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賣的好廉價

說到這裡,黃瓊轉了轉手中的念珠,笑道:“別人冤不冤枉,本王不知道。但你金節度,便是本王現在立馬行軍法,就地正法了你,你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冤枉。別忘了,本王現在還是權知鄭州處置使。凡是涉及鄭州平叛一切事宜,本王都有做主的權利。”

黃瓊這番話說罷,這位之前喊冤聲最大的金節度,馬上冷汗便流了下來,心中更是後悔不已。暗罵自己幹嘛要聽景王的那位使者鼓動,在得知二王造反之後生出觀望之心。在接到朝廷繞路發過來的,讓自己配合蜀王、英王平叛的詔令後,卻是遲遲按兵不動。

自己哪裡想到,景王的此次叛亂連一個水花都沒有打出來,便在虎牢關前全軍束手。瑞王那邊雖說還在死守汝州,可誰都知道這次轟動天下的二王叛亂,基本上也就到此爲止了。他們死便死了,可自己之前的觀望卻讓自己到了大黴。

至於這位在河南路上,已經做了一任的權知河南路軍馬節度使的金節度,之所以動作緩慢的原因。除了他早就心存坐山觀虎鬥的心思之外,還有一點便是對誰也不能名言的。在景王此次叛亂之前,曾經派人找過他,送給他三十萬貫武威錢莊通存通兌的大額銀票。

許諾,只要他晚出兵十天,這三十萬貫錢不僅都是他的,而且景王將會將景王府在彰德府的地,盡數轉交給他。這位金節度知道,那足足是三萬多畝上好的水澆地。而這這三萬畝地、三十萬貫錢,只需要他拖延出兵十天而已。

這位見錢眼開的金節度,對於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那裡會有不答應之舉?反正對他來說,十天之後這些叛軍會不會打到京城,與他半點關係都沒有。反正對他來說,無論是子殺父,還是弟殺兄,都是他們天家自己的事情。誰當這個皇帝,自己都一樣磕頭。

景、瑞二王勝了,他也算是一個擁立功臣。敗了,自己拖延出兵藉口有的是。十天,只要自己集結衛軍的時候,稍微拖延一下便可以實現。反正現在衛軍的情況,朝廷也是知道的。這麼一舉兩利的事情,已經被金錢迷花了眼的他,又那裡會拒絕。

雖說在得知景王戰敗的消息後,他也曾經後怕過一陣。他沒有想到,景王數萬大軍居然連一個水花都沒有掀起來,就如此快速的銷聲匿跡了。可隨後傳來的景王身死的消息,又讓他有些驚恐的心思放下。景王死了,自己收了他三十萬貫錢的事情,也就沒有人知道了。

雖說心中還在惋惜那三萬畝水澆地,但這三十萬貫錢也算是一個聊以彌補不是嗎?就算事後朝廷追究,自己也是有諸多借口可以用的。只是沒有想到,如此隱秘的事情還是被查了出來。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其實就是黃瓊也沒有猜到,皇帝抓這位金節度的真正原因。黃瓊不知道,這位金節度更不知道。還以爲自己東窗事發的這位金節度,倒也乾脆將自己收了景王錢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來了一個竹筒倒豆子,吐的一乾二淨。

他的這個交待,別說讓周邊一同被抓,此刻都膽戰心驚的官員傻了眼。便是就連原本以爲他只是避戰,想要坐收漁利。才使得給皇帝下密旨捉拿他的黃瓊與於都指揮使兩個人,在對視一眼之後也不禁一陣陣的冷汗直冒。

相對於這位堆在成一團的金節度,那位因爲上任節度使暴病身亡後,才從浙江路轉運使任上,調任河南路安撫使一年的方大人卻是坦然的多。在他看來自己即沒有捲入叛亂,在叛亂髮起之後也曾再三督促這位金節度出兵平叛,也算是盡到了自己該盡的職責。

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位金節度在找藉口拖延的時候,自己沒有有察覺到這位金節度的異常而已。最多也就在加上此次二王作亂,鄭州府與汝州的大小官員,盡數都被捲了進去。自己作爲河南路首憲,沒有盡到督察的責任而已。

按照《大齊律》來說,最多也削職爲民,甚至連流放都夠不上。與這位不僅自己要掉腦袋,甚至還要牽連全家人,搞不好一起掉腦袋的金節度相比,倒是幸運的多。雖說有些不甘心,可面對聖旨自己又能如何?

到河南路才一年,就已經生出了致仕念頭的他。也只能心中感嘆自己以這種方式離開,雖說有些難堪了一些,但無疑也許算是幸運的。總比今後自己腦袋掉了,都還不知道怎麼回事,究竟得罪了誰好的多。

此人自進士及第之後,在戶部任職三年後,便被分發到江南東路、浙江路任職,是從州同知一路轉升遷上來。浙江路和江南東路,一向是大齊的財賦重地,所以沒有分封宗室。他自調任浙江路後,一直在轉運司任職。

從提舉茶鹽事,一路升遷到轉運使。是大齊官場上公認的理財能手。眼下朝廷歲入日益艱難,皇帝原本是準備將其調任戶部尚書的。只是去年前任河南安撫使暴病身亡後,因爲河南路是京畿重地,又是黃河水災頻發地區,便命他轉任河南安撫使。

此人到任河南路之後,才發現這裡的官場異常複雜。河南路距離京城太近了,京中各方面大員,皇子、王公顯宦,甚至後宮那些有品級嬪妃,對河南路插手的異常頻繁。在加上景王與端王這二位就藩河南的皇子,組成了一張背景複雜而又雄厚的關係網。

