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

把隨身帶來的包搬進後院,先去看包子它們的犬舍……

犬舍在內院耳房,正好迎着陽光,用人高的木板隔斷,地上也鋪着木板,拼接得細密、整齊,顯然做這活兒的木匠手藝不錯。環境不錯。

饅頭選了第一間,進去聞了一圈,“吧唧”一屁股臥倒,這是滿意的意思吧?

包子看着就是純粹的貪新鮮、好奇心重,在四個隔間裡,跑來跑去,這裡聞聞,那裡嗅嗅。

油條自己選了饅頭的隔壁,忠實的做饅頭的小弟。唯有豆漿,一動不動,緊緊跟着薛朗這個主人,完全沒有要選個房子的意思。

“豆漿,你住這間,以後這裡就是你的窩,明白嗎?”

豆漿看看薛朗指給它的犬舍,又看看薛朗,樣子看着有點可憐的意思。薛朗摸摸豆漿的狗頭,他喜歡狗,但不是願意讓狗同住臥室的類型。

狗跟人對細菌的抵抗力是不一樣的,爲了彼此的衛生安全,也爲了方便打掃,給狗安排專門的犬舍是很有必要的。

把包子它們弄去犬舍,把所有東西都搬進後院……

臥室裡寢具齊全;書房有兩間,內書房在後院,外書房在前院,兩個書房的書架上都放了一些書,還留有空的書架給薛朗。

薛朗一看,道:“內書房我自己打理,外書房交由墨竹打理。”

“喏。”

薛朗滿意的點頭,把包全部拎進內臥室,把包裡的衣服拿出來理了理,然後自行車的配件什麼的放到內書房去……

整理着,墨竹來回話:“郎君,廚娘來了,問郎君可有什麼飲食避忌,該做朝食了。”

薛朗道:“酸甜苦辣鹹,除了苦的,其他口味都可以。頭兩天先讓她撿着擅長做的端上來試試,合不合意,兩日之後再說。”

“喏。”

墨竹出去給廚娘傳話。

等早飯的功夫,墨竹和臘梅合力把柳女官送來的衣物整理出來,來請示薛朗:“郎君,府裡有給您趕製了衣裳,郎君可要換上?”

薛朗看看自己的裝束,又看看墨竹、臘梅的古裝,還有古香古色的家居擺設,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或許換身裝束,入境隨俗,能幫助他更好的融入進去呢?

薛朗想定主意,點頭:“換吧。”

兩個丫鬟立即上前,手伸向薛朗衣領,薛朗連忙後退一大步,拒絕:“你們把衣

裳從內到外的放好,穿衣的方法告訴我,我自己來就好。”

兩個小丫頭照做,薛朗聽明白後就把人趕出去,實在不好意思讓兩個小姑娘幫他換衣裳。

按照兩個丫頭教的,薛朗才穿好裡衣就提着褲子愣住……

褲腰帶呢?這要怎麼弄?

這是大事!得讓熟手來,他一個新手,萬一弄不好,走着走着褲子掉了……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

確定自己沒走光,薛朗喊墨竹、臘梅進來,滿臉嚴肅,本着研究學習的精神,謙虛的問:“這個褲腰帶要怎麼系才結實,活動劇烈也不會掉下來?”

倆丫頭本來還有些害羞,看薛朗滿臉嚴肅,還以爲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吩咐,結果……

臘梅傻眼,墨竹噗嗤一聲笑出來:“郎君稍待,奴婢這就幫您系。”

在墨竹、臘梅的幫助下,把衣服穿戴好,考慮到系不穩的嚴重後果,薛朗還特意扯了褲子幾下,很好,系的很穩固,不會掉。

這動作,又把倆丫鬟逗笑了。

從裡到外把衣服換了,臘梅拿來帽子,把板寸頭一蓋……

成了!只要不開口說話,活脫脫就是一個古代青年。墨竹和臘梅看看薛朗,臉孔微紅:“郎君還是個美郎君。”

薛朗長得肖母,一直留着板寸頭,除了要求自己乾淨整潔外,還真沒注意過穿衣打扮的問題,小時候倒是常被人誇可愛,長大後,被人誇過清秀、皮膚好之類的,被人說美男子還是第一次。所以,這就是論髮型和裝扮的重要性麼?

