某人。

只是這位於大人有事沒事,打着鄭州衛軍重新整編請示旗號,來府中商議但卻四處觀望的眼神,這位英王卻權當做沒有看到。並不知道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麼的於大人,也只能暗歎這位英王實在有些不解風情。

並不知道自己看中的女人,被眼前這位英王酒後失德的他,那裡知道他的那些眼神黃瓊不是不明白?只是黃瓊也不知道,這個事情究竟該怎麼處理爲好。與自己有過***的女人,要嫁給別人,還是自己親自做媒,這種事情總是讓黃瓊覺得怪怪的。

當然,黃瓊並未打算將劉虎嫂嫂,真正的收入自己房中。劉虎嫂嫂與何瑤不同,自己不可能給她任何名份的。可若是隻當一個無名無分的侍妾,或是說當一個情人,黃瓊又感覺對不起劉虎,對不起那個女人。只是此事究竟該怎麼處理,黃瓊此時也是心亂如麻。

所以對這位於大人拋過來的幽怨眼神,黃瓊也只能權當做沒有看到。每日做什麼事情,都有些情緒低落,別說於大人的眼神權當做沒有看到。便是傳來的汝州城破,瑞王閤家一把火自盡的消息,都沒有讓他提起什麼興趣。

黃瓊的情緒低落,不僅來辦事的官員,以及他身邊幾女都感覺到了。便是後院的景王妃也從何氏姐妹口中得知。作爲當事人,景王妃自然知道這位英王情緒低落的原因。只是作爲那件事情的當事人,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的景王妃,也同樣在選擇着逃避。

就在黃瓊情緒低落,變成了一個足不出戶的宅男期間。他在鄭州不請旨,一口氣殺了一百多文武官員的事情傳到京城之後,立即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消息傳來的當天,都沒有用過夜,攻擊他的奏摺,便如雪片一樣飛入宮中。

從中書省、六部、御史臺,再到翰詹科道,幾乎所有衙門的官員,都在奮筆疾書寫彈劾的摺子。甚至就連國子監的監生,都在彈劾英王干預有司、擅開殺戒。一時之間,遠在鄭州的黃瓊,幾乎成了衆矢之的。而那位兒子被殺的新蔡長公主,則是一日三進宮的鬧。

景王妃擔心的沒錯,黃瓊此舉觸碰到了大齊開國百餘年來的禁忌。眼下的大齊朝雖說還未到重文輕武的地步,但在歷代皇帝刻意調整之下,尤其是在淮陽之亂後,文官已經高於武將,甚至是勳貴。這些文官以同鄉、同年、座師爲紐帶,相互結黨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集團。

雖說在內部,也因爲各自的利益相互傾軋,但面對共同的對手時,卻是出奇的團結。在這個龐大的官僚體制,刻意的營造之下。有些原本是的陋習,現在已經成了規則。每個觸碰這些規則的人,要面對的都是整個文官集團。

在這些文官看來,黃瓊在鄭州殺多少武官,那是他們管不到的事情。但是殺了那麼多的文官、舉人,就是天大的錯誤。未經三司會審便就地正法,在這些文官看來甚至比未請旨,問題還要嚴重。尤其那些被殺的官員之中,至少有三成是正兒八經進士及第的官員。

這在這些文官看來,這不僅僅是牽扯到他們的利益,還是在蔑視他們的地位和權利。自大齊朝開國百年來,還從來未有郭一次殺這麼多進士及第官員的。要知道,便是當年權傾朝野的淮陽郡王也不敢如此做,最多也就是架空了中書省和六部而已。

面對着舉朝的激憤,每天送到宮中的彈劾奏摺,堆的比人都高。尤其是一日三鬧的新蔡長公主,便是就連皇帝都有些坐不住了。尤其是這些彈劾奏摺,幾乎涉及到了除了殿前司和京兆府之外,京城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衙門,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捲入了進去。

儘管在下決心大開殺戒的前一天,黃瓊便將這些官員的供詞,連同殺人的原因,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但這邊京城還沒有拿出處置方案,那邊卻是已經人頭落地。而且文武官員加在一起,足足殺了近百名官員。要是加上師爺、舉人、讀書人在內,數量則更多。

黃瓊在鄭州做出的這一幕,讓滿朝上下不禁目瞪口呆。不僅朝中羣情激奮,便是就連一向以皇帝的意思,便是自己意思,大多數時間都是做點頭先生的幾位相爺,私下都說:“英王在鄭州,不經請旨、不經三司會審便大開殺戒。”

“此舉雖說證據確鑿,這些人也的確該死,但也開就地正法的惡劣先例。此舉視《大齊律》爲何地,視祖宗家法爲何地?置三司於何地?這麼胡亂搞,這豈不是亂了套嗎?若是後來人效仿,動輒便殺人,那還要三法司幹嘛?”

