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爭執

黃瓊的話音落下,諸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是誰都沒有第一個開口。黃瓊徵求他們想法,以及思路的這種事,他們從軍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以往都是上司拿出一個思路與決策,他們只是負責具體落實與執行便是了。當然在具體執行中,還是要有自己應變手段和能力的。

可大的方向,都是聽從上司的命令。今兒這位英王,從制定策略的時候,便要徵求他們的意見,倒是讓這些武官,多少有些感覺到不知所措和茫然。黃瓊的話音落下之後,諸將幾乎是不約而同的,齊刷刷的將目光對準了此次隴右平叛,具體負責軍務的賀元鋒。

他是制置副使,也是實際上的最高軍事主官,就算要說也應該他先說纔是。而接受到諸將看來的目光,也同樣沒有經歷過此事的賀元鋒,也一樣不知道該怎麼說?雖說眼下他腦海之中,已經有了大致思路,可還沒有最後敲定。這麼就當着自己這麼多部下,提出來真的好嗎?

而看着一臉茫然的諸將,黃瓊有些無奈。他也知道自己這種戰前,開一個諸葛亮會,博採衆長想法,這些人可能一時接受不了。畢竟自己的這種做法,對這個時代的人實在有些超前。可黃瓊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歐陽老爵爺不要輕敵冒進的提醒,他始終都清晰記得。

但此次平叛作戰,究竟該怎麼打,自己這兩天,卻一直都沒有想出什麼太好的思路。打仗這種事情,黃瓊自認還是不擅長的。而已經在鄭州,有過一些從軍經歷的他更知道,將令一出軍破身死的道理。此次平叛事關重大,所以黃瓊就算爲了這幾萬大軍,也要慎重在慎重。

至於賀元鋒,說實在的至少在現在,他的能力還沒有讓黃瓊做到完全信任。所以,黃瓊現在能做到的,便是在全面開始之前,儘可能的將計劃做得全面一些,以避免讓這幾萬大軍白白流血。只是在諸將誰也不打算先開口的情況之下,黃瓊也只能直接點名自己的副手賀元鋒。

聽到英王點了自己的名字,也知道不開口不行的賀元鋒沉吟一下之後,開口道:“王爺,以末將以爲,我軍當三面出擊。末將親率大軍主力爲中路,直搗叛軍在寧夏府的老巢靈州、懷遠鎮。其餘兩路一路由平涼府出發爲左翼,一路由慶陽府出發爲右翼,直插叛軍右翼。”

“三路大軍齊頭並進,採取分進合擊、相互策應的戰術。在三路大軍之間,行軍間距不得超過一百里,相互之間以狼煙爲訊號互通有無。這樣叛軍,只要敢於攻擊我三路之中任何一路。其餘兩路都可以傾盡全力救援,可以做到不給叛軍任何尋找到戰機的機會。”

“只要我們三路軍配合縝密,拓跋繼遷慣用的機動設伏戰術,就尋找不到任何的戰機。三路大軍在步步爲營,一點點的擠壓,壓縮叛軍活動空間,最終逼迫其在靈州城下與我軍決戰。末將以爲,只要逼迫叛軍聚集成一團,單憑我軍之精銳,完全可以一鼓作氣徹底擊潰叛軍。”

“前些日子連續三戰,官軍均以少勝多。足以說明叛軍兵力雖多,但大部分卻都是訓練不足的烏合之衆,相比我西京大營差的太多。所以末將以爲,只要我軍各路穩紮穩打,相互密切配合。採取層層推進的戰術,各部不要因爲爭功而輕敵冒進,此戰並無什麼太多的懸念。” Wшw⊕ttκǎ n⊕¢O

“不過末將以爲,此次隴右平叛,怕的不是叛軍與我決戰。而是怕的,叛軍見打不過而成爲流寇。這樣,戰後官軍清剿起來勢必要事倍功半。所以以末將的想法是,我兩翼推進兵力要酌情增加一部分兵力。在其向前推進的時候,要在身後留下一部分兵力駐守要地。”

“這樣,即可保護自己的糧道,又可以切斷叛軍經平涼府,向其他地區流竄的可能性。末將的打算是,末將親率八千大軍爲中路。其餘的兵力,左翼因爲至關重要,所以要至少增加四千。右翼依託陝西路,背後還有劉節度的大軍,末將以爲增加兩千便足夠了。”

對於賀元鋒的想法,黃瓊微微點了點頭道:“那以你之間,左右兩翼分別由誰統帶,更爲恰當一些。兩翼的兵力究竟該怎麼分配爲好?兵力方面,你倒是不用發愁,現在本王手中的兵力,足夠你使用的。除了西京大營、衛軍、還有那一千邊軍之外,不是還有三千御林軍嗎?”

“一併都算進去,都交給你分配。當兵不上戰場,只會躲在京城裡面享福,還算什麼兵?本王將這三千御林軍,一併都交給你指揮。該怎麼用就怎麼用,該放在那裡就放在那裡。一切都由你指揮,放心大膽的使用。就是這三千御林軍都戰死了,本王也不會怪罪你一句話。”

說到這裡,黃瓊轉過身,看着其餘的諸將,開口道:“賀副使既然已經開了頭,說出了自己的思路。那麼你們也該說說自己的心裡想法,包括對賀副使的這個計劃,心中有什麼想法。對本王有什麼想要說的,儘管放心大膽的說,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本王說過,敢言者無罪。

“如果所納諫言,對戰局起到了關鍵作用,本王還重重有賞。都不要有什麼顧慮,放心大膽的說。你們的這些建議,關係到此次平叛作戰,朝廷或是直接說你們,需要付出多少多的代價。所以,本王希望你們,能夠將你們的想法都說出來。忠言逆耳道理,本王還是清楚的。”

