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

大唐貴族打獵,自然與軍隊圍獵不同。飛鷹走狗只是平常,大唐的貴族們玩的更高端一些,除了有細狗在地上跑着,鷂鷹在天上飛着,還有專門爲打獵馴養的猞猁與花豹。

薛朗看看自己只有狗的陣容,默默安慰自己……

哥們兒是以內涵取勝!這叫低調啊!

聖人笑道:“開始罷!”

大家便各自散開,徑自尋找獵物去……

當然,貴族打獵自然與普通老百姓還要看野獸的腳印、糞便之類的痕跡去尋找不同,在聖人傳下要出來行獵的命令後,自然便有人專門把獵物驅趕到獵場附近,等待着聖人來獵取。

薛朗看大家都已各自帶着人馬出動,也跨上弓,吩咐道:“饅頭、油條,還有紅太郎,你們三個去打獵,豆漿和包子照顧小狗崽們,帶着打兔子便好,不準招惹大的獵物!”

也不知狗狗們聽懂沒,饅頭叫了一聲,油條和紅太郎便跟着去了。豆漿叫了一聲,它的小狗崽們便一串兒的跟在它身後,包子斷後,向林中跑去。

薛朗轉頭吩咐隨從:“錢六,帶人跟上包子它們。”

“喏!”

護衛帶着人跟上去。饅頭它們薛朗沒讓人跟,也不需要人跟。

待隊伍分散開後,便有護衛主動朝前探路,順便驅趕獵物到薛朗跟前,想來護衛也是知道自家主人的水平,驅趕過來的獵物都是小型的、沒什麼危險的獵物。不過,薛朗看着又射空的箭,咂咂嘴,道:“算了,我不射了,你們打吧!再讓我射箭,大家今天該餓肚子了!今天會不會餓肚子便看你們的了!”

護衛們轟然喏,留了保護主人的人手後,便有組織的四散開來去山林中狩獵。薛朗在山林中隨意的走着,這幾日都沒下雪,林中的地面並沒有多難走,偶爾也彎弓射上一箭,不過,沒有死耗子來讓他開張便是了。

“主上,秦王的隊伍在前面,我等是否避開?”

走着走着,在前面探路的護衛來回報。薛朗道:“避開吧,省得擾了秦王的興致。我們的獵物夠了嗎?”

跟在身後的陶振道:“回主上,還差一些。”

“換個方向,再打一些。”

“喏。”

正待走人,遠處已有人高聲問道:“可是薛郡公?請留步。”

是秦王的聲音。

薛朗擡頭,秦王已快步走來,連忙行禮:“臣見過大王。”

秦王提議道:“郡公何須如此多禮?請起。”

薛朗順勢起身。秦王笑道:“既然巧合遇上,便一道走如何?”

薛朗苦笑道:“能有大王一道走自然好。大王神威,想來獵獲無數。臣弓術有限,怕是要拖大王后腿的。”

秦王笑起來:“薛郡公志不在此,又有靈犬相伴,坐享其成便是,何虛介懷?”

薛朗笑道:“大王言之有理,那臣便順勢藏拙吧。”

秦王聽得大笑起來,也不打獵了,而是與薛朗一起,在山林中踱步,走着走着,秦王問道:“薛郡公在民部可還順遂?”

秦王身爲尚書令,正好是薛朗的頂頭上司,關懷一下下屬也是應有之義。薛朗直爽的道:“回大王,履新已有數日,然則民部管着天下錢糧,一舉一動皆牽涉國務,臣剛履新,不敢妄動,今日剛看完民部典籍室內的資料,對全盤做了初略的瞭解,順遂與否尚不敢說,言之過早。”

秦王道:“此話頗具實幹風采。郡公爲人老成,調入民部,恰如其分也。”

薛朗謙虛道:“大王過獎。”

秦王擺擺手,道:“郡公既然已看完典籍室內之書卷,想來對民部現狀已有了解。如此,到能與郡公好好論一論矣。”

薛朗面容整肅,拱手道:“大王請講。”

秦王道:“我朝國本初立,內有匪患,外有突厥之憂。連年征戰,導致國庫不豐。然各處用錢之處甚多,國庫已然捉襟見肘矣。對此現狀,郡公可有良策?”

薛朗想了想,道:“若是要豐盈國庫,臣這裡倒是有兩策。一策可短時間內見到銀錢,一策則需要確立爲長期堅持的國策。”

秦王面容也嚴肅起來,轉身朝薛朗拱手道:“世民請郡公指點。”

薛朗連忙避開:“指點不敢,不過是私下與大王議上一議。”

謙虛完,薛朗整理一下腦海裡的思路,道:“臣這兩策,短期之內可見到錢財的便是增加鹽產量,擴大鹽稅收入

。長期之策也沒有什麼新奇之處,還是一句老話,勸農興學。”

秦王道:“擴大鹽稅收入確實是一件好事,不過,世民判斷,三年之內難以成行。”

薛朗嚴肅道:“稟大王,這幾日臣在典籍室內看資料,就一直在想,前隋何以二代而亡!略有心得,且與大王論一論?”

“郡公請講。”

薛朗道:“臣看典籍記載,前朝文帝之時,人口暴增,稅賦收入大漲。何故?”

薛朗頓了頓,看秦王滿臉認真的側耳傾聽,繼續道:“其一,與文帝倡導節儉分不開。皇帝都已帶頭節儉,臣下自然不敢奢靡,節儉了,開支自然就少了,積存在手裡的錢財自然就多了!”

秦王點頭,表示贊同。於是,薛朗繼續道:“其二,均田制的實行!縱觀歷朝歷代,國家的問題,根本上還是農民的問題!農民的問題解決了,則國家安矣,國運昌盛,若是農民問題沒解決好,則國亂家亡便在眼前。均田制的實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土地兼併的劇烈程度。所以,我朝繼續實行均田制是很好地政策。關鍵在於,要監督政策施行是否到位!”

我大中國發展了幾千年,即便是到了後世的現代,也還是一個以農業爲本的農耕大國。農民問題是懸在歷朝歷代政府頭上的一柄利劍!

縱觀史書,凡是農民問題解決好的朝代,大多國運昌盛。解決不好的,則多數國破家亡。這個問題,即便到了後世兔子當政的時代,也是大兔子們重點考慮的問題。如何解決好農民問題,是國治久安的根本問題。

秦王聽得連連點頭,喃喃道:“農民問題,農民問題,郡公大才,一語切中要害矣!”

薛朗被誇得有些臉紅,他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放嘴炮,這個大才的誇獎可擔不起,連忙謙虛道:“大王過獎,且不忙着誇臣,請待臣說完。”

秦王連連點頭,道:“郡公請說。”

薛朗繼續道:“其三,減輕徭役。前隋的徭役比之南北朝時期,時日減短減輕,徭役的時間少了,民衆花在生產上的時間便多了,一減一增之下,自然物產比之過去也就增多,帶來最直觀的後果便是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了,自然國庫的收入就會增加。”

(本章完)

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七卷_請假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
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三卷_第228章 供藥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三卷_第209章 勸退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七卷_請假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二卷_第59章 流產的四輪馬車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74章 關懷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