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

外面熱鬧紛紛,平陽公主府裡依舊保持着寧靜,平陽公主的作息很規律,因爲懷着身孕,射箭、騎馬都停了,只保持着每天早晚的散步,因爲薛朗說過,孕期保持適當的活動,生的時候纔好生產。

薛朗被流放越州後,平陽公主一直深居簡出,至多就是隔幾天進宮一趟,給聖人請安,父女倆兒一塊兒說說話,吃頓便飯什麼的,其餘時間多在府中,幾乎不外出。

偶爾,秦王妃、襄陽公主這兩人會來看看她,齊王妃也曾來過。蘇四娘也曾攜蘇寒的未婚妻孔小姐來拜訪過,最讓她意外的是李綱的長媳曾氏也來拜訪過。

“娘子,柳女官求見。”

平陽公主正在修剪薛朗送她的盆栽,很普通,沒有用什麼名貴的樹種,就是普通的綠葉灌木,樹枝茂密,薛朗給剪了個兔子的造型,談不上什麼藝術性,看着童趣十足。

平陽公主拿着剪刀的手,停了下,一邊端詳一邊道:“讓她進來吧。”

“喏。”

不一會兒,柳女官進來,看平陽公主手裡忙活的事情,嘴角不禁一抽:“阿柳拜見殿下。”

平陽公主放下剪刀,交由侍女拿走,起身道:“阿柳何故如此見外?免禮吧,過去那邊坐罷。”

“喏。”

柳女官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棵被修飾成兔子的小樹,眼光透着憐憫,平陽公主自然發現了她古怪的目光,不禁綻脣一笑,不以爲意。

倒是柳女官忍不住問道:“這是……駙馬的手筆?”

平陽公主點點頭,道:“前些時日我診出有喜,駙馬說,要讓府中添些童趣,便剪了許多動物樣式的木栽。現在駙馬不在,我幫着修剪一下,免得駙馬回來見了失落。”

雖無一字思念之語,然話裡卻透着刻骨的相思。

柳女官心中一嘆,笑道:“想不到駙馬還這般童心未泯,原以爲駙馬是耿直審慎之人。”

平陽公主微微一笑,點點頭,沒多說什麼,她並不喜歡與人傾訴心事,更不願意向阿柳解說她駙馬私底下的爲人情趣。

兩人一前一後的走到一旁的廳裡,在椅子上坐下。柳女官問道:“敢問殿下,可是有意

離開長安?”

外面鬧得熱鬧非凡,阿柳焉能不知!平陽公主點點頭,道:“確有此意,只待胎坐穩後再走。”

柳女官默默算了下日期,道:“豈不是恰逢元正?”

平陽公主道:“我會留在長安陪聖人過完元正,開春之後方纔動身,屆時,路上無有冰雪方好行船,我胎也坐穩,途中也好打理。”

柳女官聽了,不禁笑道:“那駙馬豈不是要一人獨自在越州過半年,元正日也是孤身一人。”

平陽公主似笑非笑的道:“正好讓駙馬長長記性,算是略施小懲。”

“小懲?”

柳女官好奇的追問了一句。平陽公主淡然笑笑,只宛轉道:“我觀駙馬心中,似乎以爲孤身一人不難,正好讓他體驗一番,有了實踐來日方纔好說。”

柳女官懂了,這是駙馬不知哪裡的做法讓殿下生氣了,雖然心中很好奇,不過,人家夫妻之間的事情,她也不好追問。

想起來意,柳女官道:“殿下既然有此打算,那近日京中之事殿下想來已有耳聞,就這般放任不管?”

平陽公主放下水杯,道:“聖人總要顧及士林之望,如何管?若要管,莫若阿孃當初生我時,莫要把我生成女兒身,然若不是女子,這世間諸般妙趣,又如何體會?”

柳女官心中又是一酸,嘴上故意打趣道:“殿下是在說駙馬嗎?若是殿下生爲男子,又如何與駙馬成就夫妻之緣,對否?”

平陽公主微微一笑,竟坦然承認道:“正是。”

柳女官輕輕一笑,道:“可惜駙馬聽不到殿下這聲正是。”

平陽公主安然道:“是有些可惜。”

兩人調笑兩句,柳女官憤憤道:“這些腐儒忒是多事,以殿下之功,區區一刺史,何至如此聒噪!”

平陽公主道:“天下間讀書人衆多,然刺史之職就那麼幾個,我若佔去一個,豈不是少了一缺?刺史爲一方牧守,代陛下牧守四方,主管一州之軍政之事,職權非同小可。若是開此先例,今後難免會再有第二個、第三個女子擔任刺史,世事如此,那些人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

說完,頓了頓,平陽

公主又道 :“再者,如今已然立國,再非往日征戰之時,戰時還能從權,如今國本已立,今日所行,後世之師。形勢如此,時不在我,也莫可奈何。”

柳女官道:“既然殿下於形勢成竹在胸,爲何還要逆勢而行?”

平陽公主嘆道:“不過是形勢所迫罷了。”

柳女官不解,拱手道:“請殿下解惑。”

平陽公主嘆道:“太子與秦王之爭,阿柳想必已有耳聞吧?”

柳女官點點頭。平陽公主道:“太子爲我兄長,秦王爲我親弟,皆是一母同胞。二者相爭,我當如何?”

柳女官默然。平陽公主嘆道:“駙馬爲免我之難,兵行險着,以致流放越州。他如此待我,我逆勢求刺史之職,不過想護佑他平安。”

柳女官恍然——

台州就在越州隔壁,雖不是富裕繁華之地,卻也不是貧瘠的不毛之地。若殿下能謀得刺史之職,以殿下及駙馬之能,以台州刺史之職,牧守一州之地,實爲進可攻,退可守之上策。

可惜,時不在我,現在已不是當年天下未平之時,戰時從權,殿下還可出仕,眼見天下平定在即,那些腐儒又如何肯讓公主這樣的婦人出任刺史。

柳女官想明白殿下的打算,心中也爲殿下可惜,恨聲道:“百無一用是書生,腐儒誤事!”

平陽公主淡然一笑,道:“也不盡然全盤皆輸。我有戰功在身,駙馬又被流放,聖人憐我,謀刺史不成,想來一個都督的位置應會許我。那些人能駁聖人一次詔令,難道還能駁二次不成?那聖人天威顏面將何存!”

柳女官再度恍然,佩服的朝公主殿下行禮:“殿下之智,阿柳拜服!”

如今大唐已立國,再不復初建國之況,時移世易,公主殿下要再掌軍權已非易事。想來殿下的目的也只是掌軍權,對刺史之職,並非勢在必得,殿下的目的從始至終便只有兵權。

平陽公主擺擺手,不以爲意,淡然道:“多謝阿柳掛心我,放心吧,我已是死過一次之人,如今又與駙馬有了孩兒,豈能不惜身!倒是阿柳,可尋到如意郎君否?”

柳女官被問得面容一紅,啞口無言。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七卷_第553章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
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53章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七卷_第553章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三卷_第215章 捷報傳來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