對於黃瓊再一次讓自己說出來自己的想法,在坐諸將之中,除了賀元鋒之外,職位最高的杜涉看着面色平靜的英王,知道自己不能在沉默了下去了。於是沉穩了一下之後道:“英王,末將以爲賀副使的整個思路,大致是沒有問題的。末將的想法,與賀副使大致差不多。”

“但末將以爲,賀副使有一點忽略了。叛軍連續大敗,尤其是拓跋繼遷所部精銳五千精騎慘敗之後,恐怕信心早就未必有如之前那般充足。以拓跋繼遷爲人,未必會按照我們的思路,與我們在靈州決戰。靈州地形平坦,幾乎無險可守,正是騎兵可以充分發揮自己能力地方。”

“拓跋繼遷這個人,末將曾經接觸過不止一次,所以對此人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此人怎麼說,外表看起來有着党項人特有的彪悍,但實則相當的狡詐,而且爲人極爲善於隱藏。以此人的爲人,在明知道以靈州的地形,若是在那裡與我們決戰,可謂正中我們下懷的情況之下。”

“他並不一定,會按照我們的思路來,集中兵力在靈州與我們決戰。以末將多年來的觀察,此人絕對不是那種死抱着地盤不放的人,在明知道不敵我朝廷大軍的情況之下,該放手的時候他絕對不會猶豫的。尤其是在明知道,他那些所謂的部下,戰力與官軍懸殊的情況之下。”

“而現在末將最爲擔心的是,如果他在我三路大軍之中找不到戰機,恐怕他會在我軍三路緊逼之下放棄靈州。甚至是放棄他目前控制的,寧夏府所有一州四縣,而全軍退入賀蘭山。賀蘭山地處寧夏府與大漠之間,山勢雖說不如祁連山雄偉,可卻是山勢陡峭、層層疊嶂。”

“其山勢東西狹窄,南北漫長。西、北兩側連接草原大漠,東控黃河河套平原。其西南餘脈,不僅與隴右境內的屈吳山,甚至與寧夏南部的六盤山相接。與黃河構成了我朝與北遼的分界線。而其西、北兩側的草原與大漠上,還有大量仍舊處在遊牧狀態的党項部族。”

“一旦拓跋繼遷退入賀蘭山,便將自己放在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隨時可以捲土從來的地步。其進可隨時窺視河套平原,進攻我懷遠州以及靈州。甚至可以利用賀蘭山腹地,多條東西走向的山間通道,不斷的騷擾隴右其他的府州縣,乃至直至河西走廊與陝西路。”

“退可以則退入山區,依靠賀蘭山險峻與官軍周旋。甚至在必要時,甚至沿着賀蘭山退入北遼境內。這樣一來,即便是官軍控制整個寧夏府,可卻依舊會不得安寧。甚至有可能因爲四處清剿,而疲於奔命。所以,在末將看來此戰最爲關鍵的所在,並非是與拓跋繼遷的決戰。”

“而是怎麼堵住拓跋繼遷,退入賀蘭山的通道,將其徹底困在河套平原境內,使其無法成爲流寇,這樣才能方便我軍一舉殲之。而末將最爲擔心的是,一旦我軍過了青岡峽。其只派出一部兵力與我軍糾纏,其餘的兵力與部衆堅清壁野,全部撤入到賀蘭山之中隱蔽待機。”

杜涉的話音落下,賀元鋒卻有些不以爲意的道:“我以爲杜副使多慮了。党項人雖說祖上是遊牧部族出身,可不管怎麼說也漢化百餘年了。那些党項人,都已經習慣了男耕女織的漢人生活。當然遊牧習慣還是有一些的,可也就是圍着家門口打轉轉,放養一些豬牛羊罷了。”

“讓他們在回到他們祖先那個整日裡面,風餐露宿的在草原上放牧牛馬。放棄舒適的房子,去住簡易的四面透風的帳篷。別說自落草以來便享受榮華富貴的拓跋繼遷,便是他的那些党項部衆也不會答應。更何況,党項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其餘各部族的族長與頭人未必會答應。”

“那個拓跋繼遷,所謂的恢復党項人榮耀,也只不過是拽着其他党項人,陪着他一起造反的一個口號罷了。若是真的讓他恢復所謂党項榮耀,讓他放棄優厚的生活,整日帶着他的自己部衆去風吹雨淋的。別說他部下了,恐怕他自己首先就受不了。所以杜大人此舉是多慮了。”

賀元鋒對於杜涉的擔憂,多少有些不以爲意。在他看來,拓跋繼遷造反是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權勢以及更多的榮華富貴嗎?至於恢復所謂的党項榮耀,不過是一個應付人的口號罷了。党項人什麼時候榮耀過?最多不過是當年地控五州的定難軍節度使罷了。

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
第三百八十章 陌生與排斥第五百八十六章 被薅了幾十年羊毛的朝廷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是不報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六百五十五章 祭奠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六百七十六章 真相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的是精銳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疑影重重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五百四十六章 婚禮也是博弈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十三章 太子的殺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七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五百一十四章 名聲算個屁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樣不會手軟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六百八十章 那就送到長安罷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出你真正想要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七百五十章 讓宋王生不如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怒火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五百三十六章 傅遠山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六十六章 猶豫第一百一十章 放在火上烤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弱點纔好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罡後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提前移交?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滕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會插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她還能活下去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排斥與牴觸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着實該殺第七百三十章 賣的好便宜第七百一十四章 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二百六十七章 咱們現在就開始努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你不該恨她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開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四百九十六章 給臺階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