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

進入九月,沒過幾天又到重陽節,同時,也是薛朗的生日。

去年的九月,他到長安進獻祥瑞,雖熱鬧,卻寂寞,連個跟他說生日快樂的人都沒有。今年,不僅在長安城裡有了自己的宅邸,到長安做官,也有了朋友。

生活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也有進步不是,薛朗自覺挺滿意。當然,更滿意的是,重陽節要放假啊,朝廷還要給京官發福利啊!

今年的福利挺有意思,除了往年會發的油鹽醬醋,今年的過節福利多了一匹絲棉布和兩牀棉被。

不用懷疑,這招兒又是薛朗想的,特意在策劃書裡點出來,再沒有什麼促銷手段和推廣途徑比得上朝廷的力量。平陽公主身爲帝女,有着天然的優勢,不利用一下那就太浪費了。

然後,重陽節當天,薛朗也不能留在家裡,以他如今的品級和身份,他要進宮,跟聖人一起登高望遠。然後,還要參加射禮。

而射禮,說白了就是皇帝在宮裡選一塊場地,君臣一塊兒秀一下弓術,射中的人有獎賞,沒射中的人,是會被人嘲笑的。

這個就有點讓人忐忑,因爲,練到現在,薛朗的箭術還是不怎麼樣!九十步的距離,前面五支箭都射到箭靶的位置,至於中不中,全看運氣;後面五支箭,因爲臂力不足,一支還比一支近。總之,弓術水平完全見不得人。雖然,平陽公主爲了射禮,特意着人給他送來一把適合他的弓,讓他練習弓術。然而,某人的水平實在臭,白白浪費了公主的好意。

去年,薛朗不夠格參加,完全不知道,今年知道要參加這個活動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唐初,朝裡的官員們,不管文武,騎馬拉弓大都可以,像薛朗水平這麼差的,纔是奇葩!

反正正史裡也不會記載哪位大臣在重陽射禮的時候一箭不中這種事情,所以,丟臉一次應該也沒什麼吧?只是可惜了公主殿下送的弓!

早晨從家裡出發進宮的時候,薛朗是這麼對自己說的。

每年的射禮,都會挑選宮裡適宜的地方作爲射場供大臣們比賽,並沒有固定的地方,今年,聖人選了麟德殿前的廣場,很寬敞。昨日已佈置好場地——

射禮的箭靶距離就是九十步,箭靶兩邊壘有臨時搭建起來的牆,避免發生射歪了誤傷觀衆的事件發生,在靶場外一個安全的距離,還設置有樂隊,沒錯,射箭是按照樂隊奏的樂曲節奏來的。

按規制,整個長安城內,最高的建築就是皇宮,登高望遠最好的去處,自然也在宮裡。人直接在麟德殿接受衆臣的朝拜,但凡宮中過節,參與的皆是大臣,然後就是各位王子、公主們。

薛朗到得不早不晚,李唐皇室的人還沒到,早到的都是大臣們,在這些人中,薛朗是最年輕的一個,彬彬有禮的跟人行禮、打招呼——

“李公,過節好!”

“幼陽來了?多謝你昨日送來的蟹,比之去年嘗過的,更覺美味兒。”

“去年醉的時辰不如今年長,味道不夠入味,今年醃製的時間比較長,已然入味,自然嚐起來就比去年的好些。”

先跟他說話的還是李綱。裴矩就站在旁邊,聽聞後笑道:“李公去年便嘗過?老夫今年纔有幸得嘗,想不到螃蟹還能這麼做,奇思妙想,美味非常。”

“裴公過獎,能合您胃口就好。”

今年薛朗提前就做了許多醉蟹,除了送給他相熟的人家,還讓蘇寒也給太醫署的人送了些。薛朗雖然情商低,但他深刻的知道一個道理,交情都是處出來的,來往多了,別人自然就會知道他是何等樣人,合得來的自然也就能變成朋友,合不來的,也不覺得遺憾。

“咦?聽二位之言,薛駙馬似乎贈二位美食了?薛駙馬爲何忘了老夫?”

旁邊的裴寂也過來湊趣,似真似假的責問薛朗,臉上卻笑眯眯的。薛朗拱手道:“裴公過節好!不過是自制的螃蟹,如裴公不棄,稍後我就使人給裴公送去?”