墨竹和臘梅把他從頭到腳打量了好幾遍,臘梅突然拍了一下手掌:“鞋!郎君還缺鞋,府中不知郎君的足衣尺碼,沒有準備,郎君把鞋脫了,讓奴量一量,奴和墨竹給您趕製兩雙。”

運動鞋配古裝不倫不類的,薛朗從善如流的脫鞋讓她們量,順便問問她倆鞋有什麼講究和規定沒。

古人穿鞋是不分左右的,分左右的鞋子叫運腳鞋,是沒人穿的;古人穿的叫正腳鞋,不分左右。左右腳的鞋必須一模一樣,像現代小年輕潮人們愛穿的顏色不對稱的那種鞋,在古代穿是被視爲不潔的,賤民才穿。

“郎君的襪子真別緻,奴婢還沒見過這種布料呢。”

脫了鞋,薛朗的運動襪又讓倆小丫鬟驚奇了一陣,臘梅還上手摸了摸。墨竹道:“郎君的襪子如此貼腳,那鞋就要做小和窄

一些。”

量好尺寸,倆小丫鬟立即手腳俐落的開始納鞋底兒。薛朗本着“外來戶不瞭解古代風俗”的精神,任由兩個小丫頭折騰他的衣食。

換好衣服,廚娘的早飯也做好了,詢問是否擺飯。薛朗讓把飯擺在內廳,只有他一個人吃,墨竹和臘梅在旁邊伺候着。

薛朗剛坐下,墨竹就跪坐到他旁邊,準備服侍他用飯。薛朗渾身不自在,又不是殘廢,吃飯還用人服侍。

主人吃着僕人看着,雖然這年頭大家都這麼幹,但薛朗覺得有些食不下咽,乾脆一揮手:“你們兩個人出去門外候着,我有什麼需要會喚你們。”

“郎君……”

“我這麼大一個人了,難道還不會吃飯?”

“好吧,奴婢們就在門外,郎君有什麼需要喊一聲就是。”

薛朗點點頭,把人趕出去,總算能自在的吃飯了。因爲只有薛朗一個人,菜自然做的不多,白蘿蔔燉羊排,還有用乾菜蒸的素菜,撒了一層綠色植物碎末,估計是什麼調料,主食是雜糧饅頭。

薛朗先夾了一筷頭蒸乾菜,居然吃出辣味兒來,不算太辣,也沒有辣椒的香味兒,辣中帶點兒植物特有的淡淡清苦,跟乾菜搭配起來吃,居然還不錯。

蒸乾菜吃了大半,羊排湯喝了兩碗,饅頭吃下去仨兒,在這種青黃不接的季節,沒什麼新鮮蔬菜的時候,能做出這樣的,薛朗對廚娘的手藝表示滿意。

吃了朝食,薛朗去給他準備的書房看看,書房裡擺放了一些書,薛朗隨意翻了翻,書架上擺放的東西有些雜,有律法類的,有聖人著作,還有算術類的,還有史書,甚至還有佛經、道書之類的。

這些書籍,不知是公主殿下的安排還是那位刁鑽的柳女官安排的,真是高估了薛朗的文言文閱讀水平,或是應該說,高估了他的學問?

薛朗覺着有必要糾正一下。於是,喚來墨竹……

薛朗發現如圭給他這四個僕從,兩個男僕接觸的還不多,不好下結論,兩個女僕墨竹和臘梅,倒是能看出來,墨竹比較伶俐些,臘梅要老實些。

薛朗談不上更喜歡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並非說聰明人就更好用,老實人就笨拙,端看你怎麼用而已。

“墨竹,你去找柳女官,就說我想要一本《說文解字》。”

“喏。”

墨竹領命而去。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卷_請假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
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卷_請假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二卷_第145章 公主殿下套路深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