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

薛朗又拿出一張表格,道:“殿下,這是我計算得出的籌建農莊所需的花費,先期投資可把推廣異人犁得來的錢財投進去,及至明年,就能回本。”

薛朗根據駐軍每日生活所需花費覈算,待農莊踏入正軌,節省下來的軍餉,就能補回先期投資的錢款。

之所以這麼快就能回本,是因爲本來要耗費錢財最多的農田,採用的是土地與土地置換的方式,一畝二分土地換農莊建造地的土地一畝,荒地便宜則直接買下來。

而人工成本,除了像石匠這樣需要技術的人工需要花錢,一些不需要技術的人工,就薛朗帶着伙伕營的人做了,待春耕完成,還可徵用府兵來做。

平陽公主一副老神在在之態,聽得頻頻頷首。李世民一邊看圖紙,一邊聽薛朗說,也聽得目中精光閃爍,聽完後,問薛朗:“薛主薄,這農莊能推廣否?”

平陽公主顯然也關心這個問題。薛朗道:“回大王,推廣自然是能推廣的,只是,採用蚯蚓養殖作爲基礎,有一個缺點,如果不懂,則整個農莊的養殖鏈容易跟不上,產出達不到計劃目標。”

李世民連忙追問:“何種缺點?”

薛朗道:“蚯蚓是一種繁殖極快的生物,繁殖速度快,產量自然大,但也帶來物種容易退化的缺點,所以,養殖一段時期後,需引入別的蚯蚓種羣來雜交,保持種羣的繁殖能力,引入一批,就要淘汰一批。”

“何謂物種退化?”

薛朗又解釋了一下什麼叫物種退化。

李世民感嘆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世民方知此話真意。”

薛朗連忙道:“大王過獎。”

說完農莊的事情,初雪見機道:“稟公主,朝食已好,是否擺飯?”

公主殿下道:“擺飯罷,幼陽、三寶皆是被我從繁忙的事務中傳來,想必早已飢腸轆轆,快快擺上,解他二人腹中飢餓纔好。只是……”

平陽公主頓住,轉首望向薛朗,調侃他道:“委屈幼陽不能歸家用膳,只能用我這裡的粗陋之食。”

臥槽!這個梗怎麼公主殿下還玩不膩啊!不過,看來今日秦王的到來,讓平陽公主十分的高興,往日的深沉,斂了不少。

薛朗苦笑,湊趣的趕緊抱拳行禮求饒道:“殿下,屬下錯了,求放過。屬下並非嫌棄殿下這裡的飯食,而是有句俗語。”

公主殿下

好整以暇的看着他,慢條斯理的問道:“是何俗語?莫非還是民以食爲天?”

還提!

秦王插嘴問道:“阿姐,其中有何典故?”

平陽公主依舊是慢條斯理的口氣,道:“二郎不知,我這薛主薄有家傳菜譜,調教出一手藝極佳的廚娘,每日再忙也要巴巴趕回去用膳。某日在我處議事,恰到飯點,我留他用膳,薛主薄告訴我民以食爲天,爽口的飯食極爲重要,如果吃不爽口,會影響他的勤奮,恐起懈怠之心。後果如斯嚴重,自此後,我是不敢再留薛主薄用膳。今日少不得藉着二郎的臉面,留薛主薄一頓。多謝薛主薄賞臉。”

這話一出,衆人皆知是平陽公主在調侃薛朗。秦王、柳女官皆“噗嗤”一聲笑出來,馬三寶也跟着嘿嘿笑,唯有薛朗一臉苦笑。

薛朗趕緊解釋道:“稟殿下,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殿下這裡就是金窩銀窩,金尊玉貴,而屬下的聽風院就是自己心愛的狗窩,狗窩雖簡陋,可因爲是心愛之地,則已習慣成自然。吃飯自然是要在習慣的地方,習慣的口味方纔好。”

這話圓的。一旁旁聽的秦王忍不住放聲大笑,誇道:“阿姐,看在薛主薄頗有急智的份上,就饒恕薛主薄一遭罷。”

平陽公主看薛朗一眼,薛朗討好的笑着抱拳討饒。公主殿下低頭彷彿在觀賞衣袖上的花紋,安然道:“如此,看在二郎面上,今日便放幼陽一馬吧。”

薛朗一下就聽明白了,小心的問:“殿下,那往後呢?”

