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風雨系同舟

“回先生的話,斥候是步軍還是騎兵,是根據駐地不同來設定的。若是在邊軍的話,因爲面對的吐蕃、回鶻、北遼,都是以騎兵爲主。所以配備的斥候,一般也都是以騎兵爲主。否則,你斥候還沒有趕回來,敵人已經殺到了面前。”

“但在內地,一個是地方衛軍普遍無騎兵,另外一個也是沒有那個必要。內地衛軍最多也就是剿匪,配備騎兵有些太過於奢華了。所以,內地諸衛軍斥候多以步軍爲主。據末將所知,虎牢關駐軍因爲以守關爲主,本身就未配備騎兵指揮,所以斥候都是步軍。”

“不過王爺,範先生說的也正是末將最爲納悶的地方。按照常規來說,無論虎牢關駐軍變節與否,都應該按照定製進入戰時要求,也就是說關內外都應該放出五十里的斥候,這還是當年桂林郡王定下的規矩。”

“可末將,今兒卻是一個都沒有見到。按理說,那位蔣都統也是久經戰陣之人,他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纔是。要知道,這種錯誤在戰時是會要命的。不過這裡地形複雜,也許是咱們沒有發現也未嘗不可能。”

待趙都尉說完,那邊的範劍卻是沉聲道:“不,還有兩個可能。一個是放出斥候的人,在這邊有意識的留下一個缺口。或是這三人在關內失蹤,在關內已經造成了一定的人心浮動。現在那位蔣都統忙着滅火,未必還會顧忌到這一方面。”

“按照大龍所說,此三人眼下在關內絕對是身擔要職。這種級的武官失蹤,一天一夜不回去,至少他們的直屬下級不可能不出現軍心浮動,尤其是眼下這個時候。這纔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可以利用的空隙。”

“劍估計,那位蔣都統現在還不敢明說,這三人已經被他暗害。最多也就是找一個藉口說這三人失蹤,並想法子安撫此三人的部下。如果他真的控制了虎牢關全部駐軍,這三人也不會死在這裡。”

範劍說到這裡,黃瓊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先生的意思是,希望本王利用此人尚未能夠掌握虎牢關全部駐軍。這三人的部下因爲長官無故失蹤,而引發的軍心浮動。那位蔣都統忙着滅火的時機,一舉擒殺之?”

“王爺果然是妙人,劍如此一說便明白劍的用意。此前有後漢定遠侯班超出使西域,兵不過三十六人,便敢衝進匈奴使者大營擒殺其使者,一舉奠定西域大局。後有本朝桂林郡王,以不過三百衛軍便敢於入同州,擒殺以變節之同州防禦使,方纔有後來的關中大捷。”

“如今王爺手持尚方寶劍,奉聖命節制諸將。手中有五百精騎,身邊又有大龍與劉兄這樣的高手協助。劍請問王爺,敢不敢效仿當年班定遠與桂林郡王,孤軍深入虎穴的壯舉,直接將那位蔣都統擒殺,拿下虎牢關爲大軍打開通道。”

“劍相信,虎牢關駐軍絕不甘心附逆。否則那位蔣都統,也不會狗急跳牆的,冒着軍心混亂的危險,除掉這三名武官的。只要王爺動作迅速,劍認爲虎牢關大局可安。”說到這裡,範劍一臉看着面前的黃瓊不在說話。

“王爺,範先生的這個計劃,末將是堅決反對的。若是虎牢關真的有變,我們不過五百輕騎,於都指揮使的大軍,最早要後天才能趕到。如果蔣都統真的甘心附逆,我們這五百人不過以卵擊石。”

“末將身爲將士,食的是朝廷的俸祿,忠於王事是應該的。再說身爲軍人,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是本分。但王爺身份貴胄,又不識兵戈。若是您遇險,驍騎營又如何有臉面見皇上,去面見世人?”

不待黃瓊回答,那位趙都尉首先表明了堅決的反對。他在臨來之前,驍騎營的於都指揮使曾經再三與他交待,此次來虎牢關絕對不能讓英王出現一絲的差錯。否則,驍騎營無法向皇帝交待,也無法向天下人交待,甚至無法向自己交待。

更何況,眼下黃瓊一身書生打扮,讓這位趙都尉認爲這位英王,不過是嘴皮子厲害,說到底不過是一個書生。俗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若是這些書生也能上陣殺敵,還要他們這些武官做什麼?

他們這些殺只雞,恐怕都不敢看。與女人行個房,估計還得靠身後丫鬟幫忙推的書生外加皇子,還是留在後方運籌帷幄爲好。至於拎着腦袋上戰場打打殺殺的這些粗活,還是交給他們武將去做爲好。

而且秉承着黃瓊絕對不能冒這個險的,除了這位趙都尉之外。還有到現在,還對黃瓊上次遇刺還心有餘悸。當初若不是黃瓊在皇帝面前一力擔保,估計腦袋早就搬家了的王大龍,還有現在是黃瓊貼身侍衛的劉虎。

可以說了除了提出這個意見的範劍,以及一直都沒有表態的黃瓊之外。眼下贊同與反對的人,幾乎可以說是一邊倒,沒有一個人支持範劍。不過面對着幾乎所有人的反對,範劍即沒有着惱,也沒有解釋什麼,只是淡淡笑着的看着面前沒有說話的黃瓊。

