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

清晨天剛矇矇亮,薛朗還在做夢,臉上有個溼熱的東西舔來舔去,都不用睜眼,直接伸手推開:“包子!”

“汪!”

哦,這聲音,還有豆漿啊!不過,這下不止薛朗,連甘草都醒了!

“郎君,可是有什麼不適?”

甘草揉着眼睛坐起來。薛朗躺着伸個懶腰,奮力推開包子和豆漿,爬起身:“沒事,是這四個傢伙看我好了,要我帶着出去散步呢。”

油條已經興奮的在門口走來走去,看薛朗起來,“汪汪”了兩聲,還歡快的蹦跳了兩下,表達它想外出的渴望。連一貫淡定的饅頭君,也站在門邊望着他,只是表現不像油條那麼急切。

甘草恍然:“原來如此。那前兩日是因爲它們知道你身體不適,故而不鬧你起來嗎?”

薛朗開心又驕傲的點頭:“應該是這樣吧。”

“真是靈犬,好通人性。”

“太聰明瞭,偷個懶都不成啊。”

薛朗嘴上抱怨,起來的行動卻十分乾脆。甘草也跟着起身,特意交代薛朗:“郎君體弱,可要注意彆着了風,穿厚實些,如果感覺疲累就要休息。”

“行,記住了,謝謝小甘草。”

甘草笑着搖搖頭。薛朗穿好衣服,把四隻狗狗各自的狗揹包都給它們背好,跟着狗狗向外走。這還是他穿來大唐後第一次踏出大門。

醫寮是很寬敞的,兩幢三進的院子,中間有道小門連着,全都是醫寮的範圍。薛朗遵醫囑,慢慢的走,任由活潑的包子和快被關瘋了的油條在前面瘋跑。

饅頭不緊不慢的跟着它倆,不時回頭看看薛朗,似乎在關心他是否跟得上。溫柔的豆漿就跟在薛朗左右,小跑兩步,又折回來,挨着薛朗腿邊走一會兒,時刻跟在薛朗身邊。

薛朗摸摸豆漿的頭,喊包子、油條不要跑太遠。喊完打量四周,醫寮離軍營很近,不過幾百米的距離,說是軍營,也不過是一排排整齊平房,佔地頗廣,門口有人站崗,天剛亮就聽到裡面有操練的聲音傳出來。

不想引起什麼誤會,薛朗控制着狗狗們別靠近,只自己陪着四隻狗狗在附近溜達了一會兒。

這裡確實山高林密,跟現代比起來,環境好得不是一點半點。隔着大片大片的農田,遠處隱約可看見有

許多房子,不知是不是一個村莊。

村莊旁邊有條小河,看樣子是從山裡流下來的,環境真的很好。不像現代,這片地區人口密集,早就沒有這樣好的環境風貌。

看站崗的軍士往這邊看了好幾次,薛朗乾脆把狗狗們叫回來,回到醫寮的院子,掏出狗揹包裡的玩具,開始苦逼的巡迴遊戲時間……

給饅頭扔網球!

給豆漿扔繩結!

給油條扔飛盤!

給包子扔骨頭玩具!

養寵物就是這麼痛並快樂着。曾經有個在網上認識的狗友說過,自從養了狗,懶覺是什麼感覺都忘記了!

薛朗這裡扔得苦逼,倒是把回來做朝食的甘草樂了個夠嗆,看薛朗剛扔出去一個,另外一個已經咬着玩具跑回來求再扔,笑得打跌。

薛朗默默翻白眼,可誰讓他作死的養狗一次養四隻呢。自己養的狗,含着淚也要盡到養狗的責任和義務。

薛朗累出一身汗,看甘草看得興致勃勃,一臉好奇,毫不猶豫的把人拖來一起丟玩具,把性情最好的饅頭和豆漿分給他,讓他也體驗一把人體投球機的酸爽。

不過,顯然,人家不覺得苦,扔完了還表示很有趣,狗狗們太可愛了。

薛朗:“……”

所以,薛朗會覺得累,一定是身體沒恢復,對吧?

甘草去準備早飯,薛朗燒了一盆熱水,好好地梳洗了一番。跟甘草打了個招呼,拎着一個木盒子,轉身去隔壁院子。

隔壁的房子裡,堆了許多草藥,劉醫令帶着一場年輕人,穿着短褐,正在收拾整理。

見薛朗過來,連忙道:“薛郎君怎麼到這裡來了?老夫等正收拾藥草,灰塵紛揚,莫要過來髒了衣物纔是。”

薛朗放下木盒子,抱拳行禮:“劉醫令事務繁忙,晚生也就不繞圈子,長話短說。這幾日,承蒙劉醫令診治,得以恢復健康。晚生心中感激,奈何遠道而來,身無長物,只能送些外地來的吃食,聊表心意,區區薄禮,還望醫令收下,莫要嫌棄纔是。”

說完,提起木盒,放到身前。劉醫令怔了一下,就要過來,薛朗連忙擺手:“劉醫令事務忙,不用過來。東西晚生放在這裡,您注意收就是,晚生先告辭了,待劉醫令有空晚生再來拜訪。”

說完就轉身回了隔壁的院子。

許是收了薛朗的禮不好意思,早飯的時候,劉醫令帶着大弟子一起過來跟薛朗、甘草一塊兒吃。

劉醫令也不矯情,笑眯眯的道:“郎君所送的麪條、糖等物,是十分難得之物,對傷者頗有裨益。本不該收郎君的禮,只是太難得,或有那失血過多的傷員,糖乃補血之物,老夫就厚顏留下了。”

劉醫令要留下來,遇到重症病人的時候,給他們服用,沒有半分給自己留着的私心。

這樣的仁心,讓薛朗佩服萬分,不由想起在網上看過的一句話……

夫醫者,非仁愛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

雖然不可能所有古代的醫生都是這樣人品過硬的人士,但眼前的劉醫令卻正好是這樣的人。

有時候,薛朗會想,爲什麼古人能那麼堅持原則?相比起現代許多人的利己主義,古人裡有許多是尊崇利他思想的。

儒家、墨家、醫家等等,倡導利他主義的言論,比比皆是。一代又一代,爲了所堅持的,前仆後繼。正是這一代又一代的堅持與付出,纔會有我們後世的巍巍華夏。

“薛郎君!”

出神的薛朗被劉醫令的大弟子叫回神。薛朗這是不知不覺的又犯了宅男思維發散的毛病。

劉醫令的大弟子名叫程半夏,二十來歲,比薛朗略小几歲,已經成家,家就在葦澤關這裡,

別看人家年輕,可人家已經娶妻成家,相比之下還是孤身一人的薛朗,總有種“我是弱雞”的自卑感,穿越前還是小鮮肉,穿越後瞬間就變老臘肉。

這心理落差,有點大。薛朗想靜靜。什麼?你問靜靜是誰?不認識。

程半夏性情溫和,說話慢條斯理的,脾性很好的樣子:“家師問郎君,可有婚配?”

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拱手,誠實的道:“曾有過未婚妻,不幸亡故,所以沒有成婚。”

聽到薛朗尚未娶妻的說法,劉醫令和程半夏兩人都一臉同情的看着薛朗,看得薛朗莫名其妙!

甘草道:“我師兄今年二十一,長子已經四歲,次子兩歲,尚有個襁褓中的幼女。”

臥槽!

單身狗兼老臘肉薛朗感覺受到一萬點暴擊傷害!

(本章完)

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請假條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
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請假條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