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

鑑於薛朗笨拙的文言文能力,公主殿下倒是沒再讓他把計劃寫成文書,而是讓他當堂就把計劃打算宣講出來,再讓柳女官幫他潤筆,寫成文書。

紅薯、土豆都要育苗,爲了趕上種植的季節,馬上就要提上日程;南瓜最簡單,直接找合適的地方丟下去就好,唯一要注意的也就是種子要撒的散開些。

薛朗把幾樣種子的需求和種植的大概節氣說了一下,公主殿下雷厲風行,當即就批了足夠的土地,留着給薛朗試種。

公主殿下顯然不是五穀不分、不知時節之輩,聽薛朗大致說了一遍,也就心裡有數,心裡大概估算了一下,立即道:“傳馬元良來。”

“喏!”

侍女轉身出去。

平陽公主道:“馬元良馬四郎是我麾下校尉馬三寶之幼子,于軍中領隊正一職,人雖年少,卻老成持重,我讓他來,歸你指揮,一是護衛幼陽你周全,二是護持你我憂心之事周全。幼陽可明白?”

薛朗點頭。平陽公主顯然與他打的一路主意,自然希望一切順利,這是萬萬馬虎不得的。不過,這馬元良能被平陽公主指派過來,顯然也是她的心腹。

馬三寶……馬三寶……應該就是追隨平陽公主於長安起事的那位家僕,這位倒是個人才,口才了得,平陽公主起事之初,這位只靠一張嘴就說服了好幾路英豪,讓這些英豪領着拉起來的隊伍,投到平陽公主麾下。

馬三寶有才的地方不止於此,除了口才了得,他還十分會打戰,在平陽公主麾下,於平定長安立下大功。後來,跟隨柴紹左徵右討,立下不少戰功,最後因公累升至國公位,去世後還被太宗李二鳳陛下贈諡號曰忠。

諡號相當於後人對一個人一生的總結、評價,在古代這是非常鄭重的事情,可以說,這個人一生的功過榮辱,後人對他的評價,就看這最後的諡號。如果是皇帝的諡號,那代表的就是這位皇帝的歷史評價。

馬三寶作爲家僕出身的臣子,最後能得到二鳳

陛下的一個忠字,可見其品行、才能是受到李唐王族肯定的。

不過,這馬三寶不是應該跟在柴紹身邊嗎?難道這會兒還在葦澤關?或是隻有兒子在這裡?

薛朗想不明白,馬三寶在歷史中留下的浪花太小,史官們寫書都不肯多費筆墨,詳細的履歷沒有記載,也許馬三寶要在平陽公主去世後纔跟隨柴紹呢?如果是這樣,也不奇怪。

再不過,這位馬三寶顯然很得平陽公主信任,不止用馬三寶,連馬三寶的兒子,有事的時候也會想起安排、起用他的兒子。可見,這一家是在平陽公主心裡掛了號的人,是非常受平陽公主信任和重用的。

薛朗在心裡想明白,便安心等着馬元良來。等了沒一會兒,也就是閒聊幾句的工夫,侍女就來報馬元良來了。

平陽公主傳他進來。人進來薛朗就擡頭打量……

來人長着一張國字臉,相貌普通,粗手粗腳,並不像公主殿下身邊的人那樣的高顏值,眉宇間的忠厚之氣,倒是讓人對他有種“這人應該很靠譜”的感覺。不過,這位被公主殿下說年少的傢伙,歲數會不會大了些?看他相貌,薛朗覺得他倆應該歲數相當纔是。

馬元良走路腳步穩穩,面帶恭敬的向平陽公主行禮:“下僕元良見過娘子,請娘子安。”

“免禮,早就說過,如今你家已脫奴籍,不要再對我行奴僕之禮。”

平陽公主擺手免了他的禮,馬元良卻堅持行完整套禮儀,才恭敬的道:“娘子仁慈恩義,是娘子對下僕的恩典,但家父曾教導下僕,爲人不可忘恩負義,沒有娘子,如何有下僕家的今日!娘子於下僕家有大恩,能以下僕的身份在娘子面前請安,已是天大的福分,萬萬不敢以旁的身份自居。”

明明挺肉麻的話,在忠厚臉的加持下,居然給人感覺挺誠懇、真心的。薛朗覺得這位馬元良的技能樹肯定點的十分之好。

“你家是好的,我心中是有數的。”

平陽公主頷首,給馬元良做介紹

:“這是我府中新任的主薄薛朗薛幼陽,他手中有一樁極重要的事務,我要你帶着你隊中的人馬去協助他,保他安危,助他成事,我派你去,你當事事以薛主薄爲先,切不可擅作主張,汝可明白?”

“喏!請娘子放心,下僕曉得。”

馬元良鄭重領命。平陽公主道:“我知汝雖然年少,卻是老成持重之輩,萬望用心,切莫辜負本宮與汝父的期望。”

“喏!”

馬元良恭敬的應是,然後轉向薛朗:“見過薛主薄,有何事務儘可吩咐某,某定當盡心盡力。”

薛朗拱手還禮:“馬兄客氣……”

話還沒說完,就見馬元良滿面尷尬,柳女官一臉捉狹,所以,這是又說錯話了?

薛朗一臉懵逼的望向他的上司,公主殿下好心的爲他解釋:“四郎如今剛過二八之年,且他的父親馬三寶在我麾下任職,元良對幼陽你該執子侄禮。”

臥槽!這麼一張成熟的臉,你跟我說二八之年……說他三十歲都大把人相信好嗎?

薛朗嘴角抽了抽,殿下,屬下讀書少,你別騙屬下!

馬元良歉然的笑着道:“薛叔,小侄生來老成,倒叫您誤會了。”

這就開始叫上叔了,顯然這小子肚裡不像他表面那麼忠厚老實。不過,讓一個頂着一張三十歲臉孔的人叫叔叔,心情真是複雜。雖然這人才十六歲,但長得也忒着急了點兒,被這麼遠一張成熟臉叫叔,薛朗差點心虛的不敢答應了。

感覺心口有些疼,鎮定心神,盡力做出一個長輩應該有的樣子:“賢侄免禮,希望今後我們通力合作,圓滿完成將軍交予的重任,不辜負將軍的期望。”

“這是自然。望薛叔多多指教,小侄要是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薛叔儘可開口說,不用擔心小侄,萬事當以差事爲上。”

忽視他過分着急的長相,這位馬僞叔叔真少年,元良看來是個肚裡有貨的人,跟這樣的人一塊兒處事,不是特別難受的事情。

(本章完)

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
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