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讓他自己挑選

聽罷這位應城伯的解釋,黃瓊看着說完這番話之後,幾乎是耗盡了全身力氣的老伯爵,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也不知道自己是該處罰他,還是該獎勵他。如果事情真的像是他說的那樣,這位老伯爵明知道後果極有可能極爲嚴重,還是選擇了按兵不動,到可以說是一心爲國。

隴右的那位李節度使,爲人黃瓊並不是很瞭解。但他從當初選將時,那位樞密使心虛的眼神之中,可以看得出恐怕是不能託付大任之人。如此這樣,這位老伯爵的擔心,並不是無的放矢。想到這裡,黃瓊沉聲道:“老伯爵,難道西京大營就沒有其他將領可以代替嗎?”

對於黃瓊的這個疑問,歐陽傑苦笑搖頭道:“西京諸留守衙門,本就是爲了西北設置的。別看這裡設置了四部,樞密院、殿前司,品級與京城一樣。可因爲實權有限,所以被朝中官員一向視爲養老院,那些官員但凡有點人脈的都不願意來,如今各衙門都是殘缺不全。”

“禮部,就一個尚書領着兩個主事,外加幾個員外郎,就連侍郎都沒有配備一個。兵部與工部,都是一個尚書、一個侍郎,外加兩個主事,領着一羣五六十歲升不上去員外郎,連個郎中都沒有。至於戶部倒是配備齊全,可都是在京中鬱郁不得志的人,被打發到這裡養老。”

“樞密院就樞密使一個,連個副使都沒有。至於老臣這個殿前司,人員倒是西京諸衙門之中最爲齊全的一個。可馬步軍兩個都指揮使,馬軍都指揮使藍田男常遠,跟着陝西的劉節度去了延安府坐鎮。他不跟着去協調坐鎮,單靠劉節度恐怕很難指揮得動,西京大營這些軍馬。”

“如今老臣又病成了這個樣子,實在難以處理軍中事務。步軍都指揮使清江伯馬良佐,要代替老臣處理日常事務。況且馬良佐雖說是伯爵,任西京留守殿前司步軍都指揮使,卻是一樣未曾上過戰場。而且爲人性子刻板,處理日常軍務倒是可以,但讓他統軍作戰卻難爲他了。”

“至於三營的都指揮使,品級都在那位李節度之下。到了隴右,也是一樣要歸他指揮的。王爺,非是老臣拒不發兵,實在是軍中無將,這個兵發不得的。不過,這兩萬大軍老臣已經挑選完畢,都是三營挑出來的精銳。只要朝廷任命的主將到了,隨時便可以出征。”

說罷,這位應城伯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想要站起身來,卻幾次都未能如願。見到此景,黃瓊急忙幾步上前,將其重新扶到椅子上。沉默了一下後才道:“老伯爵苦心爲國,本王知曉了。放心,本王沒有怪罪老伯爵,更不會因此追究老伯爵的責任。老伯爵安心養病即可。”

只是這位應城伯,在聽到黃瓊這番話之後,卻是輕微的搖了搖頭道:“王爺,在去年鄭州平叛時候的表現,老臣早已經從同僚口中知曉。王爺能夠知人善用,在用人上敢於放手,將軍務交給有能力的人去負責,這一點老臣很是欣慰。將這兩萬大軍交給王爺,老臣無比放心。”

“不過賀元鋒此人勇猛有餘,戰略卻非長處。上了戰場,眼皮子還略微有些淺。而且此人是騎兵出身,擅長使用馬軍作戰,對步軍性子方面還有些陌生。最關鍵的是性子有些急躁,雖說擅長使用騎兵偷襲作戰,可細節之處卻往往差強人意。老臣最擔心的便是,他急於求成。”

“拓跋繼遷此人,老臣曾經見過幾次,絕對堪稱一時梟雄。而且爲人又極其陰險,觀其在寧夏叛亂之中作爲,這個人在用兵時,很善於使用伏擊作戰。賀元鋒這個性格,恐怕未必會是他的對手。所以王爺此去隴右,一定要把握好大局,切不可讓其輕敵冒進,否則將誤大事。”

賀元鋒是西京大營出來的,老伯爵統帶了西京大營近十年。作爲老上司,對他的優缺點可謂是瞭如指掌。雖說不是很清楚賀元鋒,真正的優缺點。但作爲賀元鋒多年的頂頭上司,老伯爵的這番話,黃瓊認爲絕對不會是無的放矢。應城伯這番話說罷,黃瓊心思多少有點沉重。

對於這位老伯爵即便勸諫,但也分析很透徹的話,黃瓊很是表情凝重的點了點頭道:“老伯爵請放心,你的這番老成謀國之言本王記住了。老伯爵,西京大營您帶了近十年。軍中將領能力與否,想必您也瞭如指掌。您能否給本王推薦幾名將領,以彌補賀元鋒的不足。”

只是在聽到黃瓊這番話後,這位應城伯卻是長久一言不發。良久才道:“王爺,賀元鋒非心胸狹窄之人。眼皮子雖說有點淺,可也不是半點不容人的人。對自己的能力上弱點,他還是清楚知道的。他也西京大營調出去的人,這個人選還是讓他自己挑選,更爲恰當一些。

看着幾乎用盡了全身力氣,才說罷這番話之後,再也沒有力氣說話歐陽傑。黃瓊微微點了點頭,也沒有再說什麼,更沒有再追問什麼。只是慢慢的走出了殿前司衙門這間寬敞的會客廳,對着等候在門外的幾個歐陽傑的親兵點頭,讓他們趕快進去服侍歐陽傑。

