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

“見過大兄,大嫂!四郎,弟妹。”

秦王帶着秦王妃來的,只是,臉色卻不太美妙,看似平靜,卻像是暴風雨前的景象一般,寧靜的表面下似乎潛藏着暴風驟雨。

兄弟妯娌見禮過後,大家分主賓坐下,薛朗給秦王和秦王妃見禮後,秦王問道:“幼陽,阿姐可好些了?”

薛朗又把平陽公主的傷勢恢復情況說了一遍,寒暄幾句,太子朗聲道:“今日把大家叫來,乃是家宴,且鬆散些便是。開宴吧!”

隨着太子一聲令下,從後殿魚貫走出一羣樂工和歌舞伎人,開始唐朝所有宴席都必不可少的歌舞表演!

薛朗搞不懂太子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便淡定的跟着看歌舞,能在太子東宮裡表演的,技藝自然是不用懷疑的,如果在現代,完全稱得上藝術家,即便薛朗這種樂感不好的,也看得十分開心——

感覺穿越一遭,藝術欣賞水平biu biu 提升啊!

一邊欣賞歌舞,太子與秦王在一邊說話。今日也不知是否是特意安排的,席與席之間挨的挺近的。太子妃與秦王妃說了幾句,兩人相攜向後殿去,留下太子和秦王不知道在說啥。

席間,薛朗隱約聽到秦王:“大兄,阿弟有一事請教,請大兄撤了歌舞。”

太子點點頭,朝旁邊的侍從看了一眼,侍從立即擊掌三下,歌舞伎人、樂工一起停下,剛纔還歌舞喧天的場景立即靜默下來,顯然訓練有素。

正沉醉歌舞的齊王一怔,放下酒杯,朝太子和秦王看去,薛朗自然也被吸引了注意力,就見秦王沉聲問道:“敢問大兄,父親後宮親眷妄稱國丈一事,大兄可知?”

太子沉吟着,不置可否。秦王見狀,臉色更沉,語氣中怒意十分明顯,怒道:“尹阿鼠府上有個叫何三的管事,大兄可識得?”

太子還是不答,齊王已跳出來道:“二哥,你在與何人說話?兄友弟恭,莫不是還讓阿弟教你?”

秦王回頭:“你又是再與何人說話?我也是你阿兄!”

“好了!”

見秦王和齊王爭執起來,太子出聲打斷道,面上並沒有怒容,反而有些無奈的道:“二郎,四郎,都坐下,談談皇子,王爺之尊,如此成何體統!坐下!”

秦王沉着臉坐回自己的位子,齊王還哼了一聲,

方纔坐回去。太子嘆了口氣,道:“我聽聞你徹查後宮親眷冒認國丈一事便知道此事你遲早會知,今日請二郎你來赴宴,便是想把此事告知於你,然則事涉阿孃,倒叫我難開口。”

秦王道:“事涉阿孃之尊嚴,身爲人子,自當孝順第一。大兄有何不好開口的?”

這下,薛朗聽明白了!

他曾在城門口見識過尹阿鼠的威風,他府上的僕役皆以國丈稱呼他。秦王徹查冒認國丈一事會查到他頭上一點兒都不奇怪。

不過,聽秦王的意思,似乎查着查着竟然查出來這件事太子居然早就知道了!太子身爲聖人李淵與太穆皇后的嫡長子,天然便應該維護母親的尊嚴與地位,以前便知道有人冒充國丈居然沒徹查懲處……若是太穆皇后泉下有知,只怕 肝兒都氣疼了!也難怪秦王這麼氣憤,情緒外露的如此明顯。

太子再次一嘆,道:“若此事涉及父親呢?”

