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

但是整個可如今趙無妨手中所有能戰之兵,幾乎都被抽調到了一線,根本抽不出兵力攔截。趙無妨只能八百里加急,繞路向江寧府報信。其實,此時也不用趙無妨通報。如今坐鎮江寧府,新任江南東路節度使,並在叛軍起兵後,全權受命節制江南東西二路,兩浙軍務的曹銳。

已經在自己的節度使衙門,見到了一路狂奔,從徽州府跑到江寧府的徽池寧廣兵備道。徽州是江南東路,西南方向的門戶。叛軍偷襲江寧府,只要是從江南西路進軍,無論選擇從那個方向進軍,都需要經過徽州府。如果徽州丟了,意味着整個江南東路的門戶也就丟了。

二人連同徽州知府這些文武官員,在發現叛軍進入徽州府境內之後。與其他死守城池,閉門不出不敢迎戰的州府不同。三個人,包括兩個文官在內,倒是誰也沒有畏懼避戰。因爲他們知道,徽州背後就是寧國府。過了寧國府,就已經是江寧府。除了秣陵關之外,幾乎以機構是無險可守。所以三人,儘管手中可用之兵不算多,但也抽掉出所有能調動的兵力。

三人立馬分工,一邊以徽州知府爲首的文官,調動人快速的堅清壁野,將儲備在諸州縣的糧食,立即全部調運進府城。一邊以兵備道爲首,調動各州縣的團練,配合兵馬使立即調集軍馬出城攔截,試圖爲江寧爭取時日。儘管三人都沒有畏懼,便是進士及第出身的徽州知府。

也沒有躲開,留下同知和通判繼續堅清壁野,自己隨軍一同以便督戰。但江南衛軍的戰力實在太差。面對兩萬叛軍精銳,匆忙調集的四府三千軍馬,外加兩千團練。苦戰了三個多時辰,最終在吉陽江北岸被殺的大敗。徽州知府因爲乘坐轎子,逃跑不便被叛軍追上當場被俘。

兵馬使與兵備道,帶着潰軍撤回徽州城一把火,點燃了轉運到城內糧草之後。便從南門,一路潰逃向寧國府。試圖在收攏潰軍,徵集團練在戰。但寧國府知府,帶着通判等人卻是閉門不納。無奈之下,二人只能收拾已經僅剩下的三百潰軍,一路打馬狂奔逃向江寧府。

過了寧國府就是江寧府境內,二人無論怎麼逃,倒也不用去其他地方了。那位急於報信的兵馬使,將自己那匹不錯的党項馬給了兵備道,讓他先回江寧府報信。自己則跑到了,駐紮有江南節度使直轄標營一千二百人的秣陵關。準備會和這一千二百人,繼續依靠秣陵關據守。

等到趙無妨派出的信使,繞路九江府將信送到江寧府時。那位此時身邊一個人都沒有的兵備道,也是幾乎在同一時間趕到。接到通報。叛軍已經進入徽州府之後。也算是身經百戰,任過四大營都指揮使的曹銳,立馬判斷叛軍這次首要目標,除了江寧府之外沒有其他地方。

絲毫沒有耽擱,立即以最快速度將城外的所有軍馬,全部調集到江寧府。並派出信使,立即渡江督促已經進至六合的援軍,加快速度渡江。他手中的衛軍,用着實在不放心。哪怕他到任之後,下了很大的功夫整訓江南東路的衛軍。但也只有他的直屬標營,還算勉強有戰力。

而且偷襲,不,現在應該叫做強攻的叛軍,足足有兩萬的軍馬。自己手中,所有能調動的軍馬,只有一萬二千人。這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去年冬季,自己到任之後奉太子鈞旨,採取三丁抽一的法子,徵集訓練的團練。這些團練,一年嚴格訓練下來,倒是比衛軍要強一些。