又吩咐範劍,讓李大夫爲歐陽傑把脈。自己則在偏廳找到正在與西京殿前司,步軍都指揮使馬良佐辦理交接的賀元鋒,讓他接手西京大營挑選出來的這兩萬精兵之後,在西京大營挑選一名將領作爲他的副手。今兒做好一切的準備,大軍明兒一早便出發趕往慶陽府。

自己則在外面一直等着節度副使陪同之下,趕往早就給他準備的欽差行轅休息。只是就在黃瓊離開殿前司衙門,正準備翻身上馬離開的時候。歐陽傑一個親兵,卻是急匆匆的趕了過來。恭恭敬敬的交給黃瓊,一個盒子外加一大卷圖。說是歐陽傑,再三叮囑交給英王殿下的。

很是珍重的接過這個盒子與圖,黃瓊沉吟了一下之後,對那個親兵道:“你回去與老爵爺說,他的心思本王清楚了。告訴老爵爺,天塌不管、安心養病,也不要胡思亂想,今後朝廷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借鑑他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待本王從隴右歸來,在與老伯爵把酒話談。”

說罷,翻身上馬後,黃瓊又回頭凝視了這座規制不大,但卻很莊嚴的殿前司衙門良久。卻是直到離去,也一句話都沒有說。其實原本今晚,黃瓊本就打算歇息在殿前司衙門,以便明兒一早便與大軍一同出發。可自己之前並未想到,那位老伯爵病的如此之重。

自己一行這麼多人,住進殿前司衙門,恐怕會打攪老將軍養病。所以才決定,還是回官府給自己安排行轅休息。臨出發之前調兵遣將一事,讓賀元鋒這種專業人事去做更恰當一些。自己的確在鄭州一戰積累了一些經驗,可對於這種軍務上的事情,遠還不到得心應手地步。

專業的事情,還是讓更專業的人去做更好。制置大使雖說統帥文武,但正像是老伯爺說的那樣,是站在全局上的把握。並不代表着自己,可以隨意去幹涉任何一方的具體事務。軍務上的事情,自己根本就是一知半解。就不要在那裡去充什麼專家,到處去隨意插手了。

回到節度使衙門,自己的行轅之後,黃瓊草草用過膳,便打開了老伯爺交給自己那個木盒,看到裡面有一本摺子。見到這本摺子,黃瓊急忙打開仔細的看了起來。這本摺子上,就寧夏府山川地理,以及一些民風民俗寫得極其詳細。甚至詳細到那裡有水,那裡缺水都寫了出來。

在摺子上,老伯爵還根據自己鎮守西北多年,對党項人的瞭解,以及對拓跋繼遷的一些情況,對此次平叛提供了一些建議。關於這方面意見,雖說寫的不多,但也將自己真實意圖完全寫了出來。而老伯爵核心意見就一個,那就是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絕對不可輕敵冒進。

老伯爵認爲,英王在陝西路與寧夏府交界的陝北地區,佈置下重兵是絕對正確的。相對於眼下貧瘠,又因爲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大旱,傷了元氣的隴右路來說。更容易獲得一些補給的陝西路,極有可能成爲叛軍就食的主要目的地。而且寧夏府本就糧草只能部分自給。

去年隴右大旱,寧夏府又是重災區。雖說朝廷爲了賑濟災情,調運了大批糧食進入寧夏府。而且作爲定遠州後方,寧夏府也囤積了部分邊軍糧草。但是這些糧草,卻根本不足以長期維持,目前數量已經達到了十幾萬的叛軍。他斷言,最多再有半個月,叛軍恐怕便要斷糧。

而且大軍進剿,叛軍勢必不會坐等捱打。對於眼下的叛軍來說,糧食明顯比馬匹更成爲燃眉之急的事情。還有點餘糧的陝西路,極有可能會成爲叛軍下一步攻略的目標。調動大軍配合地方衛軍,在陝西與隴右交界處布放,在以主力步步緊逼,逼迫叛軍爲了糧食與官軍決戰。

雖說雙方兵力對比懸殊,但以西京大營長期訓練的精銳,對付十幾萬缺乏訓練的叛軍,自然可以一鼓作氣。不過需要兩點注意的是,一個是北遼境內也有部分黨項人部落。拓跋繼遷在對漢人不信任的情況之下,爲了增強實力極有可能會派人引誘,北遼境內那些党項人投效。

北遼境內的党項人與大齊境內,幾乎已經徹底轉變爲半農耕半遊牧的党項人不同,還保留着遊牧的風俗。北遼的這些党項人,相對於已經漢化很嚴重的靈州党項諸部,民風更爲彪悍,騎射的功夫也更爲優秀。而寧夏府與北遼山水相連,阻隔的只有一道黃河與賀蘭山。

雖有定遠州數千邊軍阻攔,但如此大的地域,眼下腹背受敵的定遠州邊軍,未必能擋得住。一旦這些人歸順拓跋繼遷,其實力會有大幅度的增長,甚至可以說是如虎添翼。他希望作爲全權負責,此次平叛事宜制置大使的英王,一定對這一點要多加註意,千萬不能麻痹大意。

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
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七百四十二章 極度不滿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五百七十八章 黃瓊的殺傷力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七十二章 肥羊?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喜添三胞胎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不喜歡繞圈子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顛倒黑白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六十八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七百二十九章 如寡人親臨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吃醋的女人沒有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七百五十一章 滅門之禍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二十二章 範劍的歪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瓊的用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頂撞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七百五十七章 濫情還是多情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七十六章 天家無私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五百二十章 沒有一個善茬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虎的傷情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慎妃母女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範刀的感覺第七百章 福禍難測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五十二章 紀王妃的憤怒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八百零二章 逃難一樣的鄭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