秦王一滯,頓時沒了言語。

太子道:“父親後宮之親眷,榮寵以尹夫人與張婕妤爲最,父親有她二人陪伴,方有人慰藉寂寞,不然,阿孃去得早,你我子女皆已成家,何人還能侍奉於父親面前,承歡膝下?尹夫人侍奉父親,讓父親少煩憂便是有功於國,尹阿鼠身爲尹夫人之父,父親愛屋及烏之下,難免榮寵過盛。那尹阿鼠是個渾人,聖人榮寵,難免有些驕縱,御史監各處參奏之疏奏難免多些。我有次進宮,恰逢父親動怒,言道尹夫人侍奉聖人有功,多賞賜尹阿鼠實乃正常,即便榮寵盛些,有何不可!”

太子頓了頓,看看秦王的表情,秦王沉着臉,看不出喜怒,太子複道:“身爲人子,當爲父分憂。我見父親動怒,便自薦幫父親規勸尹阿鼠。我使人傳了尹阿鼠來東宮,誰知那廝竟蠻渾至斯,居然連我的話也不聽,礙於父親,我也不好懲處於他,只得使個迂迴的法子,悄悄送了個機靈的管事到他身邊去,有機會便規勸他,使他少做錯事,如此方纔消停少許。”

說到這裡,太子苦笑道:“二郎,冒認國丈一事,爲兄也是近日方知,已使人勸誡於他,無奈遇上渾人,真真是有理也說不清!”

秦王不語,只目光深沉的望着太子。薛朗心裡暗道,在他看來,太子在這件事情上,決斷不足,魄力不夠,太過於求全了!想在聖人與尹德妃面前都做好人,求好求

全,以期望討好聖人父親,卻忘了這樣的選擇會壞了秦王與平陽公主心目中關於他的形象。

太子這樣的行事作風,難怪史料上的記載會那麼矛盾,如果太子行事能果決些,狠心些,玄武門事件根本就不會有。若是秦王與太子調換,秦王肯定會下手,不會像太子猶豫不決。太子的性情,說好聽點兒叫寬仁,說難聽點兒,就是婦人之仁,決斷不足,說白了就是狠不下心。有時候,事情遇上了,根本容不得你思慮周全,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果然,秦王躬身抱拳道:“大兄,我等既是父親之子,又是父親之臣,爲子當孝,爲臣當忠,且此事又事關阿孃之尊嚴,依禮法論,尹阿鼠何人耶?不過是一區區卑賤之人,有何資格敢稱皇親國戚,自認國丈?不論大兄如何,阿弟定會秉公處置!今日天色已晚,阿弟告辭!觀音婢,我們走罷!”

秦王帶着秦王妃走人,太子看着弟弟夫妻離開,張了張嘴,面龐神情苦澀,張了張嘴,最後卻沒開口。

薛朗心裡默默嘆了口氣,拱手行禮道:“稟太子,於此事上,平陽公主與秦王態度並無二致,太子的爲難之處,臣定會轉告公主,晚了怕宮門下鑰不好出宮,臣告退!”

太子嘆了口氣,望着薛朗:“幼陽也覺得我做錯了?大局爲重不好嗎?”

薛朗沉默着把腰彎的更低了些,肅容道:“太子位高,自然掣肘、顧慮就多,若是臣遇上這類事情,行事怕是與秦王差不多。”

太子苦笑起來:“你倒是實誠,不說假話騙我,好,很好!三娘看人果真有眼光,選了你也是極好的!回吧,望你今後好好待我家三娘。”

薛朗心中的感覺頗爲複雜,不過還是認真地、一如既往的保證着:“喏。我會待她比待我自己都好!臣告退!”

太子揮揮手,讓薛朗告退,自己坐於席位上,神情落寞。齊王撓撓頭,走過去:“大兄,小四我是支持大兄的,大兄如此做自然有大兄的道理,二郎與薛朗不支持,那是他們不懂大兄的艱難。”

太子笑起來:“難得三胡也會寬慰人了,也罷,事已至此,多想無益,且先把事平了再說吧!”

見太子鬱色稍減,齊王也跟着露出笑容,道:“這纔是我的大兄!”

太子大笑不語,拍拍他的肩膀,使人送齊王夫婦出宮。

(本章完)

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
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06章 薛朗的生意經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