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

薛朗沒注意到,坐在一旁看似隨意吃喝,實則眼神不時關注場中的江臨,已然注意到,實在是那小子的表現十分古怪,與他一身打扮相比,顯得太過突兀,想不讓人注意都難。

江臨眉頭皺了起來,坐在一旁陪客的楊長史自然也注意到了,見狀道:“那人應該是鄭家十一郎的朋友。”

“鄭家?哪個鄭家?”

江臨追問了一句。楊長史道:“前隋長社縣子鄭法士……將軍聽過否?”

江臨一窒,表情略僵。楊長史道:“鄭法士乃是前隋有名的大畫家,出自吳地,論籍貫恰好在將軍任職的蘇州。其子鄭德文畫技承自家學,然筆法略有不及,傳至十一郎這一代,也就鄭十一郎畫技尚可,能否成爲大家,便只能拭目以待。”

江臨點點頭,問道:“與他一同來之友人,長史可知否?”

楊長史道:“若說那位,倒也認得,曾來拜訪過使君,聽說出自太原王氏,他那一房有個叔叔在長安民部任職左侍郎,想來應識得幼陽。”

江臨點點頭,沒再說什麼,倒是這位楊長史顯然是世家粉,似是被打開了談興,說將起來:“說來這位王小郎,家學淵源,出身極好,他的祖母出自范陽盧氏,母親出自博陵崔氏,風姿儀態,言談舉止,不愧是世家子弟,比之一般的小郎,不可同日而語。”

“范陽盧氏?”

江臨着重問了一句。楊長史興奮地道:“就是范陽盧氏嫡支正房,我弘農楊氏也算清貴,然比之五姓七望仍有不足。楊某說親之時家嚴原想說個五姓女,可惜,楊某不才,無有達成所願,引爲平生之憾。”

時人多以能娶五姓女爲榮,江臨受薛朗影響,覺得能娶自己心愛的女子更加的光榮,對此雖不說嗤之以鼻,不過,心底並不贊同,笑了笑,不予評價。

那邊薛朗看了一圈展出的畫作,被裴雲昭引着過來在席位上坐下,與裴雲昭喝了兩杯水酒,正在吃東西墊肚子。

裴雲昭顯然是很喜歡畫的人,待薛朗吃了些東西后,便拉着他討論了起來,這些展出的畫作,有些是越州畫家的作品,有些是富豪之家的藏品,皆是一時精品。

裴雲昭談興很高,拉着薛朗當場便討論起來,筆法、畫技、線條等等,與薛朗的畫法做對比有何區別等。

薛朗也挺興奮地,因爲在這次畫展上,他不僅看到了鄭法士、孫尚子這兩位只在書上見過,未有作品傳世的畫家的畫作,還看到了號稱唐畫之祖展子虔的畫作,作爲一個學畫的人,這些大家的畫作簡直看得人如癡如醉。不過,非名家之外的畫作

,在薛朗這閱遍千年名畫的人眼裡就有些不夠看了。

“聽這位郎君對孫、鄭二名家之畫推崇備至,對其餘畫作卻絕口不提,莫不是其餘畫作皆無有可入眼之畫?”

或許是兩人的音量有些高,談得也太投入了些,竟吸引了不少旁人來聽,顯然,有人對薛朗的說辭有看法,聽語氣很是不服氣。

薛朗扭頭,是個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裴雲昭介紹道:“幼陽,我與你介紹,這位是紀羨紀南山先生,在吳地一代頗有聲名,我們方纔看的那幅《錢塘煙雨圖》便是他的作品。”

這幅畫薛朗也有觀賞過,在一衆名家名作中,略有印象。薛朗和氣的笑着拱拱手:“原來是紀先生,有禮!”

紀羨矜持的點點頭,漫不經心的回禮,道:“聽這位郎君品評名家名作,不知對拙作有何高見?願聞其詳!”

薛朗微微一怔,這位是不耐寂寞,非要出來找存在感的?

不過,仔細想了想腦袋裡的隋唐著名畫家的名字,並沒有這位名叫紀羨的人,再對比剛纔看過的那幅所謂的《錢塘煙雨圖》,比之大家們可就相形見絀了。

薛朗道:“若說先生的錢塘煙雨圖,走的是展子虔展大家青山綠水一派,筆法細柔,線條勾勒以細爲主。但是,若說錢塘湖煙雨之美,在於朦朧婉約之美,展大家的畫法,婉約之美盡展,但朦朧之美卻無,兩者不能兼顧,失卻一美,不免引以爲憾。”

薛朗自覺說得十分婉轉了,但顯然這位紀先生並不同意,面孔一板,詰問道:“聽郎君之意,竟是對展派畫法頗有微詞?”

