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

再多的悲傷與難過,日子也要繼續。平陽公主不是哭唧唧怨天尤人的人,昨日見了聖人那衰老的樣子,她與薛朗只慶幸幸好回來了,無有半分後悔的心思。

清早起來,平陽公主使人煮了雞蛋來,給她敷一下昨日因哭泣太多而紅腫的眼睛,順便聽如圭回報:“稟殿下,自年初聖人下詔,除京中三大佛寺、兩大道觀之僧道外,餘者盡皆強令還俗,京中寺廟便減少了!奴婢自接到殿下之命,連續奔走多日,那些寺觀一聽要爲大郎、四郎做超度法事便推拒不停,老奴又不好強逼,是故……老奴無能,並未找到能做法事的僧道。”

平陽公主滾雞蛋的手一頓,沉默片刻,道:“我知矣,請不到便算了,等等再說。”

聽到平陽公主不怪罪,如圭悄悄鬆了口氣:“喏。”

平陽公主擺擺手,如圭便退了下去。待眼睛的紅腫消退,平陽公主讓人把雞蛋拿走,神情黯淡。

薛朗看水奴在奶孃的餵食下吃了早飯,然後被奶孃帶出去玩耍,活動一下消食,便坐過去,坐到平陽公主身邊,問道:“你想給大兄和元吉超度?”

平陽公主點點頭,道:“大兄與四郎再不好,也是我一母同胞的兄弟,如今他們慘死,以世人之趨炎附勢,只怕身後連個燒香燭的人也無有。我身爲姊妹,無法保兄弟之命,爲他們祭祀超度一下卻能做到。”

古人重視身後之事。二郎下手狠,建成與元吉所有的兒子都被殺了,身後連個摔盆的子嗣也沒有,下場可謂悲慘。

這是平陽公主的心意,薛朗能理解,只是,懾於二郎之威,現在又是風頭之上,沒有哪家寺觀肯接這樣的法事。

平陽公主嘆了口氣,道:“罷了,且先在府內祭拜一番罷。待會兒我進宮一趟,探視大嫂。”

建成的嫡妻,原太子妃鄭氏並沒有被殺,而是居於長樂門,建成的兒子都被殺了,但女兒並沒有被殺,鄭氏長女已出嫁,如今膝下尤剩次女與幼女,外加兩個庶出的女兒。建成的遺孀,薛朗一個男子不好去探望,逐點點頭,道:“你去吧。”

薛朗留在家裡帶孩子,順便安頓一下帶回來的人事物。平陽公主上了車駕便直奔長樂門,不過,爲顧忌身子,車速不敢快,慢慢地行駛。

到了長樂門,使人進去通報,卻被看門的攔下,看門的是個老婦人,

年紀約莫四十多歲,將近五十,平陽公主曾在聖人宮裡見過她兩次,依稀記得姓莫。

莫嬤嬤顯然是認識平陽公主,見她下了車駕,立即過來行禮:“奴婢莫氏拜見安國平陽章公主殿下,不知殿下蒞臨,有何吩咐?”

平陽公主道:“我欲探視大嫂,煩請嬤嬤通報一聲。”

莫嬤嬤面上帶着恭敬的笑,腳步卻未動分毫,對身邊之人也無有任何示意,笑眯眯的道:“回殿下,殿下吩咐,老奴本應照辦,只是,此處乃是鄭氏居所,鄭氏身份非同一般,等閒不許探視,若要探視還需出示手令方成,殿下金尊玉貴,老奴卑賤,煩請殿下憐憫,莫要爲難老奴。”

平陽公主不語,就那麼沉默的望着她,眼神看似平靜,又似乎透着一股冷光,看得人後心一陣發涼。莫嬤嬤也不敢託大,連連恭聲道:“此乃聖人敕令與太子令一起示下之事,老奴不敢擅自做主,求殿下諒解!”

平陽公主不爲所動,就那麼平靜地望着她,看得莫嬤嬤臉色發白,方纔幽幽的吐出一句:“鄭氏?”