公主殿下似笑非笑的道:“看在你聰明機智的份上,往後也揭過不提!”

“謝殿下。”

薛朗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

說笑間,僕人們已擺好飯食。平陽公主代表衆人進地主之誼,先敬了秦王一杯酒,之後秦王又回敬,等於連續喝了兩杯。

待酒杯剛放下,柳女官舉杯道:“大王,阿柳敬大王一杯,恭賀大王征討劉賊大勝得歸,一展我大唐聲威!阿柳先乾爲敬!”

“謝過阿柳。”

秦王與阿柳互相遙敬一杯。

柳女官放下酒杯,妙目掃薛朗一眼,薛朗心頭剛泛起不詳的預感,果然聽到柳女官道:“大王,阿柳不勝酒力,就此擱置,大王如若不盡興,儘可找薛主薄喝,薛主薄練有大海無量神功,千杯不醉,酒量深如海。”

臥槽!

薛朗

心頭轟隆隆的奔過萬匹羊駝駝,無言以對。

秦王看薛朗一眼,問道:“何謂大海無量神功?”

柳女官道:“此事馬都尉乃是親歷之人,大王問馬都尉就好。”

秦王轉問馬三寶。馬三寶口才便利,繪聲繪色的把當日的情景描述出來,聽得秦王笑聲連連,薛朗……薛朗想挖坑把自己埋了!可惜不能,只能假裝自己不在。

當然,最後,秦王只跟薛朗喝了一杯,因爲秦王還要趕回去跟大軍匯合,他來葦澤關看望平陽公主是私下裡的行爲,身爲主將不好離開太久,吃了早飯還得趕回去。

秦王笑道:“今日時間倉促,無緣見識幼陽的海量,待來日阿姐回京,我定當宴請阿姐與幼陽,屆時再與幼陽好好喝上幾杯,見識幼陽的大海無量神功。”

薛朗……薛朗笑得跟牙疼似的:“大王,那不過是一時戲言,當不得真的。”

秦王大笑,與薛朗幹了一杯。

吃了一頓愉快的午宴,馬三寶回軍中忙碌,薛朗繼續去農莊那邊督造,柳女官被平陽公主叫上,一塊兒給秦王送行。

秦王與平陽公主話別,滿臉真誠的關切:“阿姐,弟去了,阿姐好好保重。”

平陽公主笑容親切又溫暖,伸手彷彿幼時一般輕撫弟弟肩膀:“去吧,路上小心,速速回京繳令,見到聖人、大兄,替我問好。”

秦王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點點頭:“弟知道了,阿姐。”

秦王翻身上馬,望着平陽公主的眼光,複雜難以言說:“阿姐……”

平陽公主點點頭,神情帶着關切與決然:“別說,阿姐知道,二郎的委屈,阿姐都知道。大唐初立,太子乃是國之根本,你……可明白?”

秦王長嘆一聲,衝平陽公主抱拳一禮,一馬鞭抽在胯下愛駒身上。神駿的馬駒受痛,長嘶一聲,疾奔而去。

平陽公主望着秦王遠去的背影,久久站立,一動不動。柳女官上前一步,低聲道:“殿下,外面日頭曬人,請殿下回府。”

平陽公主望着秦王離開的方向,仰頭望天,刺眼的陽光,幾讓人睜不開眼,伸手遮住眼睛,喃喃道:“天日之輝,萬物莫可與爭!”

說完,長嘆一聲,迴轉公主府去。

“殿下……”

柳女官看着公主殿下的身影,眼淚潸然而下,心中痠疼莫名,呆立一陣,方纔追上去。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六卷_請假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
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六卷_第502章 長遠之計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二卷_第115章 畫風不同須謹慎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494章 生亂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六卷_請假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一卷_第23章 小結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