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

而且黃瓊也認爲自己該殺這句話,說的並沒有錯。上這兩份密摺的人,明顯就是別有用心。甚至可以說,用其心可誅來形容都不爲過。如果這兩份密摺早兩年上,事情是斷然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幾乎可以說已經是無法挽回的情況。

“什麼?你說什麼?”聽到黃瓊,並未提及端王與景王,這可以說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謀反行爲,反倒是主張殺這兩個上密摺的人。一時心緒沒有轉過來的皇帝,一時也不由的有些愣住了。他沒有想到,看完這兩份密摺的黃瓊,居然會提出這麼一個建議來。

見到皇帝滿臉詫異的看向自己,黃瓊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的道:“父皇,兒子不知道,寫這幾份密摺的人究竟是什麼人,特別是此人在二王身邊究竟是什麼身份。但兒子想問問父皇的是,之前此人有沒有過類似的密摺。”

“兒子以爲,二王在封地又是聚斂錢財,又是拉攏朝中重臣,又是招募訓練私兵的,更重要的是還要打造兵器。這些,都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完成的。尤其是招募私兵,既要不引起朝廷注意,又要招募到足夠數量的私兵,絕非短時間可以做到的。”

“從這幾份奏摺上來看,早在二王在京城之時,便已經秘密開始着手佈置。如此大規模的舉動,就算進行的再秘密,但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這可能嗎?如果之前都沒有上奏的話,爲何現在卻突然上奏?”

“是瀆職,還是此二人已經暴露,被二王挾制或是收買?父皇,您有沒有注意到一點,這幾份奏摺上奏的時日,正好是您去二王藩地流民在京城聚居的地方後不久。難道說這些人,在您去了那裡一趟,就忽然良心發現了?”

“父皇,事態發展到什麼時日最好處理?那就是還處在萌芽狀態,是最好處理的。無論是對朝局的影響,還是對父皇父子之間,都不會傷筋動骨。可眼下二王勢力幾乎已經成型,此時卻把此事掀開,卻是直接將父皇放在了火上烤。”

“派大軍清剿,不僅生靈塗炭、兵災連綿不說,而且會讓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我天家?會不會認爲天家子弟,爲了一己私利便不惜大動干戈?甚至搞不好,會引起天下大亂。不派軍清剿,一旦讓二王勢力做大,朝廷便再難以控制,甚至這天下有分裂之危險。”

“而且如果二王認爲朝廷,也就是父皇處事不公的話,隨時都可以興兵作亂。最關鍵的是,給其他的宗室也做了一個極其壞的表率。父皇的兒子,可以蓄養私兵,那麼其他的太祖、太宗,以及歷代先帝的子孫,爲什麼就不能做同樣的事情?”

“到時候,前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會在我朝重新上演。到時候,骨肉之間相互廝殺,不僅會造成我朝嚴重的內耗,甚至會造成異族入侵、社稷的傾覆。現在對於父皇來說,已經是處在進退兩難之地。”

“無論父皇想怎麼高舉輕放,都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兩個人既然身負重任,之前卻是一再對父皇虛以僞蛇?爲何直到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掩蓋的地步,並錯了處理此事的最佳時機才上摺子?所以兒子只能說,此二人其心可誅。”

“正是因爲這些原由,兒子認爲這幾份密摺既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完全相信。兒子想,如果二王真的在封地搞出如此大的動靜,那麼鄭州和汝州的地方官員,怎麼沒有任何的奏報?難道那些知府、防禦使、同知、通判,以及各州縣官員都已經被二王徹底收買了不成?”

“當然,畢竟事關重大,兒子也不能完全的否認。所以兒子認爲,父皇還是選派一心腹之人,去二地實地查看究竟是哪裡出現了問題。而且兒子認爲,這兩個上密摺的人,應該越快押解進京越好。否則兒子擔心?”說到這裡,黃瓊將手中的密摺,又放回了皇帝的書案。

儘管對於皇帝這些秘密監視下屬、兒子的手段,已經是兩世爲人而且皆熟讀史書。知道這種事情,是歷朝歷代都有的黃瓊,也知道自己是觸摸不得的。但既然皇帝已經問到了頭上,他也只能選擇避重就輕。

至少在他看來,雖說這些同樣是皇帝的禁臠,可總比去觸碰威脅更大的另外兩個,可能引發的後果要輕的多。自己在皇帝面前得罪了那些密探機構,他們不會拿自己怎麼樣。要是得罪了那兩個虎狼之性的哥哥,沒準他們明天就會想法子,派人把自己給做了。

對於黃瓊來說,無論今天皇帝讓自己看這幾份密摺的原因是什麼,有些東西他始終看的很明白。那就是自己那些兄弟,都不是眼下的自己能夠觸碰的。有些事情雖說最終還是無法避免的,可畢竟越晚爆發越好嗎?

既然他們的視線,現在都集中在太子身上。那麼還是讓他們繼續將目標,鎖定在太子身上爲好。自己沒有義務,更沒有實力去爲太子做擋箭牌不是?最關鍵的是此事涉及到兩個中宮嫡子,萬一自己那句說的不對,讓自己這位本就多疑的皇帝老子,在多心怎麼辦?