原想着這次自己坐到一路首憲,可以正式大展拳腳,。卻沒有想到上任之後,別說大展拳腳了,便是想要破除這張網都很難辦到。這一年來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應付與那些背景深厚的官員扯皮上了。一年下來感覺到身心皆疲的他,現在對他反倒是個解脫。

與感覺到自己總算解脫了的那位方安撫使不同,在聽到金節度的供詞後。新任河南路節度使於大人,卻是感覺到異常的震驚。用半是憐憫、半是痛惜的眼光,看着這位自己的前任,也是自己在邊軍的同僚。

這位金節度,對於他來說太熟悉了。大齊邊軍之中,誰不知道明德二年率七千鐵騎,自延安府出發奔襲上千裡,穿越草原大漠深入北遼腹地。連續擊破北遼十餘部落,俘殺北遼王公七十餘人。打破北遼上京城,俘獲北遼王子、宗室、后妃百餘人。

當時北遼留守在上京的宗室、王公貴族,並皇子、嬪妃幾乎被一網打盡。上京城宮殿、官署,也被一把火焚燒餘燼。便是北遼那位執掌朝政的太后,若不是當時僥倖隨侍在軍中,恐怕也是難逃一劫。

當時正在揮軍南下寇邊的北遼皇帝,聞知上京城被攻破、宮殿被焚燬,大批宗室或被俘、或被殺,自己後宮大批嬪妃被劫,多位公主被俘的消息,急怒攻心當時便一口血吐了出來。隨即駕崩在回師的路上,從而因爲皇位爭奪引發數年內亂,直到近幾年才平息下來。

那一戰,打的北遼上下肝膽俱裂,至今未敢再大舉犯邊。更是成爲自前唐太宗年間以來,漢人鐵騎第一次深入草原大漠。雖說後來北遼以重金贖回了被俘的王公嬪妃,但北遼至今視那一戰爲奇恥大辱。

若不是此人在進軍與回撤的路上,不僅縱兵姦淫被俘的北遼宮女、民女,自己還親身作則,姦淫了北遼皇帝的幾位嬪妃,私下又私納北遼公主爲妾,使得未能封爵。此人現在絕不單單只是做到節度使,至少殿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中,肯定有一個位置。

公爵未必,但封一個侯爵是肯定的。戰功赫赫,當年天下誰不知道,親口被皇帝御口親評,爲吾朝千里駒的金鐵騎?那裡想到,此人從邊軍防禦大使,調任到河南節度使任上這才幾年?

當年的金戈鐵馬、氣吞如虎的豪情不見了。奔襲千里,孤軍深入北遼腹地的霸氣也消失了,如今變得眼中只認識錢了。才三十萬貫錢便把自己賣了,不僅搭上了自己、前程,還搭上了一家人,真的賣的好廉價啊。

相對於那位坦蕩的蘇大人,於都指揮使的痛惜。剛剛受命署理河南安撫使的原學政,根本就沒有接任一路首憲的興奮。好不容易哆嗦的身體穩定了下來,在看看身邊的官員,比來的時候少了將近一半,卻是一臉的不知所措。

這位前學政,現任的河南路首憲。自進士及第以來,一直都在翰林院和禮部、御史臺任職。一直熬到從三品右副都御史的身份,不知道走通了那路神仙,纔在景王叛亂之前,撈到一個外放機會的學政。其實什麼優點都沒有,就一個好處,那就是老實、聽話,膽子小。

讓這樣一個人來署理河南路安撫使,黃瓊也不知道皇帝究竟是怎麼想的。眼下河南需要的是能吏,而不是老好人一樣的不倒翁。讓這樣一個人署理河南安撫使,黃瓊知道自己恐怕以後要頭疼了。好在皇帝之交給自己一個鄭州,而不是將整個河南善後事宜交給自己。

否則,自己整天與這位點頭先生相處,氣也把自己氣死了。皇帝這次換馬,因爲什麼選擇這麼一個人出任首憲,究竟是怎麼想的,黃瓊一時之間還顧不到。不過,面對這些官員有些東西該說的還是要說。

這位新任安撫使是個老好人,下面的人要是玩什麼手段。再加上那位書呆子一樣的新任知府,這善後事宜非得搞得一團糟不可。有時候,一路哭何如幾家哭?殺雞駭猴,該殺的時候還是要殺的。

看了看面前,一衆面色晦暗的官員,黃瓊拱了拱手淡淡的笑道:“諸位大人,方纔爲了不動干戈,只能採取引君入甕的辦法。連累諸位大人陪了一次綁,有些驚嚇到了諸位大人。本王在這裡,向諸位陪不是了。還請諸位大人多多諒解。”

讓英王道歉,這些人那裡又敢?儘管這些也都知道,英王這個道歉,最多也不過是做做樣子,根本就顯示不出誠意來。但對這些人也就足夠了。別說陪上一回綁,便是將自己一同抓了,自己又能如何?

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三十章 滑頭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
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對的感覺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六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四百七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三十九章 謹慎一些爲好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三百一十七章 造孽啊第六百六十五章 被嚇着的高懷遠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損到家了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回的年禮第三十章 滑頭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六百五十四章 黃瓊的苦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六百三十三章 更需要的是將相和第八百零四章 希望是個女孩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八百二十三章 不過是琉璃蛋子罷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五十八章 相馬之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守城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七百零九章 沉迷與敲打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六百一十八章 永王出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六百五十六章 殺人誅心第六十七章 出宮散心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些頹廢的老爺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六百二十三章 牛角號聲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什麼可慶賀的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二百零七章 要體會上天好生之德第七百九十九章 三年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四百零一章 皇帝想要攤牌?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撥離間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七十二章 斷了念想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二百八十四章 景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