可兵力上的懸殊,讓他依舊不敢放心。如今整個江南秋稅,剛剛完成徵收。江寧府內堆積了大量的錢糧,雖然已經解送過江一部分。但城內的糧草,依舊足夠二十萬叛軍使用兩年的。還有作爲朝廷在江南首要重地,江寧府內儲備的大量軍械和盔甲,武裝五萬人沒有任何問題。

兵力相差懸殊,身上又責任重大,讓曹銳倍感壓力。好在,江寧府的依靠大江,在地形上可謂是龍盤虎踞。而且城牆經過多年的修繕,也極其的堅固。再加上去冬今春,朝廷陸續秘密解來大炮百餘門,以及大量的藥與炮彈。此時的曹銳,到還是有信心堅持到援軍抵達的。

但關鍵的問題是,叛軍目標是江寧府,但自己卻不能只守江寧府,江南東路也不單單是一個江寧府。周邊的蘇州、鎮江、常熟諸府,都是財賦重地。若是都丟了,自己單守住一個江寧府又有什麼用?叛軍現在只有兩萬,若是讓他們佔據其他州府,恐怕這股叛軍就難控制了。

現在的曹銳很是頭疼,一方面周邊的州府,那個都不能輕言放棄。可手中的兵力,又無力控制整個江南東路。猶豫良久,他最終還是選擇了主動迎戰。他一方面將駐溧水的軍馬,全部調入秣陵關。不管輸贏,先打這一仗再說。就算輸了,自己也能給朝廷和子自己一個交待。

更何況,太子爺給自己調撥了這麼多的大炮。南下的兩大營,五萬軍馬已經進抵六合,隨時可以渡江南下。自己多少還是有些本錢的,若是不打這一仗,自己的都對不起自己。曹銳是行伍出身,靠着戰功一路打上來的武官,這決心既然已經下了,就不再猶豫立馬開始行動。

在各州府的衛軍,陸續進抵江寧府之後。他不待後續人馬到達,除了留下兩千軍馬留守江寧府,曹銳調動先行趕到五千軍馬,攜帶調撥全部火器進抵秣陵關。抵達秣陵關之後,曹銳立即派人構築大量的土壘,將所有的大炮按照射程遠近做好了僞裝,部署到秣陵關內外。

這邊曹銳抓緊時日佈防,那邊鄭通卻是自從進入江南東路後,行動並不太積極。徽州府一戰之後,寧國府在知府的帶領之下不戰而降。在進入寧國府後,鄭通不顧張公明反對,帶着兩萬叛軍在寧國府休整了三日。倒不是鄭通不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問題是這一路疾馳穿插。

所部因爲大部分都是步軍,騎兵只有一千七百人。而且大多還是速度很不給力,無力快速衝刺大理馬。儘管這一路上除了徽州府那一戰之外,幾乎沒有打過什麼硬仗。但爲了搶在朝廷援軍抵達之前,攻佔江寧府。鄭通這一路上可謂是日夜兼程,到了寧國府已經是疲憊不堪。

如果不做任何的休整,上了戰場恐怕難以支撐。最爲關鍵的是,出發時攜帶的糧草已經耗盡。這一路上,未攻取任何州縣,也就沒有任何的補充。再不補充,接下來的仗也沒有法子打了,就是餓也垮了。當寧國府的知府與同知,告訴鄭通所有的糧草已經全部調運江寧府。

現在寧國府存糧不到五百石,根本滿足不了他張嘴就三千石的要求。他提出的兩萬只雞鴨,一千頭豬羊的要求更滿足不了。鄭通乾脆下令縱兵,下鄉去直接搶。桂林郡王招募的這些兵,都是以募民墾荒的名義,從流民強徵的。這些年,在十萬大山裡面,又是沒日沒夜的訓練。

這些兵早在做流民的時候,就對江南的富庶早有耳聞。如今得到了這道命令,那裡還控制得住?這兩萬軍馬一撒開,在編入這兩萬軍馬之中,廣南西路衛軍三千老兵油子帶領之下,便如出閘狼羣。雞鴨糧食自然不會放過,金銀首飾和值錢的東西,也順手一併都揣在兜裡面。