薛朗一怔,以爲自己沒說清楚,本着學術探討不能馬虎的原則,解釋道:“展大家的畫法,開創前人未有之先河,自成一派,當爲大家。薛某不才,如何能對大家置喙。展大家的畫法,用筆細勁,我觀先生之畫,用筆之處只見細,一味現之以柔,並無展大家勁的底子,這般筆法,若畫煙雨圖,則失之於媚,無有山川煙雨的勢,缺乏大家之相。”

薛朗自認實事求是的點評,但紀先生卻有惱羞成怒之嫌:“豎子不堪以爲謀!”

說完,竟拂袖而去。

薛朗一怔,轉首問明顯情商比他高的江臨:“阿臨,我是不是說的太直白了?我明明只是實話實說。”

裴雲昭的表情十分精彩,江臨咳嗽一聲,手握成拳擋住嘴巴,強自抑制着笑意,故作嚴肅:“大哥之言並無不妥之處,是那人心胸狹窄,無需介意。”

薛朗這下哪裡還看不出,苦笑一聲,道:“我本意只是想認真的做個學術探討,並無

貶低他的意思。”

江臨笑眯眯地點頭:“大哥所言極是。”

薛朗無語,忍不住伸腳在下面悄悄地踢了他一下,不過,江臨並不介意,還衝他笑得無比燦爛。

“這位先生,敢問若要展現錢塘湖朦朧之美,當用何技法?學生鄭相如請先生指點。”

一個年輕的小郎站了出來,雙眼熱切,禮數週全而誠懇的向薛朗一禮,請教道。薛朗是真的喜歡畫畫,也喜歡跟人探討畫法,毫不吝嗇的道:“若說表現朦朧之美,莫過於暈染法,我見過有大家畫江山煙雨圖,暈染與線條勾勒相結合,氣象萬千,氣魄恢弘不說,意境也極美。”

年輕的小郎目光更加的熱切,躬身作揖請求道:“可否請先生揮毫潑墨,展示一番?”

薛朗看他確實是求教,並非有意爲難他,不禁默默蛋疼,苦笑道:“你這要求倒是難住我了,以我目前的畫技,畫山水是班門弄斧,自不量力。不過,做個學術探討,畫法展示的話,山水圖畫不了,我只擅長畫小物,展示一下畫法,應該也足夠了!”

“來人,備筆墨!”

裴雲昭聽到薛朗要畫畫,也忙不得蛋疼了,連忙指揮人準備。

薛朗拿着畫筆,閉目一陣,方纔開始揮毫潑墨——

畫的是豆漿和它的小狗崽們曬太陽的情景!

在豆漿生崽後,狗崽們睜眼後,走路也是磕磕絆絆的,清晨,薛朗把狗窩搬到太陽下曬一曬。

豆漿趴臥在一旁,小狗崽們或在狗窩裡爬着打滾,或互相撕咬玩耍,或努力的想爬出狗窩,妄圖越獄。

薛朗畫來,明暗光線採用墨的濃淡暈染的畫法來展現,唯有眉眼處,才用線條來勾勒,畫完觀之頗有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之感。

年輕的小郎看得雙目熠熠生輝,恨不得整個人都撲上去,若不是顧忌到墨汁未乾,怕是要拿起來看個不停了!

薛朗自己端詳一下,也覺畫得滿意,轉首向江臨道:“阿臨,我字還沒練成,見不得人,你來,幫我題個題目。”

江臨點點頭,拿起筆,照着薛朗的意思,題上《溫暖》二字,落下名字。裴雲昭同樣看得目光灼灼,連聲道:“請幼陽用印。”

薛朗點點頭,掏出印鑑,蓋上一個,還不忘記讓江臨也在他的名字下蓋上印鑑。剛蓋好,裴雲昭立即咳嗽一聲,朗聲道:“多謝幼陽贈畫!”

這怎麼就變成贈送他的了?!

薛朗一怔,笑了起來,不過,看裴雲昭的意思,這畫他是要定了,只能拱手道:“景晰兄不嫌棄就好!”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七卷_請假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
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四卷_第346章 諫臣薛朗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1章 荒野奇遇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軌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七卷_請假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三卷_第218章 被髮好人卡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二卷_第114章 好買賣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