而面對舉朝的氣勢洶洶,以及自己的那位姐姐一天三鬧,饒是皇帝在鎮靜也不禁有些頭大,心中也不禁暗自埋怨,自己這個九兒子太過於魯莽了。這些人不是不該殺,可你就算要殺,至少也要走一個過場吧。一個奏摺上來,這邊自己還沒有批覆,那邊已經人頭落地。

就算事情在緊急,你那邊有驍騎營上萬精兵在手,又有何擔心的?獨自一人,坐在溫德殿御案後的皇帝,看着自己御案上擺着的,黃瓊自虎牢關之戰後,連續發來的幾道秘折,以及幾道八百里加急的明折,有些疲憊的捏了捏自己鼻樑。

難道鄭州局面,真的糜爛到了如此地步?逼得自己這個表面上看有些冒失,實則心中極有城府,絕非莽撞之輩的兒子,做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來?皇帝知道以自己這個九兒子之才幹,如此做會引發的後果,他絕對是清楚的。

可他卻依然如此做了,這其中的原因,難道真的像是他在密摺裡面說的,此次二王叛亂是別有隱情?思及此處,皇帝的眼光看向了自己御案上,一道幾乎被鮮血沁透了的秘折。儘管他不願意相信,但想起那個至今仍躺在太醫院的年輕人。

那個送秘折的年輕人,光天化日之下就在太醫院門外,甚至可以說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追殺。而這道秘折上說的,與這道秘折幾乎前後腳,送出來的另外一道秘折,上摺子的人自己現在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一切,卻又讓皇帝卻是不敢不相信。

如果這道秘折上說的那些東西,都不是真實的,某些人狗急跳牆什麼?爲了不讓這道秘折到自己手中,甚至不惜在自己這個帝王眼皮子底下殺人。看着這封秘折,皇帝可以想象得到,眼下鄭州局勢複雜的程度。可汝州那邊呢?

在看看蜀王上的,除了爲瑞王滅門在推脫之外,幾乎是歌舞昇平的摺子,皇帝搖了搖頭。英王的密摺上有些東西,雖說寫的很是隱晦。但以這位皇帝的精明,黃瓊刻意隱晦的那些東西,那裡又猜不出來?

嘆息良久,皇帝將那封被鮮血沁透的摺子拿起,在燭火上點燃,並親眼看着它化爲灰燼之後。才鬆了一口氣,將等候在門外的高無庸喚了進來:“你看看郭太醫在何處,親自跑一趟將郭太醫請來。”

只是就在高無庸諾了一聲,準備出去請人的時候。卻又被皇帝給叫住:“算了,這麼晚了就別折騰他了。你去查一查郭太醫是回府了,還是在太醫院。找幾個侍衛,換身衣服,咱們去他那裡。”

剛從太醫院回來的郭太醫,沒有想到皇帝會這麼晚了還來自己府邸。不過以他與皇帝交往之深,也知道能讓皇帝這麼晚還來打攪自己,肯定是遇到了什麼爲難的事情。果然在見到皇帝略微有些憔悴的面孔,在聯想到英王之前的那封密摺,郭太醫心中已經有些明瞭。

“先生,那個年輕人的傷勢怎麼樣了?現在清醒過來沒有?”出乎郭太醫的預料,見面后皇帝居然沒有提起密摺之事,而是直接開口詢問,眼下還在太醫院躺着,昏迷不醒的那個送信年輕人的傷勢。

聞言,郭太醫略微搖頭道:“此子還沒有清醒,那一箭射的太深。雖說因爲稍微偏了少許,而沒有射中心口之上。但那一箭,卻幾乎將此子的肺都射爛了。不過好在搶救及時,雖說還沒有清醒過來,但性命已經基本無大礙了。不過此子,今後恐怕離不開藥罐子了。”

“臣有些想不明白,這些人爲何如此大膽,居然敢在距離宮門近在咫尺的太醫院門口,光天化日之下便敢殺人,甚至還敢搶屍。若不是太醫院的侍衛,都是您精挑細選的,再加上御林軍趕到及時,這後果不堪想象。他們是在殺人滅口,還是在向您示威?”

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
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八百八十三章 爲霜兒的謀劃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二十六章 根本之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對太子的評價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八百七十章 要遭天譴的第二十五章 河間郡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五百九十七章 將來讓她自己選擇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二百八十六章 郭副使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八百六十九章 於明遠的約定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要那麼苛刻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憤怒的何氏第八百五十四章 爭執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五百五十二章 變相的較量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四百六十四章 別當本王與你說笑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九章 計劃周密第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七十四章 黃瓊的不滿意第九百一十三章 算個屁?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八百六十二章攤丁入畝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零八章 齊埋汰第四百二十三章 惡性循環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表裡雄關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五百零三章 家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