莫嬤嬤一抖,心中暗叫不好,一時得意,竟把平日的稱呼脫口而出,嚇得連忙跪倒在地:“老奴失言,殿下恕罪!”

說着,自己打起自己嘴巴來。平陽公主不理,漫不經心的看她把自己打得臉頰紅腫,慢條斯理的道:“我記得你,你是父親宮中的老嬤嬤。”

莫氏一喜,連忙道:“原來殿下還記得老奴,求殿下看在大家面上,饒過老奴一回吧!”

“饒你?”

平陽公主幽幽一嘆,斷然道:“好個刁奴,還有臉提父親!憑你也配稱大嫂爲鄭氏?端是好膽!來人,掌嘴!”

“喏!”

身後的近侍上前,一人一邊鉗住莫氏,噼裡啪啦就開始掌嘴。門口的動靜,自然驚動到了裡面的人,派來在此看管的人,悄悄來看見是平陽公主來了,她們的頭兒莫嬤嬤還被按着掌嘴,更不敢出來了。

宮人的騷動,自然驚擾到了裡面的主人——

“娘子,娘子!”

婉順的丫鬟福喜慌慌張張的跑進來,鄭氏擡頭,責她一眼:“何事如此慌張?”

福喜連忙道:“回稟娘子,平……平陽長公主殿下來了,正命隨從掌莫嬤嬤的嘴!”

“三娘?!她回京了?”

鄭氏有些失神,手滑落到腹部,神情一定,道:“速去打聽,看莫氏是因何故被罰。”

“喏。”

福喜連忙出去打聽,不一會兒回來,臉上的表情不禁帶着幾分解氣與幸災樂禍,回稟道:“回娘子,說是莫氏當着公主的面不敬您,方纔被公主罰的!”

鄭氏一怔,旋即幽幽一嘆,表情複雜——

平陽公主並非待下苛刻的人,今日這般做法,想是在爲她們母女撐腰,怕她們母女出於這般境地之下,這些逢高踩低的奴才會苛待她們。

鄭氏與平陽公主皆長於門閥世家,對這些奴才的把戲,心中自然清楚。平陽今日這般作爲,皆是爲了讓她們母女日子好過,不至於被一幫奴才欺辱。

鄭氏與建成是夫妻,自然知道建成雖與平陽公主是一母同胞,然兄妹倆兒的關係卻算不得親近,若說親近,還是二郎與平陽更好些。但平陽公主卻是建成失敗被殺後第一個來探望她的皇親。

鄭氏心情頗爲複雜,手掌輕輕撫摸腹部,又看看坐在她身旁的女兒,點頭道:“你去外面看着,若平陽進來了,使人提前通報我,我去迎她。”

“喏。”

福喜連忙跑了出去,這次,鄭氏卻不再責她慌張。婉順輕輕拉拉母親的衣角,低聲問道:“阿孃,三姑母是在幫我們嗎?”

鄭氏點點頭,撫摸着一夜之間成長了許多的女兒,道:“正是,婉順,你要記着,你三姑母乃是你父親死後第一個來探望我們母女的人,以後若有難處,你三姑母方是能助你之人。”

婉順點點頭。

門外,阿蔻拿着手令回來,平陽公主這才淡然道:“且停下罷。”

近侍方纔停止掌莫嬤嬤的嘴。無人鉗制之下,臉頰紅腫,滿嘴鮮血的莫氏立即癱倒地上,爬着呼哧呼哧的喘氣。

平陽公主居高臨下的看着她,道:“你是父親身邊的人,能來長樂門這裡,想來當是父親不放心大嫂與侄女之故。你出自父親宮中,應能替父親照看好大嫂。二郎媳婦兒爲人寬和,侍父親極孝,父親提議定不會駁,許了你照看大嫂之權。不想你竟是個勢利小人,爲奴不忠,逢高踩低,枉顧聖恩。你是父親的宮人,我今日只掌嘴,你自有父親處置!”

說罷,冷冷看她一眼,命初雪把手令展示一下,當先舉步往裡走。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
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五卷_第430章 懟他!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