裴寂笑道:“早該如此!竟還要老夫厚顏索要,這新人尚未娶進房,薛駙馬便要把老夫這媒人拋過牆否?”

在場的老頭兒們皆哈哈大笑,薛朗直接被笑紅了臉,趕緊拱手討饒:“再加一罈下官自釀的酒,求裴公放過!”

裴寂一臉“算你小子識相”的表情,滿意的點頭。說笑幾句,聖人終於攜王子、公主們到,平陽公主自然也在其中。

薛朗跟着羣臣一起拜見聖人,雖然不好擡頭,但他就感覺平陽公主在看着他,低着頭偷偷地笑,默默地在心裡說了一句,殿下,節日快樂!

拜見完聖人,便是如往常一般的賜宴、飲酒、賦詩、賞菊花。薛朗不會賦詩,除了喝酒,只好跳了一支舞,權當綵衣娛親。

吃飽喝足,便是射禮。第一個射的是聖人,踩着樂隊的節奏,聖人射了四支箭,射完後,千牛衛的將軍把射中的箭支拿來——

這時候的人,還是比較有節操的,不會弄虛作假以討好皇帝,射中幾支便捧給聖人幾支。李淵陛下弓術不錯,四支全中。

接下來是太子、秦王 、齊王,公主們也上去射了一輪,王子們水平都不錯,公主們也還成,很少有脫靶的。

之後,便是大臣們逐一登場。聖人高居首位,高興地笑道:“今年,

吾已選好獎勵,第一名獎寶馬一匹,其次賞賜綾羅綢緞,若是脫靶沒射中……那朕也備有茱萸酒,卿家便自覺去領罰吧!哈哈……”

“臣便提前謝聖人賞!”

大臣們也湊趣,大多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聖人開心的撫須大笑。

薛朗苦着一張臉——

茱萸酒可不好喝,茱萸那東西,它辣啊!加上釀酒技術,酒水有些泛酸,喝着那口感是真正的酸爽啊!

“此箭獲!”

這是射中靶心!

“此箭留!”

這是射的離靶心偏下;揚是偏上,左右不用說了。

初唐的大臣,那是真正的上馬可行軍,下馬能治國。即便是裴矩、李綱那樣的老頭兒們,也大多都射中了,只是年老力衰,正中靶心的不多。

輪到薛朗,薛朗站到線前,拉弓,瞄準——

平陽公主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旁邊的襄陽公主笑着評價道:“架勢不錯,薛侍郎這般高大,想來弓術不錯?”

最後問的是旁邊的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端着酒杯的手一頓,眼裡劃過一絲笑意,斟酌道:“從某方面來說,常人難及也!”

襄陽公主一怔:“竟然這般厲害?那倒要細細觀之。”

然後,看着薛朗鬆開手,“咻”的一下,箭支射出——

第一支,擦着箭靶上頭飛過去了,射高了!

第二支,直接射到箭靶下面去了,射低了!

第三支,射到旁邊的乏牆上;第四支……射到殿前擺着的菊花盆裡!

襄陽公主目瞪口呆,平陽公主輕笑:“阿姐看吧,這一支不中的準頭,是否常人難及?”

原來阿妹的常人難及是這個意思!

襄陽公主“噗嗤”一笑,輕輕拍了平陽公主的秀手一下:“就你促狹!這般埋汰自己未來的駙馬,也不怕薛侍郎傷心。”

平陽公主笑看着薛朗四支箭全沒中後不好意思的摸後腦勺的樣子,笑答:“幼陽之長處非在弓術,許會羞愧,絕不會傷心,幼陽纔不是那般脆弱之人。”

“喲,阿妹竟對他這般瞭解?”

襄陽公主調侃道,平陽公主微微一笑,面容泛上一絲淡淡的紅暈,口中卻大方承認道:“我與他早已相識,此乃當然。”

襄陽公主看着往日深沉的阿妹笑得這麼好看,言詞間與薛朗頗爲默契,不知爲何,心頭的感覺卻有些複雜——

阿妹這般深沉內斂之人,不意竟招了個如此投契的駙馬……想起她與自己駙馬婚後磨合時的艱辛,竟有些羨慕。阿妹真真好福氣也!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
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六卷_第496章 別有內情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境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