見到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堅決反對範劍的計劃,黃瓊微微沉默了一下之後,才舉起手來制止住身邊人七嘴八舌的議論道:“虎牢關能不能控制在朝廷手中,是我軍此次能否順利平叛的關鍵所在。不管此行危險與否,但是有一點卻是明擺着的,那就是虎牢關絕對不能有失。”

“如今蔣信擅殺關上武官,其行爲已經與公開謀反無異。如果我們不能趁其立足未穩之機,斬其奪回關隘。以虎牢關的地形,驍騎營要想再次奪回,需要付出多少原本可以避免的代價?若是因爲本王一個人的安危,需要額外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對不起,本王承受不起。”

“況且你們吃的是朝廷的俸祿,爲朝廷盡忠、爲君父分憂是應該的。那我們這些皇子,從一落草開始便享受着天家給予的榮華富華,豈不是更應該爲朝廷盡忠、爲君父分憂。我們凍死人生父母養大的,難道我們就因爲生在天家,就比你們高一等,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值此國之危難的時刻,本王身爲天家子弟,更應該爲天下的表率。當年太宗皇帝跟隨太祖起兵的時候,形勢不是比如今危難多了?太宗皇帝,不是一直拼殺在第一線,何曾退縮不前過?我等後世子孫,雖說不能與當年太宗皇帝的英武相比,但也不敢遜色太多。”

“誠然,眼下天家也出了幾個不肖子孫。可你們誰又能保證誰家,不出幾個不肖的子孫?也許別人會在這個時候畏縮不前,但本王絕對不是那樣的人。雖然不敢與當年太宗皇帝相比,但自問身上列祖列宗的血性還沒有丟乾淨。”

說到這裡,黃瓊頓了一頓道:“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們都是老兵,戰機稍遜即逝的道理,不用本王在這裡與你們多說了。誰又能保證,戰機都是百分之百準確的?在本王看來,所謂的戰機如果敢下決心去賭一把,那就是戰機。”

“如果沒有這個膽子去賭,那他就什麼都不是。有些時候,敢於冒險的人才能打勝仗。在戰場上規規矩矩的人,是打不了勝仗的。本王雖說不很精通兵事,但有一點可以保證,絕對不會去做宋襄公。”

“更何況,本王也絕對不會坐視自己兄弟苦戰,自己躲在後邊享清閒。你們都是本王的兄弟,從今兒起更是本王生死與共的兄弟。安危誰與共、風雨系同舟,你們在哪兒,本王就在哪兒。只要你們一個人還在,本王便絕不後退一步。”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只要能儘快的平息這場叛亂,減輕黎民百姓所受之苦。別說前面不過一個虎牢關,就算是萬丈深淵,本王也會去趟上一趟。本王也希望你們驍騎營,也不要辜負你們的威名。”

黃瓊這番話說完,周邊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而熟悉他性格的幾個人,卻知道他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那就是已經難以挽回,甚至可以說沒有半分更改餘地了。而那些不熟悉他性格的驍騎營軍士,更是被他這幾句話激得豪情萬丈。

短暫的沉默過後,那位趙都尉見到事已至此,自己不表態不行了。便第一個站了出來:“既然王爺有如此對的決心,趙無妨現在靜候王爺吩咐。只要王爺一聲令下,無妨與麾下這五百將士保證指那打哪,絕對不會有半分的猶豫。如果無妨真的熊包,任憑王爺處置。”

這位趙都尉第一個表完自己的態度之後,驍騎營其他的將士自然不甘人後,紛紛表態一定服從英王指揮。而相對羣情激昂的驍騎營將士,只有黃瓊身邊的侍衛,卻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作爲侍衛,他們更擔心的是這位英王的安全。

那位蔣都統,就連這虎牢關內朝廷經制武官都敢殺,誰又能保證他不會對英王下手?這位蔣都統這麼做,肯定是已經打算一條路走到黑了。此時已經不打算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的這個傢伙,搞不好狗急跳牆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

見到眼下驍騎營將士,被黃瓊幾句話激的熱血沸騰一幕。作爲侍衛首領的王大龍剛想說什麼,只是他的衣袖卻被範劍給拽住了。見到拽住自己的是範劍,王大龍的氣就不打一處來,雖然不能對其飽以老拳,但卻一直憤怒的死死瞪着這個始作俑者。

要不是這個混球弄出這個事情,自己王爺又豈會以身犯險?而見到王大龍對自己怒目以視,範劍卻只是搖頭笑了笑,也沒有做任何的解釋。而對於王大龍還有那邊劉虎,對自己怒目而視的原因,他自然心裡清楚的。

而他心裡更清楚是,要不是王爺就在自己面前,估計這兩個傢伙會合夥給自己一頓老拳。給自己一個教訓,讓自己知道什麼一切以主子的安全爲重。對於這兩個傢伙,範劍始終只是一副不要擔心,萬事有我的欠揍表情。

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八十四章 都在裝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
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九百零五章 秣陵關(二)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二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軍到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三百一十五章 賽毒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不負我,我不負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七百七十章 沒有那麼無辜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是無情之人第八十四章 都在裝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驚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董千紅的心思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百二十六章 十六天魔舞第八百八十二章 段錦的聰慧第一百零六章 團圓飯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三百八十四章 求情第一百四十章 黃瓊的損招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九百零九章 真的就那麼重要?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七百四十章 雷劈不到寡人頭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虎的請求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是低調嗎?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七百八十一章 可憐天下慈母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續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二十六章 太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九百零三章 曹銳的打算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陵之惑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一百二十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