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

下雪了!進入冬天后最大的一場雪終於來了!

薛朗剛讓人把進給聖人的棉襖做了送出去,做了兩牀褥子後,大雪便來了!一夜之間,世界彷彿被刷成了白色。

早晨,薛朗是自己醒的,臘梅、冬至都沒來叫他。然而,薛朗並不知道時辰,穿越了這麼久,他還是不會看天色算時辰。裹着羊絨被,屋裡燒着炭盆,倒不覺得寒冷,想起還沒來叫他的臘梅、冬至,薛朗直接跳起來,自己翻出皮裘裹上,跑出去挨個敲門——

天這麼冷,不去叫醒怕出事。

薛朗待下人,只要不犯錯,遵守他的規矩,還是極爲寬厚的。自從夏天販冰賺錢後,便出錢購置了許多牀羊毛被,還有羊毛毯、羊皮等,也用普通木料讓人給下人們打了牀,鋪上羊皮和羊毛毯,就是不想他院中發生凍死人的事件。

這年頭的人,大多營養不良,身體抵抗力差,年年都有凍死人的事件發生。爲了過冬,薛朗準備的還滿充分的。所以,聽風院中,倒沒人發生什麼意外。

隔壁的蘇醫生,薛朗正要喊江臨去叫他起牀,人蘇醫生已經精神抖擻的來敲門:“萬福,萬福!下大雪了,快去叫你家主人起牀,莫要凍壞了!”

薛朗大聲道:“多謝蘇醫生,我們也正要去喊你起牀,你就起來了!”

蘇寒道:“我自幼跟隨家師在山中長大,已然習慣寒冷,此地之寒冷,比之山中差遠了,並不覺得寒冷。”

好吧!省下一牀褥子!

大概是練武之人身體都比常人好,江臨也不覺得冷,薛朗穿了皮裘都還在裡面加了保暖內衣等衣服,江臨只穿了件厚的長袍,然後加了件羊皮襖便完事。

蘇寒也是同樣的打扮,見聽風院的都已起牀,便道:“既然薛諮議你們無事,那我便先告辭了,到醫寮去看看。”

薛朗勸道:“雪下這麼大,天氣寒冷,我讓阿土先下些熱湯麪,吃一碗再去吧。”

蘇寒不假思索的道:“來不及矣,昨日醫寮送來一個騎馬摔傷之傷患,這麼冷的天氣,恐病情有變化,我須去看看。”

說完,忍不住舔舔嘴脣,叮囑道:“阿土之手藝越來越難捨矣,阿土記得給我留哺食。”

叮囑完,才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朝醫寮去了。

薛朗失笑,蘇寒這人雖

然有些時候有點脫線,但醫德卻上佳,醫術也精湛,是個好醫生。

蘇醫生已經履行本職工作去了,薛朗也不能閒着,吩咐阿土先去廚房燒火,給大家做熱湯麪吃。然而,江臨也等不及了,穿好衣服,拿了棍子便軍營去了。最後,熱湯麪就只有薛朗享受到。

吃完湯麪,叫萬福牽來馬,直接騎馬去農莊查看——

這樣的天氣,唯有騎馬,乘馬車卻是不行的。好在,穿越了大半年還多的時間,薛朗總算學會騎馬了,公主殿下所贈之馬匹又極爲溫順,薛朗騎着,萬福和長儉在後面騎着小毛驢跟着,不騎快倒也不虞出事。

這次下雪,薛朗終於不用再穿他的運動鞋,蘇醫生會鞣製皮毛,竇蔻送來的鹿,剝皮鞣製後,全部做了皮靴,冬天穿不僅暖和,還不用再擔心鞋會被化掉的雪水弄溼。

鹿皮靴做的鞋子,薛朗兩雙,江臨兩雙,蘇醫生也分了兩雙。薛朗院中人少,僕人們走動也多,薛朗買了羊皮,一人也給做了兩雙,不耽誤做事。

農莊在入冬前就已經做好防寒準備,山上割了許多茅草,豬舍、禽舍都鋪上。所以,農莊倒沒什麼大損失,就是雞凍死了兩隻,直接給了農莊的人打牙祭。

視察農莊完畢,回府的時候,恰好遇上剛從軍營回來的公主殿下,見薛朗戴着斗笠,穿着蓑衣,一身雪的回來,問道:“幼陽去農莊了?”

