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

劉醫令追問道:“那個年輕人是不是不喜歡笑,總是面無表情之態?”

薛朗點頭道:“就是!典型的面癱臉。”

“面癱?此言貼切,確是面癱。不過,不要小看這位面癱,此人乃是近年來名聲鵲起的杏林聖手,醫術頗爲精道,老夫年前出去採購藥材的時候,聽聞過他的大名。”

劉醫令摸着鬍鬚,笑吟吟的說道,神色間若有所思。薛朗道:“這麼年輕就有這麼好的醫術,那更要留人了!”

薛朗想到的是,只有劉醫令一個不保險,如果再多一個醫術精湛的蘇寒,也是雙保險!不知道公主殿下到底是因傷還是因病亡故,能多一重保險也是好的。

蘇寒是想留的,那個葉卿,薛朗卻有些疑慮,覺得他有幾分古怪。且看看再說。

薛朗想了解下蘇寒的情況,問劉醫令道:“劉醫令,不知道那個蘇寒擅長什麼病症?”

劉醫令道:“有傳言說,蘇寒的醫術乃是傳自神醫華佗一脈,各種疑難雜症,皆能信手拈來。”

薛朗點點頭,表示理解。以蘇寒的年紀,有現在這樣的名聲,肯定是治療疑難雜症來的,不然,現在都講究看病找老醫生,一般普通的病,病人只怕不會信任他。像蘇寒這樣的年紀,肯定是尋常醫生治不好的病症,纔會找到他手上。也就是這樣,他纔能有現在這樣的名聲。

劉醫令道:“因蘇寒診治的多是疑難雜症,故而名聲多隻在杏林中流傳,尚未見諸於百姓之口。想不到他竟然到葦澤關來了,如能把他留在葦澤關,則幸甚矣。”

薛朗想了想,問道:“他往日的作風,可有什麼特點?”

劉醫令回想了一下,道:“ 此人喜怒從不形於色,外人不好揣度。”

論面癱的好處!

薛朗感覺略蛋疼。跟劉醫令說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等人上門。沒過一會兒,門外就傳來萬福的聲音,劉醫令和薛朗連忙出去。

劉醫令道:“病人即是傷了腰,切莫搬動,先讓老夫診治一番如何?”

薛朗道:“葉郎君,這就是我葦澤關的醫令劉正春劉醫令。”

葉卿連忙跳下馬車,向劉醫令行禮:“勞煩劉醫令給看看,可有大礙乎?”

劉醫令點點頭,道:“骨傷不上手親自摸一摸不好診斷,老夫已然垂垂老矣,想來小娘子無須迴避,葉郎君可牽着老夫的手,放到小娘子腰上,可隔一層衣服。”

本來禮法裡,醫者是不用迴避的。只是,蘇寒太年輕,葉卿心裡有顧慮可以理解,現在交由劉醫令診治,葉卿自然不會再有疑慮,依言把劉醫令的手牽到他那小未婚妻的傷處。

劉醫令上手捏了捏,道:“不妨事,應該沒有傷到骨頭,只是撞了一下,敷貼活血化瘀的藥即可。”

葉卿立即道:“如此,拜託劉醫令。”

劉醫令爽朗的笑道:“救死扶傷乃是醫者本分,葉郎君無需多禮。小娘子腰部莫要用力,葉郎君把小娘子扶進來吧。”

把人引進醫寮,蘇寒一直默默在一旁看着,倒也沒有胡亂添言,顯然,不是那種自持醫術高超就目空一切之輩,還是知道尊重人的。

因爲病患是個小女孩兒,除了她的未婚夫葉卿外,薛朗幾人全都在外等候。蘇寒看院中曬着許多布條,忍不住問甘草道:“這位小兄弟,爲何你們院中曬着如此多的布條?”

甘草道:“回郎君,這些布條乃是用來包紮傷處的。薛郎君曾告訴師傅說,布條上有肉眼看不見的致病菌,如果直接包紮傷口,可造成傷處感染,病患因此發燒,傷口紅腫、潰爛等,皆是這些看不見的致病菌導致的。故而,我們醫寮用來包紮傷口的布條,經常要煮沸、暴曬,以保持乾淨。”

蘇寒看薛朗一眼,繼續問道:“那爲何布條的寬窄、長度卻不一致呢?那些細帶做何使?”

甘草有問必答:“那是止血帶。用於傷處流血量大時的急救。”

“也是薛諮議教的?”

“正是。”

甘草點頭。蘇寒哼了一聲,轉身就要走。薛朗連忙道:“蘇醫生爲何突然要走?

蘇寒不樂意的道:“蘇某曾問薛諮議可通醫術,薛諮議告知蘇某不通。爲何誆我?”

原來是爲這個!

薛朗道:“在我看來,精通醫術必定要能確診病症並開出藥方。這些我全然不會,只是因爲經歷的緣故知道些急救知識,讓我急救可以,讓我診病卻是不行的。並未誆騙蘇醫生。”

蘇寒一愣:“當真如此?”

薛朗點點頭:“卻是如此。”

蘇寒立即施禮道歉:“是蘇某誤會了薛諮議,薛諮議大人大量,不與蘇某計較,蘇某在這裡給薛諮議致歉,對不起。”

薛朗笑着擺擺手,道:“不用多禮,我們本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會有誤會產生,一點都不奇怪,說開了就好。來,請坐,趁着劉醫令醫治小娘子的空檔,閒聊片刻,可好?”

蘇寒見薛朗不因位高而輕慢人,一直和氣有禮,心生好感,依言坐下。薛朗也沒佔據首位,而是在蘇寒左邊坐下,與他相對而坐。

薛朗道:“聽說蘇醫生乃是神醫華佗的後人?”

蘇寒道:“先母乃是出自華氏一族,我之醫術,一半乃是先母家傳,一半是師尊傳授。”

薛朗疑問道:“師尊?”

蘇寒道:“正是。我之師尊乃是道人。隋末天下大亂,受到戰亂波及,家破人亡,我十三歲時被家師收養,隨他老人家學藝五年。山野生活,頗爲”

囧,這個來歷比他還像主角!薛朗默默吐槽,只記下蘇寒所說的話,等着稟報公主殿下,請公主殿下去核實。

這是個跟江臨一樣,被戰爭傷害的人。薛朗道:“作爲個體,在戰爭這種大勢下,真是毫無抵抗之力。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蘇寒眼睛一亮,道:“薛諮議此言,妙到毫巔也!對我等庶民而言,可不就是如此!”

薛朗擺擺手,順口一句感嘆,不小心抄襲了!

薛朗道:“蘇醫生年紀輕輕,既已經歷過戰爭的可怖之處,何不安定下來,爲太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七卷_請假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
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七卷_請假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