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

所謂兒大不由娘,何況,平陽公主還不是娘,只是姊妹罷了。平陽公主放開懷抱,不再耿耿於懷於這件事,轉而與薛朗說起後勤的事宜來。

自古以來,打戰打的就是一個後勤。特別是冷兵器時代的現在,無有糧草,什麼戰也打不了。

這個是薛朗主管的,他當然知道。拜現在有個好記性所賜,平陽公主問起來,薛朗立即就能把數字說出來,糧草各有多少,清清楚楚。

戰爭其實一個浩大的活動,打仗需要動用的東西太多。特別是古代,從決定打仗到真真開始,後面往往代表着繁複的準備。

好在,因爲薛朗的到來,唐王朝上上下下自從年初就開始準備,以應對突厥的南下。但凡有識之士,心裡都清楚,劉黑闥的再次復起只是來幫突厥打前站的,如若劉黑闥不行,後面跟來的就是突厥。

平陽公主道:“是故,劉黑闥必須平定!唯有把劉黑闥徹底平定,朝廷才能騰出手來應對突厥。突厥纔是朝廷心腹之患也。”

薛朗道:“朝廷之患在內而非在外!”

平陽公主訝然:“幼陽何出此言?”

薛朗道:“縱觀歷史,從古至今,歷代以來,北邊皆有胡人之患,匈奴爲禍秦漢兩代,如今到了我大唐,則是突厥。中原一代,雖有改朝換代,可依舊是漢人天下,而關外,胡患則是換了許多個民族。所謂鐵打的中原,流水的胡人。”

平陽公主點點頭:“幼陽常有驚人之言,細思卻頗妙。幼陽請繼續。”

薛朗拱拱手,接着道:“胡人之患,皆是我中原實力偏弱或是天下大亂,一盤散沙之時!如若我中原王權統一,國富力強之時,哪個胡人能與之一戰?所以,平突厥不過是時間!我大唐國本初立,內有亂匪,國力尚弱,所以纔會視突厥爲大敵。照我看來,戰略上儘可藐視它,戰術上卻要重視它。”

平陽公主撫掌讚歎:“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一語,真乃震耳

發聵之言也。”

薛朗笑着拱拱手,誠實的道:“這是種花家一位偉大的軍事戰略家及帝王所言,屬下覺得,用在這裡也是合適的。”

說到這裡,薛朗頓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我從小讀過不少史書,知道胡人是我中原朝廷的一大邊患,朝廷強時自然不足爲懼,能壓着胡人打,朝廷弱而中原亂時,就是胡人猖狂之時。故而,路過突厥時,我曾停留了一段時間。”

平陽公主立即問道:“如此說來,幼陽對突厥也有了解?”

薛朗點點頭,心說都是從史書上看的,不過現在只能假借這個藉口說出來:“突厥最強其實是在南北朝時期,當時,突厥大一統,這一段時間大約有二十多年,突厥王庭統治之地,東西之間距離可有萬里,南北之間也有五六千里之數,建下一個強盛的帝國。直至……唔,大致是前隋開皇年間,突厥汗國才分裂成東西突厥,互相還打了二十多年戰。”

平陽公主道:“原來如此,難怪在那些年,未有突厥叩關之事發生,原是發生內亂。”

薛朗道:“沒錯。所以,後來纔有突厥沙鉢略可汗歸隋一事。直到隋煬帝那個敗家子弄得天下大亂,各地起義頻發,纔有始畢可汗趁亂脫離隋朝自立的事情發生。”

後面的事情,薛朗就不說了,再說就是公主她爹跟突厥借兵一事了。說起來,有許多人都說李淵、李世民父子曾向突厥稱臣,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後世有好幾個歷史學家曾考據過,李淵與李世民父子並沒有向突厥稱臣,最多隻算結盟。

李淵一開始起兵的時候,曾向突厥借兵,給突厥的書信用了一個啓字,並不是稱臣的證據,而是一種禮儀。在武德八年之前,李淵與突厥用的都是敵國禮,而不是稱臣。武德八年之後,就改成君對臣下的禮儀了。

薛朗道:“其實,北方並不是只有突厥強,尚有鐵勒、契丹等部。這兩個民族相比突厥是還弱小,但是,假以時日,

必是中原的心腹大患。不過,這個爲時尚早,還不到憂慮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要先解決突厥。”

平陽公主點點頭。薛朗道:“其實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北方的遊牧民族,並不像中原地區一樣具有大一統的思想,可以說得上是各自爲政,爲什麼我們不可以拉一個,打一個,分化他們呢?”

平陽公主問道:“怎麼拉?如何打?”

薛朗想了想,道:“突厥缺什麼?”

平陽公主道:“突厥缺的是安穩富足的生活,享用不盡的美酒華服,而這些我中原都有。我中原還有大量的人口,突厥只要打進來,憑藉弓馬之力,強迫奴役我中原民衆,就等於有了用之不盡的奴隸,突厥只需要盡情享受就是。與識禮者講禮,與只知用蠻力服人的牲畜,唯有打服了方纔有說話的機會!”

薛朗點點頭,表示懂了。將來的遊牧民族政權元朝不就是這樣的麼?視漢人爲四等人,活得連豬狗都不如。歷來只有打出來的和平,從來沒有談出來的和平。

討論了一下突厥的事情,薛朗突然想起一件事,問道:“敢問殿下,葉卿搞定駐軍沒?眼看大戰在即,如果軍隊不是上下一心,則結果難料了!”

平陽公主淡然一笑,反問:“幼陽不信我之眼光?”

薛朗道:“不是,屬下自然相信殿下看人的眼光,只是頗爲好奇葉卿那麼一個悶犢子是怎麼收服人心的。”

平陽公主道:“葉卿乃天生的將帥之才也,雖是初入軍伍,卻深諳領兵之道。在軍中,服衆只需要做到一點,即可服衆!”

薛朗好奇的追問:“是哪一點?”

雖然不打算領兵打仗,不過,馭下之道皆有共通之處,平陽公主說他沒威嚴,聽聽別人是怎麼馭下的,也是一種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薛朗是這句話的奉行者。

平陽公主不是那種惡趣味喜歡吊人胃口的人,見薛朗問,自然爽快的告知:“威望!”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
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動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們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第338章 趙郡王的禮物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