薛朗:“回殿下,剛去農莊跑了一趟,還好,防寒措施到位,就是凍死了兩隻雞,其他倒沒有大損失。”

公主殿下絲毫不掩飾她的不悅,不贊同的道:“此事使人去跑一趟便是,何須你親自去?幼陽如此不愛惜身體,叫人好生不快。”

薛朗囧,難道在公主殿下眼中,他的身體很弱?薛朗覺得這個需要好好理論理論。於是道:“殿下,屬下雖然不會武藝,但身體並不算差。”

公主殿下直接反駁道:“如若身體不差,爲何會暈倒在葦澤關外?”

好吧!說到這個就沒理由反駁了,總不能說那是因爲穿越的緣故吧!

見薛朗沒話說了,公主殿下直接下令:“回府,喝上一碗薑湯驅驅寒氣,以免着了風寒。”

薛朗連反對的餘地都沒有,直接被帶回府,聽風院都不好回去,只能跟在板着臉的公主殿下身後,去了她的辦公室

,等着被灌薑湯。

於是,公主殿下去後院換衣服的空擋,薛朗被灌了一肚子的薑湯,辣得他臉都綠了——

這薑湯沒放糖!

薛朗直接問旁邊的初雪:“初雪姑娘,殿下剛從外面回來,應當也要喝薑湯吧?”

初雪“噗嗤”一笑,道:“薛諮議儘可放心,娘子之薑湯是放了糖的。”

薛朗一臉的不敢相信:“難道只有我的薑湯沒放糖?”

初雪姑娘微微一笑,不說話了。

薛朗:“……”

遺憾唐朝沒工會,沒地方告公主虐待員工!說好的禮賢下士呢?

正憂傷,公主殿下出來了,身上穿着棉襖。不過,棉襖的皮是一層暗色的絲綢,十分的好看。一邊擡頭挺胸的走出來,一邊淡然道:“觀幼陽之面色,顯然已受教訓,如若今後再如此不愛惜自身,本宮便讓人熬特濃之薑湯予幼陽服用。”

臥槽!哪裡有這樣明着威脅人的!然而,這個威脅,薛朗還只能受了,誰讓剛纔那碗薑湯實在讓人印象深刻,終生難忘啊!於是,薛朗只能規矩的應道:“喏!”

平陽公主這才滿意,轉而道:“從長安購糧之隊伍,昨日已來到葦澤縣,本想連夜運回,受阻於大雪,只得耽擱幾日。多虧幼陽之奇謀,不過區區數日,所籌之糧食,便已超過我們所需,雖然皆是陳糧,不過卻已超過預計矣,軍糧之難,終解矣。”

薛朗道:“本打算去農莊回來之後便來找殿下問問運糧之事,現在能在河水上凍前運回來,屬下也就放心了。”

平陽公主擡頭望望屋外還在紛揚落下的雪花,道:“關內如此大雪,不知關外如何?關外歷來比關內寒冷,想來雪應該下的更大,我軍當做好突厥南下之準備矣。”

歷史記載,突厥就是受了雪災才發生饑荒的。公主殿下能根據天時做出自己的判斷,總好過薛朗當神棍,不然他還要頭疼怎麼暗示突厥受的是雪災。

薛朗肅容道:“飢餓會使人瘋狂!即便明知我軍有利器守關,在飢餓的驅使下,只怕還是會有人叩關。不想餓死,便只有猛攻,攻破葦澤關,突厥便能長驅直入,必定會被餓死與拼一拼或許能破關相比,定然是後者更讓人心存希望。請殿下重視!”

平陽公主肅容道:“我心中有數!”

(本章完)

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
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二卷_第136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四卷_第340章 論好席糾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二卷_第149章 “經驗教訓”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