誰告訴你君無戲言,就代表着皇帝真的不能說謊話?就算他到時候翻臉不認賬,自己又能真的把他怎麼樣?要知道,他可不單單是自己這一世的親生老爹,更是這大齊朝的一國之君。天子一怒,可是要伏屍百萬的。

捏死自己這樣一個小小的郡王,還不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所以黃瓊壓根就沒有當皇帝,讓自己看這幾份就連太子都無權看的密摺,是什麼天大的恩惠。還是那句話,他得時刻提防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在給自己挖什麼坑。

“朕在這件事情上,與你的看法並無不同。此二人在之前的密摺上,雖說也上報了二王的一些聚斂事宜。可在大多數時間之內,上報的都是二王的遵紀守法。即便是那些荒唐聚斂事宜,大部分也都是雞毛蒜皮的一些小事。”

“最大的一件事,不過是端王縱奴行兇。直到朕與你出宮走了一遭之後,這密摺上的內容才爲之一變。這風向轉的,簡直比那些見風使舵的傢伙,竟然還要快上許多。”對於黃瓊刻意的避重就輕,皇帝也許聽出來了,也許是沒有聽出來。

而對於他的這些分析,更是出於黃瓊預料的沒有大發雷霆。也許是早在那次出宮之行後,皇帝便知道了自己的情報系統可能出現了問題。黃瓊猜到的那些東西,皇帝明顯也是同樣看了出來。所以黃瓊在回答之後,皇帝也只是斜了他一眼,沒有在繼續追問下去。

其實皇帝不知道,從這兩份奏摺上黃瓊看到的東西更多。在黃瓊看來,這兩個有權上密摺的人,身份不僅早就已經不暴露,甚至可以說被人收買的可能性並不高。最大的可能性,他們早就已經被人控制了。

而且黃瓊從奏摺上的種種蛛絲馬跡認爲,控制這二位的絕對不是端王與景王,背後肯定另有他人。因爲這幾份與之前內容大相徑庭的密摺,看起來只是向皇帝通風報信,實則裡面隱藏的東西更多。

之前的密摺雖說看起來貌似在包庇二王,以證明控制此二人就是端王與景王。畢竟向皇帝隱瞞實情,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的受益人,除了二王也沒有別人人。但暴露真正幕後主使不是二王的,卻是恰恰是這幾份掀開所有內幕的奏摺。

這幾份奏摺,明顯就是在告訴皇帝,自己之前被人控制了。如果此二人真的在二王控制之下,這種奏摺根本就不可能會發出來。如果二王真的就那麼一點能耐,能讓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還能上奏摺揭開自己最隱秘的事情。

那麼這二位也不可能在與太子爭之中,不僅搞的不分上下,甚至還有些略佔上風。二王沒有那麼的愚蠢,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所以從這一點上,黃瓊就認爲控制了皇帝派往二王封地密探的人,恰恰卻不是二王,絕對是另有他人。

甚至黃瓊認爲,即便是自己那次沒有帶着皇帝出宮一行,這個幕後主使人也會在一個恰當的時候,將二王真實的所作所爲,直接暴露在皇帝的面前,以便給二王最致命的一擊。搞不好,還可以將那位京兆尹背後的太子一併拉下水。

能布出這種局的人,應該是對皇帝自負的性格很瞭解,才能佈下這種幾乎相當於絕殺的局。如果不是對皇帝的性格很瞭解的話,這個人絕對布不出這樣以皇帝,爲整個棋盤上最大的棋子,逼着皇帝自己主動出手的局。

原因很簡單,此事一旦掀開不論別的,哪怕是二王在封地蓄養私兵,打造兵器的事情都是真的。但對於自己這位父皇來說,都沒有控制他派出去密探對二王帶來的殺傷力大。因爲這意味着,他整個密探系統都出現了問題。而這一點,卻絕對不是皇帝能夠容忍的。

最關鍵的是,黃瓊認爲此事絕對不會到此爲止。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今天自己看到的這幾份密摺,只是這個幕後人打擊二王的第一步,後續肯定還會有此二人的謝罪摺子。甚至搞不好,是地方官員上報的此二人自殺謝罪的摺子。

這兩個人,黃瓊可以斷定,這幾份密摺上完,無論結果如何都活不長了。無論是覺得被出賣的皇帝,還是認爲此二人居心叵測的二王,恐怕都會對此二人除之後快。而那個幕後主使者,更不可能讓他們活着見到皇帝,甚至是二王。

估計這幾份密摺上完,也就到了他殺人滅口的時候。一旦兩個人都死了,以自己這位皇帝老子的性格,肯定會在第一時間認爲,這是二王在事發之後殺人滅口。如果給皇帝造成這個印象,二王就等於成了兩支死老虎,幾乎再無翻身的可能性。

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
第五百九十八章 賭一把第八百七十一章 放手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晾一晾他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五百五十六章 隴右異變(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又驚又怒的太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第八百八十章 早就認出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六百四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六百六十六章 評畫喻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三百七十六章 用心良苦的皇帝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四十五章 違逆之言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九百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七十章 最多也就是交換第八百二十九章 聽牆根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四百一十四章 就問兩件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看他們自己造化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給這麼大的膽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九十六章 關心則亂的母親第四百九十四章 自信的皇帝第七百四十九章 難以擺脫的宿命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一百章 避重就輕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三百二十章 暴行第四百二十八章 翁婿初會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五十四章 見面第四百三十九章 狂熱與懼意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置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不食言第八十九章 要一手羊腿一手大棒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一百七十四章磨練即磨難第一百零一章 那個人是誰?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五百一十章 這個好人不做也罷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七百五十八章 兩全之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四百四十四章 相信她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五百八十九章 宜疏不宜堵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一要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百一十六章 遷怒第十五章 心情不好的女人不能惹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七十二章 代人受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初心不變就好第三百九十六章 他那是在禍水東移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