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

“製糖?”

蘇寒很鄭重的似是在求證。

薛朗點點頭:“製糖。我看我朝現在用的糖多是麥芽糖,且做出來的多是片糖,用的時候還要磨碎。我知道的製糖方法不需要這麼麻煩,直接就可以做出來散如砂礫的糖來。”

江臨也問道:“敢問大哥欲讓我和衡宇作甚?”

薛朗道:“我們一起開個製糖的作坊,我出配方和產地佔六成,阿臨和衡宇每人兩成。大家一起好好做個事情,起碼,以後不用再爲銀錢發愁就是。”

蘇寒、江臨並沒有露出歡喜的神情來,而是一副所有所思的樣子。蘇寒長出一口氣,起身,鄭重的朝薛朗施禮:“幼陽待我的心意,我已知矣。然而,正因已然知矣,更不能接受。幼陽待我肝膽相照,我如何能佔幼陽的便宜?製糖這等秘方,幼陽一人享用即可,心意我領,但是,我不會加入製糖作坊。”

江臨鄭重道:“大哥,小弟亦如此。小弟已受大哥頗多恩惠,如若再參與此事,小弟良心不安。”

這兩人都是聰明人,在長安開製糖作坊,肯定會賺錢,而且還是賺大錢。薛朗連想都沒想就直接讓二人加入,待二人的這份情誼……如何不讓兩人動容!但是,正因爲薛朗這樣待他們,他們更不願意去加入。

江臨道:“大哥,你的郡公府初立門戶,手下又有一幫人要養活,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此事大哥要聽我和衡宇的,儘可當成郡公府的獨門營生來做。”

江臨與蘇寒……兩人的人品都很過硬。

薛朗嘆道:“我的本意是想讓大家一起掙錢,改善生活。”

蘇寒道:“幼陽你的心意,我和阿臨是知道的。正因爲知道,更加不能依你。”

江臨也跟着正色道:“沒錯,大哥,小弟與衡宇一般想法。”

薛朗想了想,道:“既然你們不同意,那麼,這樣好了,你們多買些田地種甘蔗,我來收購你們種出來的甘蔗。只靠我一人種植甘蔗來製糖,只怕不夠,如果你們能加入進來,成規模的種植,也能降低我的成本,

產量也能大些。可好?”

江臨、蘇寒想了一陣,方纔點頭:“可!”

說好後,三人便興致勃勃的討論起來——

考慮到三人的資金並不算雄厚,根基薄弱,長安城附近的田地有多緊俏,三人都心知肚明。薛朗提議不要在長安城附近買,而是直接去長安城附近的縣購買。反正靠近長安,交通頗爲方便,甘蔗又不是什麼精貴的玩意兒,隨便用車拉過來就行。

“稟大郎,飯已好,可要擺飯?”

下人來請問。薛朗還沒回話呢,蘇寒已然搓着手道:“此事稍後再議,且先吃飯。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薛朗、江臨直接被他逗得笑噴,薛朗直接命人擺飯——

今天有新鮮的蔬菜吃,薛朗其實也蠻期待的。想來蘇寒應當有同感,這不,菜還沒上來呢,他已經脖子伸老長,頻頻往外觀望,等着美食入腹。

在三人的期盼下,菜一一上來——

韭黃炒雞蛋、千層肉餡茄子、蘿蔔燉排骨,還有一碟涼拌的蘿蔔絲。吃得三人無比滿足。

吃完飯後,阿陳終於趕來。薛朗把事情吩咐下去,完了特意交代:“買賣田地必須依法依規的來,我不希望聽到有人罵我強佔民田。阿陳,你可明白?”

阿陳連忙道:“小的明白,請大郎放心。”

把事情交代給阿陳去跑,薛朗便把事情暫時丟開,開心的在溫泉山莊享受起度假的時光——

泡溫泉以及打獵!

包子、饅頭、豆漿、油條、紅太郎,全都被薛朗帶了過來。第一天就在山莊裡面玩耍,第二日,薛朗也像模像樣的背上弓箭,與江臨、蘇寒一起到附近山上打獵。打回獵物,就在山莊的園中,架起爐子,一起開個古代的烤肉趴體。

日子過得無比悠閒自在。而在長安的平陽公主就沒這麼悠閒的日子了,即便她是一個寡婦,少有主動出門交際的時候,但架不住上門拜訪的人多。

平陽公主在葦澤關任職多年,很少回長安。如今回來了,不管真心還是假意,她的那些親

朋好友們都要表示一下!或主動上門拜訪,或在家中設宴,邀請平陽公主參加,一時間,平陽公主府門口都熱鬧了許多。

恰好平陽公主的梅園開得正盛,平陽公主便發出請柬,邀一干姐妹們一起賞梅——

“三娘!”

連太子妃都來了!

平陽公主行禮道:“平陽拜見太子妃。”

太子妃疾走兩步上前,扶起平陽公主:“三娘何以如此多禮?大家皆是一家人。”

平陽公主道:“禮不可廢,太子妃請進。”

把客人迎到梅園。撲鼻的清香,不濃不淡,或紅或白的梅花,迎風開放。距離膳食時間還早,大家便相約在園中走走。

所有來客中,最尊貴者非太子妃莫屬。平陽公主便陪在太子妃身邊。太子妃出身世家,禮儀規矩十分不凡,一言一行皆十分雅緻,自進了梅園,就梅花這個主題,便與平陽公主說了好多。

說着說着,突然聞起來:“三娘,長平郡公可還在你府中擔任屬僚?”

平陽公主道:“稟太子妃,薛朗仍是我府中之諮議。待年後聖人有新差事派下,薛朗纔會辭去諮議到朝中任職。”

太子妃道:“前兩日進宮,聽貴妃言道,長平郡公尚未婚配,聖人命擇一淑女以配之。貴妃命我等也多多留意。我這裡倒有一個好人選,只不知長平郡公是否願意,勞煩三娘問問可好?”

平陽公主微微抿了一下嘴脣,表情不變,語氣也沒有絲毫變化:“不知是何家之女子?”

太子妃道:“太常卿竇誕之庶妹七娘。”

平陽公主突然停住腳步:“舅家是庶女?”

太子妃點頭道:“正是。聽聞薛郡公不想娶年紀相差太多之女爲妻。七娘因守孝誤了年歲,待翻年後便已十八,與薛郡公相差不了幾歲,可爲良配。只不知薛郡公是否有意。”

平陽公主平靜地道:“此事我也不好親自過問,不過,我會讓府中長史問一問幼陽的意思。”

太子妃滿意的點頭,注意力這纔回轉到賞梅上。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請假條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
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請假條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卷_第580章 取捨定計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