若是遇到漂亮大姑娘、小媳婦,自然更是不會放過。這些大頭兵,搶的不光是普通百姓。那些高門大戶士紳之家,更是因爲是有錢人,成了重點目標。甚至那些衛軍出身的老兵油子,公開進行綁架。闖進那些高宅大院,將那些大戶人家的公子小姐繩子一捆,帶回自己的軍營。

他們的父母,要想要回自己子女,對不起明碼標價。每個公子少爺多少錢,至於小姐們,不好意思按照姿色來贖買。越是漂亮的開價越高。至於那些贖不起的,直接將那些公子直接改爲夫子,小姐充作軍女支。當然,那些搶來的財物和美女,鄭副使自然是要過一手的。

也同樣發了橫財的,心也就野了的鄭通。對於那些前來告狀的士紳,根本就權當看不到。開什麼玩笑,這個時候不發財又什麼時候發財?對於張公明的苦苦勸諫,更是從來就沒有理會。什麼都不管,只是摟着兩個搶來的婦人尋歡作樂。一時之間,整個寧國府六縣哀鴻遍野。

一直小心翼翼陪着笑臉的知府與同知,卻是隻能無奈的乾瞪眼。而原本計劃籌集糧草三日,因爲實在有些控制不住那羣兵,一直到七日才勉強重新集結起來。只是就在集結的時候,鄭通發現他的隊伍,整整少了小兩千的人。也不知道,是這羣傢伙發了大財,便藏匿了起來。

還是不願意在從軍作戰,順帶着就開溜了。面對一下子少了這麼多人,鄭通原本要派兵出去搜查。但最終還是在張公明的苦勸之下,以及總算想起那位桂林郡王的手段,最終還是留下一千軍馬搜捕那些逃兵。自己帶着那羣眼睛都搶紅了的兵,向着江寧府的門戶秣陵關前行。

爲了鼓勵這些搶紅了眼的部下戰力,在出發之前鄭通直接宣佈,打開江寧府縱兵三日。他這番話落下,張公明臉色當即就變了。這位主是要將整個江南,都推倒王爺的對立面去。江寧府那是什麼地方,是整個江南錦繡彙集,人才最爲集中的地方,他怎麼敢如此的放肆?

縱兵三日,他真的有爲王爺考慮過嗎?就他手下的那羣,仗打的怎麼樣不知道。可在寧國府這幾日下來,幹起打家劫舍和綁票的事情來,卻是簡直比土匪還要熟練。他們七天,能將一個偌大的寧國府打劫一空。還順手搶了徽州府、池州府部分地區。

當真是匪過如剃,兵過如篦。那些他們搶過的地方,幾乎是哀鴻遍你。若是將這些兵,在寧國府做的事情,放到江寧府再重新來一遍。那江寧府,豈不是成了人間煉獄?

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七百四十五章 都是摯愛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
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七百四十五章 都是摯愛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兩隻老狐狸第九十八章 倒打一耙的皇帝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二百二十四章 罪無可恕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城公主異樣感覺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二百四十三章 憤怒與恐嚇第二百七十八章 王府一入深似海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二百六十章 也該倒倒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婚事與怒火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三百三十九章 雞鳴狗盜之人的用處第一百四十七章 截殺第一百零九章 沒那麼簡單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裡面過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一百四十二章 宗室的操守?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一百零五章 輸的很徹底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十章 桂林郡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四百零三章 這世上再無長公主第九百一十一章 你放出了一頭惡狼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八百章 真正的原由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四百四十九章 番外大齊朝的動物園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第五百六十九章 黃瓊的想法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四十六章 毒士後人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六章 這個口子不能開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後續可能的麻煩第八百一十二章 狗急跳牆的永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五十一章 門前有狗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你是故意的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八百九十九章 宏武皇帝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五百九十三章 出城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